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娇-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利箭如雨般射来,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吓得泖兵大惊失色、屎尿并流,慌忙搭弓回击。
但由于曦军的武器更具威慑力,所以泖军只折腾了一阵子便失了斗志。
樊曙已被利箭所伤,加之旧疾复发,当即晕了过去。
这场仗如果输,他这条老命便保不住了,他心急如焚,却又有心无力,躺在船舱里面哀叹连连。
东南风越刮越盛,一时间风浪窜起人头般高,泖军的四十多艘船皆如不系之舟,在风浪中失去了控制力,士兵们要么被利箭所伤,要么被颠簸堕海,一时间满军狼藉。
而由沈喜斌兄弟带领的军兵们依然士气高涨地发着火药箭。
泖国水兵持续到下午时便失去了攻击力,纷纷弃船而逃。陆兵见水兵已逃,也立即往后撤退,傍晚时分,双方都停止了战斗,大鹿江上的东南风又缓缓地弱了下来,江面上的船只已经随波飘走,江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边境地带也没有了厮杀声。
清平王和众将士们在高塔上插上了代表胜利的旗帜。
很好!你可以不投降,我也不需要战俘,你只要不来侵犯我的领地就行!
这是清平王的意愿,也是沈喜臻和她两位哥哥的意愿,所以他们没有派兵直追
备注:1借鉴了诸葛亮七星坛祭风的布局。
新的一周又即将到来了,兄弟姐妹们,求收藏、点击、推荐票、粉红票、pk票和月票,原野需要更多的动力,都来支持一下吧,谢谢了!
第018章 她回去了
一场战事一天结束,许多地方尚且不知有此事。
原本毫无胜算,最终却大获全胜,全北疆的人都瞬间沸腾起来。
人们议论纷纷,说那江面上的浪有数丈高,说那风就像忽然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说那爆炸声如何的响天彻地,说到最后,人们不禁在问:“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说都是巧合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还没有知道真相,没有知道那原来出自一个女子的精心策划,更不知是她祈的风。
如今,江面上风平浪静,对面的敌国一片萧瑟惨像,曦国人的心里痛快极了。
十九年前被泖国打死了的无数英魂,今日终于为你们报仇雪恨了!
沈喜臻望着恢复平静的江面,心里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龙字号商队的人已经在城门外等着她了,这是她早就做好的安排。
她极目眺望了一下北疆四面的景色,将一封信交给坛台上手执旌旗的人,叫他帮忙转交给她的哥哥。然后,她下了坛台,和龙字号商队的人一起踏上了回京的路。
战事一结束,清平王便直奔赤灵山坛台。
他要见沈姑娘!
这个想法使他越接近坛台时心情越激动,他不得不停下来稍稍按捺住了才踏上阶梯。
然而,当他到达时,却只看见沈喜斌和沈喜聪。
“你妹妹呢?”清平王问沈喜斌。
“她已经跟着商队的人回京城去了。”沈喜斌答道,将手里的信递给他看。
清平王赶忙展开来看。
信是沈喜臻写的,信中说她正和龙字号商队的人员一起将从泖国购进的大批量石流黄和土硝运送回京城,并叫他们代她问候清平王和转达她没有亲自告别的歉意,还附言叫他们尽可能多制作点火药箭和火药包,以备不时之需。
“怎么就这样走了呢?庆功宴都还没有参加。”清平王喃喃地说,极力掩饰着内心的失落。
是的,这是她早就安排好的,只要事情完成了她便会马上离开,她不想和任何人有感情纠葛。
她就这样走了!仿佛没来过一样,走得那般干脆利落,不带一丝感情。清平王顿时觉得心里很空,很空。
“战事胜利了,要向皇上禀报一声了。”清平王轻轻地说,走下了坛台。沈喜斌和沈喜聪赶忙跟上。
回到厚王府,清平王立即叫人召集大家在十里坡举行大型的庆功宴。
一时间,十里坡上人潮涌涌,欢声笑语连遍天。
父老乡亲们也纷纷拿出自家的特产来慰劳军兵。
此时,人们才渐渐地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与一个女子的策略有关,只不过这位女子已经离开了北疆回京城去了。
清平王看着眼前这热闹的人群,心里却并没有很开心。
这胜利的时刻,他多么想和她一起分享啊,可是她不在,她离开得这般干脆。
她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忽然间觉得自己对她的了解是那么的有限。
庆功宴完成之后,清平王请沈家兄弟到厚王府来。
“这次胜利,你们的功劳很大,你们的妹妹功劳尤其大,所以我会如实向父王禀报,要他为你们行功论赏。当然,我也要重赏你们。”清平王对他们说。
说罢,便叫人将准备好的赏银和礼物端上来。
一番重赏之后,清平王让他们坐下来喝茶。
清平王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般伤心,他在心里不断地问着一个问题:她知道我就是曾经在梅园见过他的那个人吗?她到底知不知道?
如果知道,为何不留下来见一面再走?
如果不知道,又为何要走得如此匆匆?这究竟是她的性格使然还是别的原因?
“沈姑娘,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楚子厚装做对她一无所知般地问她的两位哥哥。
“聪明、有想法,心地善良。”沈喜斌说,又觉得自己的妹妹其实并不那么好形容,她不是一个能轻易读懂的人。
“安静,有胆识,且很低调。”沈喜聪补充道。
“果然!”楚子厚喝了一口茶,淡淡地答道。
沈家两兄弟为了避开妹妹早早离开这个话题,立即进谏了如何巩固边疆的建议。
“这两种武器我会申请大量制作的。”楚子厚笑着说。
作为一个并不强大的国家,武器就必须要足够厉害才行,这一点他是有充分认识的。
而他也不由得又一次在心里钦佩沈喜臻的足智多谋。
护城河边会建立起高墙,会加强守卫,士兵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加,训练会接着加强。这一切他都会有条不絮地部署着。
由于这场战事取得了胜利,他治理边疆的信心也大了许多。这其中的缘由,更多的是因为受沈喜臻的影响。
她一个女子家都能有这般的谋略和胆识,自己一个堂堂汉子汉怎么能甘于落后?况且他还想着要娶她的呢。
不过,她才十五岁,按照曦国的政策,还得再过三年才能成婚,这样也好,他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她了。
却说沈喜臻跟着龙字号商队的人一路往京城赶,四天后便回到了家。
见喜臻平安归来,杜七娘便知北疆安全了,两个儿子也安全了,顿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也不叫丫环搀扶,自己就慢慢地走出门来迎接。
这些日子里,由于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杜七娘没少操心,并且也忽然意识到自己这单薄的身子是件累赘事,于是每日勤奋锻炼双脚,如今竟然能在没人搀扶的情况下慢慢地走路了。
她相信再勤加按摩和锻炼,不出半年便能正常走路了。
“打赢了吗?”杜七娘轻声地问。
“嗯,赢了。哇,您能自己走路了呢,真棒!”沈喜臻笑着答,一边叫香儿去准备热水。
“损伤严重吗?”杜七娘又问。
“敌军可能死了四五万人吧,我军不过三千人。”沈喜臻又淡淡地答道。
“怎么打的?”
“用了点新武器和法术。”
“哦哦,看来你又出手了。”杜七娘斜眼看她说。
沈喜臻冲她点了点头,便进了沐浴间。
明日,她要陪母亲到郊外去走走,这么好的天气,何忍负春。光?
躺在不大的浴池里,喜臻一边享受着温水的抚摸,一边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战争告一段落了,而这也仅仅是她挑战任务的开始而已,她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她缓缓地闭上眼睛,沉思着,回忆着,过往的一切仿佛像是做了个梦,而梦里的她像她又不像她。
时光一点一点地过去,岁月不等人啊。
想到那艰巨的任务,她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立即睁开眼睛,从浴池中一跃而起
求各种票票!
第019章 艳惊朝殿
素手一拉,棉质花裙便裹上了她玲珑有致的身体,她将腰带一束,又将衣领和裙摆理了理,便在房子的临窗处端坐下来。
双掌合十,凝神调息,默念灵章,半盏茶的功夫后,她觉知到了天地之气。
她的全身顿时拥有运使天地之气的法力。
即使是已经学成了玄学五术,喜臻仍然每天勤修不掇。
她很清楚,若要保持实力便要不断地寻求进步,若没有进步,则分分钟都有陷入被动局面的可能,所以她对自己目前的能力始终保持着谦虚和警醒的态度。
“师傅,北疆打了胜仗,但愿这是好的开端。虽然我不知您现在身在何方,但我相信我们的神意是相通的,您定也会为我而高兴的吧?”喜臻朝着玄机道长当日离开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地说。
得知喜臻回来,江唯白连夜赶来探望。
“听说你去了泖国,我担忧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又不知该怎么样帮你,我跟阿爹讲,跟老师讲,要大家看看有什么办法帮到你,大家都说莫要过于担心,说你一定能平安回来的,可我还是很担心。”江唯白紧抓着喜臻的手,说着说着便喜极而泣了。
“傻丫头,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么?”喜臻拍着她的手背安慰道。
“嗯嗯,你现在成大英雄了呢,不仅为父报了仇,也为曦国雪了恨,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江唯白由衷地说。
喜臻笑而不语。
捷报很快便传到了京城,光昭帝和文武百官皆大悦。
光昭帝立即下旨叫楚子厚、沈喜斌、沈喜聪和沈喜臻到京来受赏。
由于并不知道沈喜臻已经回到了京城,所以圣旨是直接送到北疆去的。
“这沈家人还真有将门之风,竟然连女子也懂兵法和谋略。”
“可不是?想当年,他们的父亲沈志豪,那也是从未打过败仗的。”
群臣们轻声地议论着。
光昭帝捋胡微笑,为曦国有这样的将才而倍感欣慰。
当然,他对楚子厚用人的眼光也很是赞赏。
由于沈喜斌早有婚约在先,所以他向楚子厚请假说想趁着这次回京顺便连同婚事也办了。楚子厚当即同意。
哥哥结婚,弟弟当然也要参加,所以沈喜聪也趁机向楚子厚请假,楚子厚同样欣然同意。
而最让楚子厚感到高兴的是——他很快便能见到沈喜臻了。
由于她来北疆时他没能见上,如今就更加想见了。
他在心里已经想好,这次见面他一定要单独和她聊聊。
因此,他这次进京的心情是非常好的。
到得京城,已经是傍晚,他们三人立即去见光昭帝,光昭帝亲自在宫门外迎接,并与他们共进晚餐,又问为何不见沈喜臻,他们赶忙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那么,明日上早朝时你们和她一起来吧,朕要好好地谢谢她。”光昭帝说。
“诺!”沈家兄弟齐声回答。
见天色已晚,两人便告辞回家去了。
两个儿子都回来了,而且是载誉而归,杜七娘自然喜不自胜,望着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更是数度开心到掉泪。
“聘礼我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你到姬家去请期了。”杜七娘握着沈喜斌的手说。
“好的,娘,我明日便请人看日子,日子一定好就马上去请期。”沈喜斌忙说。
“这个月有好多适合结婚的日子,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沈喜臻笑着说。
“是啊,妹妹懂得这些,何需请人再看。”沈喜聪接话。
“还是请懂行人看一看吧,毕竟是结婚这么大的事。”沈喜臻赶忙说。
大家笑着点了点头。
姬家和沈家是将门世交,大将军姬庆和节度使沈志豪早就有结成亲家的意愿,因此在沈喜斌四岁、姬月莲刚出生时两家便拿这两人的八字去合,得知非常适合婚配,因此早早便定了娃娃亲,换句话说,沈喜斌和姬月莲早早便是两家大人心目中的一对了。只是后来因为沈志豪去世,沈喜斌在外求学,后又被派去边疆任职,所以才将婚事一推再推。
如今沈喜斌23岁,姬月莲也19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属于大龄未婚人士,所以两家人也都认为要赶紧帮他们把婚事给办了才好。
由于明日早上要上朝,所以沈喜斌决定下午到姬家去请期。
“妹妹,明日便要进宫面圣了,你紧张吗?”临睡前,沈喜斌跑来书房问喜臻。但见后者捧着一本书正看得入迷。
“不紧张,哥哥,去睡吧。”喜臻抬头冲他笑着说。
“好,不紧张就好,反正有哥哥在一旁,你不要担心。”沈喜斌笑着转身走了出去。
皇宫中,光昭帝已经睡下了,文慈皇后那里,护国公柳世镶还在和她商谈着什么。
“这次北疆一战,清平王在当地的名声大振,皇上也势必会为他加功进赏,我们要想办法打压打压他才行。”文慈皇后一脸不悦地说。
“怎么打压?人家确实是有功,文武百官也肯定是站在他那边的。”柳世镶低头沉思。
“打压人不一直是舅舅的强项吗?”文慈皇后反问。
“微臣尽力而为便是。”柳世镶只得硬着头皮答道。
“也不一定就要明着打压他,先顺着民心把他捧一捧,再来个出其不意。”文慈皇后又微笑着说。
“诺。”柳世镶忙点头应道。
次日一早,沈喜臻便和两位哥哥一起进了宫。
这是她第一次进宫,说完全不紧张那是骗人的,不过她并不慌张,一切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因此神色很是从容。
她的长裙翩飞如蝶,在一大群清一色的男人中显得尤为亮眼,文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