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宫慈安传 >

第101部分

清宫慈安传-第101部分

小说: 清宫慈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宋青山以后会否负了她,至少,太后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她可以尝试拥有爱情,尝试不负青春,不负生命……

    “奴才金铃子拜别太后!”金铃子哭着朝宫门叩了一头,心中回想起她自小伺候她的点点滴滴,泪如泉涌。

    “走吧!”黑牡丹拉起金铃子,说道。

    金铃子依依不舍的看着那扇朱红的宫门,从此,她们主仆便天涯永隔了!

    “先生,请守护我家主子!”金铃子恳求的看着黑牡丹。

    “放心,在我心中,她永不会衰败!”黑牡丹深情的望了望宫门。

    金铃子登车而去,一跃上车的时候,腰间叮当作响,宋青山向她身上看去,原来是当年他送她的金铃子!

    大概戴了许多年,已经失了光泽,响声也不似先前清脆。

    “你还留着它?”宋青山眼底涌出泪水,他颤抖着从怀里摸出一块丝帕,那帕子上还是金铃子送的一岳青山。

    “你也还留着?”金铃子小心的抚摸着已经有些褪色的丝线,感慨万千。

    十数年后的重逢,恍如隔世,幸而,都是痴心不变!

    送走金铃子,良慎便开始合计该如何铲除安德海,等了半年,终于等来一个绝佳的时机!

    因皇帝已长大,朝堂上便有大臣将皇帝大婚的事情提上议程,虽慈禧以皇帝尚且年幼,不足威震朝纲为由将皇帝大婚推拖过去,可眼见也不过是二三年内的事情了,安德海灵机一动,为饱自己的私欲,自请到江南去采办皇帝大婚时的龙袍,慈禧虽觉得不妥,可无奈他软磨硬泡,便鬼使神差的依了他!

    安德海一出宫,良慎便召见了奕?,问了安德海出宫后的情形。

    “哼,从未听说太监擅出宫禁一说!慈禧聪明一世,怎么偏偏宠信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奕?早就厌恶安德海嚣张生事,甚至连他的风头都敢抢。

    “但凡是人,总有糊涂的时候!安德海又是个人精,迷惑了慈禧也没什么奇怪的!”良慎平淡的说。

    “你呢?你有糊涂的时候吗?”奕?忽然*辣的看着良慎。

    良慎只是瞥了他一眼,并不接他的话茬。

    “安德海一路出宫,表现如何?”

    “大张旗鼓,铺张靡费,百姓怨声载道,地方官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奕?说道。

    “那便是自己作死了!”良慎冷哼一声,“照他出行这一路,可有秉性刚正之官员?”

    奕?想了想,答道:“山东巡抚丁宝桢!此人刚直不阿,只认理,不认人,或许可用!”

    “可用不可用就看王爷你的本事了!”

    “好!包在我身上!”奕?胸有成竹的笑了笑。

    “这次,是扳倒安德海千载难逢的机会,无论如何,决不能错过!”良慎笃定的说,既是说给她自己,也是说给奕?!

    “只是,慈禧一定会庇护的,到时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之,在历史上,安德海的确是折损你我之手,只要咱们不是太笨,倒是不愁不能成事!”良慎说道。

    奕?点点头,赞许的看着良慎:“良慎,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不会知道,原来你是这样聪明的一个人!曾经,我以为你只是一个会编故事的女人……”

    “人的性格是会受后天环境影响的,在这个世界,若是不聪明,恐怕连活着都难。”说到此,良慎也感慨万千,若不是他提起,她都忘了在现代世界曾经的自己了……

    二十年,一个女人的一生该有几个二十年,在那个世界里,她都没有经历过在爱恨纠葛中真真切切的活二十年!

    “咱们真的回不去了么?”奕?的眼神有些涣散。

    “那个世界的我们已经死了!不过那修鞋匠曾说,若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也死了,也许时空又出现什么奇异的事情,回不回去也是说不定的事情。怎么,你不是不舍得回去么?”

    “不知为什么,这几年格外怀念那时候的时光,若是有幸能再回去就好了!”奕?叹了一句。

    “你不是十分看重这里的荣华和权力么?”

    奕?苦笑一声,说道:“曾经以为自己喜欢的是那些,可现在看起来,我最珍惜的,还是你……”

    “可是,已经晚了……”良慎无情的打断了他,“若是从来求而不得,尚且值得同情,若是拥有过而不知珍惜,这样的失去便也是活该……”

    “良慎……”奕?痛苦的叫住她,说道:“你真的那么愿意一个人吗?这么多年了,一个人的日子不冷吗?”

    “恭亲王要求娶皇嫂么?恭亲王想看到天下大乱?”良慎故意这样问。

    “至少,你应该试着让我再走到你的心里……”

    “所以,便是偷偷摸摸的宫闱丑事么?”

    奕?被她激的有些愠怒,说道:“就算天下大乱又怎样?只要你说一句愿意,我敢立刻带你离开这里!”

    “抱歉,我不愿看这天下大乱,我心中有先帝,我不愿看着他留下的江山出任何纰漏!”良慎的眼睛沉静如水,面上无一丝情意,只有清冷。

    奕?又一次寒了心,步履沉重的走了出去,甚至,连告退的力气都已没有……

    数日后,安德海和随从大摇大摆的进入山东,在泰安县被当场擒住,连夜押送到济南,交由丁宝桢处置。

    丁宝桢立刻拟了一道密折,痛陈安德海的不法行径,其罪有五:一为大清二百余年不准宦官与外人交接,更不准宦官擅离宫禁;二为龙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织造谨制,不用太监远涉糜费,且皇太后、皇上崇尚节俭,断不须太监出外采办,即使实有其事,亦必有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而地方并未接到任何有关于此的谕旨,可见此太监所言不实;三为太监往返照例应有传牌勘合,而此太监则任意游兴,漫无稽考;四为擅用龙凤旗帜,这本是御用禁物,若真是内廷供使的太监,自然知道礼法,不会如此胡作非为;五为此太监出差携带女优,实在不成体制。因此,丁宝桢不得不截拿审办,以昭慎重。

    密旨送入朝中,正巧赶上慈禧太后微恙,由慈安太后亲理朝中琐事。

    军机处多位大臣都对安德海素日来的行径多有不满,只是顾及慈禧太后威严,不敢擅自在太岁头上动土,此事一出,便都看向恭亲王与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看了密折,想都没想,便淡然的说道:“这样的事情若能容忍,那我大清还有何法度体制可言?丁宝桢所陈此人的罪过,条条是死罪。著丁宝桢迅速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

    朝臣听闻此言,心中无不赞叹慈安太后杀伐决断,乃是女中豪杰!

    “圣母皇太后那边,是否需请示?毕竟谕旨需得两宫太后落印!”有人说道。

    “额娘在病中,实在不应打扰!”出人意料,皇帝载淳发了话:“何况处置一个六品太监,并非撼动朝纲的大事,更加不必惊动圣母皇太后!朕以为母后皇太后的判决十分妥当,六叔,你以为呢?”

    奕?拱了拱手,说道:“回皇上的话,此太监确实当诛!”

    “好!皇太后与六叔都与朕想到一处,同道堂之印原是皇阿玛留给朕的,不过朕年幼,由额娘代为保管,现额娘病着,用印之事,朕便可做主!”

    说着,载淳伸出手,手中握着的,正是“同道堂”之印! 







第180章 皇帝亲政

    赐死安德海的谕旨上盖上了“御赏”和“同道堂”两个印章,即刻经军机处发往了山东,丁宝桢接到圣谕,将安德海验明正身,立刻斩首,没有留给他任何分辨的机会,此时,据安德海被擒不过五天时间!

    名噪一时的大太监安德海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长久以来,太多人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丁宝桢此举被广为传颂,丁宝桢赢了个“丁青天”的名号!

    良慎听说安德海之事已经了结,很是满意,经过此事,她对皇帝有所改观,他真的长大了!

    “皇帝,未经你额娘许可,你便用了印,不怕她责备于你?”良慎问道。

    “朕为何要怕,那印章本就是皇阿玛留给朕的!”载淳十分坦然,“皇额娘,朕已经长大了,知道是非黑白,安德海之事放在任何一个帝王身上都会诛之而后快!”

    良慎见载淳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且为人正直磊落,不免欣慰,终于她没有辜负先帝,将他唯一的儿子教养的妥妥贴贴。

    “皇额娘,朕有一事相求!”载淳忽然双腿跪下,殷切的说道。

    “皇帝,你乃九五之尊,岂可轻易下跪?”良慎赶紧弯下腰去扶。

    “儿子跪母亲有何不可?”载淳拿开良慎的手,“皇额娘,朕想亲政!”

    良慎心中百感交集,皇帝已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可是他越长大,她便越心慌,因为,这个孩子如同他父亲一样,都活不长……

    “等过了此事,哀家便与你额娘商议你亲政之事!”良慎扶起载淳,答应了他。

    那一边,当慈禧于病中知道了安德海被杀一事,立刻怒火冲天,砸了药碗。

    “哀家不过病了几天,出了这样大的事,竟然没人跟哀家说一句!难道都不知道小安子是哀家的人么?”

    凌月吓的赶紧跪在地上,急急说道:“太后息怒!太后还病着,请顾及凤体!”

    “息怒息怒,小安子都死了,哀家却毫不知情,叫哀家如何息怒?”慈禧咆哮道,“说!小安子到底是折损谁手?”

    “是山东巡抚丁宝桢!”凌月说道:“安公公行到山东地面,便被丁宝桢的人擒了,五日后,斩首……”

    “区区一个小小的巡抚,敢如此杀伐决断?哀家不信,此事难道没有上报到军机?”

    “报了,东太后与六爷都主张杀了安公公,便下了旨!”

    “果然是他们!小安子不过平日里张扬些,怎么就得罪了他们,一定要他的命不可?”慈禧怒道。

    “回太后,早两年六爷被贬一事,您让安公公参与了不少,前些日子,安公公曾说要纳东太后身边的金姑姑为对食夫妻,兴许从那时起,便结了梁子!”凌月说道。

    “这个小安子!哀家说了多少遍,哪怕闹出大天去,钟粹宫的人都动不得!他怎么就是不听!”慈禧听到这话,更加痛心疾首。

    “既是下旨斩首,为何没人到哀家这里来请印?”慈禧想到此,又困惑的很。

    “奴才说了,太后可别生气,是皇上拿了太后的印鉴……”凌月小声说。

    “皇上?”慈禧诧异的很,“皇上竟有这样的胆量……他连知会都未曾知会我这做母亲的一声……”

    “太后,据说,皇上当时说同道堂之印本是先帝留给皇上的,皇上自然可以使用。以奴才看,说到底,皇上还是受了东太后的蛊惑,这才作出这样的举动!”凌月说道。

    “什么?他真这么说?”慈禧闻言更加伤心,“他明明是我生的,为何处处向着她?”

    “太后别伤心了!皇上年龄尚小,大些想必便知道亲疏有别了。只是,安公公没了,宫里的总管太监之位空了,该提拔谁?”

    “唉!”慈禧长长的叹了一声,“可惜了小安子,那样乖觉灵巧的人儿,说没就没了,日后,这深宫内院的,谁能陪哀家说笑呢?”

    慈禧怔怔的,失神的坐了一会子,落了两行泪,想到安德海的惨死,又咬咬牙,说道。

    “哀家断不会让小安子白死!是谁害的他,哀家一个一个的记在心里,他日,必要讨回来!”

    “若不是太后过于顾及嫡庶尊卑,那一位怎么是您的对手?”凌月旁敲侧击说道。

    “切莫小看了她,她可不是普通的女人!”

    经过安德海一事,慈禧与慈安之间生了嫌隙,没了安德海,慈禧将二等总管李莲英升为总管太监,李莲英虽也是机灵人,可却不似安德海嘴甜心巧,慈禧每每孤寂的时候,都会陷入对小安子的怀念之中……

    同治九年,皇帝已经十五岁,慈安令奕?鼓动军机处大臣将皇帝亲政之事提上议程,奕?起初不愿意,以为皇帝亲政后恐不把他这个做皇叔的放在眼里,慈安便出言劝解,皇帝年轻鲁莽,身边更需要皇叔的辅佐提点。

    奕?转念一想,皇帝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总比老谋深算的慈禧好应付的多,便照着慈安的嘱咐做事。

    慈禧听了大臣的意见,未置一词,而是将载淳叫到她的寝宫问了几个问题。

    “皇帝,你真的准备好亲政了吗?”

    “朕已经长大,早就准备好了!”载淳信心满满的说。

    “你真的能与那些老臣周旋,真的能与你六叔七叔等亲贵们周旋?”

    “六叔七叔都是朕的至亲,臣子们也都是为朕效力,与他们相处有何难?”载淳完全不以为意。

    慈禧无奈的笑了笑,又说:“那么,皇帝亲政后打算如何治理国家?”

    载淳昂首挺胸的说了许多自己内心的规划,而这些青涩的想法在慈禧眼中,都是十分幼稚的,若按着皇帝的意思来,朝野上下必将乱作一团,可见,皇上亲政的时候还未到。

    “皇帝,执掌江山并非下一盘棋、比一场武那样简单,每走一步都必须思虑周全,各方势力都需顾及权衡,若有一丝的行差踏错,败了祖宗的江山,那便是不可挽回的错误!”慈禧语重心长的说道。

    “谁天生就会做皇帝?额娘说这些,无非就是贪恋权力,不肯撤帘归政罢了!”

    载淳听母亲对自己的都是否定,叛逆之心骤起,怒气冲冲的说道。

    “皇帝,谁教你说这样的话?”慈禧闻言怒火中烧,自己的儿子平日里处处不向着自己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这样与她说话,曲解她的一番苦心。

    载淳不再答话,而是气冲冲的夺门而去。载淳从小在慈安身边教养长大,慈安对她娇惯慈爱,而慈禧则对他严格要求,鲜有夸奖之语,因此,慈禧与载淳的母子关系十分冷淡,载淳更是处处与慈禧对着干,这才演变成今日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