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元-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大人,确实出了大事了啊,怯不花将军战死了李普大人,已经到了外面,高邮府,出大事了”
高邮府出事了?众人还没有被酒精迷晕,高邮府一旦出事,那扬州就陷入了包围圈。
“怎么回事?”偰哲笃问道。“让李普上来”
不等卫兵出去,李普已经跌跌撞撞地走了上来,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神气,死灰色的脸,只有两颗眼珠还在动着,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放在外面,和个叫花子差不多,哪里像个朝廷命官
跟在李普旁边的,倒是有一个端端正正的青年,虽然衣服上也是风尘仆仆,但是仍然那么从容不迫,这个人,大家都认识,是何家二公子'》,何照杰。
“李普,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人,小人无能,有愧大人重托啊”李普突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我不是听你哭的,快给我说,到底怎么回事?像个男子汉一样”偰哲笃火了。
李普止住了哭声,慢慢说道:“大人,半年前,小人和怯不花将军,奉行省的命令,一起到了高邮府,接管高邮府,没想到,没想到”说着,李普用手捶着大腿,又开始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李大人,不要悲伤,到底怎么回事?”赵链走过去,拿起一杯茶水:“来,先喝点水,压压惊。”
李普没有接过茶水,要不是赵链,他哪里会落到这种地步,其实刚才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不管怎样,行省派自己和怯不花一起去高邮府,非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而还被人家给囚禁起来,好容易逃出来,怯不花却完蛋了,怯不花可是蒙古人这就好比两个小孩去河里玩,一个小孩淹死了,回家之后,大人肯定会迁怒另一个小孩,所以,他提前就装好了可怜的样子,说不定能够蒙混过去。
“大人,去了高邮府,张士诚人面兽心,先是显得非常得热情,将我和怯不花将军骗进了高邮府衙,让我们放松了警惕,然后,突然难,将我和怯不花将军,以及五千士兵全部扣留了起来,凡是反抗的,都立刻被杀了,就连怯不花将军,也被打了一火铳,腿断了”
“放肆,这个张士诚,太过分了”达识贴睦迩气愤地将酒杯一摔,说道:“大人,请派我带领五万精兵,前去围剿张士诚”
偰哲笃并没有同意,只是接着问道:“后来怎么样了?你们怎么出来的?”
“我们被关在府衙里面半年,有什么公文往来,有时候还需要我去书写,这样,慢慢地熟了,他们对我们的监视也越来越松,后来,在这位何公子'》的帮助下,烧掉了张士诚的军火库,趁着大乱,我们逃了出来。”李普说道。
“那怯不花呢?”偰哲笃问道。
“本来我们要一起逃出来,可是,怯不花将军想将五千士卒也救出来,乘势将高邮府夺过来,没想到,被张士诚识破了计谋,五千士卒,和怯不花将军,都已经升天了我要不是走得快,恐怕就没性命回来见大人了”说着,李普又大哭起来。
“算了,你先下去吧,这位何公子'》,你留下。”偰哲笃说道。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事爆发
第二百五十四章战事爆
何照杰心中一喜,自己的机会来了。
“是,大人。”何照杰答道。
“你怎么知道高邮府生的事情?怎么会去救李普和怯不花?”
“大人,在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是皇恩浩荡,自幼就想报效国家,如今反贼当道,好男儿,自当忧国忧民。”何照杰一边说,一边看偰哲笃的脸色,看他越来越沉不住气,时刻就能作一样,知道自己说这些往脸上贴金的话让对方很反感。
何照杰不敢多说闲话,接着说道:“在下是盐商,但是,高邮府那边的生意最近非常不好,在下就知道,高邮府里恐怕有别的事情,所以,就亲自打探一番,没想到,狂妄的张士诚,居然扣押了府尹大人和达鲁花赤大人,自己做了高邮府的土皇帝,还说什么替天行道,反元复宋之类的宣传,在下没有别的能力,只好悄悄将二位大人救出来,没想到,怯不花将军还是遇害了。”
好容易有机会和行省左丞这样的一品大员说话,何照杰当然要添油加醋了,他恨不得行省可以立即兵,将那个该死的张士诚干掉。顺带夸奖夸奖自己,留个好印象,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有利。
果然,这么一说,旁边的其他人,都已经露出了欣赏的眼神,这个何公子'》,没有看出来,除了是个盐商之外,还是个如此爱国之人。前段时间扬州府尹吃错药了,还故意找何照杰的麻烦。
“高邮府的情况,你熟悉吗?”。偰哲笃问道。
“大人,高邮府情况非常复杂,如今,张士诚占据了高邮府,势力更加扩大,据我观察,高邮府里至少驻扎了几千人的部队,在城外,还有一个水军大营。如果再放任下去,张士诚恐怕会更加猖獗,不把行省放在眼里。”
说完,何照杰就后悔了,如果自己夸大了张士诚的势力,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怎么办?行省要是害怕,不去围剿怎么办?
果然,偰哲笃脸色非常不悦:“何公子'》忧国忧民,深为行省的榜样,我会替你上书朝廷奏功的,现在,没你的事了,先下去吧。”
只是,何照杰不知道偰哲笃为啥不高兴,何照杰将张士诚刻意夸大,算是点了偰哲笃的痛处。
要不是念着这个人有救了李普的功劳,偰哲笃就要怒了,放任张士诚,他这不是在说自己吗?当初将张士诚招安,不是自己同意了的吗?作为行省左丞,偰哲笃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只是因为贿赂了皇上身边的红人哈麻而已。偰哲笃打仗不怎么在行,官场上的一切倒是非常精通。
同样,赵链也非常反感这个何照杰,招安的计划,可是他制定的。
何照杰听到已经在撵自己了,只好告退。
“大人,我们立刻起兵,把张士诚捉拿来治罪。”福寿说道。
“此事急躁不得,请出征滁州的右丞回来再说。”偰哲笃说道:“大家立刻回去,整顿军队,准备开征高邮”
众人面面相觑,左丞大人这是怎么了?就一个张士诚而已,派达识贴睦迩去,就可以将张士诚剿平了,用的了这么大张声势吗?根本就不用通知右丞相。
偰哲笃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从他的眼光看,这个张士诚,是个头疼的人物,盐场,泰州,兴化,高邮府,这些地方,如今都落到了张士诚手中,如果他乖乖地守着那些地方就算了,可是,现在李普跑回来了,行省不能不重视,而且,得相当重视,不出则以,一旦出动,必须将张士诚给消灭掉,
扪心自问,偰哲笃根本就没有勇气再派军队前去围剿,这副烂摊子,就交给右丞来抉择吧,反正行省里面,右丞比自己的官职要大,而且,他那么威风,又跑去滁州围剿朱元璋。至于右丞怎么抉择,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回来进攻高邮,那就等于放过了滁州的的朱元璋,这个朱元璋也是个不安分的主,没准会搞出更大的动静来。万一朝廷怪罪下来,都是右丞的失误,和自己没关系。
滁州的战事陷于胶合状态,余阙心情非常沉重。
自古以来,顺从朝廷,才是臣子的本分,而造反的贼子,都不会有好下场,至正三年,余阙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后调入淮南江北行省当行省右丞,正赶上行省内郭子兴举起反旗,领军出征,从此征战四方,虽然是文人,用兵也是一绝,几路人马合围濠州,只能怪蒙古军的战斗力太弱了,所以,他一直都在注重队伍的训练,经过他的努力,手下的几万人已经成了一支精兵。
只可惜,朱元璋也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在这山林之中,到处都是障碍,到处都是陷阱,如果大队人马,可以平安地走过,而小队人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是人马打到了滁州城下,可是没有补给,根本无法攻打滁州城,无奈之下,余阙只能派人扼守住入口,不让这股红巾军向东出来,东面就是扬州了,可不能有闪失。
“大人,扬州有紧急公文前来。”突然,帐外的传令兵喊道。
“拿进来。”
打开公文,看了几眼,余阙顿时皱起了眉头,真是多事之秋啊。
扬州城北面,是高邮府,东面,是泰州城,南面,是长江,西面,是滁州。
如今,滁州已经被朱元璋拿了下来,自己和他正在相持之中,东面的泰州,已经给了张士诚,没想到,张士诚太过分了,连高邮府也不放过,真是得寸进尺,绝对不能容忍
扣押了行省派去的府尹和达鲁花赤,这可是抄九族的大罪,这个张士诚,连这种事情也做了出来,根本就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次绝对不能放过他了,否则,扬州城就陷入两股反贼势力的包围之中,非常危险。
那么,这边的事情怎么办?朱元璋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余阙没有别的办法,高邮府的事情一旦传开,后果不堪设想,朝廷一定会震怒,还得由行省解决,无论如何,也得将这个麻烦解决掉。
而行省现有的兵力根本不足,也就是说,自己的这次围剿滁州的行动,得暂时停下来,率军回援,据说张士诚的部下装备了犀利的火铳,这场仗,会是硬仗。而且,既然要打,那就要全面开花,将张士诚彻底打回原形
留下一万部队,守住主要的要道,不让朱元璋出来,他想要南下,那就是江浙行省的事了,别在淮南江北行省捣乱就行了。
回师,剿灭张士诚派人,从北面的行省,再借一部分兵马,务必解决掉这个麻烦
余阙下了决心。
三天之后,余阙的大军,开始回扬州。
滁州与扬州只有几天的行程而已,余阙已经在做着战斗部署。一条条的命令,从行军途中布出去,一待到了之后,休整之后,就前去扫荡张士诚。
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率领五万士卒,从淮安出,南下高邮,包围高邮城
亲王完者秃,率领两万士兵,进攻泰州
平章政事福寿,率领两万士兵,进攻兴化。
淮西宣慰副使也先不花,率领两万士兵,进攻兴化东面的盐场这部分军队,是从淮西借来的。
而自己亲帅五万军队,向北进攻高邮,争取在两路大军之下,将高邮府拿下。
这些军队,已经算是将整个行省的家底都掏光亮,连扬州城,只剩下一千守军而已。分做五路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将张士诚的势力粉碎
这一战,势在必得。
而且,余阙也在请示朝廷,请朝廷派兵协助。
所有的目标中,高邮府是重点,高邮府是反贼张士诚的老窝,也是他所占据的最大的城池,只要将高邮府拿下,其余的地方,肯定就是望风而逃了,而想要拿下高邮,肯定会和张士诚做剧烈的争夺,部署十万重兵,显示了余阙非常看重高邮府这块地方,高邮府丢失,这是重大的失职,因为,高邮府可是漕运所在,张士诚占据了高邮,等于掐住了朝廷的脖子,必须要把高邮府夺回来
各个部队,都在紧张有序地调动着,离得比较远的达识贴睦迩,甚至已经开始出了。
“大哥,滁州的鞑子已经开始回撤了。”高邮府内,罗贯中匆匆地来报。
张阳非常重视情报工作,拨给了罗贯中大批的银子和人手,只有掌握了准确的情报,才能以最合适的手段,打击敌人。经过半年多来的努力,罗贯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覆盖整个行省的情报网络,并且向南和向北逐步展。虽然还没有在鞑子的核心领域渗透人员,但是,鞑子部队的调动,已经瞒不过罗贯中的耳目。按照张阳的指示,对内部的调查也在展开。
“嗯,这么说,我们就将面对大批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鞑子了。”张阳说道:“虽然滁州没有打下来,可是据说这批鞑子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连朱元璋都不愿意在正面战场和他们陷入战斗。”
“主公,这样也有好处,我们将这些鞑子全部消灭掉,那么,整个行省,我们就没有敌手。”施耐庵在一旁说道。
“各部分鞑子的动向,可否知晓?”张阳接着问道。
“到目前所知,鞑子的大部队还没有回来,扬州城里的鞑子也还没有出动,估计想一起行动,不过,在我们的北方,倒是现了新的情报,在高邮府的北面,淮安方向出现大批的军队,正在向我们这边移动。”
淮安方向?张阳眼光一亮,虽然自己一直都在准备向南展,但是,北方的一切,也得注意。高邮府的北面,就是淮安路,淮安路一直都比较平静,北面气势很凶的刘福通,一直都在向北展,没有进入淮安路,而南方的义军,都在向南展,准备占领富庶之地,淮安路是行省的边缘地带,一直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队,这些军队怎么来的?是北面的鞑子骑兵南下了吗?如果真是那样,就得严加防范了,尤其是北面有个叫做扩廓帖木儿的,很能打仗,要是他来了,得小心应付。
“是哪里的军队?”张阳问道。
“大部分是汉军,据说是行省的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召集来的,有五万人马,只有少量鞑子骑兵,大部分都是步军。因为行军度慢,所以他们先出了,除了四万人走6路之外,还有一万人据说是水军,分乘几十条大战船,从北面的白马湖,进入高邮湖,可能是想从水面上封锁我们。”罗贯中说道。
鞑子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不会水,因此,水军很少,招来的汉军,总要组建一部分水军,至少也得将关键的漕运保护好。淮安路,也在漕运线上。
几十条大战船?张阳眼睛亮了,现在他最缺少的,就是战船。
想要更多的战船,只有进军平江之后,占领了那里的造船厂,获得了大批的工人之后,才行,而现在,自己的船,主要靠缴获。现在,有送上嘴的肥肉,不吃,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既然鞑子敢来,我们就给他们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张阳说道:“命令元亨的水军,北上壁社湖,将这些鞑子干掉。”
高邮湖分成两部分,北面的叫壁社湖,南面的叫新开湖,高邮府的西面就是新开湖。
“他们可都是汉军。”罗贯中突然说了一句。
“在我的眼中,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要是为朝廷卖命的,都是敌人。”张阳问道:“他们会不会因为我们是汉人而放过我们?要不你去和他们说说,咱们都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