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

第25部分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第25部分

小说: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腊月里,天上飘飘洒洒下起了雪花,就算是农家也没有许多事情要忙了。
  小桃红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她们明年要离开这里,地主家的地都不用翻了,直接还给地主就好。猪也杀了,肉也用盐腌了挂在灶屋里熏着,小桃红就可以安心准备离开前的事情。
  小桃红让大郎帮忙搬着她的麦芽,还有泡好的玉米粒,出门拐个弯,绕过大伯家来到王婶儿屋里。
  雪花零零星星落在小桃红身上头上,小桃红站在门口抖落了一下,“婶儿,王婶儿,开个门,我有事儿找您。”
  王婶儿包的严严实实的,开了门探出小半个身子,“阿红啊!快快,快进来,屋子外头冷的很哩!”小桃红与大郎也不客气,就着门缝儿挤了进去。
  “随便放这儿吧。”小桃红支使大郎把那些泡好的玉米粒放在地上,她手里的麦芽也一并放下,凑到火边烘手,这冷天儿是十分的冻手。
  王婶儿等人有些疑惑看着刚刚小桃红放下的那些东西,最终王婶儿道:“阿红,你拿过来这些玉米是要干啥的?你找我的事儿跟这个有关吗?”
  小桃红两手搓了搓,哈口气,开门见山道:“我是来教王婶儿做麦芽糖的”
  闻言王婶儿皱起了眉头,“阿红,麦芽糖婶儿会做,只是原材料有些紧缺罢了。”农家女子不会两手怎么行呢?所以一般的磨豆腐,做麦芽糖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
  “王婶儿,我是来教你用玉米做麦芽糖的,不然我也用不着无缘无故把玉米带过来不是。”
  小桃红也没瞒着王婶儿她给莫云记送糖的事情,对于小桃红这一年多都在往镇上送麦芽糖,王婶儿还是多多少少瞧出一下端倪,也一直在好奇小桃红是怎么做出那么多糖的。
  如今王婶儿心中的困惑终于得到解答,小桃红要把这门手艺交给她。
  王婶儿有些踌躇,“阿红,这门手艺可是能养家糊口的,你这么随意往外说怎么能行?”虽然她心里也很想知道,但是还是为小桃红担忧。
  小桃红看着王婶儿担忧眉眼,笑道:“婶儿,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是这算不上什么手艺,过不久大家伙儿自己也会发现,咱们只不过是抢了些先机罢了,你不用担心,我还有别的正儿八经的手艺,养家糊口不靠这个。”
  既然小桃红这样说,王婶儿索性也不不矫情了,变得跃跃欲试,小桃红也不啰嗦,直接就把过程说给王婶儿,她在旁边指点着该注意的事情,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怎么样麦芽糖才能不软不硬。
  王婶儿按小桃红说的步骤,把糖水挤出来放在锅里熬着,心里十分的激动,原来用玉米也能做糖,而且方法简便,日后时不时就可以做些糖来吃了。
  看着王婶儿学会了,小桃红就把她的打算说了出来,“婶儿,我有些事想跟你说一下。”王婶儿闻言也不在意,“阿红你说。”
  小桃红开口道:“婶儿,我们要搬到县里去,所以镇上莫云记我也不能继续送糖了,改日我与她们说说明白,婶儿你接替我去送吧。只要糖的质量过关,月姑很好说话的,一个月就熬三十斤玉米的糖,估摸着十来斤的样子,你们可以赚点零钱补贴补贴日用。”
  王婶儿家的人闻言沉默了下来,红红的火光在他们脸上跳动,说不清楚是什么神情。小桃红也没有说话,她有些不舍得王婶儿一家人,但是搬走之事势在必行。
  顿了顿小江率先打破沉默,“桃子姐姐,花儿也要一起走吗?”
  小桃红闻言愣了愣,随即笑道:“对啊,我们一家人都要走,不过小江你放心,我们跟花儿都会想你们的,会回来看你们,再不行等我稳住了脚,攒些钱你们也一同搬去县上。”
  小江闻言咬了咬牙,却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又恢复了沉默。
  王婶儿顿了顿,眼眶有些红,“阿红,说真的我不希望你们走,但是人总要上进,婶儿也不会拦着你们,总之一句话,去了之后人生地不熟的,要好好过日子,实在不行就回来。”
  王婶儿只有一个女儿,却早早嫁到了镇上,小桃红时时在眼前晃,这突然却也要走了,王婶儿心里有些堵。
  小桃红握住王婶儿的手,安慰道:“婶儿,你别难过,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就像刚刚说的,实在不行咱们就全全搬到县里去。”
  小桃红安慰着王婶儿,一旁的小江却抽身离开了火塘边,朝小桃红家走去。
  小江顶着洋洋洒洒的雪花走到小桃红家院子门口,踌躇了一下,抬手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出来的是虎子,“大姐,你们回……小江哥?有事儿快进来说,外边冷死个人了!”
  “虎子,我找你二姐有点事,能不能帮我把她叫出来一会儿,就一会儿。”小桃红一家人都特别的护短,小江怕天太冷,虎子不愿意小花儿出来凉着,一个劲儿强调只是一会儿。
  虎子闻言只是狐疑的看了看小江,倒是没有拒绝,“那小江哥你等会儿,我去给二姐说。”
  小江点了点头,虎子转身进了院子里。
  不一会儿门又被打开,这次出来的就是小花儿,小花儿脸颊微红,看着小江笑了笑,声音软软的,“小江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小江踌躇好一会儿,才一咬牙道:“花儿,我,你不要忘了我,要等着我,我会好好存钱的,等我去找你。”小江脸色通红,不知是冻的还是羞的。
  小江与小花儿算得上青梅竹马,年岁差不多,从穿开裆裤就一起蹲在门口玩泥巴了。十二三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昔日的粉团子越长越水灵,小江的世界只有小花儿跟在身后叫小江哥模样。
  小江日后也打算来跟小花儿提亲,只是没想到猝不及防得知小花儿要搬去县上,听闻县上很热闹很繁华,有钱的翩翩公子也多,小江怕小花儿去了就再也不记得他了。
  望着昔日冷冷淡淡的小江此时扭捏的模样,小花儿噗嗤笑了起来,“小江哥,你不用担心的,大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人也不能忘恩负义,花儿会一直记着小江哥的。”
  “花儿……你不止要记得我,还要等着我,县上那些有钱人都不是好人,阿娘说长得好看的人最是油嘴滑舌,所以长得好看的,有钱的,都不是好人,花儿你要记得不能搭理他们。”
  小花儿眉眼都弯着柔美的弧度,“好,都听小江哥的,不理他们。”
  小江松了口气,“那,那你快进去吧,外面冷,我就先回去了。”小江知道小花儿虽然看上去软糯,其实很有坚持,也很有信用,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办到的,于是小江觉得很放心了。
  小桃红在王婶儿家把糖做好,腊月十五去给莫云记送了最后一次糖。
  是领着王婶儿一同去的,把新的小食方子卖给了月姑,说明了自己要走,日后由王婶儿接替自己给她们送糖。
  月姑很惊讶,没想到小桃红一走就是走到县上去了,不过小食法子月姑很满意,既然小桃红不在此地扎根,月姑就以买断的价钱买了方子,一共三十两。
  小桃红很可惜,早知道应该好好打算一番再来卖方子,最开始的空心麻园月姑可是给了十六两银子呢,最终因为她想着要在上杨镇开铺子,白白丢了六两银子。不过也只是想想,就算月姑傻,也不可能把钱补给自己的。
  把所有事情交接好,就开始过年了,今年过年小桃红一家人去柳二郎家过的,因为柳家统共四口人,有两口行动都不方便,而小桃红觉得过年要人多才热闹,才有过年的气氛。
  今年过年吃的比去年好,穿的也比去年好,大家都特别开心,他们坚信会一年更比一年好的。
  自从小桃红与柳二郎定了亲,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迷信的人们开始相信柳二郎的厄运被破解了,渐渐的又开始与柳二郎家一众人来往,这可让柳大娘与柳大郎高兴坏了。
  一个劲儿的夸小桃红,是越看这个媳妇儿越顺眼。
  小桃红感受着柳家人的热情,心里很温暖,很柔软,这样的家庭,就算日后天天在一起过日子,也不会有太大的摩擦。
  而她,也不用担心婆婆磋磨自己,所谓的婆媳关系,绝对不会僵硬的。
  过完年小桃红一家与柳二郎家就开始着手准备成亲的事情了,柳二郎时时处于亢奋状态,巴不得正月十六马上就到了。
  柳二郎二十多年的笑还不如这几天来得多,眼看着日子一天天接近,柳二郎自觉脸都大了一圈。

  ☆、第38章

  穷人家成亲并没有许多道道儿,那些讲究都得是有钱人家才兴得起的。所以上杨镇的穷人们成亲,就只是给亲戚朋友带个信儿,成亲当日亲戚朋友来坐坐,见证一下仪式,吃顿饭,这成亲也就算完成了。
  小桃红与柳二郎商量了一下,打算在上杨镇与小河沟两处办,因为上杨镇离小河沟有些远,若是固定在一处,无论是东西还是人,都不是很方便。
  请人看的吉时在下午申时左右,于是成亲当日早晨就在小河沟吃饭,招待小河沟的亲戚朋友。然后吃完早饭就去上杨镇柳二郎家,举行成亲仪式,顺便招待上杨镇的亲戚朋友。当然,如果小河沟的人不嫌难走,一同去上杨镇也是可以的,这样就能两边都兼顾了。
  小桃红的喜讯在年前就已经传了出去,倒是不用她们再去带信儿,她们只需准备着成亲当日的酒水与吃食,请一个主持成亲流程的司仪。
  在上杨镇成亲,于是这司仪是柳二郎请的,媒婆也有了,只是差一个证婚人。小桃红想了想,就去请了王婶儿,有媒有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亲前几天新郎新娘就不能见面了,据说见了不吉利,小桃红也就入乡随俗,成亲前几天就让柳二郎好好待在上杨镇,待到成亲当日再说。
  到了正月十六这日,小桃红家的院子里大清早就开始忙忙碌碌。王婶儿大伯母与孙大娘,春婶儿等村里熟悉的女子,都早早赶来帮着做菜做饭。
  饭菜做个差不多,估摸着旁的客人与柳二郎快要来了,王婶儿就把小桃红推进耳间换衣裳。
  嫁衣是小桃红与小花儿一起做的,本来小桃红觉得做嫁衣特别浪费,只能穿一次,平时又不能穿,打算不做嫁衣的,反正旁的女子没穿不也照样嫁出去了。
  但是柳二郎年前就买一匹大红的布送了过来,让小桃红做嫁衣,左右布匹都已经买了,小桃红只能着手开始做嫁衣。
  嫁衣理应自己亲手秀制,奈何嫁衣上面的花色小桃红实在力不从心,便让绣花小能手小花儿来插了一手,好歹在成亲前赶制了一套像模像样的嫁衣。
  小桃红经过一个冬天,晒黑的脸已经白了回来,当换上大红的嫁衣,小桃红整个人都明媚了起来,显得精神又亮堂。
  小花儿眼里带着艳羡,“大姐,你太好看了。”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也如大姐一般好看。王婶儿也一个劲儿点头,“咱们阿红长得真好,是个有福气的人。”
  家里有不起镜子,小桃红也不知道自己如今什么模样,说真的她自己也挺想看看的,不过看着小花儿与王婶儿眼里的惊艳,想来应该不算丑。
  衣裳穿好了,王婶儿给小桃红盘头发。小桃红一头又黑又密的长发,在王婶儿灵巧的手里,变成了发髻盘在头上。当头发盘好,王婶儿把旁边木头做的发钗拿起来,插在小桃红的发髻上。那发钗虽是木头制品,但是做工还算精良,至少看得出是一只展翅的凤凰。
  随后王婶儿拿起了两盒胭脂水粉,虽然飘着劣质的香气,但是对穷人们来说,不在特殊的时日都舍不得用来化妆,而且平时化了也无甚大用。
  王婶儿仔细朝小桃红脸上,嘴上,涂抹着鲜艳的胭脂,小桃红好似更加明艳了。
  收拾打扮好,王婶儿满意的上下打量着小桃红,“阿红,你是婶儿见过最好看的新娘子。”
  小桃红抿了抿嘴,那脂粉香气儿她还是有些不习惯,幸而也只是这么一次。
  打量了一会儿,王婶儿拿起一旁的红盖头,盖在小桃红的头上,“时辰差不多了,外面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来,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儿等着,外面婶儿会招呼。”
  小桃红被大红的盖头拦住了视线,眼前只有一片红艳艳的,她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婶儿。”
  王婶儿朝外走了几步,复又折回来,“盖着盖头一定很闷,花儿你就在这里与阿红作伴,两姐妹聊聊就不无聊了。”
  小花儿乖巧的点了点头,王婶儿这才放心的推门出去,在院子里招呼小河沟陆陆续续前来的客人。
  小河沟许久都不会有人成亲办喜宴,第一是因为人口不多,其次是因为佃农占了多数,所谓喜宴都是吃吃喝喝,这么多人吃下来,家里的粮食完全够不上,也就没有几家愿意办喜宴。
  今日小桃红成亲,放出消息要请客吃饭,于是小河沟好些沾边儿的都来这儿凑热闹,到吃饭的时候已经到场五十多号人,密密杂杂把门口都站满了。
  到场的人倒是都随了份子,只不过与现代直接随钱不同,这儿随东西。有红布,有其他杂色的布,好些布还不足一丈,一小块一小块的,幸而这些布都是新的。另外还有鸡蛋之类,虽然每个人都不多,但是许多人凑起来,还是有了一小堆。
  村里哪家有个大事小务,村里人都会自发的帮忙,带着自家的家什去帮忙,今日春婶儿与孙大娘都是拎着自家两个锅过来的。还有王婶儿与大伯母都拿来许多的碗,借与小桃红用。
  小桃红还跟王婶儿家与李木匠借了三张桌子,凑一下凑得五张桌儿,一张桌子坐八个人,五张只能安坐四十人。还剩下的那二十来个人,只能等下一轮安坐了,好在这里的风俗如此,安不下就下一轮再吃,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好。
  外面闹闹哄哄的吃着饭,小桃红就坐在耳间里等着,等着柳二郎来接亲。
  小花儿出去吃饭,过了一会儿又折回来,手里端了个土大碗,碗里装着一写饭菜与肉。小花儿把碗放在小桃红手里,“大姐,这是王婶儿给你装的,快些吃了,外面差不多要好了,不然你要饿一天呢。”
  小桃红也不矫情,掀开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