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家有点田 >

第62部分

农家有点田-第62部分

小说: 农家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度月陪着李昊吃了顿宴席后,又把李昊请进屋喝了杯茶,之后才送对方离开。对韩度月来说,如果能交好李昊,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边来韩家坐席的人都吃饱喝足地走了,那边韩家门口突然来了一架马车,韩度月带着疑惑迎出去,结果十分诧异地发现这马车竟然是从杨家来的。
    “小月,你可真是不够意思,家里这么大的喜事,竟然也不告诉我。”杨淑媛一下马车,便撇着嘴抱怨起来。
    韩度月微愣,她不记得自己有把这件事告诉杨淑媛啊,而且就算她想把自家的事做大,可也不可能传到镇上去才对啊。
    杨淑媛看出韩度月的疑惑,笑着应道:“是水月楼的李掌柜无意中告诉我的,我这不就急着赶过来了,也不知道可来迟了?”
    韩度月一愣,转而心中蓦然一跳,难道是宋凝吩咐的李掌柜,然后让他将这消息转达给杨淑媛的?
    杨淑媛一拍脑袋,从身后的婢女手中接过一个盒子:“对了,李掌柜还给了我一个盒子,说是他无暇过来,所以让我将东西转送给你,是给你的贺礼。”
    接过盒子,韩度月的小心肝又是一跳。
    “他还让我带话给你,说他今日不便过来,但心中一直记挂着呢,这东西希望你能喜欢。”杨淑媛也是才知道,原来李掌柜那人竟是如此罗嗦,硬是要自己带了一大堆的话过来。
    韩度月的指尖捏紧了盒子的一角,笑着和杨淑媛道:“淑媛,你快进来吧,之前都是我疏忽了,竟然忘记通知你这件事了,你可别怪我啊。”
    “哼,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因两人已经是熟识,而且杨淑媛对韩度月除了亲近之外,也是十分的佩服,因为她并不会因韩度月的身份而产生轻视的情绪。
    两人说说笑笑的进了院子,正好韩青梅等人忙完了,也要开始吃饭,杨淑媛索性就加入其中。
    最开始的时候,韩度月还有些担心,生怕杨淑媛会不习惯和大家待在一起,再加上在这里杨淑媛只与她还算熟悉,所以她虽然已经吃过饭了,却还是一直陪坐在杨淑媛身边,不过没一会儿她就放下心来。
    杨淑媛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但是丝毫不摆架子,也没有对这种大家一起吃饭的场面产生任何的厌恶和不适。
    等吃完了饭,杨淑媛甚至还偷偷地同韩度月道:“小月,你不知道,我真的很羡慕你,我在家中,总要守着这样那样的规矩,更是鲜少能与父亲一起用饭。现如今到了你家中,我才觉得这更像是一家人。”
    环境不同,人的烦恼也就有所不同,韩度月对此很能理解:“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以后可以时常过来找我啊。”
    之前韩度月根本没有打算邀请杨淑媛来家里,一来她自然是担心杨淑媛会不习惯,也怕杨淑媛会因此而被杨夫人抓住什么把柄,制造什么不好的传言;二来嘛,她也是不希望村里会传出什么闲话。
    虽说与镇上的大户人家来往这种传言,对韩家来说,是利大于弊,但韩度月现在也是真的把杨淑媛当朋友,所以并不想听到太多的流言。
    在清源村,韩度月还有自信可以过得很滋润,既然如此,她又何必非要接着杨淑媛的名头呢?
    饭后,已经快到申时,韩度月趁着杨淑媛净手的时间,将之前的那个盒子取了出来。
    她一打开盒子,就被里面反射出来的光芒闪到了眼睛,再定睛一看,那竟是一支赤金点翠花簪。
    看着盒子里的东西,韩度月突然觉得心里甜甜的。

☆、第89章 收获

很明显,这支簪子定然是宋凝借着李开石的名义送来的,不过纵然如此,韩度月心里还是甜丝丝的,有的时候,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见簪子重新放下,韩度月这才注意到盒子底层的一块端砚,想来应该是李开石送过来的贺礼。
    韩度月虽看不出这块端砚的好坏,不过既然是李开石送过来的,想必定然是好东西。
    那边杨淑媛已经回来了,见韩度月正在看什么,不禁笑着道:“小月,不知李掌柜送来了什么好东西?可否让我瞧瞧?”
    之前杨淑媛虽然也带来了贺礼,只是毕竟准备匆忙,故而只是写寻常之物。
    韩度月吓了一跳,手中的簪子险些掉到了地上,她忙将簪子藏到袖中:“哦,是一块端砚,我也看不出好坏,不过相比是好东西吧。”
    杨淑媛没注意到韩度月的异样,只将目光投向仍放在盒子里的端砚,紧接着眸中便闪过一道光芒:“小月,这可是一块好砚,我之前在琴书阁便瞧见过,如此一块可要花上足足五十两银子呢!”
    “竟然这么贵?”韩度月闻言顿时一脸的肉疼,虽说她是想让小年读书的,可是也没想过要用这么好的烟台啊,李开石送了这么一份大礼,难不成以后当贡品摆在家里?
    反正韩度月是舍不得用这么好的端砚的。
    杨淑媛忍不住将那端砚拿出来,细细打量,她虽然不似韩老爷一般对舞文弄墨十分狂热,却也算是被耳濡目染,对于好的端砚,自然是颇为喜爱的。
    韩度月看了杨淑媛一眼,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开口说什么,毕竟是李开石送来的东西,她总不能再转送给旁人。
    杨淑媛本就没有要夺人所爱的意思,看了一会儿,也就放下了:“小月,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来这种地方,你可否带我四处转转?”
    杨淑媛的话没有分毫轻视之意,韩度月也不会多想,只是含笑点头:“好呀,反正家里已经忙得差不多了,我们出去散散步,就当是消食了。”
    与杨淑媛并肩走在村里的土路上,韩度月突然想到了一首歌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小月,上次我父亲过寿,多亏了你帮我出主意,否则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呢。”杨淑媛先开了口。
    闻言,韩度月忙摇了摇头,把自己脑海中那荒谬的曲调给晃掉:“我也没做什么。”
    “小月,你知道吗?就是因为那次的事情,现在我已经可以时常看到父亲,而且府上的下人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小月,你要知晓,这读书你带给我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杨淑媛停下脚步,一脸认真和感激地看向韩度月。
    这倒弄得韩度月有些不好意思了,她的本意并不是真的与杨淑媛交好,而是想要在自己去镇上发展的时候,可以用上对方的力量。
    不过此时她已经将杨淑媛当做朋友了,有些想法自然也就淡化了许多。
    杨淑媛也觉得若真是拿那些实物来谢韩度月,不但显得太过俗气,而且会影响到两人的关系,于是也笑道:“小月,旁的我不敢说,只是但凡是我能够做到的,你只管同我说便是了。”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客气的。”韩度月笑着点头。
    她打算等桑葚酒推出后,就考虑自己做做小生意,别的她没有,就是主意多,而且现在又有宋凝这个有力的后盾,她可要好好大干一场了。
    一想到宋凝,韩度月立时又想到了仍藏在袖中的那支簪子,心里也是暖暖的。
    只是这簪子实在是太华贵了些,以韩度月现在的身份,也不好戴出来。
    “小月,你在想什么呢?”杨淑媛见韩度月有些出神,忍不住问道。
    韩度月忙摇头:“没什么,我带你去那边看看吧,我们村里还有一座小山呢。”
    “好呀。”杨淑媛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来,自然也是愿意多走走的。
    两人如此逛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才回去了韩家,杨淑媛略歇了歇脚后,便告辞了。
    就算现在杨淑媛的状况有所改善,可毕竟有杨夫人和杨淑玉在后面盯着,也不好太晚回去。
    日子一天天划过,很快的就到了五月下旬,清源村的农民开始麦收了。
    眼看着地里的麦茬被快速地收割,韩度月也在盼着自己的丰收,再过十来天她的桑葚酒就该出成果了。
    不过在此之前,李开石又来了一趟:“韩夫人、韩姑娘,这地里的麦子都收割完了,你们的地是不是也要开始播种了?”
    韩度月这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之前她一心盼着桑葚酒,竟是连这样的大事都给忘了。
    在前世,韩度月的老家,收了小麦之后,大多数的人家都会在地里种上大豆、棉花、花生之类的作物,不过这里毕竟不是在家里。
    韩度月便虚心请教道:“李掌柜,多谢你提醒,要不我都要把这事儿给忘了。不过我以前也没怎么种过地,这一时间心里还有些茫然呢,不知李掌柜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建议谈不上,不过我恰好认识几个佃户,人都是忠厚老实的,而且在种地上也都是一把好手。如果韩夫人和韩小姐需要的话,我可以将这几人介绍给你们。”李开石本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自然很快就把话接了过去。
    韩青梅一愣,接着便是满脸的感激:“这真是太麻烦李掌柜了,每次都要劳烦李掌柜,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而韩度月闻言则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得不说,李掌柜“恰好”认识的人还真是不少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都是好意,韩度月马上也感激地道:“多谢李掌柜了,今日李掌柜难得过来,不如就留下来吃饭吧?”
    “正好我今日也没有旁的事,对了,不知韩姑娘的桑葚酒,可酿好了?”李开石本就是瞅着饭点儿来的,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而且他还惦记着桑葚酒呢。
    之前酿造出来的桑葚酒,虽然酒味淡了些,但那滋味酸酸甜甜的,很是清爽,可比茶水好喝多了。
    所以李开石很快就喝完了,之后就在等着下一批的桑葚酒了。
    韩度月微微一笑:“应该是快了,等桑葚酒酿成的时候,我定然会去告诉李掌柜和宋公子的。”
    韩度月故意提了句“宋公子”,就是想给宋凝找一个光明正大来她家的理由。
    李开石果然会意,连连点头:“韩姑娘放心,到时候我与宋公子定然都会过来的。”
    商定好了这件事,李开石又道:“等我回去,就去问问那几个佃户的意思,若是他们觉得合适,我再带他们过来。”
    “如此就劳烦李掌柜费心了。”韩青梅除了道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第90章 选佃户

第二天,李掌柜就又来了,还带着五个男子。
    其中三个年纪大概在四十来岁,一个五十来岁,还有一个看着很是年轻,估计只有二十岁左右。
    “韩夫人、韩姑娘,这两人是父子,姓李,和我算得上是远房亲戚。不过韩夫人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做那种徇私之事的,他们俩都是老实人,而且种地可都是好手。”李开石指着站在一起的两人,其中一个就是看起来只有二十岁的那个。
    那两人听李开石提到他们,便有些拘谨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少许憨厚的笑容。
    李开石又介绍另外三人道:“这三位都是邻村的农户,我也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你们三个都说说自个儿的名字吧。”
    “小的叫刘三,家就在清溪村,这是小的的表弟,名叫朱凯,小的和表弟都是打小种地的,做事也还算勤快。”五十来岁的男子拽着身边四十来岁的男子往前走了两步。
    韩度月微微一点头,看向最后一人。
    那人很是拘谨地攥着衣角,走上前来时,还紧张地吞了口口水:“小的……小的名叫石头,我也是打小就伺候庄稼的。”
    这几人都介绍完了,就都巴巴地看向李开石,只有最后开口的石头仍紧张地盯着韩度月瞧。
    李开石轻咳一声:“韩夫人、韩姑娘,这几人我是听着都不错的,不过要留谁,还是韩夫人和韩姑娘说了算。”
    “娘、小年,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合不合适。”韩度月先是感激地看了李开石一眼,接着就把目光移到了韩青梅和小年的身上。
    现在韩青梅对韩度月的看法一直都很尊重,闻言立刻点头:“小月有什么好的提议?”
    “既然现在咱们家的地是被分成了三份,不如就谁的地,谁做主吧?娘觉得怎么样?”韩度月眨着眼睛问道。
    韩青梅一时间有些没听明白:“谁的地谁做主?这是什么意思?”
    “娘,现在不是我和小年每人十亩地,你有五亩地吗?那我和小年的地要租给谁种,地里种什么作物,就得我和小年自个儿说了算。不过当然啦,我们也不会干涉你的地里种什么的。”韩度月之所以会这样提议,其实是有心想要锻炼一下小年。
    韩度月计划等入了秋,就送小年去私塾读书,而这清源村又没有私塾这样的存在,所以估计到时候小年定然要离开家的。
    别说是韩青梅,就连韩度月一想到小年小小年纪就要离家,心里也是挺不舍的。
    而为了让小年尽快的独立,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韩度月必须得想法子锻炼一下小年,如此她才能更安心些。
    而种地这件事,就是韩度月想到的一个法子,这是为了让小年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不依托旁人做出决定。
    小年并不知道韩度月的打算,他听了韩度月的话,立时欢呼起来:“好呀,这样我也能自己做主了!”
    “可是你们俩以前虽然下地帮过忙,但是毕竟没有……”韩青梅有些不放心。
    韩度月笑着去挽韩青梅的胳膊,撒娇道:“娘,我们以前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了解的也不多,不过这不是有李掌柜带来的几位师傅吗?他们可都是种田的好手啊。”
    “这……”韩青梅虽然仍不放心,但看到闺女撒娇的样子,她还是犹豫着点了头,“也好,不过你们可不能胡来啊。”
    “有娘在一旁监督着,我们怎么可能胡来?”韩度月和小年对视一眼,两人都很高兴。
    而接下来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佃户,韩度月转头看向那五人,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五位师傅,你们刚刚也听到了,我们家的地是分为三份的,我和我弟弟每人十亩地,我娘则是五亩地。你们中谁愿意租种我和我弟弟的地,谁又愿意租种我娘的地?”
    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拿不定主意,只有石头忐忑地开了口:“我……我愿意租种韩姑娘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