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言绣年 >

第33部分

锦言绣年-第33部分

小说: 锦言绣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元此刻心中有如刀割一样,锦绣,锦绣,我能做的,不过就是这么多了,但愿你小心王妃,在这府里平平安安的。
  锦绣先还是快走,到后来已经跑起来,眼泪如决堤一般落下,王府这么多的人,可是锦绣找不到人去诉说,特别是自己最亲近的丈夫。他是王妃的儿子,他们母子感情很好,王妃向来都很看重孟微言。
  这满心的郁闷,竟只有暗自落泪才能消掉。锦绣扶着路边的一棵树,在那伤心哭泣。孟微言追上来,见锦绣站在路边,双肩颤抖不止,上前扶住她的肩,柔声安慰:“别哭了,你还有我呢!”

☆、第54章 猜测

  孟微言不说这句还罢,一说这句锦绣就哭的更伤心了。孟微言见锦绣哭的伤心,把她搂进怀中:“好了,我回去和三妹妹说说,要锦元和你……”
  “不必了,现在,都不一样了。”锦绣勉强抬头看向孟微言,孟微言见锦绣一双眼里全是泪,拿出帕子给她擦着:“我晓得,你心里难过,可我不晓得别人会如何,我会待你一心一意,再不变化的。”
  丈夫的话越让人安心,越让锦绣伤心,锦元从来不是一个乱说话的人。此刻锦绣心中的乱麻比方才还要更乱一些,寻找不到一个线头子,可以把自己拽出来。
  “锦绣,人这辈子呢,能陪着你一辈子的人呢,并不多。我只希望你……”孟微言见锦绣已经不哭了,只是小声抽噎,搂着她的肩要继续往前走,边走边安慰她。
  锦绣整个人靠在孟微言怀中,伸手擦下眼中的泪:“大哥这会儿对我说再不变,那是因为大哥喜欢我,那要等到以后呢,大哥不喜欢我了,那时我又如何呢?”
  “瞧瞧,就是这样胡思乱想,锦绣,你是我费了无数力气,才求回来的,我怎会不喜欢你?”
  锦绣看着孟微言:“那若有一天,王妃不喜欢我了,想要给你纳个次妃,那我又该如何?”
  纳次妃?孟微言停下脚步瞧着锦绣:“瞧瞧,说着说着,又成小醋坛子了。都说要家里和睦,只要娶一个妻子就够了。要想不和睦,才要纳妾呢。”孟微言的话让锦绣安心了些,宁王妃就算真不喜欢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表面做出来的,但只要孟微言护着自己,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如果这样就怕了,岂不辜负了锦元的那番叮嘱?锦绣低头细思,唇边渐渐露出笑。孟微言还想再说话,就见朱嬷嬷带着人从拐角处过来,瞧见孟微言夫妻,朱嬷嬷急忙给孟微言行礼:“见过大哥,世子妃。”
  “怎么这么晚了,嬷嬷还没歇息?”孟微言示意朱嬷嬷起来,含笑问着。
  “王妃命我送萧二姑娘回家,不由晚了。”朱嬷嬷恭敬答着,眼往锦绣身上飞快一溜,这才笑着道:“大哥和世子妃想是从三姐那边过来?”
  “去寻三妹妹说点事。”孟微言说了一句,也就带着锦绣先走。朱嬷嬷等孟微言夫妻离开这才继续往前走,方才孟微言和锦绣的几句对话,朱嬷嬷也听到后面几句,如果王妃不喜欢锦绣了?朱嬷嬷的眉皱紧,她是知道宁王妃脾气的,为了和孟微言之间的母子之情,宁王妃是一定会让锦绣心甘情愿的,高高兴兴地去死,而不是让锦绣心怀怨恨地,特别是怨恨着宁王妃去死。
  这才是宁王妃费尽周折的原因,锦绣怎么会问出这么一句?宁王妃所做的事,朱嬷嬷可以打一百个包票,除了几个贴身的人,谁都看不出蛛丝马迹。也许张次妃会看出一些,但张次妃是个聪明人,她不会提醒锦绣,顶多只会提醒宁安郡主。宁安郡主也不傻,锦绣在今天之前都没说一句,那宁安郡主也不会说了。
  那么,能漏出风声的,就是锦元。联想到锦元已经被宁安郡主已经很久没带锦元出来的事儿。朱嬷嬷几乎百分百肯定了,那么要不要去告诉宁王妃?如果不告诉,那锦绣已经有了察觉,宁王妃这边就……
  朱嬷嬷左右为难,回到宁王妃面前时候,脸上神色不由带出来。宁王妃见了朱嬷嬷面上神色不安,也不问朱嬷嬷,只问跟了朱嬷嬷去的小内侍:“你们去和回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人?”
  “回王妃,回来时候,在那边遇到大哥和世子妃,世子妃好像有些伤心,大哥在哄她,奴婢离的远,并没听到世子妃为什么伤心。”小内侍恭敬答道。宁王妃哦了一声就挥退众人:“你们都下去吧,我要歇着了,朱嬷嬷,给我捶捶腿。”
  朱嬷嬷听到宁王妃的吩咐,就晓得宁王妃要问自己话,当下不敢隐瞒,把自己的猜测全都说出。宁王妃听朱嬷嬷说完微笑:“张次妃,果真是个聪明人。难怪王爷对她,和平常不同。”
  “王妃,张次妃她……”朱嬷嬷的话并没说完,就被宁王妃止住:“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吃什么老醋,不过赞一声罢了。想来也是,三姐这么讨人喜欢,她的娘怎么会错呢?至于那个锦元……”
  “她这会儿是跟着三姐的人,三姐已经说过,要把她带出府去。”朱嬷嬷提醒宁王妃,宁王妃微笑:“这有什么,等着把她的名字从名单上去了。就和三姐说,海棠玉兰年岁也大了,我觉着锦元不错,要提拔她。”
  朱嬷嬷应是,宁王妃又打个哈欠:“说来,这丫头和那丫头,都是你教出来的,我得说,亏的大哥要的是锦绣,要是锦元,这心眼多的,我可……”宁王妃并没说完,就挥手让朱嬷嬷下去,朱嬷嬷行礼退下,走出屋子时候见外面月色很好,朱嬷嬷不由叹气,果真都说了,人陡然遇到大福,命薄的人撑不起这个,这会儿,锦绣不就是个例子?
  锦绣孟微言回到院中,孟微言又安慰了锦绣好一会儿,也就收拾睡下。孟微言很快沉入梦乡,锦绣却怎么都睡不着,开始仔细地想着自从自己进王府来的蛛丝马迹。荷包是头一回,要说出错,海棠玉兰这些是不会犯这个错的,那就是宁王妃有意为之,想要打自己的脸,或许还有一石二鸟的意思,让自己因此厌恶萧玉琅。
  厌恶了萧玉琅,又有什么好处?锦绣看向熟睡中的孟微言,孟微言生的很英俊,这是锦绣早就知道的事实,这会儿再仔细看来,孟微言更是越看越好看。如果萧家有意,让萧玉琅嫁给孟微言呢?即便只是世子次妃,对萧家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萧玉琅的外貌,很像前世子妃。到时,孟微言对萧玉琅因此怜爱,那宁王妃就可以坐视争斗了。锦绣这样一想,差点呕出血来,也很想推醒孟微言,把自己的猜测说给他听。手快要碰到孟微言的时候,锦绣的手又放下,那是他的母亲。
  锦绣在心中叹一声,搂住孟微言的腰,声音很低:“大哥,大哥,你休要负我。”
  睡梦中的孟微言迷迷糊糊嗯了一声,顺手把锦绣搂的更紧。锦绣靠在孟微言怀中闭上眼睛,偌大王府,无数的人,所依靠的,只有身边这个男子,真是让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接着锦绣再次长叹,但愿自己想错了,那一切都不过是巧合。
  锦绣把猜测放在心中,对宁王妃还是像从前一样,每天去陪她说笑。这一天终于来了,当锦绣又来给宁王妃问安时候,见到萧玉琅站在宁王妃身后,正在和宁王妃说话。见锦绣走进,萧玉琅忙上前一步对锦绣行礼:“见过世子妃。”
  “萧二姑娘好,怎么不见萧夫人?”锦绣压住心中的诧异含笑对萧玉琅问话。宁王妃已经笑了:“是这样的,上个月萧夫人进来,我和她说起三姐就要出嫁了,我这面前少了个人说说笑笑,心里觉得舍不得三姐呢。萧夫人就说,萧二姑娘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送到我跟前来,陪我说说笑笑。我推辞不过,就接受了她们的好意。”
  “原来如此,萧二姑娘年轻活泼,定比我们更能讨母亲的欢喜。”锦绣此刻心冷如冰,长久的猜测已经被证实,但面上还是要带着笑恭喜宁王妃。
  “世子妃说什么话呢?我们怎能比得上世子妃在王妃面前的体面?”萧玉琅顺着锦绣的话奉承了一句。
  宁王妃已经笑了:“好了,你们两个就别在我面前彼此吹捧了,都坐到我面前来,我已经许久没有听民间的事啦。你也告诉我一些民间的话来听听。”萧玉琅恭敬应是,等到锦绣坐下才坐在宁王妃身后,笑着说了些听来的传言。
  锦绣坐在那里,面上笑容一点没变,看向萧玉琅的眼里,不由带上了一点讽刺。
  “母亲一大早这么高兴?”宁安郡主的声音已经从外面传来,接着宁安郡主就跑进屋子,望见萧玉琅不由惊讶地问宁王妃:“萧二姑娘怎么也在这里?”
  “因着你要出嫁了,我面前没人说笑,我就把萧二姑娘叫进来陪我。”宁王妃的话让宁安郡主哦了声就笑着道:“周家几位表妹母亲都没叫,就叫来萧家妹妹,萧妹妹,可见母亲喜欢你。”
  “不敢当三姐的赞。”萧玉琅恭敬地说。宁安郡主已经笑着拍手:“母亲,我给您抄了经书,这会儿特地送来。愿母亲一生,富贵绵长。”
  “都多少天了,你这会儿才送来,显见心不诚。”宁王妃笑话宁安郡主一句,锦绣已经站起身道:“母亲,这经书,就让媳妇送到佛堂去供奉吧。”

☆、第55章 规矩

  宁王妃有些意外锦绣会这样说,抬头望了眼锦绣没有说话。朱嬷嬷已经上前一步,对锦绣赔笑道:“世子妃,这等小事,还是老奴去吧。”
  “为母亲抄写经书,是表心诚,把经书送去供奉,是母亲为我们这些小辈考虑,为的是我们要长久平安。三妹妹已经抄写了经书,那我也只有为三妹妹把经书送去佛堂,供在佛前,方表诚意。”锦绣早有准备,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佛堂里面有什么?宁安郡主绞尽脑汁地想,为什么宁王妃和朱嬷嬷,都不愿意锦绣去佛堂?宁安郡主站在那里,一时不晓得自己该为谁说话,锦绣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无法反驳。
  那么,锦绣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宁王妃浅浅一笑,对朱嬷嬷道:“既然如此,你就和世子妃一起,把经书供奉起来。”
  朱嬷嬷应是,上前接过宁安郡主身后丫鬟手里的经书,锦绣对宁王妃屈膝一礼:“多谢母亲成全儿媳的孝心。”
  说完锦绣就站起身带着朱嬷嬷走出去。萧玉琅在一边瞧着,只觉得方才众人人人都面上带笑,但那气氛却有些紧张,这会儿锦绣走出去了,萧玉琅这才对宁安郡主笑着道:“我初来这里,虽知道王妃待人慈和,可是有些事还不晓得,还望三姐多指教指教。”
  张次妃的话又浮现在宁安郡主心上,宁安郡主笑着坐在宁王妃身边,对她撒娇地道:“母亲您瞧,萧家妹妹聪明伶俐,您啊,一定不喜欢我了。”
  “怎么会不喜欢你,我们三姐是最可人疼的。”宁王妃拍拍宁安郡主的手笑道。宁安郡主又撒几句娇,宁王妃和她笑着说话,眼却往外面瞧去,佛堂之内,就算发现了什么,也无济于事。唯一担心的,就是锦绣会不会把这些事,告诉孟微言?如此,还要借助萧玉琅。
  宁王妃想着就笑道:“萧姐儿,罢了,玉姐儿,我让人带你去给你裁几身新衣衫。我那里还有几样年轻时候的首饰,给了她们几样,再轻便的,给你戴。”
  萧玉琅又惊又喜,宁王妃出手大方她是早知道的,但没想到这会儿就首饰衣衫当不要钱一样的给。萧玉琅急忙恭敬地道:“都说无功不受禄,怎好要王妃的东西。再说了,这些首饰,听说都有规制,有些不是我们能戴的。”
  “那些合乎规制的首饰,当然不能给你戴。剩下那些不过就是做工精致些,却是人人都可以戴的。海棠,把玉姐儿带进去,我记得她姐姐当初的首饰,有些放回库里去了,另一些小东西,还收在那里,你找出来。”海棠应是带着萧玉琅往里面走。
  宁安郡主疑惑地问:“先前嫂子的首饰?”
  “那些规制上只能世子妃用的,有些是跟着一起下葬了,剩下的要还给库房,那些珠宝重新拆下来,改了镶了好让别人戴。剩下的不过是些寻常首饰,有几样她心爱的,你大哥留着做个念想,还有几样在我这里。她妹妹既然在我身边,那给她妹妹戴,也是平常事。”宁王妃的话让宁安郡主叹了口气:“先前嫂子的模样,我都记不大清了。”
  “那是个好姑娘,只可惜没福,生生的……”宁王妃眼中闪出一丝冰冷,宁安郡主不由一颤,急忙用别的话掩饰了。
  宁王妃在这布置的时候,锦绣已经把经书供奉在佛前,佛前供奉着好几份经书。锦绣对佛拜了几拜,伸手拿起一份,那上面的字迹锦绣很眼熟,是孟微言的,再看一份,是张次妃的笔迹,能供在前面的,当然得是王府叫得出名字的人。
  锦绣没有发现自己抄写的经,对朱嬷嬷道:“不晓得是不是海棠姐姐又疏忽了,又把我的经书放到后面去了。”那后面的经书,就是一般人抄写的。
  朱嬷嬷轻叹一声:“锦绣,你这又何必呢?你是个聪明人,既然是个聪明人,就该借了王府的势,在外面寻个好人家,丰衣足食过一辈子。旁的不说,当初你走的时候,光我送你的,就足够你过一世了。你又何必贪幕王府荣华富贵呢?”
  贪幕荣华富贵?锦绣抬头看着朱嬷嬷,不再去寻自己抄写经书的下落,看来,是宁王妃命人把自己的经书给烧了。
  “为什么?”朱嬷嬷等了许久,才听说锦绣问出这么三个字。
  朱嬷嬷微笑:“王妃是个最讲规矩的人,难道你不明白吗?”
  锦绣的心像被什么抓住一样,攥的紧紧的,无法透过气来,过了好一会儿锦绣才低声说话:“可是,我并没有不讲规矩。我做丫鬟时候,并没忤逆过王妃,做了王妃的媳妇,我也没有忤逆过婆婆。即便是和大哥夫妻恩爱,也是允许的。谁都没说过,不许夫妻恩爱。”
  朱嬷嬷眼中有叹息,渐渐的变成嘲讽,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瞧,到了这会儿,你还没明白你错在那里?王妃觉得你是个规矩的,那你就是规矩的。”
  “王妃觉得我不是规矩的,那我就是不规矩的,就活该去死?那她当初为什么不反对?反对大哥娶我?而要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