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79部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79部分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昏之时,颜良带着周仓等十余骑,离得大营,沿着水岸一路西行查看地形。
    水军强攻不成,颜良只能想别的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别处将兵马渡过汉水。
    一路西行,不知不觉已是残阳西沉。
    因是两军大战,两岸的平民百姓害怕被战火殃及,纷纷的逃离了家乡,颜良一路经过,见不得一个人影,江面上甚至连一条渔船都没有。
    驻马岸边,举目眺望对岸,颜良不禁望水兴叹,心生感慨。
    “茫茫江水,难道我颜良真就渡不过去了吗?”
    正自感叹时,周仓忽斜指远去,“主公快看,岸边有个钓鱼的,这兵荒马乱的还有心情垂钓,我看多半是细作,不如叫末将去把他擒下回去审问。”
    颜良寻他所指望去,却见岸边果有一人在垂钓。
    一竿一竹篓,一袭青衫,一柄长剑,虽有书生意气,却又暗藏几分侠骨风气。
    颜良一眼看去,便觉那垂钓者有些不同寻常,看似倒不像是什么细作。
    好奇心起,颜良拨马便走了过去,周仓等人也紧跟过去。
    垂钓者却浑若不知,只目不转睛的盯着水面,神色闲然淡若,俨然视外物而不见。
    细作不会这么蠢,堂而皇之的在此垂钓也不怕引人注意。
    至于寻常百姓,躲军人还来不及,哪里还如此悠闲。
    这个人,很有意思颜良遂是一摆手,示意周仓等不要跟过来,自己却翻身下马,放轻脚步走了上去。
    颜良那巍巍如铁塔的身躯,就站那人的旁边,那人却根本不在乎,依旧专诸于垂钓。
    那人越是淡定,颜良的好奇心就越重,反正眼下无事,索性就坐在了旁边,不动声色的看那人垂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已过半个时辰。
    周仓等亲军都有点沉不住气,皆是心想主公今天是怎么了,这两军交战之时,怎还有心情看人钓鱼,而且一看还是这么久。
    颜良当然没有无聊到看人钓鱼,他是在观察那人。
    令他惊奇的是,这垂钓者也真沉得住气,自己在他身边坐了半个时辰,他竟没有过丁点的反应,好似达到了入定的境界,全然没有觉察。
    此等定力,绝非寻常人可以做到。
    人言荆襄多奇人异士,眼前这垂钓者,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水波不兴,鱼线依旧没有一丝异动。
    颜良便笑问道:“这么久都没钓到鱼,或许是鱼饵掉了呢。”
    垂钓者终于从入定中回来,他那儒雅却不乏沧桑的脸上,露出一丝淡若浮云的笑。
    然后,他将鱼竿举了起来,眼睛向前示意了一下,示意他仔细去看一看。
    颜良不知他是何意,便是顺着鱼竿看去,却意外的发现,那鱼线的末端,别说是鱼饵,就连鱼钩也没有。
    “钓鱼不用鱼钩,你钩个鬼的鱼啊”
    颜良心中暗骂,正觉这人古怪时,却突然间想到了什么,眼眸不禁是陡然一亮。(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武双全的奇士
    “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瞬息之时,颜良就明白了此人的用意。
    眼前这个垂钓者,他可不是在钓鱼,他这是仿效姜子牙,想要钓周文王。
    敢效仿姜子牙的手段,定然胸中怀有奇谋智慧,此人果然如颜良所料,乃是不同寻常之人。
    而这北岸之地,皆是他颜良的地盘,此人除了想“钓”自己之外,还有何人。
    颜良的心中,忽然间有一种强烈的得意。
    自他起兵以来,如文聘、贾诩等人,多是自己用“强迫”的手段,拐到自己的麾下,仔细想想,自己麾下的谋士与武将,竟无一人是主动的投效。
    原因无他,无非觉得他们觉得,颜良只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叛将,没什么前途罢了。
    而今,却终于有人主动的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这就证明自己已向天下英杰证明了自己,渐已有人开始对自己寄于厚望。
    这般改变,是颜良用多少血战才换来的,不似袁绍那般,只要背着一个袁氏的名,就有大批的人才如飞蛾扑火一般投奔,他如何能不感到得意。
    只是,却不知眼前这个投奔者,又有几分斤两。
    “先生把本将比作周文王,倒也算是贴切。”
    颜良一点都不谦虚,这般强烈的自信,却令那垂钓者眼色微微一动,似乎有点意外。
    颜良却接着就道:“不过先生把自己比作姜子牙,就我就不太确定了,先生虽有姜太公的志向,但不知有几分姜太公的智谋。”
    颜良也是在试探此人,毕竟他麾下不收庸碌之辈,此人虽有心投奔自己,但也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将军意图攻破襄阳,吞没荆州,眼下看来,似乎是遇上难题了吧。”
    垂钓者收起了鱼竿,忽然间问了这么一句话。
    此人忽有此问,当是还有下文。
    颜良便不动声色道:“先生何以见得?”
    垂钓者笑了笑,不紧不慢道:“将军水军虽少,但却有一员良将,足以荡平荆州水军。只可惜荆州水军龟缩于水寨中,就是不肯出战,将军攻之不克,就无法渡过汉水,攻取襄阳,难道这不算难题吗?”
    颜良心头微微一震。
    此人居于乡野,却将两军交战的形势,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看得一清二楚,别的不论,光是这一席话,就足以证明此人非同一般。
    心中惊奇,颜良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淡淡一笑,却道:“先生既是看出本将的难处,想必先生已有破解之策,愿闻赐教。”
    颜良猜想此人既然打算投奔自己,又费尽心思演了这么一出姜太公钓鱼的戏,而且还主动的点破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想必是早有良策,想以之作为展露才华的敲门砖。
    既然有此好事,颜良如何能不趁机一问。
    那垂钓者也不答,只站了起来,突然间拔出了腰悬的佩剑。
    这是一个极危险的动作,方一拔剑,远处观望的周仓等亲军大惊,以为那人要对颜良行凶。
    顷刻间,兵器出鞘之声响成一片,众亲军作势就要扑将上来。
    颜良却一抬手,示意众人休要冲动。
    那垂钓者虽然意外的拔剑,但颜良锐利的眼睛却看得出来,此人并无歹意。
    更何况,以颜良的实力,此人就算别有用心,又岂能奈何得了他。
    周仓等人被颜良一止,便不敢再上前,只凝神戒备。
    颜良却背负双手,饶有兴致的看着那人。
    那垂钓者果然没有行凶,而是用剑在地上划了两道沟痕,内中划了“汉水”二字。
    接着,他便将手中之剑横着一放,架在了两道沟痕之间。
    “将军所虑,无非是难渡汉水而已,如果在两岸之间,架设一道浮桥,局面又当如何呢。”
    浮桥!
    颜良的神色一动,思绪飞转如潮,眼看着地上那图案,脑中思索着垂钓者所说之词。
    “浮桥、浮桥”
    思绪流转,那些沉埋的记忆从脑海深处被翻处。
    颜良渐渐想起,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来南唐之时,就是选择了在长江上首次架设浮桥,才使大军和粮草毫无障碍的运抵南岸,对金陵形成包围。
    今日之势,岂非与那一短历史有些相同。
    “对啊,老子怎么没想到呢。浮桥一架,我的兵马就可以如履平地的渡江,到时候蔡瑁若龟缩不出,他的水军就等于废掉,倘若忍不住出来破坏浮桥,岂不正中我下怀,正好将之歼灭,妙计,当真是妙计。”
    颜良越想越兴奋,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目光转向那垂钓者,内中闪烁着浓厚的兴趣,好像盯着一块肥美的鲜肉。
    只区区数言,颜良便确信此人有着非同一般的知慧,竟是帮自己解决了如此一道大难题。
    如此良才,颜良岂能不收入麾下。
    只是颜良现在需要确认的,却是此人是谁。
    当下颜良微微一拱手,“先生这条妙计,当真是为颜某解了燃眉之急,但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颍川徐庶。”
    徐庶!
    听到这个名字,颜良心头微微一震,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演义中的徐庶,乃是刘备麾下第一位顶级谋士,正是此人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虽为谋士,但却与其他谋士不同,此人乃游侠出身,后来才弃武从文,实可谓是文武双全。
    而且此人在行军打仗,临阵用谋的能力,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历史中的刘备正是拥有了徐庶,方才在与曹军的数次交手胜出,洗刷了他每遇曹军,败多胜少的耻辱。
    如果不是后来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抓,徐庶不得不转投曹操,颜良相信,拥有徐庶的刘备,很可能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
    而眼前,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却就站在自己面前,而且一见面就为自己献上了一条妙计。
    颜良心有所感,便是笑道:“久闻徐元直大名,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将军也知徐某之名吗?”徐庶显得有些惊讶。
    此时的徐庶,不过是蛰伏于荆州的隐士,声名并未显著,而颜良却一语道出了他的表字,如何能不让徐庶感到意外。
    “先生有王佐之才,颜某可是仰慕已久啊。”
    颜良毫不吝惜赞扬之词,一句“王佐之才”,已是对谋士最高的评价,只将徐庶听得有些受宠若惊。
    感动之下,徐庶当即从怀中取出卷画册,双手捧上。
    “此乃徐某所画的浮桥之图,其中关于架设浮桥的地点,两岸的距离,以及水深等诸般之数,都详细列出,相信可助将军成就大事。”
    连架桥的图纸都准备好了,看来这徐庶当真是准备充分,早就设计好了要投奔自己。
    颜良心中感叹,将那图纸接过来一看,果然如他所言,关于浮桥的每一项数据都罗列的清清楚楚,甚至于浮桥该用什么船做桥身,该用多长的木板做桥面,都写得是详详细细。
    这样一套精密的浮桥之图,必然不是一天两天所能绘成,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想来徐庶花了不少心思钻研,还有实地的考查测量。
    这个徐庶,还真是有心啊。
    颜良合上了图卷,嘴角露出一丝笑,“先生这浮桥之图,当是花了不少时间,看来先生是早就算准了,有朝一日,颜某定会打过汉水去吧。”
    听得此言,徐庶先是一怔,随即笑而不语。
    徐庶的表情,当是默认了颜良的猜测。
    荆襄的真正的奇人隐士,果然都不看好刘表。
    王佐之士在此,且主动献计投效,岂能错过。
    当下颜良豪然一笑,拱手道:“元直先生既然要做姜太公,我颜良正好也喜欢做周文王,我与先生如此有缘,先生何不与我同归军中,助颜良我成就一番大业,颜良必有重重的酬谢。”
    君子不言利,颜良提到“酬谢”时,徐庶的眼神微微有变,却问道:“但不知将打算如何酬谢徐某。”
    “荣华富贵,青史留名,不知先生可觉得这酬谢够不够份量。”
    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这短短八个字,既有利,又有名,古往今来,天下英豪不皆为这八个字所折腰么。
    徐庶心头一震,却为颜良的豪言壮所感染,再无犹豫,拱手道了一声:“徐庶拜见主公。”
    这诚然一拜,那一声“主公”,当是徐庶表明了归顺之心。
    颜良是欣慰之极,不禁哈哈大笑,遂是携了徐庶,并马齐驱,望着大营归去。
    一路谈笑,主臣甚是投机。
    将近大营时,颜良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道:“元直先生,不知你可认识一个叫作诸葛孔明的人。”
    听得颜良提到诸葛亮,徐庶感到有些意外,奇道:“原来主公连卧龙之名也听说过。”
    “徐庶果然认识诸葛亮,既然如此,那我何不让他帮我把诸葛亮也顺道挖过来,诸葛亮一手辅佐刘备成就大业,此等王佐之才就在眼皮子底下,岂能不为我所用呢。”
    徐庶似乎看出了颜良的心思,未待颜良开口,却是轻声一叹。
    “庶也曾劝孔明跟我一道投效主公麾下,不过这孔明对主公成见太深,庶实在是难以劝动。”
    颜良眉头顿时一皱,心道:“我跟诸葛亮素未平生,他为何会对我有成见,难道是因为我抢了他老婆不成”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人不敢我敢
    “莫非是因为本将娶了黄家大小姐,所以这位孔明先生就对本将怀恨在心。”
    颜良也毫不忌讳,直接就挑明问了出来。
    徐庶没想到颜良会这么直接,表情一时间有点小小尴尬。
    “咳咳,原来主公也知道这件事。”徐庶勉强一笑,“要说孔明心里边真没丁点怨意的话,似乎是有点假,不过我相信,以孔明的胸怀,绝不会因此就记恨主公。”
    “那他又为何对本将有成见?”颜良不解道。
    “这个嘛”
    徐庶迟疑了片刻,方是叹道:“以我对孔明的了解,孔明之所以对主公有成见,却是因为他这个人有思想洁癖。”
    思想洁癖?
    颜良闻之一奇,思维翻转,须臾间便恍然而悟。
    历史上,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刘备不但有枭雄之姿,而且还有仁义之名。
    诸葛亮幼年生活在徐州,那里正逢曹操和陶谦血战不休,曹操为复仇,率军数度攻入徐州,杀戮甚重,诸葛亮目睹了家乡的惨烈,对曹操自是深为恨之。
    颜良便想,或许正是因为幼年时的心理阴影,使诸葛亮在择主上首要选择就是“仁义”。
    凭心而论,刘备这人虽也是枭雄,但生平征战半生,倒也并未有过血腥杀戮。
    而颜良却不同,正是他的入侵,打破了荆州的和平安宁,而他先屠西凉降卒,又杀张允,诸般所为,在诸葛亮眼里,多半就形成了一个残暴的形象。
    徐庶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他的意思也很明白,诸葛亮就是觉得他颜良不是仁义之主,所以才有成见。
    “原来如此。”
    颜良冷笑了一声,笑声中流转着嘲讽与不屑。
    卧龙又如何,为我所用便罢,若是想做我成就大业的绊脚石,我绝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当下颜良冷冷道:“那就烦请元直你转告一下这位卧龙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