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炮灰皇后奋斗记 >

第64部分

炮灰皇后奋斗记-第64部分

小说: 炮灰皇后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她退后一步,剩下的两个方案干脆不说了。

    文俊青目光挪到萧碧玉身上。“如果县主可以立誓,我就相信。”

    萧碧玉连连摆手。“你有病!你家是犯官,你和你的同伙都是罪犯的后人!我立誓什么?立誓一定会救你们?我有那么大的本事么?如果你逼我,我唯一都能立下的誓言,就是你们死了。我找人帮忙收尸,绝对不让你们曝尸荒野!”

    文俊青额头的青筋都暴露出来,“县主!难道你连一点点同情心也没有吗?我文家祖上……”

    “我管你祖上是做什么的?行医救人,那就找那些被你们救过的人去!你对我无恩,只有仇!你要搞清楚!还你们落到现在处境的,也不是我!相反,我才是被你坑害苦的人。我愿意帮你,那是我心善。帮不了,也是你的要求太高。实在办不到!”

    文俊青激动的心情冷静了下,最后忍耐着,看向陆星霜。“还有两个方案呢?我要回去和人商量一下。”

    “好。第二个,是中等不好不坏的答案。按你们设想的,让靖江王府和蜀王府同时上奏,提出犯官治理的问题,你们能一路在岭南通行,想来对岭南的地理熟悉无比。你们当中一定有人是当官的!那一起来。让你们的人主导,总该放心了吧?”

    文俊青面色没有变化。但眸中一闪而过的喜色,骗不过人。

    陆星霜淡淡道,“之所以立为不好不坏的打算,因为这个方案有很大的风险。自来王府干涉政务,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成功了,二是,失败了。成功之后,王府的声望会提高。但是失败,王府什么损失也没有,最多当今圣上训斥几句,也就完了。但是你们……要承担所有的后果。我想你的有生之年,别想看到文家在大周的领土内,离开岭南了。”

    文俊青听得背脊冷汗直冒。

    他只想到成功,没想到万一失败,本就是犯官,恐怕处境更艰难了!

    再次拱手作揖,文俊青这回诚心的问了一句,“那第三个方案呢。”

    “最后的方案呢,其实是最稳妥的,就是时间长了点。也是由王府出面,但不是为你们几家提出翻案,而是以岭南地广,官员管理不善的为理由,请求朝堂多派遣一些县令等*品官员。岭南偏远之地,无人愿意来,正好顺势,请求在岭南开科举,允许那些犯官之后参与!或许可以立下什么规矩,只要不是被贬为奴,遇赦不赦的,三四代之后允许犯官的子女参与科举。”

    文俊青自然看得出来,这是最佳的解决问题渠道。不仅成功的可能性极高,还收益无穷,让众多犯官的后人有个奔头。

    但……要等什么时候呢?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他的有用之身都白白消耗掉了!

    这是他不能忍的。

    第三个时间太长,第二个风险太大,不能冒,看来只能选第一个了。

    可是,他凭什么相信?万一日后反悔了?他要怎么飞奔去京城把言而无信的陆星霜抓回来?那时候,人家是京城的名门淑女,他却是犯官之后!

    “陆姑娘的意思,我懂了。只是,无凭无据,我无法信任你。”

    “彼此彼此,我也不相信你。”

    陆星霜轻轻一笑,站在萧碧玉身后。萧碧玉翻了一个白眼,“条件谈完了没?谈完了就给我滚!多看你一眼,都觉得闷得慌!”

    等文俊青走后,陆星霜笑着给萧碧玉捋气,“消消火。你不觉得,这个文俊青,人生得仪表堂堂,虽然年纪不大,但有智有谋?”

    萧碧玉睁大眼睛,“星霜诶,你可不能脚踏两只船?姓文的有什么好?连我敬哥哥一根头发都比不上。”

    陆星霜气得咬牙。“你想到哪里去了?”

    算了,萧碧玉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跟她说这个干吗?

    陆星霜被人算计了。可她前世当皇后,被算计的次数多得数也数不清,很多主动算计的她的人,后来都成为她的左右手,帮她做的不少事情。

    她养成一样本事,就是通过各种算计的计谋手段,查看对方的品行、智慧。以及能力。各方面都符合她要求的,当然是毫不犹豫的下手。拉到自己一边。

    至于心性不好,但计谋过人的,则有限度的使用。

    文俊青年岁不大,可他身上有一股“锥处囊中”的感觉。好似没有什么能阻拦他的出头。任何阻挡他的人,都会被刺伤!

    当然,锋芒太过,不是好事,欠缺调/教!

    若有机会,在她定然要好生……

    又想远了。

    她已经不是皇后“兰宛茹”了,只是陆星霜!陆身为陆氏女,她将来可能面对的环境有千种万种,就是不可能进宫。

    陆氏所有子孙都那么努力用功读书。不会希望自家变成皇亲国戚,绝了读书上进的路。而当妃子,更可笑了。皇后都不当。怎么能当妃嫔?

    ……

    文俊青走过一个时辰,又回来了。是陪同萧无碍一同过来了的。

    萧无碍的神情平和,眼神和从前一样清明。

    “文兄请坐。”

    “谢座。”

    分主宾坐好之后,萧无碍刚才还是落落大方的大人举止,等见到陆星霜,立刻变了。轻声细语的问昨天睡得如何?熬的小米粥香甜不?高到屋檐下的燕子,低到地板的砖石是不是滑脚。远到游廊旁的兰花能否入画,近到手脂用着味道好不好,林林总总,问了一通。

    文俊青始终眼观鼻,鼻观心。

    萧碧玉都见怪不怪了。她瞥了一眼文俊青,哼了一声,心说,文俊青肯定以为敬哥哥是故意撇下他不管的。他怎么知道,这是每一天敬哥哥见到星霜的问候语啊?

    就好比寒暄,看似客套,却不能省略。

    可怜敬哥哥只知道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来表现他的心意。

    陆星霜似乎对这种关心也“习以为常”。很配合的一一回答了。

    之后,萧无碍才注意到文俊青。

    “霜妹妹,俊青说,他就是绑架我们来安南的主谋呢。”

    陆星霜笑,“那阿狸你怎么看?”

    “我?我就坐着看啊?”萧无碍笑了一声,露出一个可爱的小酒窝。笑容稚气,面容更稚气,在这张纯净无比的脸上,找不到一丝心机。

    不仅是心机,连基本对人的防备都没有!

    陆星霜忍下心头翻涌的不适感,“阿狸不讨厌他吗?”

    “还行,长得好。浓眉大眼,鼻正口阔,如果我大哥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可以照着文清的模样画下来。”

    萧无碍说着漫无边际的话,偏偏文俊青一点松懈也不敢,总觉得话中的意思丰富复杂,得多思多想,千万不能应对失措……

    陆星霜和萧碧玉对视一眼。

    两个人的眼神中都闪过一丝了然——看来文俊青是彻头彻尾的误会了。

    因为刚刚和她们的对阵中,一点便宜也没占到,便以为萧无碍也是心机深沉,只是面上天真罢了。

    怎么知道,二十年后的萧无碍难以评论,但现在的他,绝对的面如其人,跟小白兔一样温柔无害!

    他夸赞文俊青长得好,就是长得好的意思!

    同时,他的喜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一路上,对萧碧玉温和友好,对莫忧也愿意说话,对朱思彤……很少搭理,几乎不用正视一回。只有对上陆星霜,眼睛都在发光。

    说了半天废话,文俊青一点不满也不敢露出来。

    “哦,天色也晚了。文清你在宫外,就不多留你了。有空过来说话。”

    天地可鉴,真的是说话的意思,而不是谈判!

    文俊青恭恭敬敬的退下去了。

    陆星霜用崭新的眼神看着萧无碍——她从来没小看过萧无碍,但,也太古怪了吧!

    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

    留给她猜测试探的时间不多。转眼入了冬。安南国的冬天并不寒冷,所以入冬良久也没感觉到寒意。

    直到发现日子一天天过去,快要过年了,才发现竟然到了寒冬季节。

    蜀王的军队,也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背后的阴影

    蜀王带领入岭南的三千精兵,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安南。据说把守的安南士兵远远的看到,都吓得抱头鼠窜,直呼“天朝发怒了”,弃械不敢反抗。

    这次长驱直入,没收到任何阻碍,蜀王却显得不是特别高兴。心腹应先生知道他的担忧,趁着一众将领会议之后离开,无外人在的时候,笑道,“王爷,马上就能见到世子了。半年不见,也不知世子殿下身体可安好?”

    蜀王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儿子的身体忧心忡忡。身为皇家直系子孙,萧无碍打一落地,就有影子侍卫忠心耿耿的跟随。除非是他的兄长登基,觉得把难以培养出的影子侍卫,放在兄弟、侄子身边太浪费了,下令撤出。

    现在看来,他的父皇,还是在意他的子孙安危。多年不闻不问,未必没有派耳目关注。

    “唉,先生知我。这次派兵,怕是难以善了啊。救出阿狸是其次,只怕牵扯出安南国皇宫之事,似这等*,无法堂而皇之放在朝堂上辩解。日后蜀王府在风口浪尖了。”

    “王爷何须辩解?只要陛下知晓王爷的两难之处,是迫不得已出兵,便是朝堂上受了一些委屈,陛下与王爷是父子之情,就好比王爷对待世子,真能狠得下心么?”

    蜀王沉默不语。

    说实话,他的心中没底。

    圣元皇帝最疼爱的儿子是太子。其余的儿子,再疼再宠,别想撼动分毫。几年前。太子觉得兄弟们都大了,他在京城鞭长莫及,恐失去控制力,起了心,召诸王之子进京。美名其曰是皇上思念孙辈。

    他一眼就看出太子的用心,找来借口拒绝。也有畏惧太子势大,或者存心巴结的兄弟。

    几年过了。那些送进京的子侄,发生了什么事情?当街纵马。被经过的游侠抱不平,害成残疾,小小年纪出入青楼楚馆,与富商之子争斗。被御史弹劾……

    林林总总,数起来没完没了的此类事件,没个消停!蜀王毫不怀疑,凡事进京的侄子,怕是没多少机会面见陛下,都让太子声色犬马养废了!

    那也是父皇的亲孙。不成器,丢的是皇家脸面!

    可皇上对太子,一点惩罚也没有。

    蜀王并不是嫉妒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地位,而是如果太子继续恣意妄行。仗着父皇的宠爱无法无天下去,迟早有大冲突!到时候难免兄弟阋墙啊!

    应先生胜券在握,仿佛没看懂蜀王的沉默含义。笑呵呵的说起了笑话。说起民间有一老妇人,愚笨不堪,偏又善良无比。养了两个儿子,都各自成家了。大儿子学了手艺,家境过得去,也孝顺的将老母接过去奉养。按说应该共聚天伦。其乐融融吧?可她在大儿子家总是闹腾,执意要大儿子将家产分小儿子一半。因为小儿子过得凄苦些。她心疼。

    大儿子违逆不了母亲,只得分了。但是如此一来,小儿子一家就不算困难了,应该奉养老母亲。可这老妇人不乐意,因为小儿子家孩子多,她身子不好帮不上忙,每天还多一份口食。怕把小儿子家吃穷了,仍旧住在大儿子家。长此以往,家长里短的,能没矛盾?

    大儿媳妇到处抱怨婆母不公,令老妇人很没颜面。为这,夫妻两个日日吵架,最后大儿媳妇委实忍受不了,便带着孩子一去不归。大儿追上去,遭到岳家暴打,称他家媳妇难做,逼他和离。

    蜀王听了,微微皱眉,“民间还有这等事?”

    “呵呵,王爷,天下之大,何奇不有?您道这老妇人害的大儿子家破,心灰意冷离乡之后,又待如何?”

    蜀王挑眉。

    “住在小儿子家中,死死抓着大儿子留下的家产,动辄已死逼迫小儿去寻兄长!”

    蜀王摇头,“糊涂的东西。”

    “可不是么!”应先生看了看天色,起身道,“时候不早了,王爷早些安歇吧。明日就进升龙府了。”

    应先生拱手告退。

    蜀王目送他离去,微微沉思了一会儿,懂了应先生这个笑话的含义。

    世上有偏心的父母。但再偏心,也是父母,能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儿女?

    太子养废子侄,他在蜀地只是耳闻,尚且心中有气。那父皇在京中日日都有人回禀于他,天天听着哪个孙子出事,能当做不知道?只怕不言不语的,不是好事!

    父皇……对太子有了不满?

    蜀王被自己的猜测吓一跳,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在大帐内走来走去。是啊,父皇还活着,春秋鼎盛,太子却急迫的下手对待手足,他已经是太子了,国之储君,更是众多兄弟之首,怕什么?一声令下,难道谁敢违抗不成。

    用这种下作手段,令人心寒啊!

    父皇要是还如从前疼爱太子,应该重则那些皇孙,勒令读书,才能保护太子的名誉,不使众多藩王对太子生出怨恨。

    看来他自误了,总以为父皇对太子偏爱,犯下多大的错误都包容,一心维护,却没想到有时疾言厉色,才是真心疼爱!

    想通了这一点,蜀王对未来前所未有的信心。出兵安南,也不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这半月来,他下令三千精兵在岭南境内剿匪,将本来就不多大匪人剿得干干净净,到各大山寨耀武扬威,不知让那些文官背地里多少猜忌防备。

    他顶着的压力也不小。

    希望……尽快结束吧。

    走出大帐,呼吸一口有些沁凉的空气,蜀王到心中变得平静。夜空中最亮的星一闪一闪,好像儿子阿狸的眼睛。对不住了。阿狸,这次父亲利用了你……

    夜色弥漫之中,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的军营附近。草木摇曳。一团团团黑影遮掩她的身形。不过蜀王麾下的精兵不是摆设,其中一人眼睛锐利,身手更是敏捷,压着到大帐后的副官帐篷来,“报告,抓到一名奸细!”

    值夜副官惊讶,“什么奸细?安南国有还敢派人来打探我们大营?可恶。砍了!”

    “呃,是个女的。一口流利的岭南土话?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