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商后 >

第139部分

商后-第139部分

小说: 商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太师并不辩驳低声答道:“老臣知晓。”
    “你知晓?!”李澈怒气更甚:“你知晓便是这般教你亲弟的?让他关了城门不允流民出城,逼得流民造反?!你知晓,便是这般欺上瞒下,便是这般对待朕的信任?”
    曹太师低着头,不发一言。
    李澈见他不出声,当下更怒,顺手抄了奏章又要朝曹太师砸过去,正在这时,却感觉手被轻轻拉了拉、
    李澈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而后闭了眼。
    刘萱轻咳一声开口道:“朝廷重事本不该我一个后宫女子过问,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还望曹太师能够解答。”
    曹太师沉默片刻,而后淡淡开口:“贵妃请讲。”
    刘萱微微一笑:“正如陛下所言,陕地乃是曹太师的故里,陕地之人皆知曹家不知帝皇,陛下虽然不曾说,但如此放纵之意,曹太师应当心中也有数,这是陛下为表彰曹太师功勋,而赐给太师的封地。”
    封地二字一出,众人皆朝刘萱看来,即便是曹太师也是一脸讶然,他看了看面上含笑的刘萱,又看了闭眼不言的李澈,面色微动重新低下头去。
    刘萱见他终于明白,叹了口气道:“恕我愚钝,陕地如同曹太师的封地一般,为何曹太师还任由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
    曹太师的头更低了些,他双唇蠕动可却无言。
    一直闭眼的李澈此时睁开眼看向他道:“朕问你,为何会让此事发展到如此地步?!若是其他之地,朕会以为乃是你不愿相管之故,可那是陕地!是朕赐给你的陕地!”
    听得此话,曹太师再也无法不言,他重重叩首,语声微有哽咽:“老臣知错!”
    “朕不要听你说什么知错!”李澈怒声道:“朕要知道为何。你会允许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
    曹太师额首紧紧贴着地面,他语声哽咽:“陛下,老臣老了……”
    一句话带着说不出的苍凉,即便是刘萱也心中一痛。
    柳太傅等人纷纷朝曹太师看来,目光之中带着痛,又带着不忍。
    “老臣老了……”曹太师苍凉道:“老到已经猜不透陛下的心意,将陛下的宠信当成了理所应当。将陛下提拔别派。当成了要除去曹家而走的每一步,老臣这些年一心壮大曹氏一族,能用的。不能用的都提拔了,老臣总以为有老臣看着,就算那些人无能也不会有大错。”
    曹太师深深吸了口气:“可是老臣从未想过,自己已经老了。老到他们已经能够联手欺瞒老臣,当老臣得知此事的时候。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不可控?”李澈闻言语声更冷:“你想怎么控?将那些受灾的百姓全部杀了?还是永远瞒着朕?”
    曹太师匍匐在地,并未回答。
    李澈见他如此,语声缓了些:“曹太师,没有你便不会有李氏王朝。这份功绩先皇记着,朕也记着,陕地乃是你曹家根基所在。这么些年赋税收了多少,朕从未问过。出了大旱之事,你曹家非但不开仓济民,反而关城,朕看你真的老了,老糊涂了!”
    “你忘记了我李氏王朝是如何来的?”李澈显然怒不可抑:“若不是前朝弄得民生怨道,先皇又怎会背着不忠不义的罪名起兵?朕以为你是明白的,你的心中也是有着大义的,可如今朕瞧着,你当年的壮志,当年的雄心都被权势给弄没了!”
    曹太师又一叩首:“老臣老了,确实如陛下所言忘却了当年壮志。”
    李澈深深吸了几口气,微微平复了怒火,这才看着他道:“你莫要同朕说什么老了,事情是你曹家惹出来,朕斩了你曹家之人,你可有怨言?”
    “老臣不敢。”
    “朕要听的不是你敢不敢!”李澈怒火又起:“朕问你心中可曾有怨?!”
    曹太师缓缓抬起头来,迎上李澈盛怒的眸子,恭声道:“老臣从未有怨。”
    李澈静静的看着这个双鬓已经斑白的曹太师,良久之后缓缓开口:“既然无怨,便滚出去处理好陕地之事,开仓济民,济到再无灾民为止,否则提头来见!”
    曹太师身子微抖,躬身领旨。
    见他领旨,李澈这才看向柳太傅道:“太傅与太师协领要务,出了这样的事情责无旁贷,官降一品,与曹太师一同奔赴陕地,处理陕地之务,御赐令牌如朕亲临,若有不服者,可先斩后奏!”
    李澈说完松了握着刘萱的手,从腰间取下令牌丢了过去。
    柳太傅急忙捡起,而后叩首:“老臣领旨。”
    李澈闭了眼,长叹了口气,语声之中有些说不出的疲惫:“下去吧。”
    柳太傅与曹太师叩首谢恩,而后与众人退出了御书房。
    刘萱起身来到李澈身后,伸出手轻轻在他额间揉着,微微一笑道:“我还以为,你要如何处置曹太师呢。”
    李澈闭眼享受着刘萱按压,他淡淡开口道:“朕今日连斩曹家两名大臣,又下旨捉拿陕地巡抚与总督,曹家实力已然大损,再者即便是处罚了曹太师,流民一事仍是无法妥善解决,不如由曹家自己去想办法。”
    刘萱笑着点了点头:“曹家财富已经数不胜数,此举不但能够让曹太师念及陛下恩宠,更能安抚流民,亦可大大削弱曹家,陛下一箭三雕萱儿佩服。”
    “佩服?”李澈闻言轻哼一声:“朕宁愿留着曹家,也不愿发生陕地那般官逼民反之事。”
    刘萱闻言点了点头:“先前听闻税负一事,到让我想起回蜀地之时遇到的江小公子来。”
    李澈闻言睁开眼,顺手牵过她的手,将她拉至膝间坐下,而后揽上她的腰环抱着她道:“那江恒确实是个人物,这大半年来蜀地被他治理的井然有序,朕曾以为他需要几载才可达到如此地步,就是蜀地的税收也比往年多了许多。”
    刘萱闻言一笑,她的双臂勾住他的脖子,俏皮道:“陛下猜猜,那些税收是如何而来?”
    李澈挑了挑眉:“世家?”
    “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陛下。”刘萱笑着道:“既然陛下知晓,那也自当明白国库为何空虚。”
    李澈抿了抿唇,淡淡道:“朕自然知晓,只是世家之势盘根错节,朕还不可动之。”
    “那倒未必。”刘萱嘟了嘟嘴道:“陕地之事便是一个契机,陛下可借由陕地之事,一举削弱各大世家势力。”
    李澈闻言似有些心动,他蹙眉细细思索片刻而后道:“此事确实是一个契机,只是各大世家却并不那般容易配合。”
    “何须他们配合?”刘萱闻言笑了笑:“借由此事,陛下个拍巡察使,前去各地巡查各大世家产业,以往透漏之税陛下可以既往不咎,但今后必须如实上缴税务。若是他们想些乱七八糟的主意,陛下不妨下一通文,但凡无主产业悉数充与国库。”
    李澈闻言眸色大亮,他狠狠在刘萱面颊之前亲了一口,而后看着她笑道:“萱儿,你可真是朕的福星!”
    刘萱何曾见过李澈如此喜形于色的模样,她微微有些羞涩道:“萱儿只是出了个主意罢了,具体如何实施,还是要看陛下,再者萱儿的主意并不完善。”
    “不,已经十分完善。”李澈笑着道:“朕不但要彻查各大世家产业,更要彻查每一处产业,所有产业必须上报,倘若不报者视为公产,悉数充与国库!”
    刘萱闻言顿时大为佩服,李澈的想法比她的想法不知好了多少,只是这样的想法要彻底执行,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妥的,她离开李澈的怀抱,朝他翩然一笑:“萱儿瞧着陛下定然有事,便先告辞了。”
    李澈朝她扬了扬唇点点头:“萱儿先回去歇息,朕知晓你昨晚累坏了。”
    刘萱面上顿时一红,她娇嗔看了他一眼,而后转身离去。
    她真的有些想不通,明明应当他比自己更累,可为何他却精神抖擞,自己却是手软脚软。L

☆、第204章:暗生闷气

刘萱出了御书房,小柱子便立刻迎了上来,行走两步,离御书房远了些,小柱子才低声叹道:“娘娘可真是厉害,先前陛下的怒火差点将小柱子吓哭。”
    刘萱闻言笑了笑,她看向小柱子道:“你低估了陛下的自制之力,即便是他再如何盛怒,他的心中仍是清楚的,便如曹家之事,陛下虽是斩了两位曹家栋梁,但只要曹太师在,曹家便不会倒,更不会铤而走险。”
    小柱子点了点头,面上一片赞叹之色:“莫怪陛下如此宠爱娘娘,娘娘蕙质兰心,陛下见着娘娘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
    刘萱不以为然的嘟了嘟嘴:“我只是说出他心中所想罢了,没有我,他也会借由此时动各大世家的脑筋。”
    正说着,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刘萱与小柱子回头,只见崔来福正快步往外走。
    见刘萱面带疑惑,未等她发问,崔来福便笑着道:“陛下此刻心情已然大好,命老奴传柳少府,与孙少詹事觐见,娘娘功不可没啊。”
    刘萱闻言笑了笑:“陛下展颜便好。”
    崔来福朝她行了一礼:“老奴还有事便先行一步了。”
    刘萱点了点头,崔来福便急冲冲朝外走去。
    回了甘露殿,冬梅与花影在殿外迎接,见到刘萱与小柱子都是面上带笑,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陪着刘萱朝殿内走,冬梅边走边道:“娘娘去了之后,陛下心情可曾好些。”
    刘萱笑了笑还未答话,一旁的小柱子便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你们不知道,咱们娘娘到了御书房。陛下前一刻还在盛怒之中,后一刻见着娘娘面色便缓了下来……”
    小柱子夸张的说着,冬梅与花影听得是一愣一愣,带小柱子说完,刘萱早已到了殿中坐下。
    刘萱看着小柱子笑道:“今日我才发现,小柱子你即便出了宫,凭着这说故事的本是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小柱子闻言。原本兴奋不已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他哀怨的看了刘萱一眼:“娘娘取笑小柱子了。”
    看着他故作哀怨的耍宝模样,刘萱顿时乐了,她笑着道:“我可不是取笑你。我只是高兴你有此一才,这样以后我要是闷了,也可唤你来说说故事,保准有趣。”
    小柱子闻言也露了笑。那白白的牙齿特别显眼:“能逗娘娘一笑,是小柱子的福分。”
    正在说笑。刘萱的肚子却突然响了一声,一旁的花影急忙道:“娘娘还未进食,想必此刻已经饿了,奴婢已经备下饭食。此刻正热着呢。”
    刘萱摸了摸肚子,点了点头:“摆膳。”
    用完饭后刘萱绕着甘露殿慢走消食,走了两圈无意间看到又宫女从此处匆匆而过。甘露殿乃是后宫通往朝堂的必经之路,一个宫女从后宫匆匆而过。显然是要前往朝堂。
    刘萱停了步子,指着那宫女向一旁的小柱子问道:“那宫女是何人?”
    那宫女从甘露殿匆匆而过,小柱子自然也注意到了,听得刘萱发问,他有些踌躇低声禀道:“那是曹淑仪身边的贴身宫女。”
    刘萱微微一愣:“曹淑仪解禁足了?”
    小柱子摇了摇头:“未曾解禁足,只是陛下仅仅禁了曹淑仪的足,却未曾说过不允淑仪身边之人外出走动。”
    刘萱闻言皱了眉头,她轻声问道:“以往,这宫女是否也经常前去朝堂?”
    “谈不上经常。”小柱子心中暗苦,怎的今日好巧不巧正被刘贵妃瞧见了?他心中叹气老实回道:“只是偶尔前去罢了,先前奴才再陛下面前伺候之时,也曾遇见过,不过是送些小东西,亦或是淑仪亲手抄的佛经罢了。”
    说到此处,小柱子抬头看了刘萱一眼,见她皱眉,急忙解释道:“娘娘切莫多想,每次陛下只是让人将东西放下,然后便将人赶走了。”
    刘萱看着小柱子的模样笑了:“你紧张什么?我只是随便问问,再者咱们的陛下可不是那般容易心软之人。”
    说完她脚下一转,朝甘露殿内走去。
    小柱子摸着后脑勺想了半天,贵妃刚才那话到底是在夸赞陛下专情呢?还是说陛下心狠?
    刘萱后来再也没问过那宫女之事,接连几日李澈也未曾来过后宫,刘萱知晓他定是连夜与柳枝青孙逊等人商讨削弱世家一事,倒也不曾放在心上。
    只是某日散步之时突然想起来,便前去小厨房亲手做了碗羹汤,让小柱子给李澈送过去。
    小柱子捧着羹汤颠颠的给李澈送去了。
    他将食盒呈上,看着李澈慢慢饮着,傻笑着道:“今日奴才才知晓娘娘有多在乎陛下。”
    李澈闻言搁了手中的汤匙,挑眉看他:“此话何意?”
    小柱子当下笑着,将那天刘萱撞见曹菲贴身宫女的事情给说了一遍,说完还补了一句:“以往陛下忙便忙了,娘娘也从不过问,可今日她却亲手做了羹汤让奴才送来,可见娘娘虽是大度,但也会吃味的。”
    李澈闻言薄唇轻扬,深邃的眸子有流光闪过,他挑了挑眉语声有些玩味:“是么?”
    “可不就是吃味了嘛。”小柱子一脸笑意:“奴才虽是个宦官,但也知晓女子吃味起来,醋劲可是大着呢,陛下得空的时候,是不是去甘露殿坐坐?”
    李澈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着汤匙,他微微点了点头:“也好。”
    小柱子跟随李澈十多年,说句不好听的,李澈即便是脸色不变,他也能凭自觉察觉李澈心情是否愉悦。
    他心里暗自偷笑,咱家的陛下有个习惯,越是甜蜜高兴的时候,这面色就越是沉稳,比如现在。明明心里就甜开了花,可偏偏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他又不是刘贵妃,陛下这般矜持是何必呢?
    当然小柱子也仅仅敢心里想想罢了,他又不傻,要是将心中想法说出,万一陛下恼羞成怒那该怎么办?
    小柱子不动声色的看着李澈饮完羹汤。收拾收拾拎着食盒退出了御书房。
    晚间时候李澈果然来了甘露殿。
    刘萱瞧见他微有讶异:“怎的今日来了?”
    李澈没有回答。只是用那深邃的眸子静静的看着她。
    刘萱有些不解,偏了脑袋看着他疑惑道:“事情忙完了?”
    这话一出,刘萱就本能的察觉到李澈的眸子有些冷了。她微微皱了眉,长长的睫毛扑扇扑扇着,面上全是一片不解之色。
    李澈叹了口气:“未曾忙完。”说完他脚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