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嫁新室 >

第17部分

三嫁新室-第17部分

小说: 三嫁新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有五个孩子,大的两个是娘子,下面三个是小子。那两个娘子,刚才霍香梅也看见了,这会在堂前做夕食。那三个小子倒是不知跑到哪里玩耍了。

    吴家阿嫂以前是河东人,不过也不是城里的,后来逃到了粱邑,被分到新村。除了见不到她娘家人这点外,她对现在的生活是有盼头的,至少吴家一家人还活着。

    有地有粮,还能重操旧业。白水芹现在有时候睡觉也会惊醒,不单只是逃难留下的后遗症,还有就是她说现在家里居然有不止五十亩地。这是在河东时不敢想象的。

    那时家里孩子多,不到五亩地。这五亩地还是吴老汉年轻时挣来的。吴老汉记不清自己是哪里人,等长大了就在河东流浪,一直到了十七岁认一个临死的老农做爹,给他捧香盆子。才有了族人,继承了那老农留下来的一间破茅房和半亩地。之后就跟着老农姓了吴。自己努力开荒,有了三亩地,托人请媒,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后来到白水芹嫁进来也只有五亩地。

 第30章 南瓜黍米铜子西瓜

    吴老汉经历了大半生的苦难,现在居然分到五十几亩土地,他天天就往地里去,恨不得长在那里。

    先前天气寒冷,儿子和儿媳妇不让他晚上也在那逗留,现在天气暖了,拗不过老人,就在田地边的阡陌给他搭了个亭子,晚上守夜。

    关于这点霍香梅也是知道的,因为霍老爹也提出过要去田地边守夜。霍香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有三五老农晚上会聚在一起说古议事,但是没灯的,尽管偶尔点个火把火堆什么的。老骨头一把了,好不容易养好了点的身子,一不小心摔倒了,很可能就爬不起来的了。想急救可能周围都没有人或老不及。霍香梅的外婆,就是在一次插秧中,中暑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才不到五十岁。

    霍香梅是这样对阿爹说的,“阿爹,三郎离家,家中只有几个年幼的孩子,我是可以照顾日常,可家里得有个男人担事,如果你去了麦地守夜,家中有甚么事,我找不到人商量。”

    最后霍老爹答应不去,但每天一早他起来就往麦地去巡视,还顺便把三只羊要吃的草割回来。

    现在许家的两只小羊已经不吃奶了,反而是霍香梅一家子喝上了羊奶。

    新鲜的羊奶反复的煮,杀菌,然后加上许三郎离家前胡子阿叔送的杏仁去膻味,特别好喝。几个娃在早食过后都会喝上半碗。就连霍老爹听说是大补之物,也坚持天天喝。

    尽管几个娃现在天天在外面跑,但血色越来越好,特别是小五小六以前瘦瘦的,现在长肉了,反而晒不黑了,皮肤百里透红的,经常被村子里的妇子忍不住的掐得泪汪汪的。

    ……

    十斤黍米很快就磨完,临走前白水芹还把自己卖剩下的一块豆腐让霍香梅拿回家给孩子吃。

    霍香梅推却了几下,推不了只好拿回去了。还是等自家做的南瓜黍米饼好了之后,送些给吴家阿嫂吃吧。人家帮忙磨黍米还送豆腐的,这人情啊!

    ……

    第二天吃过早食,洗完衣物,喂好雉子,霍香梅才有空开始琢磨那南瓜饼。现在雉子已经差不多有两斤重了,就散养在院子里,每天小三和小四负责扫院子。

    拿只四五斤重的南瓜,削皮切成块,蒸熟,捣成泥状,倒进黍米粉和水搓成团,让面团醒两刻钟。把搓成团的面粉分成三部分。放在锅盖上碾平,一部分撒上些许砂糖,一部分撒上葱花和胡椒,还有一部分加盐。弄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的饼状。用猪油慢火煎凝结。新鲜出炉的三种口味的南瓜饼出炉了。

    让大娃趁热给吴家和王李氏家送去些,小二给许大郎家和许王大荷家送。

    霍老爹和几个娃都很捧场,说比蒸饼好吃多了。这是必须的,南瓜饼怎么也比没发酵的馒头好,里面还加了糖、盐、葱等调料。

    霍香梅得到鼓舞,决定去杏花河边出摊。早上早早的起来准备,自家的早食也是南瓜饼了。

    杏花河摊子离新村只有不到五里的路。霍香梅像王李氏家借一辆手推车,上面装了一篮子的南瓜饼,五十只。

    另外还有三只西瓜,没错霍香梅家菜田里西瓜已经陆续的熟了。前段时间还被一些小子糟蹋了不久,后来送了两只给吴老汉家。吴老汉承诺晚上看麦地时顺便也给她家看瓜地,高兴得霍香梅又送出两只。

    家里新鲜的韭菜、菘菜、油菜、葫瓜都带上。这次霍老爹做的大箩筐没地方放了,倒是些许小篮子可以,那也带上。

    全家一起出动,霍老爹帮忙一起推车,大娃小二在后面牵着几个小的。

    不到五里路,也不怕他们走不到。走走停停的,很快就能到了。

    来到河边摊子,各种吆喝声,已经很多人过来摆摊子了,除了没有起屋子,这里就是一个小集市,不过这个小集市一般只是每天开一个早上。

    跟卖彘肉的王大兄、卖豆腐的吴家阿嫂打过招呼后,赶紧搬东西下来。昨天借车的时候霍香梅已经跟王大兄打过招呼,让王大兄给他留个位置。

    “三郎家的,你昨天让大娃送的饼子,味道真不错。”王大兄一边剁彘肉一边说,霍香梅特别怕他不小心砍到自己手指头。

    “唯唯。阿妹,这里面居然还有三种味道,比蒸饼好吃多了,就是费工夫。”白水芹说。

    “大兄,水芹姐喜欢吃就好,我这里还有,今天正准备卖这个。”霍香梅赶紧用树叶包着南瓜饼给他俩人递上。

    “你这是要做买卖的,还是算了。”白水芹赶紧推却。

    “唯唯。阿姐难道是觉得这饼子不值一块豆腐?”

    “哪呢哪呢。”白水芹赶紧接过来,还顺便把霍香梅吆喝起来。

    王大兄也不客气,三两口的吃完继续做买卖,还给客人推销起霍香梅的饼子。

    “这是甚么饼子,真的没有吃过。”一个过来买肉的汉子实在受不住王大兄的推销加上没吃早食,就扭头问。

    “这是南瓜做的,有甜味,胡椒味,咸味的。阿兄要哪种?”霍香梅感激的看一眼王大兄,赶紧开始今天的第一摊买卖。

    “多少钱?”一听有这么多种口味,那价格不知道怎样,汉子还是先问清楚再说。

    “甜味的和胡椒的都是两钱一只,咸味的是一钱。”

    “那给我拿一只胡椒的,一只咸味的。”

    “唯唯。阿兄请拿好,好吃再来。”霍香梅用菘菜的碎叶装着递给客人。

    拿到手里的三钱,心情激动的递给大娃,说:“阿爹不在家,大娃管账。”

    这些天夕食后,霍香梅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数数,加单点的十内的加减法,大娃已经很少出错了。小二也还行,可怜的小七还不能数到十。

    “唯唯。”大娃高兴的接过铜子放进霍香梅事先给他准备好的小包包。

    人越来越多,霍老爹的小篮子也有人开始问价格,菘菜、韭菜这些很多人家里都有种,买的比较少。

    西瓜问价的很多,但是整只价格贵了点,只卖出一只。后来霍香梅决定散卖,找白水芹借了她那把切豆腐的刀片,把每只西瓜分成十六块,一个铜子一块,这倒是很快就卖光了。

    霍老爹带来的小篮子都卖光了,还有个人买了他的篮子来装那只西瓜回去的。

    霍老爹让小二管他的钱,也不问多少,乐呵呵的让小二带阿弟阿妹去买小雉子吃。

    那鸡子是麦面做成的蒸饼,不过捏成小雉子模样。非常吸引小娃的眼球,霍香梅也忍不住吃了一只,也不知卖家怎么发酵的,这小雉子居然挺松软的里面加了糖。

    尽管霍香梅很想知道这怎么发酵的,可也是知道人家是不可能告诉你的,这是人家的吃家伙计。

    霍香梅曾经问过许三郎这有没有很松软的蒸饼,许三郎表示没有吃食过。

    但是许王大荷提过,她以前织布的主家过寿辰时,发的寿糕就是很松软的,特别爽口。估计现在已经有了怎么发酵的方法,只是掌握在有底蕴的世家豪族手中。像许三郎这样的农家猎户,是不知道的。

    好可惜啊!如果知道怎么发酵,馒头,包子各种糕点都是有可能的。

    ……

    等太阳日中时,霍香梅准备收摊了,剩下一堆菜蔬没卖出去,送了些吴家王家没种的给他们。吴家阿嫂送了她块豆腐,王大兄知道许家人爱吃大彘的大肠和骨头,给他们送了些。他俩还不准备回去,因为有些农人早上要忙地里的活,会在下午夕食前过来买点剩下的肉菜回去。

    亲自赚钱的感觉好极了,就连不懂的小五小六小七,都知道拿家里的东西换了铜子就能买其他的好吃的了。看这三小子乐呵呵的模样,还有大娃你不用一边走,一边用手捂住小挂包的。小二你就别哄你姥爹下次再给你买吃食的了,你姥爹赚钱不容易……

    于是这下许家夕食的肉,汤,菜都有了。一家人乐呵呵的推着车回家去。

 第31章 做鱼干香梅不认夫

    “阿娘,吃桃子。”小四递一只桃子到霍香梅嘴边,霍香梅咬了一口。脆脆的,还带点酸甜,挺好吃的。

    每想到许三郎移植回来的桃树,今年已经挂果子了,粗粗数了下,大概有百来颗。孩子忍不住等它们完全熟透,就让霍老爹每天十几只吃,解解馋。霍香梅也不阻止他们,这不打算靠这个赚钱,这时的孩子零嘴实在是太少了。

    “小四先自己吃,阿娘还得烘小鱼。”

    这些天,霍香梅一直早上全家出动做买卖,下午就各自忙活。霍老爹编织篮子,巡视麦地水稻;霍香梅巡视菜田洗衣物做饭;大娃带着小五小六小七割草喂羊;小二喂雉子和小豚;小三小四打扫院子的粪便。几个娃完成霍香梅安排的任务,再一起出去玩耍。

    这南瓜饼卖得不错,多数是杏花河边停靠的渔民和来往的船客买的。西瓜分开散卖倒是也有过客买,反正自家的西瓜也不多,长成的估计也就百来只,自家吃点,邻里送点,剩下的就慢慢卖吧。

    今天在河边摊子还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娃子在卖鱼,大鱼才几条,反而是小指大小的鱼仔不少,霍香梅包圆了,大概有三斤,给了六个铜子。

    霍香梅让他每天做到的小鱼仔小虾仔直接拿到她摊子这,她都包了。那娃子没想到这小鱼仔真的有人要,高兴的不停鞠躬感谢。要知道这大鱼好时也只五个铜子一斤,更别说差时。

    霍香梅见买卖做得还不错,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一家的油盐酱醋还是足够的。

    还好许三郎离家前又让许大牛的阿弟每隔一天给许家送两担柴,还有挑满缸的水,每天十钱,免了霍香梅还得上山捡柴的麻烦。当然这钱也是先欠着的。

    许二牛是一个很勤快的小伙子,十三四岁,看起来有点憨憨的,但人很机灵。知道许家人都在早上做买卖去了,水和柴都是下午才送过来。

    过来时还带着他家许三妞、许四牛妞。许三妞七八岁,嘴巴很甜,一来就阿嫂前阿嫂后的,搞得小四安安吃醋,时刻的盯着许三妞,后来发现她没有抢自家阿娘的意思,反而不好意思了,很快的就做许三妞成为小伙伴了。

    许四牛和小二差不多,是一个很活泼好动的娃子,还自来熟,像他家大兄。

    看到小三小四在扫地,还主动的要帮忙。但是小三小四拒绝了,说这是阿娘给的任务,做好了每天有一个铜子的奖励。

    可把许三妞和许四牛羡慕的跑到霍香梅跟前说,阿嫂,我也做你家娃吧。

    被挑着水回来的许二牛听到,满脸通红的斥责许三妞和许四牛要抛弃自家和阿爹阿兄。

    这俩娃保证不会之后,许二牛才放过他们。结果扭头一看,看见霍香梅和霍老爹都停下手中的活,在旁边笑着看着他们兄妹。

    哄……许二牛的脸更红了,强装镇定的倒水进水缸后,拉着许三妞许四牛踉跄的跑了出去,后面还传来霍老爹和霍香梅大笑的声音,还夹着小三小四疑惑的声音。

    阿兄,我丢脸都丢到许三郎家了。

    ……

    霍香梅倒是想做点粟米粥和野菜卖,可惜娃太小,家里野菜这些天吃下来,最多只能吃到秋收,只好罢了。倒是那些爽口的小鱼干和小虾子可以多做。就算是附近的菜贩子都愿意赚了钱买上半斤回家,既可以当菜又可以下酒,味道还不错。

    后来的南瓜饼什么的都比不上这小鱼仔小虾米受人欢迎。霍香梅两个铜子一斤从那渔娃那里进货,然后自己半斤五个铜子卖出去。其实那小鱼烘干了后轻了不少的。霍香梅本着薄利多销的念头,倒是长期下来,小有赚头,带着那个小渔娃也赚了些。

    小渔娃挺羡慕霍香梅的,那小鱼干霍香梅给他尝过,可惜自家阿娘也试过,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她做的少点甚么。

    因为你家没有放猪油,没有放醋。当然霍香梅是不会告诉他的,因为自家这些日子还需要靠它生钱呢。

    这样的日子忙下去,直到有一天夕食前,霍老爹回来说,自家的水稻能收割了,鱼能收获了。霍香梅才发现已经到了七月初,许三郎已经离家差不多三个月了。霍香梅终于体会到那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哀了,三个月甚至更久都见不到自家汉子,还甚么消息都没有。

    但霍香梅也没有时间被做怨妇子,家里还有得忙呢。

    夕食过后,霍香梅跟着霍老爹,带着几个娃去看自家的稻田,那沉甸甸的稻谷,金灿灿的稻浪真令人着迷,还有稻田里肥鱼是不是从禾根溜出来透气。这丰收实在是令人愉悦。

    周围还有几个老农,都羡慕的问,明年能否卖种子给他们,他们也想种。

    “唯唯。”霍香梅都答应了,还说会教他们。

    愉悦过后,霍香梅对霍老爹说,“这八亩水稻,就咱家是得忙很久的了,还不如雇些汉子来帮忙,可以不包饭,价格上上点。”

    “唯唯。”霍老爹是同意的,做买卖的这些日子,他也看明白了,这做买卖的划算。所以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