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虐死那帮死渣男! >

第47部分

虐死那帮死渣男!-第47部分

小说: 虐死那帮死渣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小包在唱歌的时候运用了精神力,且精神力又刚刚突破ss级,因此即便歌声效果比不上歌姬,但歌声里的感染力也非普通歌手能比,而且就是比起之前唱《关河令》那三首时的时候,其感染力也只会更强,再加上这首歌又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思亲之作,感染力更加上了一个层次。
    于是,毫无疑问的,包小包版的《水调歌头》再次红遍微博,进而红遍网络。
    而《女帝》的销量也如编辑红茶期待的那般,一路上扬,上市后没几天就空降各大网上书店畅销榜首。精装版因为担心定价太贵卖不出去,因此刚开始只印了两千册,结果《水调歌头》一火,歌迷米分丝队伍再次壮大。
    在传播方式上,歌曲可比书强多了,歌迷数量也比书迷更加容易增长,而为了听歌而买书的歌迷也不在少数,再加上部分同样喜欢听歌也不差钱的书米分,因此原本担心滞销的精装版反而先卖断了货。
    这也很正常,买了精装版的歌迷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听歌,不说cd版是在专业录音棚录制的,就是那些力求还原宋时原味的人工奏乐,也跟包小包之前用软件凑活弄出来的伴奏决然不同,不是说人工奏乐更好听,而是人工奏乐与歌声更加和谐配套了。
    因此,cd版的整体质量比之网络版本强了很多。
    而且不说cd,书本身质量就不错,不管是文字质量,还是出版社的装订、纸张质量,再加上包小包亲自绘制的封面也美地不要不要的,因此整体来说,精装版虽然小贵,但物有所值。
    歌迷米分上网一repo,自然带动了销量,于是精装版很快供不应求,因为出版社之前放出过消息,说之后的三册也都会有带cd的精装版,许多歌迷就催着出版社赶紧出剩下三册,甚至还有人说要把《水调歌头》也收录进cd。
    如此一来,出版社不得不紧急加印,当然,这是出版社巴不得看到的结果,因此干起活来心里也是高兴的。
    再说,看《女帝》这销量上升的势头,完全就是一本出版大红书的节奏,负责《女帝》出版的主编这时候已经搓着手默默计算起《女帝》的最终销量了,十万?二十万?五十万?甚
    至……一百万?!
    网络信息时代,出版业也成了夕阳产业,能把书卖出百万册的,那绝对是大神级别的人物,而且这基本属于传统作家,网络写手出身的作家能有这销量的屈指可数。
    而对出版新人来说,别说一百万了,就是十万销量,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之前出版社虽然看好《女帝》,但也只想着能有五六万就不错了,如果《女帝》真能达到十万销量,绝对是超出出版社的期待值。
    但看《女帝》如今的势头,五六万完全没压力,十万似乎也没那么遥远,二十万……努努力或许也没问题,至于再多的……主编也就只敢想想了。
    不过,光想可没用,一本书销量如何,除了书本身之外,营销更是重中之重,甚至有时候一本书命运如何,完全看它有没有碰上一个好的书商。
    原本出版社虽然也挺看好《女帝》,但到底还不算太重视,所做的宣传也不过是比普通网文出版书多了一点而已,此时一看这销售势头,主编立刻决定:加大宣传攻势!
    所谓的宣传自然不仅仅是明晃晃摆在明面上的广告,营销是门学问,善于挖掘书籍特点,根据书本身做学问,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只会做狂轰滥炸似的打广告,那是蠢人壕的做法。
    因此,除了常规宣传之外,出版社别的非常规方法也没少用,种种效果叠加之下,《女帝》销量再度猛增,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则使得《女帝》彻底成为今年出版界的大红文。
    《女帝》出版不久,首都一家地方性小报上报导了一则新闻:华夏顶尖学府t大的一位历史系老教授近日在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时,竟然指定了一篇网文!而且,他还不仅仅是自己这么干,甚至还给自己的几个同事推荐,以至最后除了这位老教授外,又有三位历史系和文学系的教授将这篇网文推荐给了自己的学生!不过这三位教授只是推荐,倒没像那位老教授一样要求学生必须通读。
    但即便这样也很吓人了好么?!
    t大哎!全国所有家长和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t大的四位教授推荐学生读的书,居然是一篇网文?!
    这篇网文,自然就是《女帝》,而这篇新闻刊登的当日,就刺激了《女帝》在首都各大书店的地面销售量,购买人群则是中老年人和家长为主。
    再怎么说,这则新闻也只是刊登在一个地方报纸上,报纸东西如今更是几乎只有老年人和中年人看,因此这新闻虽然会促进《女帝》部分销量,但是在年轻人中和网上,如果没有人幕后推动,可能也就掀不起什么水花了,毕竟这世上每时每刻都有比这更离奇更吸引眼球的事情发生着。
    但是,就是那么凑巧,出版《女帝》的出版社居然发现了这则新闻。
    简直就是瞌睡就给送枕头啊!《女帝》的主编喜滋滋地想着,然后,毫不犹豫地紧紧抓住这枕头,让《女帝》彻底扬名!
    于是,这则原本只是刊载在地方报纸上的新闻很快出现在了网上,最初是被一个小网站转载,而后,有心推动之下,这则转载很快在网上红了起来。
    可是,最先转载的人特有意思地故意抹去了原文出处,那家地方小报虽然有网站,可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网站上的文章跟报纸严重不同步,三个月更新一次就不错了,这刚刚刊载两天的新闻自然还没有录到网上,于是,如此一来,全网就只能找到那一个最先转载的出处,还是个没说清原出处的转载。
    而且,不知是疏忽还是故意,报纸原文偏偏没有指明t大那四位教授的姓名,却又将《女帝》的书名写地格外显眼。
    对于疑心强的网民来说,这就足够他们质疑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了。毕竟这年头造假简直太常见,连暴露在大众目光之下的明星都能造假身高、学历、出身、奖项等等一切能够抬高自己的东西而很久不被戳穿,为了销量,一篇出版文在宣传的时候吹地厉害点儿,简直再正常不过。
    你要低调点儿吹吧,估计也没人理会,可你偏偏吹地人尽皆知,那就别怪英明神武的网民们运用火眼金睛来玩“大家来找茬”了。
    尤其尤其,还是在包小包因为《破灭》而惹了一堆黑的情况下。
    普通人可能还会谨慎地等等确切消息再发嘲讽,可对黑子,尤其是刚刚被打脸,急需找回面子的黑子来说,有一点疑点就足够部分情绪主导脑子的人高/潮了。
    对出版社的动作一无所知,又除了推文扫文发文几乎不怎么上网的包小包,还是看自己微博的评论,才知道《女帝》登报的事,而且,还不是从米分丝口中,而是黑子口中。
    照例发了一条推文博,没过十分钟,再一刷新,就发现今天的评论增长地比平常快得多。
    难道今天推的文特别符合大众口味?
    包小包一边纳闷一边点开评论,然后就看到针对推文的评论可怜兮兮地被淹没在一堆黑子的评论中,而黑子的话,则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吹什么不好吹t大,就一网文还想贴人家t大教授,奉劝你,可悠着点儿吧!”
    “一没原文出处,二没t大教授的姓名,三《女帝》书名标的那么显眼,这广告打地有点儿明显啊。”
    ……
    不过,有黑子,自然也有为包小包辩护的人。
    一个读者就自曝自己就是t大历史系的本科生,据她所说,报纸上那位老教授不带本科生也不带研究生,也就带带博士生的,而众所周知,一个导师带的博士生,基本只有一两个人,这位老教授也不例外。
    因此,一般t大历史系的学生还真不知道这事儿。而这位读者,则是看到网上的报导之后,发现新闻里居然是自己在追的文,又看到有人质疑,才特地壮着胆子跟自己老师打听,又拐弯抹角地绕了几圈,才知道报纸上的老教授居然是系里那个基本半退休,只带博士生的老教授,而报纸上所说的另外三位,也无一不是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也都是只带带研究生和博士生,因此知道的人才那么少。
    刚刚求证了消息的真实性,正准备到处澄清呢,就看到包小包微博下的黑子□□,于是这位读者毫不犹豫地打脸啪啪啪,将自己所知一股脑儿地倒出来,根本没用包小包或者出版社出手,打脸打地及时又干脆。
    部分黑子捂脸退下,但依旧有死鸭子嘴硬地不承认这读者所说,哪怕对方把学生证都po出来也视而不见。
    好在,这时候出版社的后续动作也来了。
    出版社很干脆,打听清楚报纸上的教授具体是哪几位后,刚开始直接大手笔地疏通关系,联系首都台一个读书节目,想让这节目做了一个专访。访的,自然就是那几位老教授。
    然而让出版社没想到的是,这节目最终能做成,居然不是靠出版社的关系,也不是靠电视台的面子——人家老教授是真正的业界大牛,又是半退休的养老状态,压根不稀罕上电视出名好么?
    因此,刚开始电视台没说清节目要求,邀请人上节目时,人家其实是拒绝的。
    最后能节目能做成,还是出版社方面机灵,提醒电视台的人试试说下具体要谈的话题,尤其说下做节目的原因是网上有人质疑新闻真假,再次发了邀请,才请动了几位教授出山。
    于是,包小包微博下黑子正跟人t大历史系小姑娘大战三百回合时,首都台的谈话节目开始了。
    主持人:近日网上盛传一则消息,说t大几位教授将一篇网络小说列为推荐甚至必读书目,推荐给自己的学生,然而网民却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我们节目组得知几位就是消息中所说的教授,所以想请问下几位,这则消息属实么?又是为什么要推荐这篇网文呢?它有何独到之处?
    那位将《女帝》列为学生的必读书目的老教授说道:这消息是真的,推荐这篇文,自然是因为它值得读,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你可能不清楚,这是篇古代背景的文,虽然作者没有明说时代背景,但我看得出来,背景应该是借用了宋朝,其规章典范,俚俗用语,服饰器皿等等无疑不符合宋朝特征……(省略一万字)
    接下来,其余三位教授则从自己本专业,依次讲述了自己将《女帝》列为推荐书目的理由。
    最后最后,主持人问起第一位老教授:那您是从什么途径接触到这本书的呢?据我所知,这本书才刚刚出版,而从出版,到新闻记载您推荐这本书的时间,不过相差两天,这时间差似乎有点儿太短了,难道您不是从出版途径知道这本书的么?难道您也会像年轻人一样上网追小说么?
    老教授扶了扶眼睛,对着镜头笑道:我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我孙女看到后推荐给我,然后,为了看这本书,我第一次注册了网站在网上看书,花了我整整两个月时间哟,才总算弄明白那什么充值买v打分留言……因为不懂,第一次留言还打了零分。哦,对了,我的网络id,(不确定小小声问:是叫id吧?),叫做江夏行,因为是江夏人,少年北行,最终定居首都,所以叫江夏行。
    于是,在主持人和老教授们娓娓的谈话中,黑子们的脸,再度迅速地……肿了起来。

  ☆、65|9。29

电视台节目播出地迅速又及时,再怎么死鸭子嘴硬的黑子也不得不捂脸泪奔,网上关于《女帝》报导真实性的质疑也一扫而空——没看人几个老教授都把《女帝》夸出花儿了么,还质疑个毛质疑!
    而节目播出后,才到了出版社大展手脚的时候。
    有了t大教授在电视上的亲自推荐,出版社吹起牛也毫无压力了,于是,接下来就是地面网络铺天盖地般的宣传!
    各大书店新书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摆着《女帝》,旁边竖着大幅海报,海报上各种宣传词极尽夸张之能事,要是让包小包看到了,估计得鸡皮疙瘩掉一地,什么“t大教授强力推荐,t大博士生必读书目,人生不得不读的好书之一!”、什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最有趣的历史书,最有料的言情文!”、什么“万千网友为之痴迷,雄踞晋江小说网金榜;t大教授鼎力推荐,风靡t大内外!”……反正吹牛不上税,吹呗!
    网络上,各大网络书店的最好推荐位置上依旧是《女帝》,相比起地面书店,网上宣传词吹起牛来更是一个随心所欲,于是肉麻度、羞耻度直升n个level,再加上买家评论里有许多从网上就追着《女帝》的读者们真情实感的repo,看上去真的是物美价廉物超所值值得入手呢!
    当然,网上能做的文章远远不止这些,既然有了t大教授们提供的诸多夸赞之词,出版社自然不会浪费,微博营销号轮起来!贴吧论坛水军水起来!企鹅空间搀着私货的小清新鸡汤转起来!各大网站广告软文飞起来!
    一时之间,网上遍是《女帝》吹,而且,除了出版社自己花钱找的营销号,《女帝》本身也赢得了很多读者嘛,于是,继t大教授之后,不断有消息传出:某某大学某某教授也推荐《女帝》啦;某某大学历史系用班费一起买《女帝》啦;咦,某个走高知路线的明星也推荐《女帝》啦(⊙o⊙)!
    不管真喜欢假喜欢,当一本书成为潮流,成为“有知识”的代名词,那么在这个追赶潮流的时代,必然有无数人一涌而至,无论他们是真对书有兴趣、是想“充实”自己、是为了交际时有谈资、是为了装逼……总之,不管为了什么目的,他们都为《女帝》贡献了一份销量!
    于是,多方联动之下,《女帝》彻底红透半边天,网络地面双丰收!
    主编看着蹭蹭往上涨的销量笑得合不拢嘴,包小包则眼看着微博米分丝蹭蹭涨,银/行/卡里的存款数字蹭蹭涨,自己在大众眼中的定位也从不入流的网文写手升级为畅销书作家,甚至还有想要购买《女帝》影视、娱乐、漫画等的商家上门,不过包小包想着自己反正也不缺钱,自己又有能力将其影视化游戏化甚至漫画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