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侯门骄妃 >

第74部分

侯门骄妃-第74部分

小说: 侯门骄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向将朝政交给顾培正的建安帝,在顾培正这儿,只得到“太子纯孝,废立之事,是国事亦是家事,但凭皇上圣裁,”然后就眼睁睁的看着顾培正上折称病,将朝事尽交于次辅张明翼。

    慈宁宫内,姜太后看着比自己也年轻不到哪里去的儿子,“你难得出无极宫,今儿是怎么了?”

    听到母亲半调侃半嗔怪的话,建安帝颇为惭愧,“张天师又炼了一炉好丹,虽然不能助人飞升,却有延年益寿的奇效,儿子特意拿了一瓶,献与母后。”

    建安帝这些天,被一群朝臣给烦的够呛,能给他解忧的顾培正偏又病了,另一个可以解惑的张天师,又以修道之人,不问俗事的理由,直接不出他的龙虎观,只虔心炼丹去了,建安帝无奈之下,便跑到自己母亲这里来了。

    姜太后才不会吃这些诓人的玩意儿呢,不但她不吃,内心里,她也是不愿意儿子服用的,偏多少年来苦劝无用,还将母子之情越劝越远,无奈之下,她才放弃了,“搁着吧,这种东西再好,皇上也要少用一些,若是龙体不安,还有太医在呢!”

    “哼,都是一些庸医罢了,朕信他们,还不如多诵诵经呢,”建安帝今天是有所求而来,也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再跟自己母后纠缠,这仙丹的妙用,只有服过的人才知道,而自己的母后,只是太过固执。

    “今天内阁送来的折子,说是万寿节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宫内,不知道郑氏安排的怎么样了,”建安帝环视四周,没有见郑皇后,“今天没有人过来陪母后说话?”

    “这都什么时辰了?皇后她为了万寿节的事,忙的夜不安枕,这不,早上过来请了安,就又忙去了,你放心,有皇后在,必然不会出岔子,”在建安帝跟前,姜太后还是不忘给自己的正经儿媳说好话。

    “唔,郑氏料理宫务来,还是不错的,”除了年初一大朝见的时候,建安帝几乎没怎么见过郑皇后,现在几乎都要想不起来自己这个发妻的模样了,“不过她那个娘家,偏是个不省心的,这些天上蹿下跳的,没个安生!”

    说起郑皇后,建安帝不由想起来她那个兄长,仗着是正牌子国舅,俨然勋贵之中第一人,成天一道一道的上折子,跟那些赞成废立太子的朝臣们打嘴仗,建安帝也是才发现,自己那个大舅子,还真是好口才!可也不想想,明明是周璨他自己上折子请辞太子的,怎么搞得好像是自己这个亲爹不慈,要废了他这个太子似的?



第94章 九十四降位

    九十四、

    “既然成上要万寿节了,朕看不如将顾氏放出来吧,不然到时候也不好看相,咱们宫里还是要一派和气的好,”这才是今天建安帝往慈宁宫来的主要目的,顾贵妃不出来,自己新得的丹药,也没有人一起服用了,更讨厌的是,他现在想发个牢骚,都没有人听。

    姜太后冷笑一声,这些日子外头的事情她也都听说了,皇上扣了太子的折子,迟迟不发,而周琛成天往无极宫里跑,现在建安帝又跑来替顾氏求情,自己若是这个时候叫她出来,岂不是与虎添翼?“你说的是,虽然这次的事,顾氏虐待皇家公主,也幸亏清河福大命大,若是有个闪失,顾氏就脱不了谋害皇嗣的罪名,”

    就凭顾贵妃这种歹毒的性子,也不能叫她得了势,不然自己的孙子孙女,可都活不成了,姜太后沉吟一下,“不过皇上亲自为她求情了,还有琛儿跟承浩呢,一直关着她,也不好看相,这样吧,先降其为妃再叫她出来,毕竟咱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才好垂范天下。”

    将顾氏从贵妃降为妃?建安帝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以他对顾氏的了解,自己若是下了这道圣旨,她非哭死不可,“理儿是这个理儿,天家最要紧的就是和美了,这眼看就要万寿节了,陡然降了顾氏的位份,只怕她又是一场搅闹,反而坏了大家的兴致……”

    “一个妃妾,难不成咱们娘儿们还叫她拿住了?皇上您不止是皇上,还是父亲,若是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维护,那以后,谁还会将哀家的那些子孙们放在眼里?难不成咱们天家,连一般的百姓之家都不如了?”姜太后最不得自己这个儿子,不务正业,不理朝政也就罢了,还是个左右摇摆的性子,若是就这么叫顾氏出来了,只怕后面的事儿又会横生枝节来。

    建安帝心里清楚母后跟自己那个发妻,都对顾氏没有好感,要不是这些年,自己也就愿意见见顾氏,只怕母后早就将她收拾了,“已经关了这么多天,顾氏也吃了教训了,若是再降了她的位份,琛儿那里也没脸面。”

    “这跟琛儿有什么关系?他的母亲是郑氏,”说到这儿姜太后不觉落下泪来,“想当初,哀家也只是你父皇的贵妃,皇上可曾见哀家像顾氏那般?就算是你封了太子,哀家哪天不是教导你,要将皇后封为嫡母,好生孝敬?再说了,顾氏伤了哀家的孙女儿,哀家还罚不得她了?皇上要是心疼她,过几个月,寻个由头,再升了她的位分便是了,难道为一个妾室,跟哀家这个老婆子别着,就是皇上的孝道了?!”

    姜太后的话说的建安帝无言以对,建安帝是先皇唯一的子嗣,三岁之后,便被立为太子,就算是生下了太子,当年做为贵妃的姜氏,也没有对皇后生出轻慢之心,也是因为这样,赢得了一片称赞,而现在的顾氏跟自己母后当年一比,确实是做的过了些,何况姜太后还把孝道搬出来了,建安帝哪里还坐的住,连忙起身道,“就按母后您说的办就是了,想来有这一回,顾氏也知道顾忌了。”

    哼,外头那起子人在谋太子位,这边自己就降了顾氏的位分,也给那些只知道巴结顾氏一派人敲敲警钟。

    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姜太后便又说起高兴的事儿来,“哀家跟皇后都相中了富阳侯家的姑娘,准备给珩哥儿赐婚,皇上觉得呢?”

    建安帝许久没有上朝了,对富阳侯也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他管着五军都督府,也算是个能臣了,何况富阳侯府,也是开国时敕封侯府,他家的女儿,配自己的儿子,也算登对,“母后既然看好了,就这么定了吧,辉哥儿前次跟朕说了,老三的府邸已经建好了,朕准备封老三为静王,母后看呢?”

    最小的孙子顺利封王开府,再娶妻生子,姜太后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她心里暗暗为自己将顾氏关起来叫了声好,没有顾氏掺乎,事情就顺利多了,“你是皇上,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珩哥儿的性子,也当得起一个‘静’字了。”

    小儿子封王,赐婚,这些都是早晚的事儿,建安帝也没有放在心上,何况现在最叫他头疼的,是另一桩事了,“母后可曾见过太子?”

    来了,“唉,哀家这把年纪了,哪里得见他啊,皇上,哀家知道你要问什么,皇后跟哀家都不知道他怎么就上了那道折子,皇后听说了,急急就出了宫,回来也是好哭一场,”姜太后想到自己可怜的大孙子,也是老泪长流,“那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十岁大的孩子,就被你关在了太子府里,亲爹见不着,亲娘也是一年见不上一面,哀家只要想起来,就心酸,也难怪孩子宁愿不要太子位,也想到皇上跟前来,皇上您当太子那会儿,先皇可是成天将你带在身边的。”

    被姜太后这么一哭,建安帝也觉得自己那个二十年没见面儿的儿子有些可怜了,赧然道,“朕不是封了他为太子么?我们有生之年,不得相见,也是当年张天师亲自算出来的,那个孩子也不知怎么的了,就犯了左性,唉,他一道折子上来,整个朝堂都乱了。”

    “朝堂乱了?为什么乱?不过是起子小人看到了可乘之机,以后天要变了,”姜太后冷笑一声,“璨儿放着太子不做,就为了能到皇上跟前尽尽为人子女的孝道,这样的好孩子,在那些人眼里,居然成了什么于国无功,于社稷无用的废人?当初叫太子闭门读书的,可是皇上你,现在怎么都成了璨儿的错了?”

    确实不是太子的错,可这些是自己的错么?难道张天师的谶语可以毫不在乎?那可是关系着他的龙体跟大晋的国运的,何况比起根本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的长子,建安帝更喜欢的周琛,“朕不是安排了大儒悉心教导太子了么?过去也常命阁老们为太子讲学,只是,太子并不是什么聪慧的孩子。”

    “要那么聪慧做什么?咱们家的孩子难道还要考状元不成?”姜太后对建安帝的理论不以为然,可她也知道,现在外头的情势,硬逼皇帝是不成的,“哀家看你的样子,想来也是下不了决心,不如这样吧,万寿节前废太子,可不是什么吉利的兆头,这事儿啊,等咱们欢欢喜喜过完了节,再商量!”

    建安帝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废个周璨都这么麻烦,那些御史们,个个跟乌眼鸡一样,只等着自己一个准字下来,他们就撞柱好青史留名,自己就算是要废太子,也得等太子再三请辞之后,才可以勉为其难的恩准,这样才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母后说的是,这事儿啊,且放放再议,没得坏了好兴致。”

    “不过哀家也是奇怪了,璨儿也当了二十年太子了,怎么这个时候,上表请辞?是听了谁的话不成?这将君王架到火上烤,可不是人子所为,”姜太后话音儿一拐,说出自己的疑惑。

    自己母后难得跟阁老们想到一起,张明冀可是直接说过心中的怀疑。虽然建安帝这皇位来的顺风顺水,可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个宝座的魔力,设身处地的想想,他自问是没有勇气上这么一道请辞表的,而且自己已经二十年未见周璨了,为什么到了今时今日,他想起来尽孝了?该不会是以退为进,有什么阴谋在后头吧。

    “朕也是这么想的,这事儿还得仔细查查才是,”建安帝点点头,“只是交给谁……”

    事涉储君,而且也只是怀疑,自然不能叫那些朝臣们知道,自己身边的几个大太监,只怕姜太后是不会同意的,而那些勋亲们,明显跟郑家马家更亲近,建安帝也不愿意用他们,这查案的人选,倒叫他一时踌躇起来。

    “哀家知道皇上担心什么,皇上是哀家十月怀胎生下的,在哀家心里,谁能亲得过皇上?这若是有人在暗中算计的话,与其用京城里的人,还不如从外头找一个可靠的,”姜太后哪里会猜不出建安帝的心思,左右是怕查不出他想要的结果罢了。

    “母后的意思?”外头的人哪里有自己身边的近臣们可靠?

    “这不康王已经回京了么?他是咱们自家人,又是你的兄弟,哀家看没有再可靠的人了,”姜太后将已经准备好的人选抛了出来。

    周克宽?还真是,建安帝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心,加上周克宽又跟张明冀是姻亲,其中的偏向,是不言而喻的事,“就依母后的意思,其实朕也不是不相信太子的孝心,只是事关社稷,轻忽不得。”

    “哀家明白,哀家也不愿意皇上将大好江山交到一个心思险恶的人手中,”姜太后打断建安帝的解释,人的心长歪了,是扳不回来了,那也不能怨她这个祖母偏心了。



第95章 九十五皇命

    九十五、

    跟姜太后达成了协议,建安帝回去就发了两道旨意,一是宣康王周克宽进宫,二呢,就是降贵妃顾氏为顾妃,仍居长春宫。

    前一道圣旨没有什么,皇上召见王爷,后一道则像一块巨石,倾刻间砸懵了后宫所有人。

    “母后,皇上居然真的罚了顾氏?”郑皇后第一时间冲到慈宁宫。

    姜太后看着头一次在自己跟前失态的郑皇后,颔首道,“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越是这个时候,你更不做行差踏错,去吧,哀家也累了,好好将万寿节打理好是正事儿。”

    郑皇后疑惑的抬头看着姜太后,“那外头的事?”

    “外头的事,跟咱们没关系,尤其是你,记住了,”姜太后知道自己的皇帝儿子不喜欢这个严肃有余的儿媳,“事涉太子,你管好后宫就好,外头的事,有你大哥跟哀家呢!现在,最急的不是咱们。”

    姜太后的意思,郑皇后也听明白了,顾氏被降了位,又是在太子废立的关头,最急的,只怕是那些支持周琛,以图拥立之功的人,“臣妾明白了,臣妾这就传旨意下去,虽然顾氏被降了位,但以应供奉,都还按着贵妃时的例来。”

    这就对了,姜太后满意的冲郑皇后点点头,“你去吧,只管放心便好,还有梅氏那里,也交给你了,只管叫她宽心便是了。”

    杨骄虽然一直称病,但是外头的消息还是知之甚详,当她听说长春宫的禁卫一撤,顾氏便大开杀戒,当场杖毙了所有留在酌月殿的宫人,不由摇头道,“这也太,”冷酷残忍这样的词对于顾氏来说,实在是家常便饭,更叫人扼腕的是,她的不智。

    “太后这一招儿实在是高啊,想那顾氏,从一个宫人走到今天,哪里像外人看的那么容易?”郭氏笑的意味深长,“这四妃跟贵妃,一字之差,差别可就大了去喽,也难怪顾妃娘娘会急了眼,”急就好了,急了就容易出错儿,就像现在,十几条人命,御史们能容了她?

    “也是皇后娘娘贤德,一人赏了十两银子,送出去安葬了,”王氏对顾妃的做法也只有摇头了,“听说昌王已经进宫了,估计会好好劝劝顾娘娘的。”

    昌王周琛看着盛怒的顾氏也是一脸的无奈,“雷霆雨露皆是君,母妃且忍耐些,父皇也说了,等过了万寿节,便寻个由头,再将母妃的位分升上去,可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被有心人一传,外头还以为是您对父皇的旨意有所不满呢!”

    “本宫就是不满!你要还是我的儿子,就不要拦我,我要去见皇上!”直接将她降为顾妃,算什么?别人踩她也就罢了,连皇帝也踩,以后她还有脸出这长春宫么?只要想到这个,顾氏心里的火就噌噌往外冒。

    “母妃!”昌王妃沈氏这阵子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原想着顾氏出宫了,便可以给她当个后盾,寻一寻那些在外头造谣生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