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元彪扛着两个大西瓜走进剪辑室,他将其中一个放在桌子上,拿起另外一个劈拳砸下,西瓜顿时分作好几段。
“来来来,大家快吃西瓜”
刚才的声音正是元彪用拳头砸开西瓜蹦出汁水的声音。
在王小虎醒悟的同时,顾家辉也捕捉到灵感,他拍着大腿,几乎和王小虎同时喊道:“就是这种声音。”
然后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元彪捧着西瓜傻乎乎站在那里,一脸不解
拟声是指模拟自然界声响,需要人的主观情感蕴含在内的,从而产生相类似并让人认同或感知的声音的一种修辞手法。
正是元彪的提醒,让王小虎和顾家辉找到了为《叶问2》拟声的渠道。
王小虎精神大振,一边说着一边从桌子上拿起完整无缺的西瓜,单手举在半空,不见他有丝毫的动作,一个咏春寸劲打过去,西瓜发出“咔嚓”的脆响炸成十几个碎块,汁水溅得他满身都是。
“辉叔,这是近距离咏春发力击中对方头部发出的效果。”王小虎说完感觉西瓜还不够他施展其他声音的,忙对元彪说:“阿彪,再去拿十几个西瓜来”
“”元彪咧咧嘴,心说阿虎今天怎么回事,好好的西瓜不吃竟然拿来砸着玩,不会大脑出问题了吧?
元彪虽然心中腹诽着,还是很快让人搬了十几个西瓜来到剪辑室。
接下来元彪拿着西瓜,王小虎或用咏春快拳或用长距离寸劲发力,将一个个西瓜打的稀巴烂,顾家辉拿着钢笔记录各种西瓜破碎的效果,夏侯墨搬来录音设备现场实录。
足足打碎三十多个西瓜,探索拟声的工作才算落实到位。
等四人忙活完时,整个剪辑室的地板上尽是粘乎乎的西瓜汁。
搞定了击中对方的拟声效果后,王小虎又和顾家辉忙活着其他声音的模拟工作。
接连四五天,他们就像发疯一样拿着各种蔬菜、水果、肉制品进行折腾,还真就让他们摸到不少经验。
比如踢打猪肉的表皮就会发出拳头击中目标刹那的声音,打破一直西瓜蹦出汁水的声音可以模拟出对方被击中后的效果,把白菜膀子扭断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并伴有少量汁水流出,这是对方被打的口吐白沫和鲜血混合黏液时的声音。
如果还嫌打出的力量不够,王小虎也有解决办法,直接捏碎两个核桃,这就是打斗把对方的关节折断发出的“咯咯”声,还可以摩擦两粒骰子或麻将牌来达到类似效果。
两人折腾多了,对《叶问2》的声效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熟悉。
比如叶问和徒弟们用木人桩联系咏春拳,一开始顾家辉想要用打击木头的声音来模拟,不过录音几次后发觉不是很真实。
于是王小虎让周星驰、甄子丹等人扛着几台木人桩,到封闭的录音室里一招一式重新演练,其实击打木人桩并不是大家所想想的那般激烈,因为木人桩法也不是招招用力,有些地方都是虚招打在木人桩上发出的声音很轻,有些地方则是要快和干脆。
“奶奶的,总算搞定了拟声系统了”
1983年6月中旬,王小虎和顾家辉结束了拟声实验项目,与此同时协和国际也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音效部门:拟声合成。
在王小虎和顾家辉的全力探索下,很多香港功夫片、武侠片中的拟声方式也有了雏形。
比如展现剑或刀等兵器划破天空的声音,是人站在录音设备钱在空中挥舞竹竿。
表现拉开弓箭时的张力是重力落在旧棕绷床上发出的声音。
射箭声是有人在空中挥舞一根细竹条。
骨头连肉带血时的声音是拧断白菜膀子。
击剑的声音:用两根藤条互相击打。
马蹄声:木碗往木墩上叩击。
闪电声:晃动悬空挂在架子上的薄铁板。
火堆声:巴掌大的布口袋,里面装着石子之类的颗粒物,用两手摩擦口袋。
恐怖片中的截肢声:切开一棵卷心菜。
谁能想到荧幕上这些逼真的声音使用这些土办法鼓捣出来的呢?
757 先行预告片的高明之处
757先行预告片的高明之处
一部电影杀青之后,除了进入紧张有序的后期制作完善工作外,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宣传工作。
协和国际在这方面可谓占据绝对优势,这要得益于《花木兰》上映期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
《叶问2》不是《花木兰》那种国际性大片,系王小虎十年后重启功夫片的扛鼎之作,这次《叶问2》的宣传大方向是以亚洲、东南亚为主,欧美国家为辅,毕竟地域文化摆在面前,王小虎也没有拿《叶问2》冲击什么国际影展大奖的心思。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在欧美等国家捞钱的机会,谁让他的招牌在海外一样响亮呢。
“功夫片就是肢体动作叠加呈现给观众最佳视觉欣赏,越是简单通俗越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票房火爆,首版预告片按照这个思路来制作就OK了。”
王小虎对公司宣传部门这样吩咐。
三天后,宣传部将预告片递交给王小虎审核,他在回复意见书上特别批注三个字:时代感
别看这三个字简单到要死,却让宣传部上下愁的不轻快。
“头儿,我感觉咱的预告片已经不错了,为啥虎哥还不满意?”宣传部副经理杨声华对徐俊龙问道。
徐俊龙愁眉不展,宣传部可谓公司成立以来最早的部门,他跟着虎哥打拼了十多年,勤恳劳作,学了不少,也得到不少,毫不客气的说,这部预告片放在圈内绝对是上上制作,但却被虎哥打了回来。
“时代感,时代感”徐俊龙喃喃自语:“影片中50年代的时代韵味已足够了,虎哥强调的时代感到底是啥玩意?”
徐俊龙盯着“时代感”老半天,顿觉字大如斗,脑瓜子生疼。
这样窘迫的局面困惑的徐俊龙苦不堪言,直到他不经意间撇了放在办公桌上的《明报》才算恍然大悟。
今天的《明报》在头版刊登了英国女王在国会年会上一则发言,主要是针对香港问题方面的,女王在发言中说:“政府将会继续就香港前途和中国进行会谈,以期达成一项为本议会、中国及其香港居民都能接纳的解决办法。”
“难道这就是虎哥需要的时代感?”
徐俊龙看完伊丽莎白二世的发言,猛拍大腿站起,对杨声华说:“华仔,赶紧把大家喊过来开会,我知道虎哥说的时代感是什么意思了。”
所谓的“时代感”其实很简单,就是影片内部的时代环境和现实大环境相吻合,这是协和国际十年来能在国际影坛立足的根本。
徐俊龙一下明白王小虎所指,立刻浑身充满了精气神,对一帮子手下收:“从开机至今,外界对《叶问2》质疑声很大,大家知道原因吗?。”
“有人说第二部叶问打洋鬼子,影片播放的话肯定会遭到港英政府扼杀。”
“还有人说叶问从来没有打过英国佬,认为咱们是狗尾续貂。”
“有些人说虎哥拍的叶问是恶搞、抹黑叶问宗师。”
“别人还说《叶问2》很难超越前作。”
“”
宣传部的员工们各抒己见,将市场调查结果汇报上来。
在影片拍摄期间,徐俊龙和杨声华搞了个市场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港民不看好《叶问2》的种种理由,经过历时一个月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观点。
其中75的人赞同《叶问2》肯定会成为王小虎滑铁卢的观点,虽然王小虎的生意和影响力在香港很大,甚至把生意做到全天下,但如果跟港英政府背道而驰,在中英谈判关键时刻放映,英国方面肯定会对协和国际做出严厉的调查。
也有5的人认为王小虎被大陆方面收买,是大陆在香港投放的商业间谍,英国警方早就盯上王小虎云云。
“嗯。”徐俊龙一边认真听着员工汇报,一边点头赞许,等大家都说完后,他才敲敲桌子说:“喏,这些就是虎哥所说的时代感,他让我们将这些质疑的声音通过宣传手段,一层层瓦解,达到影片宣传目的。”
“头儿,我们应该怎么做?”
身为协和的员工,大家肯定希望公司呈良好发展势头,毕竟协和国际是大家的依靠,是众人心中的家。
徐俊龙略作沉吟后说:“散会之后,大家立刻将收集时下的政治新闻,凡是与中英谈判,中国功夫与西洋拳打擂台,五十年代香港生活状况等等有关的资料,统统进行研究,然后想方设法运用到宣传中。”
“华仔,等会我们俩去剪辑室,找张宗耀谈谈。”
徐俊龙拿定主意,整个宣传部员工立时忙碌起来。对他们而言,每一部影片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就像一场战争,如今的宣传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印发几张传单就能草草了事,而是要结合电视传媒、报纸、影片相关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宣传。
当年《精武门》的宣传费用不过区区两万港元,但是几年后的《花木兰》全球攻略却砸进去上千万港元,远比影片拍摄成本还高。
《叶问2》自然不能落后,影片成本1850万,用在亚洲宣传的费用却高达1500万。
王小虎看过修改后的预告片后连连点头,对徐俊龙道:“对,就是这个思路,影片拍摄的时候已经成为市民的舆论,你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舆论保持下去,在首映前达到巅峰,别省宣传费,不够的话我再追加。”
“还加啊?”徐俊龙闻言咧嘴惊道。
王小虎呵呵一笑,如果说1500万仅用在《叶问2》宣传上太奢侈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目前不是徐俊龙能明白的。
6月22日,《明报》披露:邓副主席在会见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港澳政协委员们时表示:中英会谈若与1984年9月尚无协议,中国届时会公开宣布自己的解决方案。
文章一在香港发表,中国政府表现的强势态度令全港再度掀起一轮恐慌和风波。
徐俊龙见状立刻在香港各大影院、TVB、ATV、电影频道推出《叶问2》的预告片。
什么叫借势?
这就是借势。
十多万块电视机小荧幕,300多张大银幕上在6月22日黄金档同时播放《叶问2》首版预告片。
既然是首版先行预告片,告诉观众的信息量理所当然的少之又少。
在不到一分钟内的预告片里,无论是小萤幕还是大银幕都展现给观众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黑白片模式的开头,一艘豪华游轮,一群码头工人,一个满是排队接自来水的小区,一片失业的人流大潮,一张圆桌,一个大擂台。
这就是前半分钟不断闪烁的画面。
“这就是《叶问2》?”很多观众看这儿心中纳闷,怎么全是画面不断闪烁,愣是没有主人公呢?
“王小虎到底要让我们看什么?”
下一刻,画面不再闪烁,直接抛出两句对白。
“在下叶问,佛山咏春派,师承陈华顺。”身穿白褂的王小虎站在圆桌上道。
“在香港开武馆这么麻烦,不如不要教拳了”
轰的一声,黑白色的画面炸开,《叶问》的片名印在上面,在“叶问”两字的右下角一个红色“2”格外醒目。
“哟,看来叶问要在香港开武馆呢”看过预告片的市民纷纷议论。
“是啊,好像并没有说什么打洋鬼子的片段嘛。”
“对哦,估计王小虎也知道打洋鬼子肯定引起英国人不满,索性把这些戏份删除了呢”
“不对,我感觉还是得打洋鬼子,你们注意那艘游轮没有?”
“”
市民们七嘴八舌议论不停。
邵逸夫看过预告片后大呼“高明”方逸华却冷哼鄙夷不止,说:“才一分钟不到,预告片几乎什么都没预告,这有什么高明的?”
邵逸夫摇头苦笑说:“你不懂,这才是王小虎的高明之处,别看这些画面什么都没有说,但是背后带出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
就像当年在影院中观看《叶问》时,邵逸夫很有耐心的对方逸华说:“后边的对白你可以直接无视掉,主要是前面那些闪烁不停的画面。无论是那艘豪华游轮、码头工人,排队等自来水的小区居民,还是那张圆桌和擂台,都表明了影片的时代感。”
“时代感?”方逸华眉头紧锁。
50年代的时候,方逸华刚在新加坡出道,直到50年代末,她才跟随邵逸夫来到香港定居,所以她并不了解香港当时的风土人情,。
邵逸夫点头说:“豪华油轮代表着英国人,码头工人和失业大潮说的当时的香港人,而那张圆桌和擂台则隐晦的寓意港人和英国人之间的斗争”
方逸华一听顿时乐了:“哈,我还认为片子里没有打洋人呢,感情还打洋人啊,啧啧,这下王小虎要倒霉了吧”
邵逸夫苦笑摇头,心说全香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你一样在瞪着眼睛看王小虎倒霉呢,可是那个小子能轻易让人如意吗?
758 打洋鬼子是顺应民意
758打洋鬼子是顺应民意
跟王小虎打了十多年交道,没有人比邵逸夫更了解王小虎对影视圈的超强灵敏度。
去年外界掀起质疑《叶问2》的时候,邵逸夫还稍微担忧了一下,不过他忍住没去劝诫,他知道王小虎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果不其然,等到麦理浩卸任,尤德上任的那场私人性质的宴会,新旧港督均对王小虎欣赏有加,更加确定了邵六叔的预料。
在影视圈领域,没有人能让王小虎吃亏,除非世界末日到来。
时间久了,邵逸夫渐渐也相信了王小虎精通占卜算卦的本领,毕竟铁一般的事实摆在六叔面前,否则怎么没见其他人在十年时间内打下全球娱乐王朝?
不管别人信不信,总之邵逸夫信了。
不仅邵逸夫看出了先行预告片中的猫腻,大凡从香港50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老一辈电影人,也看出了预告片的寓意。
比如《电影双周刊》主编、香港金像奖主席余永健先生,他对预告片中的暗喻给予高度评价:“简单却不平凡。”
简单是说预告片仅凭借几个场景和两句台词,外加一段振奋的背景音乐,就把香港那个时代气息烘托出来。
不平凡在于那几组场景画面背后所代表的意思,作为东南亚电影评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