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惇猛地摘下头盔,狠狠地掼在地上,厉声说道:“若非陛下开恩,你我早就身首异处,今日正当相报,又何惜一命,有再言退者,斩!”
说完,夏侯惇一催战马,挺枪当先冲了过去。夏侯渊咬一咬牙,也挥舞大刀杀入韦苏提婆阵中。跟随他们前来的那数十名旧军骑兵却不肯向前,原地转了两圈,竟然一哄而散。
韦苏提婆见只有他二人杀来,不由大声,连声说道:“快,围上去,生擒他们!”
贵霜援军发一声喊,蜂拥而上,将夏侯惇、夏侯渊二人围在垓心。夏侯惇毫无惧色,与夏侯渊二马相并,一杆枪,一口刀,上下翻飞,直奔帅旗方向冲去,所过之处血肉横飞,贵霜军队死伤累累。
韦苏提婆虽然见他二人勇悍,但并不担心他们会冲到自己面前,以两个人就想面对两万大军,那不是痴人说梦吗?韦苏提婆胸有成竹,挥了挥手,说道:“传令,任何人不得施放冷箭,一定要捉活的!看他们能撑到几时!”
夏侯惇、夏侯渊二人血染重甲,不知道杀退了多少敌人,渐渐的双臂酥麻,枪法散乱,而四周的敌人却越杀越多,他们已经再难前进一步。
远处的大地上忽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道黑影从地平线上升起。黑影越来越大,连成线,结成团,扬起大片尘土。尘土渐行渐近,终于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那是一大队黑衣黑甲的骑兵,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而来。
韦苏提婆手下都是步军,又为了生擒夏侯惇、夏侯渊二人,已经不成阵势。他情知不能抵挡,挥了挥手,下令道:“撤军!射杀这二人!”
贵霜士兵慌乱地退下,弓箭手全无准备,仓促之间摘弓搭箭,羽箭凌乱地射向被围在中间的夏侯惇兄弟。夏侯惇兄弟二人身上其实已经多处受伤,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忽然见到敌军退去,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刀枪齐舞,虽然将大多数箭矢拨落尘埃,却终究气力不加,各自中了几箭。
这时,汉军骑兵已经杀到近前,韦苏提婆不敢久留,率军退去。汉军骑兵并不追赶,为首两名校尉来到夏侯惇、夏侯渊面前,拱手说道:“末将来迟,让二位将军受惊了!”
夏侯惇、夏侯渊虽然不是正规军团的将领,但他们穿的都是偏将的衣甲,所以这两名校尉对他们甚是恭敬。夏侯惇拱了拱手正要说话,张嘴便喷出一口鲜血,摇晃着栽下马来。
夏侯渊慌忙下马来扶,两腿一软,却也倒了下去。众军慌忙救起,缓缓退向贵山城。韦苏提婆远远望见汉军进退有序,不敢造次,自回边寨不提。
这支骑兵训练有素,却是来自第四军团。当乌孙大军猛攻乌孜别里要塞的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马芸召集君臣商议,决定增派援军。现在,大汉国内的第七军团驻守交州,不敢轻易调动,大汉水军也已经遵照刘欣的命令,从海路绕往大秦去了,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抵达,剩下第四、第五两个主力军团要守卫偌大的疆土,也不可轻动。
有人便提议征召新兵代替这两大主力军团守卫地方,却将这两大军团一齐调往前线,被马芸否决。新兵未经训练,难堪大用,若是后方不稳,前方亦不能久持。
却是郭嘉奏道:“禀娘娘,救兵如救火,重在一个快字!从中原至西域数千里之遥,步兵行军缓慢,当以骑兵为主。臣以为,可从第四、第五军团各调骑兵一部,往援西域。”
现在大汉北方已无强敌,骑兵的压力不大,马芸思虑再三,采纳了郭嘉的意见,从第四、第五军团各抽调骑兵一万人分别赴援乌孜别里和图鲁格尔特要塞。
等这两支骑兵分别抵达两座要塞的时候,乌孙大军已经围攻要塞两天两夜了。刘欣在这两座要塞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将这两座要塞打造得固若金汤,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坚固的城堡。乌孙大军除了丢下无数尸体以外,没有占到一丝便宜,甚至连要塞的城头都没能够摸上一下。
要塞原本就兵精粮足,又有援兵到来,张任立刻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派这支援兵深夜劫营。
乌孙大军攻了两天两夜,正自疲惫,当夜都睡得很沉,却不料汉军人衔枚,马裹蹄,突然杀到。乌孙军队猝不及防,一败涂地,死伤过半,丢弃辎重粮草无数,乌孜别里要塞之围顿解。
汉军使用的飞鸽传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通讯工具,虽然乌孙军队围住了乌孜别里和图鲁格尔特这两座要塞,贵霜军队又割断了从要塞到康居之间的道路,前方的消息还是及时传递到了张任手上。
作为镇守这两座要塞的主将,张任拥有临机专断之权,就连从长安新派过来的两万骑兵也归他调遣。张任劫营得手,却不肯罢休,当即下令来援的第四军团骑兵攻入大宛,以解贵山之围。他另派吴兰率领一万骑兵从乌孜别里要塞杀入乌孙境内,与图鲁格尔特的守军里应外合,务必全歼围攻图鲁格尔特要塞的乌孙军队。
增援大宛的第四军团骑兵一路杀到贵山城下,这才知道胡毗色迦已经败退,吴懿担心追击败军的夏侯惇、夏侯渊有失,当即请这支骑兵前去支援,果然救了他兄弟二人性命。
而吴兰率领的那队骑兵刚刚进入乌孙境内,就得到围攻图鲁格尔特的乌孙军队已经撤退的消息,于是勒兵不前,等待张任的进一步命令。张任不肯就此收兵,下令雷铜率领一万骑兵出图鲁格尔特要塞,与吴兰的一万骑兵分路追击,要借此一举歼灭乌孙主力。让乌孙和大宛一样,彻底并入大汉的版图,完全恢复昔年西域都护府的规模。
乌孙和贵霜截断汉军后路的战争就仿佛一场闹剧,匆匆上演,却又匆匆收场。就在这条通往西方的道路重新恢复畅通的时候,在河北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876章 流言四起
从罗马潜回大汉以后,义便在冀州常山郡境内的房山招聚旧部。【 房山不高,但林木茂密,人迹罕至,义在这里建立山寨,倒也不为外人所知。只是他现在一无钱二无粮,招纳旧部的事情收效甚微,几个月下来,才聚集了不到五百人,凭这点人想要造反,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正在这时候,刘欣忽然又下旨征召曹操、袁绍两家的旧军。这些旧军虽然只是临时入伍,但粮饷和日常待遇与正规军团无异,一时间报名者众多。义名不正言不顺,更加难以招纳旧部了。人的野心既生,就很难再收回去。义并不气馁,一边抓紧训练旧部,一边努力寻找机会,将目光转向了那些他过去看不入眼的盗贼。
河北一境本是黄巾发源之地,过去盗贼丛生。自袁绍兵败以后,汉军对各地的盗贼进行了大力清剿,同时允诺,只要这些盗贼肯弃恶从善,朝廷将既往不咎,并且分给土地。因此过不数月,盗贼纷纷从良,河北大地渐趋太平。
大多数盗贼本是穷苦百姓出身,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啸聚山林或者被张角之流所迷惑。但其中也有少数盗贼过惯了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日子,再让他回到从前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便受不了了。
不过,汉军清剿甚严,大股的盗贼根本无处藏身,他们只能三五成群,昼伏夜出,干些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的勾当,早已比不了往日的“风光”。
此时,昔日袁绍手下的大将义忽然伸过了橄榄枝,这些盗贼自是欣然从命。不出一个月,义有山寨里已经聚起了两千人马。
两千人马不多,只要调度得当,攻占一处县城还是够的。义虽然不懂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但他却知道刘欣在河北的统治还不算十分稳固,有许多当地士族对刘欣尚存抵触。只要有一座县城陷落,那些心怀不满的士族就会有样学样,揭竿而起,他便可以乱中取事。
义又在山中蛰伏了两个多月,粮草渐渐耗尽,部下怨声四起,军心不稳。义正无计可施之际,忽然从山外传来消息,说是驻防河北的第五军团有大批兵马调往西边去了。
其实,第五军团调动的只是一万骑兵而已,主力仍然留守在河北一带。但义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判断。第五军团的异动,说明西边战事吃紧,同时也会造成河北完备空虚,义觉得机会来了。
傍晚时分,义点齐人马,一把火烧了山寨,以示绝不回头的决心,朝着东南一百里处的灵寿县进发。两千多人排成长队,举着火把,在夜里仿佛一条火龙,倒也颇为壮观。只是他们当中除了义和他的十多名亲信配有盔甲以外,其他人都身着布,武器也只有环首刀和一头削尖的木棒。义明白,这样的军队,即使灵寿城守备空虚,想要攻下来也将极其困难,唯有出奇制胜才有希望。
这两千多人本是乌合之众,可这一路急行军居然无人抱怨。倒不是义这段时间的训练有了成效,实在是他们在山里憋得太久,都想着这次能够进城好好放纵一下。义承诺他们,攻破了灵寿县城,除了不许祸害士族大户以外,其余财物子女,听其所取。
天色未明,灵寿城头上传来“梆梆梆”的轻响,五更了,一些早起的百姓已经聚集在城门处等候,进城的进城,出城的出城。终于,“吱咯吱咯”声响起,四门缓缓打开。忽然,黑暗中一大群人直奔西门冲了过来,候在城门外的百姓不及躲闪,转眼间便被砍倒数十人。
守城的士兵见势不妙,赶紧去关城门。只是城门洞里出的进的一大堆人,哪里还关得上。那群匪徒已经冲到了近前,见人便杀,许多无辜的百姓接二连三地倒在血泊中,哭喊声响成一片。
灵寿县并非重镇,守城的都是地方军士兵,兵力不过百人。不过这些士兵都至少在训练中心呆过一年以上,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经过不下十次的演练。城门一时关不上,士兵们一边努力疏散门口的百姓,一边敲响示警的铜锣。
守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飞快地穿好盔甲,拿起刀枪弓箭冲出营房。紧急集合也是日常训练项目之一,完成这一套动作只需一盏茶的时间。但就是这一盏茶的时间,义的匪军已经冲进了西门。值夜的六名士兵虽然奋力抵抗,终究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捐躯。
夺下西门已经完成了义的第一步计划,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县衙。只是这帮乌合之众却不肯听从指挥,三五成群闯进沿街的民宅,开始抢掠财物,淫污妇女,滥杀无辜,搞得西门一带乌烟瘴气。
灵寿县令林劲是一名伤残军人,他的一条右臂在平定河北的战斗中被砍断,无奈退役。林劲读过书,又是有功之臣,被委任为灵寿县令。多年从军的生涯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此时,林劲已经起来,没有吃早饭,先在后衙翻看公文。
忽见一名衙役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连声说道:“大人,不好了,有上万贼人杀进城了!”
“什么!”林劲大惊,用力一拍桌子,喝道,“快,召集三班衙役,掩护百姓出城!”
虽然林劲很想再上战场,但他更明白自己职责所在,迎敌的事情自有地方军负责,他的责任在于保护百姓平定。
这时,灵寿县尉唐勇已经领着八十多名士兵与义的匪徒战在一处。匪徒虽多,但都忙于抢劫财物,乱哄哄的不成队伍,竟被这八十多人挡在西大街上。
义不觉大怒,亲自抽刀冲了上去。唐勇也不示弱,挥刀相迎,两人战在一处。
斗了三五个回合,两刀相撞,只听“当”的一声大响,义的刀不及霸刀锋利,刀头竟被削掉。但是义力大,唐勇虎口一阵发麻,霸刀把持不住,飞起半空之中。
义身为大将,武艺远在唐勇之上。自己的刀被砍断,他却不慌不忙,大喝一声,将半截断刀向唐勇掷去。
唐勇霸刀脱手,已然有些慌乱,现在又见寒光一闪,下意识地向后一缩。却被义抢步上前,一把接住唐勇脱手的霸刀,顺势劈去,竟将唐勇斜斜地劈作两段。
“好刀!”义赞叹一声,大手一挥,“杀!”
他手下这些乌合之众被汉军所阻,已经伤了数十人,正自犹豫不前,此时见到义大展神威,将汉军主将当场斩杀,不由士气大振,纷纷怪叫着冲上前去。
唐勇已死,但汉军士兵并不慌乱,继续与匪徒恶战。匪徒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多条人命。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守卫灵寿的一百名地方军士兵战至最后一人,全部壮烈牺牲。
但是,他们的死却为林劲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除了西门最早陷落,那里的百姓来不及撤离以外,其余三门的百姓在衙役们的催促下,大多安全撤出了城外。
林劲将衙役们召集到一起,沉声说道:“汝等护着这些百姓一路东去,投奔新市,即刻出发,不得停留!”
一名衙役担忧地问道:“大人,你不和我们一起走?”
林劲摇了摇头,说道:“林某身为一方父母官,守土有责,岂可擅离?如今城池已失,还有许多百姓陷落城中,林某更不能视而不见!汝等速去,林某唯有一死耳!”
不顾众衙役相劝,林劲左手紧握霸刀,转身坚定地朝着灵寿城走去,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据说林劲进城以后,连杀数十名匪徒,力竭被俘,宁死不降,最后被义下令活埋。后来灵寿县城克复以后,朝廷曾经派人四处寻找林劲的尸骨未果。城中得救的百姓为了纪念林劲、唐勇二人,在西门外替他们修了一座庙宇,尊他们为本县城隍、土地,四时祭祀。
此是后话,暂且不表,却说义攻占了灵寿县,手下的匪徒四处劫掠,无恶不作,比当年鲜卑大军在雁门犯下的罪行有过之而无不及。
取得河北士族的支持,本是义此番行动的关键一环,所以他在出兵前再三强调,不得侵扰富户。但是匪徒进城以后,偏偏喜欢往士族大户家里钻。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家才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才有娇艳美貌的女子。义起初还带着几个亲信四下督查制止,但是管得这里,却又管不了那里,最终也只得作罢。
灵寿县被匪徒攻陷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一时间流言四起,有说是黄巾卷土重来的,也有说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