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贵女娇宠记 >

第123部分

贵女娇宠记-第123部分

小说: 贵女娇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月初七这日,上京城又下了雪,皇宫里一派银装素裹。嘉正帝坐在懋勤殿中,眼睛看着一本奏折,却迟迟没有翻过去一页。
    陈匀急匆匆进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奴才万死!还是没能……没能守住娘娘……”
    赵琰缓缓放下奏折,拿着朱笔的手竟似在微微颤抖,“她走了?”
    陈匀低头,“今日一早从东华门离开的。”
    朱笔落到地上,划过鲜红的印记。男子低头,猛的捂住心口处,喉间忽然涌出血腥。
    痛心入骨,肝肠寸断。
    与此同时,有一辆马车自京城走出。这马车简素清雅,正是集贤殿大学士欧阳陵致仕出京的马车。守门的士兵自是不敢怠慢,立刻躬身行礼,给大学士送行。
    赶车的人是个青衣小书童,嘴上哼着歌儿,速度不紧不慢。
    大雪初晴,京郊风景正是一派妖娆。欧阳陵心情甚好,掀开车帘子,望见远处一片晶莹的西山,捋须笑道:“还是出了京,自由自在的好哇!”
    小童也笑道:“先生说得是!在京里束手束脚,规矩忒多了。”
    欧阳陵大笑几声,正欲放下帘子回去,忽然目光一闪,望见路边冲过来一匹快马。
    女子下了马,盈盈立在白雪铺就的道路上,一身雪青色罗裙,笑靥浅浅,带着天生的明丽无边。
    “先生,我跟你一起走。”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新年快乐^?_?^

☆、第150章 山居客

嘉正四年夏。青阳县溪水村。
    正是绿意葱茏的时节,这座山明水秀的小村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绿装,层层叠叠望不到边际,碧翠浓烈仿佛要流淌下来。
    阿凝就坐在一棵枝叶遒劲浓翠欲滴的榕树下,一笔一笔在纸上勾画着。她的面前,是高低连绵的群山,山下有田地,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上面耕作。这幅忙碌而又安宁的生活图景,正是她想记下来的。
    这榕树就长在乡间小路边上,偶有路过的村民看见阿凝,也不以为意,只是尊敬地唤一声“先生好!”
    村里的人都知道,这是致仕归隐在此的欧阳先生的高徒,是六艺高手,画出的画能招引蝴蝶,价值千金。村里几个农民家境贫寒,交不起地租,就是她卖了画帮他们交上的。
    淳朴的村民总是比深宅大院的公侯子弟更为心思简单,只这样,他们便认定阿凝是菩萨心肠,是他们的恩人,对她愈发尊敬。
    阿凝一开始动手,往往要画大半日。直到暮色四合、霞光漫天,阿凝才站起身,低头细看自己的成果。
    “主子,该回去了。”锦环同往常一般,到了这个时辰便来接她,身后跟着两个小厮,帮着收拾桌案椅子,抬回屋去。
    锦环是半年前才出宫来的,此后一直跟在她身边伺候。她给阿凝的说辞,是自己偷偷跑出宫后,由着东临侯给送到这里的。阿凝的行踪从未瞒过东临侯府,每隔一段时间,她总要寄信回去的。
    到了这里,她一时都不晓得该怎么称呼阿凝。阿凝当时笑道:“随你怎么称呼吧,便是一时改不过来也不打紧,也再没哪个敢责怪于你。”
    一时想起,当年刚嫁进祈王府时,赵琰曾因锦环总唤阿凝为姑娘而颇有微词,差点发作了两个丫头。
    锦环也想起这事,但见阿凝神色平静,提起的心才放下来。
    后来,她便机智地以主子称之,总没错就是。皇上让她出宫来继续伺候娘娘的时候,就说过,娘娘永远是她唯一的主子。
    这会儿阿凝刚画完,腰背都有些酸了,站起身来自己揉了揉,看了眼山间,只见霞光弥漫,暮霭淡淡,一片静谧无边。
    阿凝的住处就在山腰上一处临水小院。当年的山居客之名,如今总算名副其实了。只不过,阿凝时常跟着欧阳陵外出,一去数月,所以真正在此居住的时间也并不长。
    青阳县虽是小地方,却地处河东、河南、淮南、山南数路交界的要塞之地。从这里可以去到大齐的天南地北,再加上田地丰饶、民风淳朴、风景秀丽,难怪欧阳陵会选择在此隐居。
    一行人回到临水小院,阿凝刚用过青菜素粥的晚饭,就有欧阳陵的书童来访,说是后日先生又要出门,这回去的是剑南路,路途遥远且山道崎岖,让阿凝有些准备。
    书童走后,锦环犹豫片刻,低声道:“主子,奴婢听说剑南路境内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您……真的要去么?”
    阿凝轻笑道:“我还就差这个地方没去过了,我的图纸还有最后一块没填,怎么可能不去?”
    想到她的打算,锦珠也不再说什么。
    “你过去就经常说,要我带你出京游玩。如今可定要叫你游玩个彻底。”
    “主子竟还记得奴婢过去说的话,”锦珠笑道,“那奴婢就是舍命也要陪护着主子了。”她对此倒是没意见,只是皇上那边定会担心。
    “哪儿需要你舍命来陪了?放心,我自有分寸的。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如今是胜利在望了。”阿凝说着,又看了眼锦环正在收拾的青菜碟子,皱皱鼻子道:“下回还是做甜点吧。我还是更喜欢甜的。”
    锦环有点无语:昨日是谁说要体验一下村民的生活,非要撤了甜点,用上清粥小菜的?
    尽管出门在外,荣家阿凝也并没有要在生活上委屈自己的意思。东临侯又怎么会少了她银钱?吃穿住行,都是随她心意。就说这间院子子,外面看起来不起眼,里面的摆设用具却没有一样是廉价的。只不过,这里没多少伺候的人,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了。
    傍晚时,阿凝按例去院后的花园里查看自己辛苦栽种的几样花卉,夕雾、水仙、青木香等等。水仙花就长在一汪清透叮咚的活水边上,如今开得正盛。另有数只白蝶儿,在嫩黄的蕊心处翩飞着,灵动而生机。
    阿凝一时兴起,让锦环把她的七弦琴取来,就着夕照溪流、蝶飞花妍弹了会儿琴。天黑时,阿凝回到书房,开始多年不变的睡前读书。
    在这里,生活变得简单素净而又充满情致,阿凝很喜欢。
    这日夜里,外面忽然起了风。
    鲛绡纱帐上的夜明珠散发着淡淡的光芒,阿凝夜半忽然醒了过来,愣了半晌后,披衣起身,自己点了灯,刚一点好,锦环就进屋来了。
    “主子怎么醒了?是不是风声太大了?今夜外头起了风,明日说不定要下雨呢。”锦环检查了下关得严实的窗子,又给阿凝倒了杯茶,转身把茶水送给阿凝时,才发现她目光清冷,视线有些茫然。
    “怎么了?”锦环道。
    阿凝一身清寡的水色睡裙,黑发如墨般的流淌在胸前后背,脸上露出几分怅惘来,嗓音低而柔,“大姐姐刚才又托梦给我了。”
    锦环心头一惊,小心翼翼道:“世子妃说什么了?”
    “她劝我回宫。”她淡淡说着,语气平静,竟似丝毫不为所动。
    锦环一怔,看着她的纤弱的背影,犹豫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主子……为何不愿意回宫呢?”
    大约是大半年前,锦环来这里之前,宁知墨曾来找过阿凝一次,跟她解释了一番当年的事情,特别是荣宓的死因。
    宁知墨是在荣寰嘴里好不容易套出了阿凝的下落。得知阿凝离开了皇宫,离开了赵琰,曾经有一度,他多想也辞了官离开京城,不求能和阿凝在一起,但只要每日能远远看上一眼也是好的。然而理智告诉他,连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他能知道阿凝的去向,皇上就不可能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瞒得了一时,也不可能瞒得了这么久。就说这山间小院周围隐藏的层层守卫,有多少是阿凝自己的人,又有多少是皇上的人,恐怕连这傻姑娘自己都不清楚吧。
    他知道的,自己没办法在她身边久待。这一点,不管阿凝在宫里,还是在宫外,都没有改变。
    他来找阿凝一回,也只是想把这个误会解释清楚。他不想阿凝在外受苦。
    当年目睹荣宓出意外的贴身丫鬟红萝,早在荣宓死后不久就殉了主,倒是个忠诚的丫头。当年在青玉殿救火的侍卫,也在伪造那要人命的纸条时被严渭除尽了。倒最后,却是赵琰自己挖根刨底好不容易寻到了一个幸存的,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出乎意料的是,即便宁知墨跟阿凝解释清楚了,她也并没有回宫的打算。
    面对锦环的不解,阿凝叹口气,放下手里的杯盏,“你不懂。”
    锦环一急,道:“奴婢虽然不懂,但能看的到皇上对主子满满的情意。去年有人让皇上纳妃,皇上直接给打了一百板子轰出宫去了,从此再没人敢提这事儿。这一年多来,皇上每日入夜时都要去熹宁宫待了一个时辰,看着主子的旧物发呆。主子既然知道大姑娘的死和皇上无关,为何还不肯回宫呢?”
    阿凝的视线落在安静燃烧的蜡烛上,沉默良久,忽然出声问道:“锦环,你还记得大姐姐的模样吗?”
    锦环点点头,“当然。大姑娘容色无双,被誉为上京明珠。”
    “大姐姐已经去了好些年了,但她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新鲜、娇艳、幸福快乐。这也是她本应该有的人生。”顿了顿,她低声续道,“当初我离宫,并没有去查清事情真相。因为不管姐姐的死是何种原因促使的,在我心里都不能改变什么。”
    她说得隐晦,锦环似懂非懂。
    “当我看到姐姐的日志,我和他之间就已经阻隔起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锦环,你知道吗?如果我一早知道他是姐姐喜欢的人,我绝对不会对他生出一丝感情。绝对不会。”她强调了一遍,仿佛怕别人不相信她似的。
    或许没有谁能理解她发现这个事实时的痛苦。日志中满满当当的情意,让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赵琰的感情,并没有荣宓来得这样刻骨铭心。可她最终却夺走了他的全部,他的爱情、他的宠溺、他的身和心,都属于她荣宸。那一刻,她蓦然发现,自己仿佛一个无耻之极的掠夺者,这一切原该属于荣宓的,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她是个虚伪卑劣的小丑,一边对荣宓姐妹情深,一边却拿着最厉害的兵刃,从她背后捅了一刀。她用此来回报荣宓对她的百般宠护,她还一向自诩清高,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愧疚、悔恨,由此而生。尽管赵琰并非荣宓之死的直接助力,也无法挽回他们之间骤然竖起的高墙。
    窗外风声萧萧,没有月亮,黑得彻底。阿凝心头浸过一层层寒凉的冷霜。原以为可以在一起相伴一辈子的人,忽然与自己隔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还是她自己亲手推过去的。时间久了,这份痛苦也渐渐平静,如今只剩下冷了——没有他的世界,冷得让人心颤。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很重要的亲人惨死,结果自己还占了她最爱的男人= =阿凝这种心情是纠结的= =
    我想说,在现实中很多时候爱情并不如亲情来得重要。

☆、第151章 暮云淡

半月后,剑南路泸州。
    眼瞧着目的地峨眉山已经越来越近了,欧阳陵却忽然收到一封家书,看完后神色黯然,当日夜里便和阿凝说,此次出行得中途夭折了。
    原来是他年近八旬的家母忽然染了重病,家兄写信希望他能立即赶回去。
    欧阳陵的故乡离青阳县不远,阿凝甚至以弟子的身份去过一次。他的母亲是位年迈而慈祥的妇人,阿凝看见她便想起自己的祖母,心中对她愈发敬重。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她当然支持欧阳陵立即返回。
    欧阳陵却皱眉道:“你不和我一起返回么?”
    女子微笑着摇头,“这是我作品上的最后一块空白,我想尽早做完。跟随先生出门已经多次,我也攒了不少经验,再加上身边也有得力的护卫,先生不必担心我。”
    欧阳陵沉吟片刻,有心再劝,但阿凝已经转身吩咐锦环去了。她让锦环把马车上带着备用的几样珍贵补品送给欧阳陵,捎去给欧阳老夫人。
    他们师徒二人相处已久,欧阳陵知道阿凝是极有主见的,现下她主意已定,自己也难更改,只得作罢。他就前面的路线仔细叮嘱了阿凝一番,又提醒她,一个月后在唐州有南山先生举办的聚会,他大约去不了了,但阿凝务必要以他的弟子身份出席。
    这些阿凝都一一记在心里。末了,欧阳陵想了想,又坐到案前,提笔写了封信,交到阿凝手里,道:“这是写给峨眉山上如眉山庄庄主的信,你且拿着。那庄主是我多年老友,为人耿直方正,且生性热情好客,你若有什么需求,可以去找他,报上我的名字即可。”
    阿凝点点头,又道了谢,再三保证自己一个人能行,只去一趟峨眉山便返回,欧阳陵才勉强放了心,当下就领着贴身小书童从泸州返回青阳县。
    “先生这样不放心,为何从来不劝凝夫人回京?”二人骑马出了城,那书童不解道,“凝夫人素来听您的话,您若是开了口,指不定就成了呢。”
    为了隐瞒身份,书童将阿凝唤成凝夫人。
    欧阳陵摇头道:“我怎么会劝她回京?我是她的老师,她能成就千古才名才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耀。她有这个天赋和能力。回京不过是浪费她的才华。”
    这一年来,阿凝似乎是为了逃避现实,在画艺上愈发潜心专注,出了不少好作品,山居客之名又重新响起,且有愈发鼎盛的趋势。若是回到京里……这样的创作顶峰说不定就提前结束了。
    当然,欧阳陵心里也清楚,她不可能永远不回宫。皇上至始至终都没有立妃的打算,倒是在去年立了皇长子赵仹为皇太子。以这位帝王的性子,他不认为他会放任这位正宫娘娘在外太久。
    皇后对外一直称病,也只有他、东临侯府等少数人知道她是离开了宫廷。身为皇后却离京在外,当中原因知情者无不讳莫如深,欧阳陵也不知内情。不过不管原因为何,当今帝王情深至此,他这个旁观者也忍不住惊叹。
    *****
    欧阳陵走后第二日,阿凝就动身继续往前。或许人总有时运不济的时候,此番一行人离开泸州后几日,刚踏上峨眉山,天空就忽然暗下来,一层层乌云漫过头顶,眼瞧着便是一场疾风骤雨。
    附近都没有百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