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言绣年 >

第6部分

锦言绣年-第6部分

小说: 锦言绣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孟微言比方才的心情好了许多,依旧是小吴在那拉着纸,孟微言仔细瞧着那些墨迹,微一思索,就顺着那些墨迹,连方才那个大字一起,变成一株梅树的枝干,接着孟微言拿起红笔,轻轻勾了几下,就见满树绽放红梅。
  “大哥的画作的是越来越好了。”玉兰十分捧场地在旁边赞扬。孟微言瞧向一边的锦绣,略一思索就把这画交给小吴:“等这墨干了,你寻人把它裱出来。还有,锦绣!”
  锦绣急忙上前一步听令,孟微言瞧着锦绣:“你的针线很好,娘一直都夸赞,这会儿你弄泼了我的墨,也要补偿我,就罚你照着这幅画,绣一个梅花图出来。”
  这要求,说难不难,不过能解了尴尬也好,锦绣还是低声应是,孟微言伸手敲下额头:“嗯,你们绣花是要花样子的,来来,再拿纸来,我给锦绣画一幅小的。”
  玉兰的笑这会儿憋不住,真的笑出来了。小吴也是满脸笑盈盈,锦绣此刻心中却没有什么欢喜,满是疑惑,做了人的妾,就连自己的儿女,都要先孝敬了嫡母,才是生母。这是礼,可是这人间,除了礼之外,是不是还有理?母子连心,哪能用礼来把理给去了?
  锦绣还在发愣时候,孟微言已经画了一幅小一点的墨梅,交给锦绣,锦绣回神过来,急忙接过墨梅,对孟微言连连道谢。孟微言接过玉兰递上的手巾擦着手:“你可要赶紧绣出来,我要拿去讨娘的赏。”
  锦绣再次应是,孟微言这才离开,等孟微言一走,玉兰就瞧向锦绣:“恭喜啊!”
  这声恭喜,玉兰说的是情真意切,可锦绣心中,却没有一丝欢喜,只有惶恐。有个小丫鬟已经笑了:“锦绣姐姐这会儿欢喜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玉兰伸手敲一下那小丫鬟的脑门:“要是你,这会儿只怕更是欢喜的牙都掉了。”
  “姐姐,我……”锦绣终于想起自己该说什么,张口只说了这一句,玉兰已经笑着道:“这会儿别说,锦绣,我知道你是个知好歹的姑娘,才和你说恭喜。不过王妃的性情,你也是晓得的,千万别张狂。”
  锦绣明白自己该和玉兰道谢的,但嘴巴却像被什么东西黏住一样,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玉兰只当锦绣又喜又羞又窘,已经在那嘱咐小丫鬟,今儿的事,可不能传出去。小丫鬟连连点头,接着玉兰才拉着锦绣坐下:“瞧你,我们是姐妹,这些话是我该教导你的。不对,再等过两年,就不是我教导你了,而是……”
  锦绣瞧着玉兰面上的喜色,想了半天才道:“玉兰姐姐,做妾……”玉兰打锦绣一下:“你是不是欢喜的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亏的是在我跟前,要是王妃听到了,怎么会饶你?锦绣,我们王爷是当今的亲弟弟,我们大哥就是当今的亲侄子。若非祖制,大哥身边有诰封的妾,还要官家小姐来做呢,哪轮得到……”
  玉兰觉得自己话说快了,急忙收口,对锦绣笑盈盈地道:“我晓得你入王府之前,也在家读过几本书的,和我们这些服侍了王妃,才得到王妃指点的人不一样。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我们的命就是这样了,这会儿王妃看中了你,大哥对你也很上心,这就是你的福气。你从此之后,就该好好服侍王妃,等到继妃过了门,你去服侍大哥,对继妃也要恭敬,这样才能让王妃更看重你,大哥对你更上心。切记不要持宠而娇。这王府,可比不得外面那些暴发户人家。”
  一句话已经冲到锦绣唇边,这种福气不要成不成,可锦绣晓得,真要说出来,会被玉兰笑话的,似乎也只有认命这一条路可以走。锦绣对着玉兰微微点头,玉兰拉着锦绣的手,低低地又说了许多话,不外就是叮嘱锦绣,在这王府里面,守规矩的人就能活的长。像张次妃,她就是规矩人,不但成了次妃,还生了儿子,以后寿安王去就了藩,她就是寿安王太妃,那荣华富贵,是享不完的。
  王夫人就不是规矩人,成天就想着争宠,结果呢,被王爷不喜欢,让来服侍王妃了,亏的王妃为人宽和,不然她这样失宠的妾,日子哪有那么好过。还有王爷身边那几位得宠的姬妾,成天斗的乌眼鸡似的。王妃都看不上她们。
  锦绣听着玉兰的这些话,思绪却已经飘到张次妃身上,张次妃比王妃还小一岁呢,但从平常的打扮,说话做事上,张次妃感觉比王妃年老十岁都不止。韶华不再,就不得恩宠,即便有儿有女,也要任由女儿对着嫡母撒娇奉承。
  这,还是王府次妃最好的结局了,即便熬到去寿安王的藩地,那时青春年华已不再,纵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换不来青春年华。不守规矩呢,那就是王夫人的下场,每日在王妃面前讨好,才能换来一口安乐茶饭吃。
  这,数来数去,都是困境,不管往左还是往右,都是挣脱不开的困境。那个被玉兰描述的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在锦绣看来,却是暗淡无光的。
  宁王妃回到寝殿时候,自然要问问玉兰她出去这段时候,有些什么人来过。玉兰当然会把孟微言今儿的事说的清清楚楚,宁王妃听完就笑了:“大哥平常在我跟前装老实,那天我问他,还红了脸,说没这个念头,今儿不在我跟前,好啊,又会维护人了,还会画画送人了,真是!”
  “大哥毕竟年轻,在您跟前不愿意说实话也是有的。”海棠给宁王妃把首饰小心翼翼从头上取下来,也在那替孟微言帮腔。宁王妃按下额头:“嗯,这孩子,只怕是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的。”
  玉兰海棠当然不会跟着宁王妃说孟微言的不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宁王妃逗笑了:“好,好,你们说的都对。哎,我啊,就想着,等继妃进了府,然后再给我生个孙子,这心事,就可以了了。”
  “王妃,大哥的继妃人选,什么时候定下来?”玉兰关心着锦绣,自然要先问一句,宁王妃打个哈欠:“这可是我们宁王府的大事,绝不能马虎了,我瞧这两天来我跟前问安的人家,都不成,还是再往外面寻寻。”

☆、第10章 出行

  “王妃对大哥真是操碎了心。”海棠奉承了一句,宁王妃又笑了:“不过最要紧的是大哥也要喜欢。原本呢,是选出三个人来,再从其中挑一个,这回呢,我想选出十个的时候,就让你们大哥去细瞧瞧,让他选出三个,正好一个继妃两个次妃。”
  玉兰听到宁王妃的这话,心中不由咯噔一下,这要三个位置都占全了,别的去服侍孟微言的丫鬟们,不就没有什么盼头了?顶天就是等着生下儿女,看儿女们出息不出息了。或者孟微言到时候能不能多疼爱一些,求一个诰封,可这怎么比得上次妃?
  “王妃这主意,之前都没听过呢。”玉兰在短暂的纠结之后,继续笑着和宁王妃说话。宁王妃又笑了:“其实先前也有这样的事,当初我应选的时候,也是选到最后三个,还是主持的太后说,王爷还年轻,总要保养,才只定了我。像越王,当时太后就把三个都给他留下了。”
  越王是宁王的异母弟,封地就离宁王所在封地不远,两边也常有来往。玉兰的话比心里转出的念头快:“原来如此,要不是王妃今儿说出来,我们还不晓得还有这样的规矩呢。”
  宁王妃还要说话,朱嬷嬷已经走进:“王妃,方才前面收到消息,说越王病重,王爷命大哥去前面见他,只怕要让大哥去探望越王的病。”
  这是告诉宁王妃赶紧去给孟微言收拾东西,宁王妃命海棠带着丫鬟去给孟微言收拾行李,那眉就不自觉皱紧:“怎么突然重病?前儿重阳节的时候,不是还送了酒给王爷,还说要王爷喝酒念故人?”
  朱嬷嬷也摇头:“王爷也觉得奇怪呢,连声叹息,只怕还会让大哥连夜就走。”孟微言是王府世子,出门时候自然有一副仪仗,前呼后拥,也有数百人,这连夜要走,就是轻车简从了,宁王妃忙和朱嬷嬷商量着要孟微言带上些什么人,除了贴身服侍的内侍,还有老成的管事,王府侍卫也要带上,这坐车还是骑马,都要商量着。
  还没商量完,宁王就派小内侍来传话,说只给孟微言半个时辰时间,时辰一到,就要出发。宁王妃这下忙亲自动手,收拾了些东西,又惦记儿子去的匆忙,索性就带了人往前面来。
  虽说和宁王是结发夫妻,但儿女们各自长大之后,恩爱渐疏,要没有事情,两夫妻十天半个月见不上面也是常事。
  宁王正在前殿和孟微言交代着什么,见宁王妃带着人前呼后拥地来了。宁王的眉不由一皱:“好好的孩子,都是你把他给宠坏了,这么大人了,出个门还要叮嘱来叮嘱去。”
  “越藩虽离的不远,也有数百里,大哥刚回到我身边没几天,我记挂着他也是平常事。”宁王妃回了一句,就望向孟微言:“你的行李,还有服侍的人我也安排好了,这一路上,你也不要风餐露宿,总要……”
  “你瞧瞧你,总是那么话多,这一路上自然有驿站,再说他是要去探病的,自然要早些到才好。”宁王的话全没被宁王妃放在心上,她又叮嘱了孟微言几句,这才对宁王道:“妾多叮嘱他几句,也是做母亲的心,若全不叮嘱,就这样让他去了,我这心里,牵挂的慌。”
  “爹爹,娘,你们也不要这样操心我。这一路上有驿站,也有随侍人等,我不动用仪仗,快马奔驰,四五天就能到了。探望了越王叔父,再回转来,也不过半个月的工夫。”孟微言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各自为政,出言劝说。
  宁王妃对儿子慈爱一笑,宁王已经点头:“你知道了就好,快些去吧。到了那里,若有什么,总要等到京城使节到来才能回来。”孟微言应是,拜别了父母,也就在从人簇拥下离去。
  宁王见宁王妃走到殿门前,鼻子里面哼出一声:“妇人家,总是如此。”
  儿子不在跟前,宁王妃和宁王之间,似乎也显得陌生许多,宁王妃只浅浅一笑:“王爷已经许久没说过妾了。大哥的继妃……”
  宁王听的有些尴尬,伸手摆了摆:“这事,历来都是由女人做主,就由你做主罢。不过……”宁王想了想,眉头一拧:“老五不知怎么又病了,若不晓得消息倒罢了,既然晓得了消息,那就先缓一缓,免得这边亲叔叔还病着,亲侄儿就在那大张旗鼓地选继妃,别人瞧见了,总要议论几句,对大哥也不好。”
  宁王妃应是:“还是王爷考虑的周到。”
  “我自然要想的多些,而不是只想着儿子的起居。”寥寥几句话,已经是宁王夫妻之间,比较长的一次对话了,宁王妃看向丈夫,当年的少年夫妻,今日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或许,这就是皇家眼中的恩爱,给嫡妻一个嫡长子,承袭这份家业,就交代了一切。此后,自然是纳上几房姬妾,去过着红袖添香的日子。
  孟微言匆匆离去,快到王府门口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对身边的小吴道:“你去告诉锦绣一声,就说等我回来时候,要看到锦绣把那副墨梅给绣好了。若没绣好,就要罚她。”小吴笑嘻嘻地应了,正打算叫路边一个小内侍去传话,孟微言摇头:“你要亲自去传,不叫别人传。”
  小吴了然一笑,故意问孟微言:“大哥,那我追不上你怎么办?”
  “你挑匹快马,怎么会追不上我,快去快去,免得晚了,真追不上了。”孟微言的话里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发现的急躁,小吴笑的越发开心,匆匆往里面跑去。宁王府不算小,小吴跑过一层又一层,将要进到宁王妃寝殿院子的时候,差点撞上朱嬷嬷,朱嬷嬷停下脚步后退一步,看见是小吴就笑了:“我还在想,谁敢在这府内乱跑呢,原来是你这个小猴崽子?你不是跟着大哥出门去了,怎么又在这乱跑?”
  小吴微笑:“大哥遣我回来寻锦绣,和锦绣说句要紧的话,大哥说,让锦绣把那副墨梅,要在他回来之前绣好,若不能,就要罚了。”
  朱嬷嬷噗嗤一声笑出来:“大哥这会儿怎么变孩子了,这样的话还值得你特地跑来一趟。”
  “好嬷嬷,快让我去罢,不然就真追不上大哥了。”小吴对朱嬷嬷告饶,朱嬷嬷对他摇头:“去吧,可要仔仔细细不能少一个字地告诉锦绣。”小吴已经往后面跑,边跑边回:“值得!”
  朱嬷嬷不由笑了,这锦绣,到底是哪里来的福气,王妃看中她,这不稀奇,稀奇的是,大哥也对她这样上心,这孩子的福气啊,比这府里所有的丫鬟加起来还大呢。
  锦绣正在廊下做针线,就见小吴匆匆跑来,不等锦绣站起身,小吴就把孟微言的话给说了。小吴话音刚落,四周的丫鬟们就响起窃笑声,这窃笑声让锦绣的脸不由一红。锦元忍住笑上前对小吴道:“你回去罢。去告诉大哥,就说锦绣一定会把这墨梅,好好绣好,等着呈给大哥的。”
  小吴本来就是故意当着丫鬟们的面说这番话的,等锦元说完他也就满脸笑嘻嘻:“知道了,一定会去转告大哥。”小吴说完又跑了。锦元已经推锦绣一下:“你啊,也别在这里做这个了,还是去把大哥的墨梅绣好罢!”
  锦绣的脸红的更厉害了,心头不知是什么滋味,还是把那些针线都收拾进针线篮子里,带着针线篮子匆匆忙忙就跑了。丫鬟们的笑声更大,海棠等到众人都停下笑才对她们道:“好了,笑也笑过了,说也说过了,这些事,都要放在心里,不许拿出来说。”
  众人自然晓得,没有过过明路,那就只能当什么都没发生,齐声应是。有个宁安郡主身边的小丫鬟正好过来拿东西,全都瞧见了,拿了东西就往宁安郡主院子里跑。越梅见那小丫鬟进了院子,眉就竖起:“你们这几个人,这几天都不肯听我话了,难道上回小兰的事,你们都被吓到了?”
  上回越梅去寻锦绣的麻烦,过了不到一天,朱嬷嬷就过来,指了点别的事,说那两个小丫鬟粗手粗脚,不能在宁安郡主跟前服侍,把这两个小丫鬟赶去园子里浇水了。越梅还想求情呢,就被朱嬷嬷的冷笑吓的不敢说话。这些小丫鬟瞧在眼里,这两天对越梅自然没有原先那么殷勤。
  此刻这小丫鬟听到越梅这样说,眉一皱就对越梅道:“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