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遁攻心-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
“相机而行”、“见机行事”这一谋略的实质还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选择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主线。
1…3用奇谋孔明借箭 玄德瞒天取西蜀
…………………………………………………………………………………………………………………………………………
【青梅煮酒论英雄】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刘备如浅水困龙,一旦放归大海必将龙归大海。已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已然察觉,但又不能确定。所以青梅煮酒宴刘备已做试探,如果刘备表现出鸿图之志将会用计处掉他,以防止埋下后患。
席间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答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
玄德公之所以能割据一方,成就一方霸业,我们通过这段巧借之法做掩饰就可窥见一斑了。
【曹操应急佯献刀】
再说董卓乱政,又有吕布相助,满朝文武欲杀之而不能,只有在酒席间抱头痛哭。而曹操巧想到除董卓的妙计,佩带司徒王允的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你要干什么?”此时吕布也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但仍旧很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正说论的时候,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来到,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曹操真是一个高明的刺客,在行动前,他不仅想到了成功,而且也想到失败后怎样保全自身。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作为进献的礼物。最关键一点是曹操的随机应变,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的成败,都有主客观许多因素,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
“相机而行”、“见机行事”这一谋略的实质还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选择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主线。
1…4假做真时真亦假 现今世道也瞒天
…………………………………………………………………………………………………………………………………………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对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中,进行战役伪装,隐蔽真正的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出其制胜。它既可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用来谋求不当的利益。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时必须要有分寸,讲原则。瞒天过海在情场、商场、战场、职场都得到很广泛的运用。
案例一:
1941年11月26日,一支由六条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日本海军中将南云中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上舰队保持彻底的电波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战役。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也暂时取得了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乘机大举南侵东南亚诸国。
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了偷袭行动的突然性,偷袭珍珠港成败的关键所在,就是保密措施的成败。为了不让美国人发现日本的真实意图,在半年的时间里美日双方的谈判达到了十多次之多,为了让这一欺骗更加完美,日本首相于1941年7月亲自致电罗斯福总统,并表示二国之间,并无不可用谈判方式解决的问题,日本绝不会侵犯美国英国在南海的利益。直到偷袭珍珠港计划以开始实施时,还在进行着谈判。而与此同时在海军内部,保密计划也是做的十分到位,到1941年10月前,知道这一计划的,只有几位参与研究和制定计划的人,在部队出发前,仍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此行的计划与目地,而且各舰队采用不限航线的方法,分批前往,从出发之际,就采取了无线电静墨,在南云舰队逼近,同时在计划偷袭珍珠港时故意把横须贺一部官兵送去东京游玩……这些手段的应用,使警惕性本来就不高的美国,如坠雾里,一直没有摸透日本人想干什么。最终上演了偷袭珍珠港事件。
案例二:
某销售牙膏的公司是一家集产销一条龙的公司,其销售额每月以50%的速度递增。突然一个月公司的销售额停滞不前,这种现状并持续了几个月。公司在召开员工会议商讨提升业绩的对策,并许以丰厚的奖赏。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提出建议:在质量、重量、长度等不变的前提下,将牙膏的口径扩大1毫米。
作为生活必须品的牙膏,在消费者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假设每次使用的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每次使用的量自然变多,这样就自然提升了牙膏的销售量。
案例三:
某公司新招了一批职员,总经理抽时间与大家见个面。在点名时,总经理点到“黄烨(huá)”。而全场一片静寂,没有人应答。
总经理又念了一遍时,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烨(yè),不叫黄烨(huá)。”
人群中发出低低的笑声。老板的脸色自然有些挂不住了。
“报告经理,我是打字员,是我把字打错了。”此时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挥手,接着念了下去。没多久,打字员被提升为部经理,叫黄烨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大家听后,也许会为黄烨的解雇感到不公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打字员很机灵。他用拍马屁的法则,及时给老板一个台阶下,巧妙地让老板从尴尬中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假示真,为他人解围,而不是只从自己角度出发,置他人于两难境地。其实,善意的谎言是需要的,有时,还可以起到出奇制胜,意向不到的效用。
2…1意想不到第二计 围魏救赵解困境
…………………………………………………………………………………………………………………………………………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宾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释义】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这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这是一个典型的攻其所必救,围城设伏打援的案例。其实在那种情况下,从邯郸原路返回援救大梁是最被动的,一是军队士气不足,攻未克,后院起火,必然军心焦虑。二是原路返回,容易被对手判断和算计。三是军队疲劳,长途来回跋涉,必然是疲劳之师遭遇伏击他们的体力充沛的敌人。所以这三点会使他们在强弱相近的对手面前,会必败无疑。
“围魏救赵”用于现代化经商赚钱中,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需要有过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有广博的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发现和寻找机遇;抓住对方的实质,采取避实击虚,后发制人的经营技巧;要有敢冒风险的胆魄,有机遇出现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以达到趋利避害,赢得最终赚钱。
【计名探源】
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报失中山的之仇,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便以为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赏析】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