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盛世美颜 >

第75部分

盛世美颜-第75部分

小说: 盛世美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三人同时道。
    程画兰道:“没错。只有皇后身边的姑姑敢称主子为‘夫人’,嫔妃绝对不敢。”
    三人同时怔住,继而清亮一闪而过,不一会儿,又重新迷茫。
    “乡君,还请你书信一封至宫中,请求觐见太后娘娘。”燕子七恭敬道。
    程文涛也是如此说道。
    程淑兰则忧愁道:“我以什么样子的理由写信?平日里的问候与想念,太后娘娘必定认为我并不着急,再三挑选日子让我入宫,那时候明玉指不定出什么事情了。若是我说燕妆颜姑娘伤了皇后娘娘,这事儿不是闹的更大了吗?”
    程淑兰再一次让三人面临困难,怎么写这封信。
    燕子七因为明玉出事,大脑一片空白。
    程文涛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一大脑清楚的程画兰没有发表意见。
    程淑兰着急道:“怎么办?上次我进宫是带明玉一起进的,太后、昭华公主、芳姑姑都认识明玉的。若是我不说明玉之事,太后肯定不会急招我入宫,若是说了,会不会对明玉有伤害?”
    言毕,四人同时沉默。
    “在书信里写明吧。”程画兰突然开腔。
    三人看向她。
    程画兰缓缓道:“向太后坦白,她是长辈,四妹妹是晚辈,出了事了求助于太后,太后不会腻烦,何况四妹妹是第一次求她,并且明玉曾帮助她美颜过。太后一句话说不定能救明玉一条命,作为老人的太后,必定愿意行这个善。”
    程淑兰、燕子七、程文涛三人听着思考着。
    程画兰继续道:“另外写明,明玉已脱籍,凭着和四妹妹学习的美颜本事,在洛城开了燕妆,一向名誉良好,谁知忽然就有宫里人将她带进宫问话,说是燕妆的东西伤了她家夫人。然后再写,明玉被带走,燕妆乱成一团,四妹妹与明玉情同姐妹十分着急,不得已才向太后寻求帮助。”
    程淑兰点头。
    “我觉得行。”燕子七道。
    程文涛点点头:“我也觉得行,我们不要瞒着太后她老人家,坦白对待,说不定有转机。”
    程画兰道:“大哥说的是。”
    “那我马上就着手写。”程淑兰立刻转身进入书房。
    四个人对书信润色一番,试图感情至真而后打动太后娘娘,直到四人皆满意,程文涛、燕子七方拿着书信出了抚霞苑。
    抚霞苑内只余下程淑兰、程画兰二人。
    程淑兰担忧地问:“二姐姐,你说太后会何时召见我进宫?”
    程画兰想了想:“今日肯定不会召见你,过两日,待太后查明之后,可能会召你入宫。”
    “那如果我现在进宫求见呢?会不会比书信快一点?”程淑兰又问。
    程画兰解释道:“事情不清楚,行为又莽撞,只会添乱而已。”
    程淑兰遂打消念头:“那明玉会不会出事?”
    程画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颜明玉虽聪慧过人,但皇后娘娘亦是人精,且身份尊贵,真要动起真来,十个颜明玉也得掉脑袋了,只是皇后怎么就找上了燕妆呢?程画兰身在后宅,并不了解程府外的情况,所以也无从分析。
    而她们现下能够做的,只有等待。
    身在皇宫外,不清楚宫中之事,又不敢贸然行动。个个如坐针毡。
    燕子七更是守在程府,就等宫里来信,他真是点背,若是楚将军在,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迷茫,他突然恨起自己来,恨自己一个男子汉却没有法子保护明玉,每次燕妆出了事儿,都是明玉在解决,他起打下手作用,不,他可能连打下手都算不上,就是个看客。他在明玉面前一点用儿都没有。
    可是明玉呢?带给他那么多财富,那些财富他送给边疆,养活了他一族的人,明玉于他来说,等同天恩。然而,此时明玉身陷皇宫,处于危险,他却无能为力。
    担心、烦燥、不安、焦急令燕子七一夜未睡。
    程文涛也没有好哪里去。
    程画兰、程淑兰也担忧着。
    一直等到次日早上,宫里终于来了消息,是位宫婢传了秘密口谕,说是颜明玉在宫内替皇后娘娘看病,两日后病后即可回燕妆,若乡君实在担忧,三日后宫中自会有人来接进宫。
    程大夫人、程墨兰、程画兰、程淑兰谢恩之后,表情不已。
    程画兰心情突然轻松,也就是说明玉暂时无事。
    程淑兰开心不已。
    令二人纳罕的是,程大夫人对于在宫中的颜明玉,没有嫉妒没有讽刺也没有太惊讶,只问了几句,便带着程墨兰去忙自己的,程大夫人最近处理风格变化很大,程画兰、程淑兰无心顾及程大夫人的表现,而是直接去找了程文涛和燕子七,将事情告诉二人。
    程文涛和燕子七不约而同地说道:“太好了。”
    “那么两日后,我也能去吗?”燕子七问道。
    “我要去。”程文涛道。
    燕子七看一眼程文涛没说话。
    程淑兰则道:“还不清楚,到时候才知道。”
    接着四人对太后口谕进行分析,想着颜明玉一向聪明,既然过了一天都无事,那么两日后,颜明玉一定也有办法解决。
    而颜明玉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一早,仍旧没有开方子,也没有做任何与治病有关的事情,而是带着绿叶进了命妇的房间,关上门同命妇聊起天,这可急煞太医了。
    太医也是无妄之灾,皇后身子变差,皇上怪他调养不当,明明是皇后不愿意吃药,吃了药了又不听劝,和他没多大关系,可是皇上不管这些,就认为他无能力。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个玉姑娘,说是能治好皇后娘娘,可是她不号脉,不询问,反而跑进命妇房内与命妇聊了一整天。皇上可是说,她治好了皇后娘娘,皇上才饶他们不死,否则的话……可能死光,这么大的事儿,这个玉姑娘不抓紧时间诊断,反而与命妇聊家常。这、这、这……
    太医快急死了!终于忍不住跑到命妇的门口,来回踱步,然后就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皇后是个要强的人,和皇上也算是青梅竹马了。”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皇上那么重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更是重视皇上的,想当年……”
    “……”
    闻言,太医几乎要跺脚,他终于忍不住,咚咚地拍门。
    “来了。”绿叶温声说道。

☆、第104章 一零四

绿叶拉开门,便见太医站在门口。
    “玉姑娘呢?”太医不悦道。
    颜明玉闻言,在房内回道:“太医大人,民女在这儿。”
    太医自然知道她在那儿,他就是想知道她在那儿做什么,谈谈话就能让皇后娘娘身子痊愈吗?太医想发火,然而,他的性命捏在她的手里,他只能将火气压住,道:“玉姑娘,我只是想来问一下玉姑娘,关于皇后娘娘病情的方子,缺了哪一味药,我也好让太医院送过来,免得耽误了皇后娘娘的病情。”
    颜明玉笑了笑,自然看出太医的心思,道:“太医大人,若是药方能治好皇后娘娘,你我便不会被禁足于此,是不是?”
    太医被堵的哑口无言。
    “太医大人,我的事儿你不要多操心了。”颜明玉道。
    她的事?不要多操心了?太医顿时被气的脸通红,太医院的人都是高傲的,平日里各宫中的娘娘、贵人也是巴结着,何至于一介草民,便这样对他说话,太医道:“玉姑娘,老朽虽医术不精,但可以说,从医的时限,比你年龄都大,年轻人且莫要嚣张!”
    颜明玉不生气,侧眸道:“太医大人,你是年纪大了。”言外之意是不中用了。
    命妇一愣,这玉姑娘怎么说话这么刺?
    绿叶也想不通,明玉姐说话最会顾及别人感受的,怎么这会儿倒让老太医下不了台?
    “太医,玉姑娘年幼说的话,您不要放在心上。”命妇劝着。
    太医指着颜明玉道:“你,你,不可理喻!”接着拂袖而去。
    命妇、绿叶一阵疑惑。
    颜明玉从善如流,继续同命妇谈话。
    接下来的两天,颜明玉依然故我,不开方子,不询问太医,直同命妇谈话。
    太医着急、上火、嘴上起泡,却无计可施,最终气闷在胸口,整个人变得蔫蔫的。
    连同绿叶、命妇也着急上火,命妇几次询问颜明玉,颜明玉都说能治好,她半信半疑,却无可奈何。
    绿叶听颜明玉说能治好,就信着一定能治好皇后娘娘。
    在见皇后娘娘、皇上的前一晚,绿叶因为相信着颜明玉,所以并没有心理负担。
    颜明玉则睡不着,站在窗前,抬头望着月亮,月光如水洒下,浸在树叶之上,微风一吹,像是有汩汩流水之声一般。颜明玉想了想,到底书信了一封信,她没将信交给绿叶,而是塞到袖口中,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
    太医、命妇都已早早起来,站在院子中等候,却不见颜明玉身影。
    太医忍不住抱怨道:“你看看,你看看她,成什么体统,这哪是治病啊,这分明,分明就是胡闹啊!胡闹啊!”
    命妇也微微不满。
    不一会儿,颜明玉出来了。
    太医将脸偏到一边,命妇上前问:“玉姑娘,你们医药箱?”
    颜明玉看向太医的手中的医药箱道:“在那儿呢。”
    太医气的喷鼻子。
    命妇尴尬地噤声。
    颜明玉道:“绿叶,你留着院子伺候着杨夫人,我与太医大人去见皇后便可。”
    “明玉姐。”
    “玉姑娘。”
    绿叶和杨夫人同时喊。
    颜明玉笑道:“这事儿,只要我和太医能完成,你们去也没用,别去了,碍手碍脚的。”说着颜明玉对太医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太医大人,请吧。”
    太医哼了一声,向前迈步,迈出院子,拿着必死的心去往永安宫。
    与此同时,太后娘娘听闻曾经给自己的美颜的小丫鬟明玉,能治好皇后娘娘的病情,特意带着昭华,同大周皇帝一起至永安宫,当然皇帝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他近日最宠爱的嫔妃丽妃。也是在此时,太后不忘差人到程府将程文涛及乡君程淑兰,接进宫中,来看一看,顺便等小丫鬟明玉治好了皇后娘娘,再同明玉一起出宫。
    不一会儿,太后娘娘、皇上、昭华公主、丽妃娘娘,便到了永安宫。
    皇后娘娘衣着华丽地前来迎接,只脸色仍旧不好看,眼睛也无神。
    “皇后啊,我记着你刚嫁给皇帝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太后怜惜地拍着皇后娘娘的手,以前多水灵啊,现在怎么每天都是郁郁寡欢,提不起精神啊。
    皇后娘娘连忙福身道:“让母后担心了。”
    “别行礼了,坐坐,快坐。听说民间有个玉姑娘,今日便可以治好你?”太后道。
    “回母后,她是这么说的。”
    “那就试一试吧,不瞒你们说,这玉姑娘原是替我美颜的小丫鬟,乡君程淑兰身边的小丫鬟。”太后笑着道:“我是相信她的能力的。”太后说完,看向昭华公主。
    于是,昭华公主将程淑兰、颜明玉进宫为太后美颜之事,一一说明,言语中皆是对颜明玉的夸赞,事实情况昭华公主对颜明玉的印象却是很好。
    皇上、皇后娘娘听后纷纷惊讶。
    “想不到她和乡君一样有能耐,竟然都入了母后的眼。”皇上夸奖,不由得对皇后娘娘的病情又有了信心。
    皇后娘娘久病缠身,每日身子疲乏、沉重,日日服药不见效,听太后这么一说,倒有了几分期待。
    丽妃娘娘不以为然,坐在一旁,不时用手抚摸几下肚子。
    皇后娘娘瞥了一眼,脸色顿时不悦。
    丽妃娘娘自然看到了皇后娘娘的样子,在心里哼了一声,并不介怀,照旧时不时摸一摸肚子,唯恐他人不知道她怀了孕。
    这时,太监低头走进来,通报道:“皇上,太医同玉姑娘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皇上道。
    “是,皇上。”太监恭敬地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颜明玉同太医进来,二人一进殿内便是行礼。
    皇上令二人站起来。
    太后、昭华公主看向颜明玉,暗暗道,当时看明玉这小丫鬟就是个俊俏的,现在越发出落的好看动人了。不过,二人都是矜持惯了的,并未表现出来。
    “太医,玉姑娘,你们可想到法子治好皇后了?”皇上端着自己问道。
    太医为难,此时的自己和三日前的自己一样,对皇后娘娘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颜明玉则道:“民女有办法。”
    太医心里一阵烦躁,办法?就凭她三日在院子内吃、喝、玩、乐、谈话就想出办法了?太医只期望他死了便死了,千万不要波及妻儿。
    太后、皇上、皇后娘娘、昭华公主闻言心头大喜。
    丽妃娘娘不以为然,暗想,皇后娘娘都病了那么久,太医院可都是网罗天下神医,他们都治不好,玉姑娘能治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快说说是何种办法?”太后着急地问。
    颜明玉突然跪地再次道:“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接下来,民女多有冒犯,还请太后、皇上、皇后娘娘饶民女不死,饶其他人不死。”
    闻言,众人一愣。
    太后先笑起来了:“这丫头可真是会说傻话,你都治好了皇后娘娘,怎么还会让你们死呢?”
    昭华公主也道:“是啊,皇兄母后都是爱才之人,若你真的有法子,皇兄母后非但不会治罪于你,还会重重有赏。”
    “对,放心治吧。”皇上也道。
    皇后娘娘也道:“起来吧。”
    丽妃娘娘仍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颜明玉在起身时,匆促一瞥,便瞥到了一双纤细的手在抚摸的肚子,她暗想这位应该就是新晋得宠的汪府女儿,程大夫人的侄女,丽妃娘娘吧。她并未把思想放在丽妃娘娘身上,而是治病之上。她再次开口道:“太后,民女可否向您借一件东西使一使?”
    “向我借?”太后觉得好奇极了,目光在众人身上晃悠一圈,笑着说道:“你要借什么?难道皇后这儿没有?”
    颜明玉低头道:“民女想借,太后殿中的钟馗画卷一用,用完必还。”
    太后来了兴致,道:“芳姑姑,去仁寿宫,将我的那副钟馗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