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家有点田 >

第115部分

农家有点田-第115部分

小说: 农家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公子,你们回来啦!”正在绕着李昊家院子转圈的宋大很快出现在韩度月的面前,惊喜地道。
    韩度月点了点头,想了一想,直接把宋二给出卖了:“我给你和宋二带了些礼物,都在宋二那里呢,你不如先回去看看吧,要不估计宋二得把那些东西都藏起来了。”
    “小姐实在是太客气了,我们哪里需要什么礼物啊。”宋大受宠若惊地连连摆手,心中暗骂宋二太不知矜持了,竟然直接就收了小姐的礼物。
    韩度月眨了眨眼睛:“我帮你们准备的是一些刀啊、枪啊、剑啊这些武器,原来你不喜欢啊?”
    “刀枪剑?小姐准备的是这些东西?”闻言,宋大的眼睛立刻亮了。
    韩度月忍不住失笑,故意一本正经地道:“我听宋二说,他好像很喜欢那些东西的,如果你不早点回去的话……”
    “小姐,既然公子也在这里,那我就先回去了!”没有韩度月把话说完,宋大就一溜烟地直接跑了。
    韩度月笑着摇头,并不急着直接进院子,而是站在院子门口和宋凝一起聊天:“你以前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听着院子里传出的稚嫩声音,宋凝勾着嘴角道:“是呀,只是那个时候我读书不好,也不喜欢读书,总是被先生骂。”
    “我也不喜欢读书,我记得我第一次去上学的时候,还是被我爸……就是我以前的父亲亲自送去的,当时我哭着闹着不愿意,我父亲就那么冷着脸看着我,什么话也不说,最后还是我妥协了。”回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韩度月真是颇为感慨。
    两人站在门口聊了一会儿,远门就被拉开了,李昊的身影出现在两人的视线里:“小月和宋公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进来?”
    “李叔叔,我们就是过来看看,怕打扰到你给两个孩子讲课,所以才没直接进去。”韩度月眯起眼睛笑起来,探头往里看去,此时院子里的读书声还没有消失。
    李昊这些天都是在韩家吃的饭,因此知道韩度月去县城的事儿,也知道这两人是才回来,忙把人往里让:“这马上就该下学了,你们快进来吧,小年这几天都很想你呢,见到你肯定很高兴。”
    说实话,这几天韩度月也挺想家里这些人的,之前她还没觉得,现在分别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早在不知不觉间,将这些人当成是真正的家人了。
    “那就叨扰了。”韩度月和宋凝一起进了院子,走到靠近书房的地方,就看到里面两个小脑袋正一晃一晃的,十分有节奏的读书声也一直在传出来,看着这样的小年,韩度月觉得自己心底一片柔软。
    “小年。”站在门口,韩度月忍不住笑了一声。
    里头的读书声顿时戛然而止,小年猛地回过头来,等看清楚是韩度月,直接就放下书,直接奔了过来,一下子扑到了韩度月的怀里:“姐,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都想死你了!”
    “我这才走了几天啊,你这孩子倒是会用夸张的手法。”韩度月忍不住伸手去揉小年的小脑袋,目光十分柔和。
    小年嘟着嘴去看韩度月,撒娇地道:“反正我觉得好久了,我好想你呢。”
    “我也想你,好啦,我现在不是已经回来了嘛,”韩度月放开小年,又对小琳笑了笑,举着手里的东西道,“看我给你们带什么来了,这可是镇上买不到的点心哦,你们想不想吃?”
    小年和小琳自然是一起大力地点头,韩度月就让他们先去洗了手,然后一起坐下来吃点心。
    她又把带来的给李昊的礼物拿了出来,也是一包茶叶,并几盒在县城买的糕点:“李叔叔,这是我给你买的礼物,你可不许嫌弃的。”

☆、第173章

“小月出一趟远门都还能记得我,我自是高兴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弃?”李昊眉头一挑,高高兴兴地把东西接了过来。
    几人便一起坐下喝茶,吃点心,有说有笑地闲聊着。
    之后李昊也没有再给两个孩子上课,一行人直接锁了门,去了韩家。
    到家门口的时候,韩度月就看到宋大和宋二正在院子门口打得不可开交,显然是在为礼物的事儿拼身手呢。
    韩度月也不在意,倒是小年在旁边看得两眼发亮,自从宋大和宋二到了自家之后,有时候也会教小年一些练习拳脚的简单功夫。
    因为韩度月出门回来的缘故,中午韩青梅做了好几道菜,算是小小的庆祝一下了。
    等吃完了午饭,把该收拾的都收拾了,韩度月就坐下来和韩青梅讲自己在县城里的所见所闻:“娘,你是不知道,县城晚上的时候,都比咱们镇上白天的时候热闹呢,那里卖什么的都有,还有刷杂耍的呢,他们真的会吐火的呢,看起来特别厉害……”
    “姐,那你下次再去县城,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啊?我也想去玩呢。”小年被说得一脸向往,巴巴地看着韩度月。
    韩度月笑眯眯地去揉小年的脑袋:“等空闲下来了,咱们家一起出门玩去,我这次去县城主要就逛街去了。我听一位小姐说,县城还有几个地方风景不错,很适合出游的呢,到时候咱们一块儿过去玩。”
    “我就知道姐最好了,那你可要说话算数哦,”小年立时欢呼起来,又不放心地去看宋凝,“宋大哥,你也听到我姐是怎么说的了,到时候她要是说话不算数,你可要帮我教训她哦。”
    宋凝微微一笑,看了韩度月一眼,故意拖长语调道:“嗯,如果小年能答应我一件事,我就答应你这件事了。而且如果到时候你姐姐真的反悔了,我也会带你去县城玩的,怎么样?”
    “宋大哥说的是什么事啊?”小年星星眼地看着宋凝。
    韩度月也怀疑地看向宋凝,她总觉得宋凝这话里有阴谋。
    “过来。”宋凝朝小年招了招手。
    小年立马屁颠屁颠地凑到宋凝的跟前,宋凝便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小年听了后,就下意识地看向韩度月,然后认真地点头道:“这件事简直太简单了,我答应你了宋大哥。”
    “嗯?”宋凝哼了一声。
    小年忙挠头笑:“是姐夫,姐夫,我答应你了,我以后都这么叫你。”
    姐夫?韩度月瞬间就明白了刚刚宋凝提出的是什么要求了,一时间不禁有些脸红,韩青梅也反应过来,不禁笑着摇头:“这两个孩子。”
    然后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年读书的问题上。
    “小年喜欢读书吗?最近学的怎么样呀?”韩度月关心地问,虽然不管小年喜不喜欢读书,肯定都得继续读一段时间的书,但韩度月还是想知道小年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年想了一下,认真地点头:“我觉得读书很有趣啊,李叔叔的讲解也非常有趣,我和小琳都很喜欢呢。”
    “那小年你愿意继续读书,走科举之路吗?”如果小年喜欢读书,那就可以让他走上科举之路,这样的话,对小年的教学应该就要做一些调整吧?
    韩度月觉得这个时代的科举之路,应该就和前世的高考之路有些相似,都需要一些系统性的学习,或者可以称之为“捷径”。
    对于这个问题,小年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还不知道“读书”和“科举”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不同。
    宋凝也觉得韩度月的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急切了,笑着道:“现在还只是刚开始罢了,不如再等等,小年现在年岁还小呢。”
    “也是,我是太心急了些,小年现在只要保持自己的兴趣,好好跟着李叔叔读书就好了。”韩度月叹了口气,身上揉了揉小年的脑袋,有些事因为她没有经历过,所以太容易心急了些。
    小年似懂非懂地点头:“姐你放心吧,我肯定会好好读书的。”
    平淡的日子一晃而过,转眼间就过了月余的时间,到了十一月份,气温完全降了下来,韩青梅刚给几个孩子做好了几身秋衫,就又要开始做冬袄了。
    还有床上的被褥,也得换厚的了,不然晚上睡觉都觉得冷,现在还不到烧地龙的时候,可不能把两个孩子给冻着了。
    这日韩青梅正和小琳娘一面套着厚被,一面闲聊着,那边刘方氏就来串门子了。
    “刘大嫂快坐,那边桌上是小月买回来的蜜饯,你先尝尝,我这手头上一时空不下来。”不得不说,韩青梅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平日里为家人忙来忙去有什么不好,甚至还为此感到颇为自豪和满足。
    刘方氏应了一声,就坐在了那边,只是脸色显得有些古怪。
    “上次不是听你说,大壮想去镇上找活计的吗?现在有头绪了没?”韩青梅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面前铺开的被子上了,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刘方氏的神色。
    上次刘方氏曾在韩青梅面前提过大壮的事儿,说是现在家里也闲下来了,就想着去看看能不能在镇上找个活计干干。
    后来韩青梅就把这事儿在韩度月面前提了提,韩度月还说如果不好找的话,可以让大壮去李掌柜的酒楼帮帮忙,所以才有了韩青梅刚刚那一问。
    刘方氏搓了搓手:“活计已经找好了,一个月能给到一两银子呢,就是打打杂,还算容易,就是平日里回不来了。”
    “那真是不错,可得让大壮好好干,反正家里离镇上又不是太远,回来看看也容易。”虽然现在韩青梅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拿到一两银子就会两手发抖了,但是听刘方氏说大壮找了这样一个活计,心里也挺为对方高兴的。
    刘方氏又和韩青梅闲聊了几句,终于忍不住道:“那个……韩妹子你有没有听到最近村里传的那些闲话啊?”
    自从离开了江家,很多事韩青梅也都看淡了,她现在一般都不会过多地和村里那些喜欢八卦的妇女来往,自然也就不怎么了解村里八卦情况的风向标了。
    而刘方氏虽然知道很多事情,但她也知道韩青梅对这些不怎么关系,所以很少在韩青梅面前说这些话。
    此时乍一听到刘方氏的话,韩青梅立刻感觉到了不对劲儿,连手上套被子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外头又传什么闲话了?”
    “就是……”刘方氏想了一下,这才委婉地道,“最近里正不是常来你们家吃饭嘛,所以她们就说……哎,反正就是这事儿说出不去有些不太好听呗。”
    刘方氏的这话不知道都被美化了多少层了,估计那些人嘴里出来的流言,肯定是十分不堪入耳的。
    这话虽然委婉,但韩青梅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她们是在传我和里正之间的事儿?”
    “还有你们家不是请了两个护院嘛,就有人说这一家子女人,和两个大男人住在一块儿有些不好看,所以就……”后面的话刘方氏就没说下去,她虽然是好心过来把这些事告诉韩青梅的,但是也怕这话会引起对方的不高兴。
    要知道自从两家人做了邻居,韩青梅一家就对刘家很是照顾,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不会忘了刘家,所以两家的关系一直不错,否则刘方氏也不会来多管这个闲事了。
    韩青梅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她之前不是没想过这些,也知道这村里头的人平时没事儿,最喜欢编排这些有的没的,可是真听到了这些话,韩青梅的心里头还是很不舒服。他们家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怎么大家伙儿就偏要来传他家的闲话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韩青梅也是明白的,谁让他家的日子现在好过了呢?
    是人都有眼红病,看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会觉得羡慕、觉得嫉妒实在是件非常正常的事儿,而他们又不可能真的让韩家的日子不好过,那就只能拿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来给韩家人添些不自在了。
    可就算能想明白这个道理,韩青梅还是觉得不太舒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这些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往外传的?刘嫂子你知道是谁说出来的吗?”韩青梅冷着脸问道。
    刘方氏也不瞒着韩青梅,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事儿都说了出来:“应该是前两天传出来的,昨个儿我去串门子,结果就听到有人和我说起这个,当时我听了也是挺生气的。至于这话是谁传出来的,虽然那人没把话说得太清楚,不过我想着估计也就只有那一家人会这么‘关心’你们家的事儿了吧?”
    刘方氏口中的“那一家人”,韩青梅也知道指的是江家。
    也是,除了江家,还有谁会这么关心自家的事儿?就是不知道江家这次又有什么目的了。
    “多谢刘嫂子肯把这些话说给我听,我知道了。”韩青梅深吸了几口气,这才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刘方氏见韩青梅虽然脸色不是很好看,但情绪看起来很稳定,也没显得多生气,这才暗暗放下心来:“瞧你这话说的,我当着你的面说这些,还怕你会因此恼了我呢,这下我也就放心了。”
    刘方氏本来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来的,现在话已经说完了,她也没多待就回家去了。

☆、第174章

送走了刘方氏,韩青梅就怏怏地坐在床上,也不继续套被了。
    “青梅姐,我觉得这事儿你也别看得太重,这村里人的嘴是什么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琳娘叹了口气,她以前在家里因为是寡妇,所以就很少出门,就算如此她都没少听到那些有关她的闲言碎语,“况且自家的日子好不好,只有自个儿知道,咱们现在日子过得好,还在意那些做什么?”
    现在她离开了以前那个家,村子里肯定有不少人跟着说闲话,不过小琳娘都听得麻木了,也就不去想这些事儿了。
    韩青梅也跟着叹了口气,眼下她心里舒不舒服倒是其次,更要紧的事是:“这我都知道,可是里正这么好的人,竟然也被他们在背后编排,这实在是……里正帮了咱们家这么大的忙,又好心教小年和小琳读书,可是却因为咱家的事儿被人这样说道,我这心里头真是不好受。”
    “这倒是,不过我看里正那人为人豁达得很,说不定他也不在意这些呢。”就这一点上,小琳娘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谁都不知道李昊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等到韩度月回来,韩青梅就把这事儿委婉地告诉了韩度月,她怕韩度月担心自己,忙又补充道:“……其实娘现在对这些事看得很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