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换做其它朝代,一帮由文臣组成的出使队伍大约就当真会被这个脑残国王给当场灭了,但可惜,新国王实在是小瞧了唐人的战斗力,他不但没有灭掉王玄策一行人,还让王玄策给跑了。
出将入相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经常会被拿到嘴上说,但是历数中国各朝各代,当真能做到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宰相,基本上都出在盛唐一代。唐人善文尚武,精神中自有一股蓬勃之气,所以就算是文臣,大多数也都有着一身不错的骑射功夫,因此就算是在重兵之下,王玄策仍然在着随从的掩护下给跑了出去。
他跑出去之后,并没有回长安哭诉,而是想办法找回场子。因为这件事情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唐人从来没有这么被周边小国欺负过,若是这个亏他默不作声的认了,那不仅仅他本人的仕途从此中断,只怕在诸国之中,大唐的颜面也荡然无存。
所以,哪里跌了跟头哪里站起来,哪里没了的场子就在哪里找回来。王玄策抱着这种狠劲儿,逃出来转了一圈之后,就把目光瞄到了离着天竺最近的一处地方——吐蕃。
大唐的骑兵骁勇不假,但一则长安山高水长,二则中原的地理环境跟天竺这边的差别很大,到此地未必合用。所以最经济实惠的武器,莫过于吐蕃的骑兵了。
大唐和吐蕃是友邻,文成公主又刚刚在贞观十五嫁过来,如今两家那还是在蜜月期,所以王玄策毫不犹豫的跑到了吐蕃,问松赞干布借兵。王玄策原本以为这事情是十拿九稳的,毕竟唐朝没有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说,大唐的脸面也是公主的脸面,为了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文成公主都不可能不管,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事情还是出现了意外。
文成公主站在大唐这边是没错,但松赞干布这人却很有野心,他与大唐联姻并非是真心敬服大唐,而是想要借助大唐的力量统一吐蕃,然后再徐徐扩张,所以他是一点儿都不介意给大唐找点麻烦的。
松赞干布接见了王玄策,非常热情的款待了他,并且送了许多礼物给他,作为吐蕃的贡品让他送到长安去,却丝毫不提借兵一事。最后因为文成公主的干涉,不得不出了一千二百人,但仅靠这点兵力想要打败阿罗那顺,却是天方夜谭。因为阿罗那顺的军队,至少有三万以上。
不过王玄策并没有生气,而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接受了松赞干布的“馈赠”,就在松赞干布以为他要带着这点儿人随便打一打,然后回京覆命的时候,却不料王玄策带着人虚晃一招,直接去了泥婆罗,也就是后世的尼泊尔借兵。
王玄策知道,自己一个人以大唐使者的身份去泥婆罗借兵,泥婆罗的国王或许会敬畏他,但是却不一定会同意借兵给他。但是带上松赞干布送的一千二百人,借着松赞干布王中之王的名头,他要忽悠人马就容易多了。
就这样,王玄策东凑凑,西凑凑,在着泥婆罗要到了七千人,然后就带着八千二百人直扑中天竺,与自己的副将蒋师仁一起,凭着高超的指挥艺术,成功的大破中天竺,将阿罗那顺及其妃、子俘虏,另外还俘虏了一万二千多人,迫降了五百八十多所城邑集落。
听完这个故事,长孙颖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王玄策也真是太彪悍了。
“那圣人有什么封赏呢?”长孙颖好奇的问道,这种灭国之功,怎么也得加官进爵了吧。
“没什么封赏。”刘绣摇了摇头,然后看着长孙颖,似乎有些不理解她的大惊小怪,“不过是天竺那种蛮夷之地而已,平了不是很正常?咱们朝中光是王子就有几十个呢,那一个国也不比一个道大,有什么好值得夸耀的。”
正常正常正常……长孙颖脑中回响着这两个字,然后看着一脸习以为常的刘绣,忍不住给着这些土著跪了。
她与着唐人的区别,大约就是不管多久,都没办法习惯这种“天朝上国”的心态吧。
她生活的时代,的确已经很久都没有万邦来朝的盛景了。
☆、第139章 丧事
大唐不把天竺当回事,一个原因是这地方远,跟着领土不搭界,打了也是丢给别人,除了多几分贡品之外没有别的好处。另一个原因则是天竺这地方的人,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你打赢了一头狼叫英雄,打赢了一头猪,实在很难被人称为豪杰。
阿三的战斗力,在一千年后也没有多大进展,一船人都能将他作为殖民地,千年之前被一个人打败也不是太天方夜谭。
所以,不止刘绣她们那种小宫女来说这事儿不算什么,就算是王玄策本人也没有太在意,在唐人的眼中,只有把着北面的突厥们揍得哭爹喊娘,那才叫英雄。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游牧民族才是天然的大敌,长城为此而建,边塞为此而修,但是历朝历代能跟着游牧民族实打实的打仗,并且将着人灭国的,也只有在唐初一代了。
所以,在着将星如云的初唐,王玄策的光芒就黯淡了许多,他本人的军事成就仅能算作合格了,皇帝因为他没有坠大唐的威风而对他进行了嘉奖和接见,至于其他的封赏就没有了。
实际上王玄策这一仗对于朝局的影响,还不如他送来的那几个胡医。
太宗年轻的时候,还嘲笑过汉武帝求仙问道的事情,但是等到他如今,却也着实没有好到哪里去,对着方士极为迷信。他与汉武帝的最大不同,也许就是他的目光更加国际化吧,所信赖的方士不仅有国内的,还有不少国外的。
王玄策带来的这个叫那逻迩娑婆寐,自称活了二百岁,太宗听了对他十分礼遇,在金飚门内给他设了个医院,让他造延年之药,还命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视。虽然大家都觉得那个方士是骗人的,但是却没有人敢揭破这个皇帝的新装。甚至李治也以孝顺为名,默不作声的看着父亲这样胡闹。
李世民这样,得了便宜的自然是李治。
长孙颖听了这故事也笑着没有说破,她与李治本是一体,见着李世民精力强盛时李治过的有多战战兢兢,所以如今巴不得李治能尽快掌权,免得李世民活的久了,又对太子之位产生什么想法。
**
“儿子啊,要乖知道不?这几天要好好的,免得让你娘受苦,也不要让我操心。”李治摸着长孙颖的肚子认真的说道,逗的长孙颖一笑,“你跟它说这些他哪里听得懂,该什么时候出世就什么时候出世,哪有你这样商量的。”
“唉,真是天不从人愿,”她这么一说,李治也觉得有点傻,遂松开手直接坐到了她身边,然后有些沮丧的说,“守了十个月,就等着这几天,我专门都把时间空出来了,没想到竟然又发生了这种事。”
“你这话别让外人听到了,”长孙颖听着这话心里头一颤,然后却是下意识的就拍了他一巴掌,李治却是一脸无所谓,“行了,我在外面装的都够久了,在屋里头难道还不能说说心里话。”
李治说的这件事,便是指高士廉病逝的事情。这位舅姥爷爷原本就快不行了,后来皇帝派人赐医赐药,看着缓和了下来,却没想到昨日里竟然没了。
不过高士廉如今已经七十二岁了,在古代这个医疗水平之下,他能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是高寿,所以家人并不意外,只是有条不紊的布置丧礼。原本只要按程序走就没问题了,但是谁知道皇帝却忽然插一杠子,让事情有了转折。
皇帝插这一杠子,便是他自己要去为高士廉哭灵。
若是普通人家,民间自有着娘亲舅大的习俗,高士廉待着长孙兄妹名为舅舅,实为父亲,也当得起他这外甥女婿的一拜,但问题是他是皇帝啊!自古以来都只有臣对君跪的,那有君哭臣灵的,房玄龄一帮大臣当下就被吓到了,房玄龄极力劝阻,但可惜太宗向来擅辩,房玄龄这老实人根本就劝不住他,一不留神,就直接带着随人从兴安门出宫,只奔高家。
长孙无忌正在高府灵堂,听说太宗要来,吓得赶紧出门拦住御马,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他方便劝住皇帝了。长孙无忌劝谏说皇帝正在服用丹药,不能哭丧,为什么不为宗庙社稷考虑而自珍自重呢?而且高士廉自己也不愿因自己的死,而让皇帝屈驾前来,所以皇帝回去吧。但李世民不听,最后长孙无忌无奈,干脆跪在道路中央,一副你要过去就从我身上踩过去的架势,终于将李世民劝了回去。
不过,李世民回宫之后,却始终觉得没有去祭拜有负老舅当年对自己的赏识爱护,于是机灵一动,让着李治带他去高家致哀。
你们说朕身份太过重,会折了老舅的阴福,那我的儿子总该没事了吧?况且这本来就是他母亲的舅舅,若是他母亲在世,定然也会想去舅舅灵前进一柱香的,他代母亲去尽一回孝,有什么要紧?
李世民抱着这种想法,直接就忽略了李治家里还有个待产孕妇的事情,直接就把李治找来,哭了一通之后,将着自己的意思说了,然后要李治“主动”去要求给高士廉哭灵。
李治听着父亲这个主意,别提多郁闷了。高士廉对着长孙兄妹情深意重不假,但是到着李治这里,跟着这个舅公却并无太多的私人感情,因为兄弟三人之中,高士廉明显是喜欢李承乾过多一些,甚至他身体变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承乾被贬谪,李治对他没有恶感已经是看在他是长辈的份上,又怎么可能对他有着李世民那么强烈的感情?
但是,李世民既然张口了,李治就是再不愿意,也要摆出一副哀痛欲绝的表情,跟父亲表示这事情自己也很难过,别说去高府哭灵了,就是去那里帮忙也是应该的。
李治说的是客气话,却没想到李世民当真了,当下就拍板让他去高家帮忙,然后等着高士廉出殡了再回来……李治没想到老爹如此实心眼儿,一口气憋得不行,但也只能乖乖照做。
所以,等回到长孙颖这里之后,他跟着肚子里的孩子嘟囔了半天,无非就是你一定要听话,千万别在老爹不在的时候跑出来,老爹可是要看着你出世呢。
长孙颖原本听说他不在,心里头也都害怕着。因为这也是她头一次生孩子,虽然知道李治就算是在也是在外面等着,但他人在这里总是踏实些,他若不在,万一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事也没个人拿主意。不过这会儿被李治这么一搞,她心情倒是放松了许多,也拍着他的手笑着说道,“你去不过就是两三日,御医也说了日子还早着,不必担心。”
“嗯。”李治应了一声,心里头却还是有些不舒服。
**
抱怨归抱怨,李治第二天还是穿了素服去高家,他知道这事儿自己不乐意,高家也不乐意。办丧事本来就累人,如今还加上皇帝这样“恩宠”,一方文武百官来高家吊唁的人激增,二来高家还要腾出人手来照顾李治这个太子,工作量顿时激增,男女老少都忙的脸色苍白。
“九郎辛苦了,这几天家里头乱糟糟的,有不周之处你多海涵。”东阳公主亲自过来跟李治赔礼,她是太宗的第九女,驸马就是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作为宗妇的她在这个时候是必须出现主持大局的。不但所有的女客要归她管,有些皇室宗亲,高履行未必能说得上话,最终还是要她出面。
所以这两天东阳公主根本没有好好吃过一口饭,基本上都是凭着补品撑着。
“咱们自家兄妹,你就不必如此客气。外面怎么样?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李治看着东阳公主苍白的小脸,自己也有些无奈。他名义上是来帮忙,但是高家哪里真敢让他做什么,光是他去上一炷香所有人都得跪一次,所以李治也只能躲在后厢无聊的喝茶了。
“幸好有舅舅帮忙,要不然这样大的事情,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东阳公主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苦笑着说道,“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只是高家,诸王公主们送一份礼就够了,并不需要亲至,但李世民既然派出了太子,公主们哪里敢摆着架子不来?于是好家伙,公主长公主加起来就是几十个,面临着这忽然多出来的贵客,东阳公主不得不收拾一片净室给她们用。而诸王虽然在藩地不能来,但是拜着李治先前的政策所赐,世子却有一大把,这些人来吊唁,东阳公主也不能轻忽,于是又拨出一片人伺候这些。
除此之外,那些高官显贵们,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至于真正来奔丧的高家本族人,也是不能怠慢,所以东阳公主忙的恨不得能分出十几个身子来。
这被老爹坑了的兄妹俩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泛出了个苦笑,东阳公主对着李治行了个礼,“那您暂且先在这里休息,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
“我去看看晋阳他们吧。”李治想了想,然后笑着对东阳公主点了点头,公主们未必各个都和睦,在一起总是容易生事端,有他坐镇会好得多,这也算是间接的帮东阳公主的忙了。
“那有劳九郎了。”东阳公主听到这话,顿时松了口气,赶紧引着李治往外走。兄妹俩刚走到廊上,便见着有人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见着李治腿一软普通一声就跪下了,“殿,殿下,长孙,长孙,”
李治听着这话,脑子嗡的一声,一把抓住了那人的手臂,“她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写到高家,就想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提到高舅舅,大家都只想到他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但素大家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他跟兰陵王一家子的关系吧。
嗯,点头,就是这样,他们都姓高,其实是一族的。
高舅舅的祖父,就是高欢的从弟,高舅舅祖父、父亲都被封过郡王,他的妹妹,就嫁给了长孙晟,生下了长孙兄妹,所以高士廉本人是北齐的宗室……
所以忽然就对着高舅舅的美貌有了信心……
☆、第140章 意外
李治今天出门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如今听到那句不好了,只觉得心跳空了一拍,赶紧抓住那人问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长孙,”那人结巴了半天,才把气喘匀了,然后哭丧着脸报道,“长孙相公晕倒了,前面慌作了一团,殿下你快去看看吧。”
李治听着这话,当下就愣在了原地,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
长孙,他才想起来,不止自己家里头有一个,这儿还有个老的呢。
时人皆习惯称宰相为相公,这人说的长孙相公,便是长孙无忌了。
高士廉是个谨慎的人,他的谨慎不仅表现在隋朝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