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的江山我的妻 >

第35部分

我的江山我的妻-第35部分

小说: 我的江山我的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夫人是继王后,立后大典自然不能与当年的正王后的册封大典相提并论。虞阳帝将此事交给自己,宓功颐知道,一来自然是因为他的身份,二来恐怕更是因为他与蓝相国不合,放眼朝野上下,也只有他不会为了讨好蓝家,一味的将大典搞得过于隆重。

由此可见,虞阳帝是这般的不愿意,却不得不立。

“臣遵旨。”

“这几日驿站可有墨儿的消息回来?”

虞阳帝自知自己身体越发不好,时日恐也不多,现在姬夫人又被立为王后,虽然她膝下已是无子,但朝野上下,后宫之中为了储位之争,王位之争仍未停歇,如今只盼着他赶紧回来,也好将王位传与他,时局定下,他即便是走了,也能安心。

“这”

宓功颐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禀。

“怎地吞吞吐吐的?莫不是”

“回禀大王,西平城之后,驿站便再没了公子墨殿下的消息。”

“什么?”虞阳帝拍案而起,更是震得头疼得像是要裂开一般。“可去查探,发生何事?”

“臣已派了宫中禁卫军探子快马赶往西平城,应该很快会有消息。不过请大王宽心,想必殿下是在路上遇上些事儿起了耽搁,但臣估摸着应该不是大事儿。”

“宓卿还真是会宽孤的心,眼下是怎样的时局孤怎会不知,不是没想过这回来的路途凶险,故而遣你派了不少人暗地里保护着”

“大王公子墨殿下吉人天相,必不会出事的,还望大王不要过度忧心才是。眼下大王要做的便是静养,可一定要等到殿下回来的那日。”

“说的是,你一定得加紧派人将他给孤找回来”

不论生死。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今日早朝的金殿上,大王金口玉言已经准了相国立后的启奏。后来老奴还听承乾殿的人来回,说是时间定在了两月后的初八。诏书一会儿便是要到翎月殿了。这往后啊,奴婢们可就得改口叫王后了。”

相较近身伺候嬷嬷脸上的喜色,姬夫人倒显得淡定,脸上更是未见喜色。

若不是因了她的丧子之痛,他又怎会妥协?如此,这王后之位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大王,十几年的相伴,原来,你终究对我没有半分情谊!

心凉之处,她的心中更是怨恨。

他日,这仇,这恨,她定要加倍的讨回来。

“相国还拖人带来口信,说是要夫人加紧着准备,迎接立后大典。”

“知道了。”

舅舅果真是向着她的,不过这事,谁帮了谁也未可知。

与其说她仰仗着蓝家,蓝家又何尝不是仰仗着她?朝野后宫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相互扶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是相互利用着罢了。

她自然也不会多谢他们半分。

蓝相国是姬翎的舅舅没错,他们却不见得真正有多亲。

想当年,姬翎的母亲不过是名低贱婢女生下的女儿,从小虽说长在蓝府,却是与婢女也无两样。后来先帝为笼络纪国,要寻人到纪国和亲,众大臣家的掌上明珠都不愿意,蓝家正巧想起了这位卑贱的女儿,打扮了一番,当了个顺水人情送了去。

纪国本就是贫瘠的小国,为了讨好北玥国,寻得庇佑,年年进贡送来无数珍宝。北玥国本不在意这些,但纪国地处南翼国与北玥国的交界处,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此,本来卑贱的女儿,一夜成了纪国王妃,后竟成了王后,无奈,却也只是亡国王后。

而这位贱婢的女儿的女儿成了公主,却是以被进贡的方式回到了北玥国。

蓝家也趁此机会与姬翎内外勾结,扶持着她成了宫中最得宠的夫人,蓝相国也成了手握重兵权臣。

“夫人,老奴有一事不明,却不知当问不当问。”

姬夫人身旁伺候的嬷嬷的话将她从悠远不堪的往事中拉回来。

“问吧。”

嬷嬷是姬夫人自小的奶妈,也只有她才是她的自己人。

“夫人为何不让大王知道那事呢?”

“有些事,大王自然会知道的,又怎用经过本夫人的嘴?”

公仲孜墨的事儿有多少人巴巴的要告诉他,她只等看到时是怎样的好戏便是。

这次,她定要他饱尝真正的丧子之痛,他也才能明白她心中是怎样撕心裂肺的痛。

宓功颐坐在回府的轿子里,管家紧跟着伺候在轿子的窗外。

“国公可曾将消息启奏?”

“不曾。留着吧,留到大典那日,给他们当份大礼送去。”

转眼春去夏来,天也渐渐热了,树上的知了吵得大人都受不了,小孩儿也就更加闹得厉害了。

“夫人,这几日小公子夜里睡得不太安生,要不要找太医来瞧瞧?”

喜桂抱着好容易才浅浅睡去的公仲兴旭,脸上难掩忧虑。

“你这丫头倒是忘了,我们夫人可不就饱读医书吗?哪用得着动不动就请太医?如此劳师动众,当心怕惊扰了大王。”

晔謦翾浅笑着,放下手中的书,伸手示意喜桂将孩子抱过来。

“抱过来,我瞧瞧。”

公仲兴旭脸上的确是清减了些,但脸色仍很是红润,再者身子倒是长了不少。晔謦翾不放心的仍旧给他静静地把了把脉,触及小手上张弛有力的跳动,她才算将心放下。

“脉象平和,很是好。想来真是被这蝉给闹的,这样吧,今夜起旭儿睡我屋里,我屋里凉快。你们找几个人把树上的蝉都给粘了便是。”

“是,夫人。”

嬷嬷走过来,伸手地将公仲兴旭接了回去,正巧瞧见晔謦翾案上摆着的书。

“夫人还在看医书呢?”

晔謦翾笑看着嬷嬷将睡熟的公仲兴旭放在床上,一切安好,才复拿起手边的书。

“昨儿个在积微阁里发现这本针灸的书,翻了下很是有趣,便拿来看看。和以往的药书确是不同的。”

自从公仲孜墨走了以后,积微阁便成了她常去的地方。何时开始,她也和他一样喜欢呆在那里,闻着书香,竹香,静心看书练字,独自下棋,有时对着棋盘,恍惚中好似看见他就坐在自己对面,笑看着自己,回神,才惊觉不过是幻罢了。心里凉凉的,又更添一缕相思。

“依老奴看,长此下去,夫人倒是可以开门看诊了。”

“嬷嬷总是爱笑话我。”

他走了以后,除了嬷嬷和喜桂再没有旁人知道她精通医理了。

“夫人,小顺带了公子近日的家书来。”

外间进来的喜桂,将一张小小的纸条呈给晔謦翾。

转眼间,他走了已有三月之久,为求她的安心,每月两封鸿雁传书从未间断,小小的纸条上也不过几个字,落在她心里,却是暖暖的。

只要他一切安好,再苦的相思也能化作心底安心的甜。

“近来可曾按着我的吩咐将家书寄与夫人?”

“掌柜的放心,月儿每隔半月都会将家书寄出,小顺那日陪夫人来喝茶,也说夫人收了信一切安好,并没起什么疑心。”

秦越娘心上的事是安了一半,另外最重要那一半倒是迟迟未能落下。

“不知子皙那边如何了?”

子皙,你心疼她,我们时时刻刻不敢怠慢的帮你瞒着,只是你也不要辜负我们的苦心才好。

☆、良辰美景奈何天

阴平城的盛夏总是要比别处来得早些,五月的天将至,日头渐是烈了。

转眼就快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城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包粽子,就连贤平居也不例外,虽然下人不多,但也是全聚在一处包起粽子来,好不热闹。

晔謦翾不会这些,但也图这府中难得的热闹,抱着孩子坐在园子里的桂花树下,闻着粽叶的清香,听着大家的谈笑,也很是高兴。手里握着的波浪鼓“咚咚”的摇着,逗弄得怀中的公仲兴旭格格直笑。

“你们看,小公子笑得多开心啊?”

府里上上下下都很喜欢这位可爱小公子,喜桂还专门包了个小小的粽子给他。

小家伙倒也不客气,白白胖胖的小手握着第一次见的粽子,玩得可是开心。

“小公子啊,越发的长得像公子墨殿下了。”

晔謦翾低头看着怀中细长眼睛笑得弯弯的小家伙,自己跟着眉眼笑开。

是啊,这孩子越发的长得像他了,只是这性子倒是像足了她小时候,爱笑。

这边众人正围着晔謦翾身边谈笑着,院门外小顺引进来几名宫奴,手中端着托盘,盘里满满的尽是过节的吃食,恭敬地端到晔謦翾面前。

“翾夫人,这是大王御赐贤平居的御膳房里做好的粽子和点心,还有一壶上好的雄黄酒。箩筐里的这些是太医院里上好的苍术和白芷,大王嘱咐奴婢们送来给夫人薰点府中。”

“有劳各位了。”

今日贤平居倒是热闹,宫奴才走,院外便又有客到。

“大家都忙着过节的事儿呢?”

元夕君笑脸盈盈地走进院子,正巧看见府中的下人们忙着整理御赐的过节物品。迎着晔謦翾,上前俯身行礼。

“给翾夫人请安。”

晔謦翾看是元夕君来了,忙从椅子上起来,抱着孩子迎了上去。

“二娘快快请起,这里并无外人,如此倒是生分了。”

“话虽如此,礼数也是不能废的。”

“这大热天的,二娘怎么亲自来了?有事儿倒是让下人通传便是了。”

元夕君倒也未说话,伸手先是接过晔謦翾手中的孩子,很是喜欢的抱在怀里。

“小家伙越发的缀手了,瞧那小嘴笑得,跟你小时候可不是一模一样么?”

“旭儿,还认得吗?小外婆!”

也不知这几月大的孩子是不是就真认得人了,在元夕君怀里兴奋得手舞足蹈,有些忘形,逗得大人们开怀。

“快过节了,相爷和老太君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起初担心的是晔謦翾这次是真正头一次当家过节,家中又没了男主人,担心她这小小年纪不知忙不忙得过来。“这眼下,看着倒是似模似样的了。”

看着这般井然有序,元夕君倒是欣慰,更是放心了。

“我刚才看着宫奴从院子里出去这些都是大王御赐的吧!”

“嗯,一些过节的吃食,倒是劳烦大王记挂着我们母子了。”

“这些粽子等的吃食也就罢了,倒是这些上好的苍术、白芍难得,这可是城中难寻的好东西,可见大王真是看重贤平居的。”

晔謦翾逗着元夕君怀中的孩子,淡淡的笑。

“大王不过是看在与子皙打小长大的情分上,怜惜我们母子孤苦罢了。”

小顺正在指挥着下人们干活,自从兴伯走后,他倒成了府中的管事了,毕竟是跟在他身边多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很是稳重。

“小顺,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都收好了,那两物待会儿便点上吧!”

看着那大箩筐的物件,是有些招眼了。

“你看我,光顾着跟你聊天,差点忘了正事。相爷让你带着旭儿明日回家一同过节。人多,热闹些。”

元夕君嘴上是这么说的,晔謦翾知道其实是父亲和老太君怜惜她孤苦一人带着孩子在府中过节,家节团圆,免了自在家中触动愁思。

“这样可不是最好不过了?旭儿也有好久没见着外公和太婆了。”

晔家果真是要比贤平居热闹上岂止百倍,门边四处都挂着菖蒲、蒿草,四处也可闻到苍术和白芍的香气。夜色才落,张上的彩灯亮起,更是一番节日里的团圆喜庆之气。

既是家人团圆家节,就连远在军中习武的晔思成也回来了,一家人聚在一起谈笑着,好不乐融融。

“唉哟,赶紧让我抱抱我的曾外孙小旭儿,可是还认得太婆婆呀?”

老太君的脸色相较上次宫中相见,更是憔悴了许多,只是看见了公仲兴旭,将孩子抱在怀里,精神顿时好了几许。

“我的小外甥真是长得可俊俏了,倒有几分像他舅舅。”

在军中呆了数月的晔思成少了几分孩子气,多了几分汉子的刚毅。

小家伙一下子成了家宴的主角,因了他的精灵可爱,大家都围在一起逗乐起他来,小家伙从来都很配合,依依呀呀的也逗乐着大家。

身为家中大家长的晔统庚虽见着外孙心中也是欣喜,但内敛许多,不至像他们那般热情。与晔謦翾一同站在人圈儿外,倚在临湖的窗边,笑看眼前这看似美好的一切。

“转眼旭儿也有8个月了吧!”

“是的,父亲。”

日子过得总是这样快

“公子墨也走了有三个月了吧?近来可有家书回来?”

原本以为自己女儿嫁给公子墨兴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总比进了宫守活寡那个不见天的地方好,却不想有了这番变故,女婿走了,留下女儿独自带着外孙生活,除了不必陷入诡计多端的宫廷生活里,却也是守着活寡的日子。

每每想到这,晔统庚总是悔,当初不如一日让她在庵堂里一直生活便罢了。

“有的,每月固定着的两封,都是保平安的简书。其实只要他平安,便比什么都重要。”

晔謦翾心中明白,为了带着孩子留下,换子皙回国的事儿,父亲没少为她担心,起初更是不忍。

“翾儿,是我们负了你的终身啊!”

“父亲,快别这么说。子皙是我的夫君,也是我心中的人。他并非冷漠薄情,只是不愿将我们母子丢入那吃人的狼窝里。”

这番话后,父亲便再没为这事儿说话。

“那北玥国下月的大事,想必公子墨也与你说了。”

听着父亲这话,晔謦翾心上没由来地漏跳一拍。

“大事?父亲所谓何事?”

“下月初八,北玥国要举行立后大典,姬夫人被立为王后。国书今日才到了吾国。”

姬夫人要被立为王后了?

这天大的事儿为什么子皙在信中丝毫未提,虽说他每次寄来的家书是简短的几个字,但如此重要的消息,关乎整个局势的大事,断不会因为漏了而不提。

难道他是有意瞒她?但并没有这个必要,他应该知道她能从朝野中,甚至市井传闻中听到这个消息。

那么又是为了什么?

晔謦翾开始越想越不明白,但不论如何也是说不通的。

突然,回想起当日刺客事件,他也曾提前备下的家书,难道此时能知道真相的,怕且只有两个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夏日煦煦朝阳里,宁静巷子里,隔着院墙传出昆曲,婉转动听如黄莺绕梁。

“夫人怎么来了?”

月儿看见站在院门外的晔謦翾,有些意外。

自从上次秦越娘在琅中山救下晔謦翾母子后,她们的关系也渐渐地走得近了。

平日里,晔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