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庶得正 >

第224部分

庶庶得正-第224部分

小说: 庶庶得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氏一面说着,一面便挥开了刘妈妈手中的宫扇。半跪在地上的瑞芬此时已经站了起来,轻声道:“太太的指甲已经干了。”
    张氏未曾说话,只抬眼略扫了扫屋中的二人。
    刘妈妈心里暗恨了一声,面上却是万分恭谨,将扇子搁在案上便退了下去。
    瑞芬的神色微有些犹疑。然张氏有令,纵她是傅庄派来的,也终究要听主母之命。因此她也只犹豫了一会,便也躬身往外走。
    “等一等。”张氏忽然道。
    瑞芬停下脚步,转身垂首听命。张氏便笑道:“我想起来了,我叫大厨房熬了甘草荼蘼粥,这粥需得配着木香油盐姜醯最好。你带几个小丫头去领了粥菜,分送到各房去,就说天气渐热,这粥菜清心宁神,最是消暑气。”
    瑞芬恭声应了是,便自退出了屋外。
    张氏这是要与顾妈妈秘谈,所以单将瑞芬遣了出去。瑞芬心中明镜一般。不过她本就得了傅庄指令,务要听从张氏差遣,因此她并无异议,自去办差不提。
    顾妈妈进得屋中便向张氏行礼问安。张氏站起身来含笑道:“妈妈这是刚回来吧?怎么不歇一歇再来?”一面又唤了小丫头搬了竹杌子来给顾妈妈坐,又叫人倒了茶。
    顾妈妈不敢托大,谢了再谢方斜签着身子坐了。张氏挥退了小丫头,这才问道:“妈妈看着来得急,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回太太的话,老奴确实查出了些事情。”顾妈妈说罢便端起茶盏喝了口茶。
    这一路赶过来,她的喉咙干得冒了烟。
    张氏眉尖一动。看着她道:“妈妈请说。”
    顾妈妈连喝了好几口茶。这才放下了茶盏,又将小杌子往张氏身边挪近了些,方压低了声音道:“太太。老奴去查馥雪的事情,这倒没什么。不想前头那掩翠斋的事情倒有了几分眉目。另还有三房并姑苏的事情,老奴也意外听到了些消息。不知太太先听哪一样?”
    张氏的眼中闪过一道光亮。
    掩翠斋?
    那还是多年前那件“鬼针子”的事情牵出来的。她一直让顾妈妈暗中查访,却始终消息沓然。如今事隔多年居然又有了信儿。这倒是意外之想。
    “先说掩翠斋的事儿吧。”张氏便道。
    “是,”顾妈妈应道。放轻了声音道,“老奴这几年来府里府外问了不少人,皆没问出那掩翠斋的消息。可是事情却巧。半个月前老奴去永安巷问馥雪的事儿,却遇见南角门苏婆子的娘来看她。便是那苏婆子的老娘说了件事。却是与掩翠斋有关。她老娘说,三十来年前,老夫人曾接了个远房的表妹过府小住。便住在掩翠斋里。据说那个远房表妹身体极弱,进了掩翠斋便每日静养。从不出来见人。苏婆子的老娘也只有一次远远瞧过一眼,连那个表妹长什么样儿都没瞧清,便叫当年荣萱堂的管事妈妈给喝斥了。”
    “还有此事?”张氏双眉紧蹙。
    侯夫人有个这样的表妹么?她从来没听说过。且侯夫人与娘家的关系也比较冷淡,近些年都没大往来。
    这个表妹又是个什么来头?
    还有,这个表妹本身也有些古怪。
    再怎么说是身子弱,也不会弱到连屋子都出不了吧?再者说,若真是体弱,从老太太的娘家到京里这十来天的舟车劳顿,这位表妹又是如何扛下来的?
    顾妈妈又道:“苏婆子的老娘当年只是管洒扫的,这些事也只知道个皮毛。不过当时老太太正怀着大老爷,这一点她倒记得清。她还说老太太对这个表妹很是爱护,时常过去瞧她,有时候还陪她住在一处。因侯爷那一阵子领兵去了滇南,贞姨娘那时候又病着,府里便她二人作了伴。”
    说到这里,顾妈/妈/的眼中闪过了一抹精光,压低了声音道:“老奴后来又打听到,侯爷那时候正宠着贞姨娘呢。太太您想,这会不会是老太太叫了表妹过来分宠的?”
    张氏想了一会,点头道:“说不得便是这般。毕竟老太太彼时有孕在身,怕侯爷专宠贞姨娘亦是常情。”说到此处,张氏的眉尖又蹙了起来,“只是,既是过来分宠的,那个表妹怎么后来再没听人说过?”
    “回太太的话,老奴也不知。”顾妈妈低声道,“那苏婆子的老娘只知道这些,后来她被分到了外院,对里头的事情更是半点不知了。”
    “那当年荣萱堂的那些管事并丫鬟呢?你可找她们问过?”张氏又道。
    “太太,当年老夫人生下大老爷之后不久,大老爷便生了一场重病,险些没了命。老太太一怒之下便把荣萱堂里所有服侍的人都打发了。老奴打听到的,便只有这些。”顾妈妈低声道。
    张氏的面上划过了一丝沉思。
    过了一会她方拢回心神,向顾妈妈温婉一笑:“妈妈且先喝口茶润润,再给我讲讲三房的事情。”
    顾妈妈也确实口渴得紧,便向张氏告了罪,又喝了口茶,这才说道:“这件事说来也是个巧字儿。老奴家里有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从小到大就知道舞刀弄枪的,还老爱跟人打架。太太可还记得?”
    虽不明白顾妈妈怎么说起了自家幼子,张氏却仍是笑了起来,点头道:“我自是记得的。我还记得你叫他勇小子。”
    顾妈妈也笑了起来:“太太记/性/真好,便是勇小子。他前两年进了镇武镖局做了趟子手,这些年走南闯北的,倒是有了几分样子。这也是上个月的事情了,他走了一趟镖,恰是去姑苏的,我便叫他帮着打听打听三房那些铺子的事情。他走完了镖便在姑苏逗留了几日,往那王家老宅去看了一回。便是他去的那日,他听见有人向那巷子里茶寮的老板也在打听王家的事,他便多了个心眼儿,待那人走后,便又给了那茶寮老板一角银子,问那个老板那人打听了些什么。结果却问出了些事情来。”

☆、第480章

言至此节,顾妈/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太太您再想不到的,您知道那人打听的是王家的谁吗?”
    “是谁?”张氏已经被勾起了兴致,追问了一句。
    “是玉姨娘。”顾妈/妈/的声音里有着难掩的/兴/奋,“那个人居然打听玉姨/娘/的事情,太太可觉出什么来了没有?”
    张氏怔了一会,神色蓦地变了:“玉姨娘?那不就是前头王氏的生身姨娘?”
    “正是。”顾妈妈轻轻地拍了一下大腿,声音里有着压抑不下的激动,“那人居然打听玉姨/娘/的事,您说这不奇怪么?勇小子当时也觉得很奇怪,便问那老板,那人都打听了些什么。那个老板便道,那人只问了沧浪先生是何时纳的玉姨娘,又问那玉姨娘是打哪儿来的。最后,那人还向那个老板打听起姑苏城里的一个传闻来。”
    顾妈/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太太,您可曾听说过,那姑苏城里埋着一座宝山?”
    张氏被她问得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她才抬起头来看着顾妈妈,神情疑惑地道:“妈/妈/的意思是?”
    顾妈/妈/的声音又压低了两分:“宝山不宝山的且不去说。太太也想想,那四丫头那许多的身家,是从哪里来的?老奴查了这些时候,只知道那绝不是三老爷挣下来的。还有,那么些铺子田产皆在姑苏,太太难道就没想过,这传闻与玉姨娘之间,会不会有些关系么?”
    张氏的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精光:“妈妈这是查到了什么?”
    顾妈妈便微笑了起来:“老奴虽没查到什么,勇小子却找到了王家的一个老家人,据那人说,玉姨娘乃是商户女,身家极富。”
    张氏的心中顿时一片雪亮。
    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她就说呢,王氏乃是庶女,王氏的嫡母宋夫人又是个严谨之人。王家也不算有钱,傅珺这些身家是从哪里来的?如今有了顾妈妈这一席话,所有的事情便都联系到了一起。
    那人先打听玉姨娘,后又打听宝藏一事。且不论这两者间是否有联系。至少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玉姨/娘/的确出身豪富,所以才能给傅珺留下那么多的田产铺子。
    张氏虽不清楚具体数目,然而粗略估算下来,数十万两银子总是有的。
    张氏不免有些咋舌。
    傅珺身家如此之富,难怪那三房母女前些时候动静不断。又被傅庚踢出府外说是进学或静养。如今想来,她们定是为了傅珺的陪嫁动了不少手脚吧。
    也是,有着这一大注钱财在眼前,莫说郑氏与傅珂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了,便是张氏瞧着都有些眼热。
    “太太,”顾妈/妈/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仍是有着压抑的激动,“老奴要说的这最后一件事儿,便是由四姑/娘/的铺子引出来的。”
    张氏一下子来了精神。
    傅珺的身家如此丰厚,任谁都不会不动心。
    他们长房接下来还有三、四件大事要办呢。谁又会嫌银子太多不成?
    “妈妈请说。”张氏立刻笑道,又亲自向顾妈/妈/的盏中续了些茶。
    顾妈妈忙起身谢过了,方才坐了下来,继续说道:“这事儿是老奴亲眼瞧见的,如今说给太太知道。太太可还记得有个叫长陵的小厮,便是早前在半山阁服侍程公子的那一个?”
    张氏蹙眉想了一想,脑海中浮现出几个模糊的影子来:“我隐约记得那程公子身边总跟着两个小厮,一个黑瘦些,一个白胖些。”
    顾妈妈立刻点头道:“太太好记/性/。长陵便是那个黑瘦的。去年程公子回乡应试,半山阁也空了出来。长陵便被派在门房儿里当差。老奴因得了勇小子的信儿,这些日子便时常去四姑/娘/的铺子瞧一瞧。那天在天奇斋的门口,老奴瞧见长陵从里头走了出来。他出来后没多久,那天奇斋的账房先生便匆匆出来了。老奴便给了个小叫花两个馒头。叫他帮我盯着些。那小叫花回来后便将我领到了账房先生去的地方,那地方可不得了,老奴若说出来太太必得吓一跳。太太可知那是哪里?那里竟是宝盛钱庄哪!”
    顾妈/妈/的声音虽压得极低,可她语气中的震惊之意却仍是无法压制得住。
    宝盛钱庄,那可是京里有名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直到现在顾妈妈都有些不敢相信,傅珺名下铺子的账房先生。居然是宝盛钱庄的常客。
    且不论他是借钱还是放印,只要沾上了便是大事儿。若是传了一星半点儿出去,傅庚头上的官帽只怕未必能保得住。
    张氏的脸色已经变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傅字。如果三房出了事,平南侯府也必会跟着遭殃。
    顾妈妈见张氏神情突变,连忙劝道:“太太莫要着急。老奴还没说完呢。”
    张氏神色微缓,蹙眉道:“妈妈且说。”
    顾妈妈便又道:“老奴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又返回府中去盯着长陵,却叫我发现一件事儿。那长陵的干娘老吴妈,与郑氏身边的范嬷嬷乃是干姐妹,二人平素十分亲厚。老奴亲眼瞧见长陵回府后先去找了老吴妈,老吴妈便去了秋夕居寻范嬷嬷说话去了。”
    张氏的神情终于完全放松了下来。
    原来如此。
    看来这郑氏对傅珺的陪嫁铺子是志在必得。连亲生女儿都被傅庚遣走了,她还不罢手。
    想到这里,张氏心中微动。
    她忽然便想起了傅庄曾交待她的话:
    凡事顺势而为。
    如今这个局面,岂不是顺势而为的最好局面么?她根本无需出手,只要轻轻拨动其中的一个棋子,接下来的一切,便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张氏的温婉的脸上,终于浮出了一个浅笑。
    “姑苏宝山一事,妈妈若有空儿还要再查一查。还有玉姨/娘/的来历,妈妈也要盯着些儿。”她轻声吩咐道。
    虽然传闻多不可信,但查一查总没坏处。更何况,这玉姨娘也确实神秘得很,很有必要往下查清楚。
    “是。”顾妈妈恭声应了一声。
    郑氏拿起桌上的宫扇轻轻摇了起来。
    初夏的凉风穿渡而来,拂过珍珠垂坠的纱帘,窗外的蝉声兀自响着。
    然而,此刻的这一切声息,听在郑氏耳中皆是一种享受。她心中那些莫名的浮躁,亦在这蝉声接递声中渐渐淡了下去。

☆、第481章

金陵城中有句谚语,“六月心,热死牛”。
    六月中旬的都城天气,燠热而潮湿。
    这一日,从白石书院回来之后,傅珺循例踏着被晒得发烫的石子路,去荣萱堂给侯夫人问安。
    就算头顶有重重树荫,这一路也走得并不舒服。傅珺一面走一面想,待回房之后,不管沈妈妈怎么说,她也要先喝一碗酸梅汤。
    一路热气蒸腾,直到进了荣萱堂正房的阶下,那晒得人头晕的阳光才暗了一些。
    荣萱堂里置着大冰盆,温度颇为宜人。
    小丫头打起竹帘,傅珺进门之后,只觉得一阵带着檀香的凉气扑面而来,让她立刻长舒了口气。
    “哎哟,四丫头快进来,看热着。”侯夫人笑着道。又吩咐小丫头给傅珺上了一盏温温的茶。
    侯夫人注重养生,从不食用生冷之物。如今傅珺也在她重点保护范围之内,所以连带着傅珺的一应饮食等物,侯夫人也格外上心。
    “喝杯温茶润一润,四丫头可别嫌絮烦。那冷的可不能多吃。”侯夫人慈和地嘱咐道。
    傅珺起身道了谢,这才捧起茶盏浅啜了一口。
    侯夫人便又与张氏说起话来:“这天气越来越热,我却懒怠动。你们若是想去别庄消夏,便自去罢,不用管我。”
    张氏温婉地笑了笑:“老太太在哪里,我们自是在哪里。再者说,这天气也实在是热,若这时候收拾东西起身,府里只怕又有人要中了暑气。”
    这几天因天气太热,府中相继有不少下人中了暑。傅瑶与傅琪也皆有些不舒服,如今都是在屋中静养。
    “你说得也是。”侯夫人笑得双眼微眯,“这时候动身,路上也难受。如今时气不好,你叫人多熬些甘草绿豆汤,再多备些薄荷油。叫他们都用着。银子便从公中支取。还有哥儿并姑娘们也得好生管着,别吃多了凉物。”
    “是。”张氏起身应了一句。一旁的崔氏便笑着打趣:“老太太最是体恤人了,从上到下都说到了,便只漏下我们这做媳妇的。媳妇可实在要向老太太讨些薄荷油来使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