燃烧的海洋-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军干扰我们的潜艇通信?”黄峙博锁紧了眉头。
“虽然不能证明美军与此有关,因为在三月份的撞船事件之后,美军电子战机、特别是战略电子侦察机在冲绳群岛的活动频率就提高了好几倍,在我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时,美军也出动过电子侦察机。”
“但是呢?”
“但是,至少表明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而且肯定与美军有关,不然没有这么凑巧的事。”
黄峙博点了点头,让李明阳说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非常可疑。”
“什么?”
“事发后大概四个小时,我们设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无线电监听电台截获了一个非常微弱的短波信号,只持续了不到一秒钟,而且无法破译,但是从频率上看,应该是一艘潜艇发出的通信信号。”
“潜艇?”
“更可疑的是,在这个信号出现后,那架EC…135就转向返航了。”
“你的意思是,事发海域附近还有一艘潜艇,而且很有可能是美军的潜艇?”
“信号出现地点离事发海域大概有六十海里,不过中途有四个小时,在潜艇的活动范围之内。至于是不是美军潜艇,我们还无法确定。”
“有办法确定吗?”
李明阳迟疑了一下,说道:“事发后,老李调整了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当时应该正好有一颗光学侦察卫星从事发海域上空通过。我们正在处理卫星发回来的照片,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什么样的结论?”
“从信号强度来看,潜艇使用的是通信桅杆,而不是通信浮标。如果侦察卫星正好拍了下来,而且足够清晰,我们就能根据通信桅杆的样式,判断出这艘潜艇的身份,确认是不是美国海军的潜艇。”
“大概需要多久?”
“几个小时。”
“行,有结果了,立即告诉我。”
李明阳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了,没别的事,我想跟小牧与陆工好好聊聊。”黄峙博笑了笑,对李明阳说道,“代我感谢老李。”
李明阳很识趣,立即起身告辞。
等李明阳出去,黄峙博让牧浩洋去泡了两杯茶,然后走到办公桌旁,给陪着傅秀波处理高层问题的陆风烈打了个电话。
“老陆,这事很重要……有情报表明,刚刚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与美国有关……对,二部提供的可靠情报,进一步的情报甄别还在进行,大概几个小时后就有结果……我想尽快跟元首见面,当面说清这件事……行,我等你电话。”
放下电话话筒,黄峙博长出了口气。
牧浩洋也泡好了茶,等着黄峙博开口。虽然没有听到陆风烈在说什么,但是黄峙博的话让牧浩洋觉得有点奇怪。很明显,在这起事件中,黄峙博扮演了“好战者”的角色。进门的时候,牧浩洋就看到,黄峙博翻看的应该是戚凯威起草的作战计划书。既然如此积极,黄峙博为什么要急着向元首汇报呢?如果他压下了这份情报,元首很有可能在高层会议上做出有利于引发战争的决策。相反,如果让元首知道,这其中有美国的阴影,恐怕在做出战略决定的时候就会有所保留。
转眼一想,牧浩洋就明白了过来。
虽然黄峙博可以不上报最新发现,甚至可以给李国强施压,让他压下这份情报,但是纸包不住火,而且李国强不见得会隐瞒实情。只要让元首知道了这件事,而且不是黄峙博向他汇报的,那么黄峙博的忠实性就会受到质疑。
黄峙博不但想打仗,还想打胜仗。
要想打胜仗,绝对少不了傅秀波的支持,而且必须是全力支持。
可以说,军政领导人之间的任何猜疑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管怎么说,黄峙博能当上副总参谋长,而且是只手遮天的副总参谋长,绝对不缺少这点政治觉悟。
“这是你们的,我一般不喝茶。”黄峙博坐下后,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在物理实验中心呆了两个月,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还行,有陆工指导,还有钱教授的指点,获益匪浅。”
“这么说,你对未来战争有自己的见解了?”
牧浩洋愣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黄总,我……”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说简单一点,在你看来,如果我们再次与美军交战,如何才能再次取胜?”
这下,可把牧浩洋难住了,因为他压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第二十四章 变数
第二十四章 变数
“黄总,这个命题太大了,而且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几年之后吧,从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算起,十年之后。”
“这……”
“不用急,想清楚了再回答。”
沉思了好一阵,牧浩洋才说道:“几年之后,我们在朝鲜战争中获得的优势肯定会荡然无存,美国有足够的技术实力与财力获得全面的电磁对抗能力,而我们在短短几年之内很难在电磁技术领域获得与美国对抗的基础实力,所以要想在下一场战争中取胜,我们除了继续加大在电磁领域的投入之外,还得探询更加可靠、更加持久的电磁对抗方式,抵消美军在信息领域的优势。”
“这么简单?”
“这是我的基本认识,具体实施的话,会遇到很多麻烦。”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你说得没错,那么你现在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钱教授的项目上花那么多钱了吧。”
“这……”
“那么,你觉得,钱仲泰什么时候能够取得突破?”
牧浩洋犯难了,毕竟这是纯技术问题。
陆雯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黄总,牧中校只负责项目经费管理,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还不大了解。”
“是吗?”黄峙博把目光转向了陆雯。
“技术上的突破,不是通过累计金钱就能产生的,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陆工,我也一样。”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对我们来说,时间同样宝贵,而且在我看来,如果不能为之所用,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放一放。现在我们就需要一种可靠的军事技术来巩固我们在电磁领域的优势,而我得到的答复却是完全否定的,所以我得在长远与短期之间做出取舍。”
“黄总,我们……”
“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而且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陆雯暗自叹了口气,看样子她早就习惯了与黄峙博对话。
“你们也看到了,战争即将爆发,而我们已经没有优势。”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对牧浩洋说道,“中校,在你返回物理实验中心之前,我会亲自把晋升令交到你手上,但是你得做好一件事。”
“什么事?”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尽快给我一个明确答复,钱仲泰他们搞的研究,到底能不能用在可能即将爆发的战争之中。”
“这……”
“你大概有一周时间,也许是五天。具体情况我也无法肯定,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我会给你打电话,让你提交评估报告。”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今天就回去。”
“没问题,我帮你安排专机。”
“我也回去。”陆雯赶紧说道,“牧中校才加入科研工作,对很多技术上的东西还不过了解。”
“行,还有什么要求吗?”
两人没有提出别的要求,毕竟这不是可以商量的事情。
黄峙博也很爽快,当场就签署了牧浩洋的晋升令,然后让秘书拿到人事处备案。至于上校的军服与肩章,将直接送到飞机上。
处理这件事的时候,陆风烈打来了电话。
牧浩洋与陆雯没有罗嗦,赶紧跟黄峙博告辞,免得耽搁副总参谋长的宝贵时间。
两人赶往机场的时候,黄峙博也去了元首府。
因为正在召开政府高层会议,所以他没有立即见到傅秀波,而是被专门赶出来的陆风烈挡在了外面。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还不大清楚,但是有证据表明……”黄峙博关上茶厅的门,才说道,“事发的时候,附近海域有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而且在离事发海域大约两百公里处,有一架美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
“这能说明什么?”
“干扰我军潜艇通信的,就是那架电子战机,而且收到一个潜艇发出的信号后,这架飞机就返回了嘉手纳空军基地。”
陆风烈立即锁紧了眉头。
“二部正在想办法,也许能够确认那艘潜艇的身份。”
“你的判断呢?”
“这件事不简单。”
“肯定不简单,而且得尽快做出判断。”陆风烈长出一口气,说道,“元首已经在高层会议上提出采取军事行动,而且得到了黎平寇等人的支持。再过几个小时,恐怕就要做出决定了。”
“所以我赶紧给你打了电话。”
“你的意思是……”
“如果有可能,得终止高层会议,搞清了情况,再做决定。”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我去想办法,你在这里等着,哪里也不要去,等下我派人过来叫你。”
黄峙博没多罗嗦,他也确实不打算去别的地方。
陆风烈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关于到底要不要通过军事行动解决东海争端,并且一并解决台海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
会议上,九名高层领导分成了三个集团。
傅秀波、黎平寇、以及两年前调到中央,担任政法委主任的黄瀚林持赞成态度,以文廷贵为代表的三名领导人没有表态,而以同样是两年前调到中央,担任国家副元首的易援朝为首的三名领导人则明确表示反对。
讨论进行得很激烈,或者说争论得很激烈。
争论主要集中在…上,一是时机、二是实力、三是长远影响。
时机上,最大的分歧就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四年后,周边与国际形势是否对中国用军事手段解决东海争端有利,特别是在这场冲突中,美国会不会帮助日本,甚至直接出兵参战。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美国有没有能力与动机,介入东海与台海冲突。
显然,傅秀波持否定观点,即美国不会介入。与之相对的,易援朝却认为美国会以参战的方式介入。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问题。
实力上,最大的分歧是现在的中国军队,有没有能力打赢一场以海空为主,甚至有可能完全局限在海洋上的战争。
说到底,就是强大的陆军没了用武之地,海军与空军能否击败敌人。
显然,傅秀波的态度很乐观,而易援朝等人却没有这么乐观。原因很简单,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空军的表现并不突出,还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海军的表现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
只是,这是军事问题,军方的观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长远影响。
可以说,这也正是文廷贵等领导人不肯表明态度的原因。
虽然第二次朝鲜战争才结束四年,但是长远影响已经体现出来。用文廷贵的话来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变得更加孤立,即便依靠经济贸易往来与众多国家维持着良好关系,但是在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领域,中国受到的排挤与猜忌越来越大,导致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大幅度降低。
比如,在阿富汗的重建问题上,中国连几个中亚小国都比不上。
按照文廷贵的观点,如果战争会让中国遭到孤立,那么战争就不能带来战略利益,反而会使国家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问题是,东海冲突能够改善中国的处境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不管中国是否取胜,都会在国际社会上变得更加孤立,甚至会被完全排挤出全球大家庭。
要想直接驳倒文廷贵的观点,显然不大可能。
争论中,傅秀波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现在的全球格局是否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必须承认,傅秀波是一个能力出众的雄辩家。
他的这个新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文廷贵的论点。如果现在的全球格局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那么中国就没有必要充当世界局势的维护者,甚至没有理由融入国际大环境,而应该选择更加有利的发展方式。
只是,什么才是对中国更加有利的发展方式?
此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建立起更加有利的发展方式?
文廷贵没有轻易放过这两个问题,而且借此展开话题,在国家的发展方式上,与傅秀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辩论。
陆风烈进来的时候,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等文廷贵说完,陆风烈才走到傅秀波旁边,在元首耳边低语了一番。
傅秀波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了点头,让陆风烈回到位置上。
“各位,我们已经在这些问题上讨论了好几个小时,不管大家的观点如何,总不能一直争辩下去吧。”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安排了几样小菜。吃了晚饭,我们再接着讨论。”
这才什么时候,就要吃晚饭了?
只是,大家都没有吃午饭,肚皮饿了是事实。
秘书进来收拾会场的时候,傅秀波对黎平寇与黄瀚林吩咐了一番,让他们去招待其他领导人,然后叫上陆风烈去了书房。
见此情形,其他领导人都知道,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傅秀波不会突然休会。
只是,在元首府里,根本探听不到消息。
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傅秀波让秘书去把黄峙博叫了过来。为了不被其他人看到,还特别叮嘱秘书,带黄峙博从后花园绕过来。
趁此机会,陆风烈也吃了点东西。
作为半退休的总参谋长,陆风烈很少在重要会议上发表观点。如果不是傅秀波挽留,他早在两年前就告老还乡了。
第二十五章 奋起一战
第二十五章 奋起一战
没花多少功夫,黄峙博就说明了情况。
与以往一样,傅秀波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用沉默做了回答。
黄峙博与陆风烈都清楚元首的处事方式,也都很有耐心。
“在搞清楚情况之前,我们不妨做一个最坏的假设。”傅秀波扫了两人一眼,说道,“黄将军,如果你的判断没有错,这起事件是美国在幕后搞鬼,那么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在我们与日本之间引爆一场战争。”
“也许只是局部冲突。”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美国能得到什么?”
黄峙博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