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遁攻心 >

第18部分

天遁攻心-第18部分

小说: 天遁攻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计核心是“乘虚而入”,也就是说,如果己方没有“虚”,对方也就无机可乘了。当装修工热情地提供相熟的商家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马上敲定,多走几家,了解行情,以防对方顺手牵羊。

12…2玄德顺手得荆州 夏侯顺势破张卫

…………………………………………………………………………………………………………………………………………

【玄德顺手得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想要地鼓作气收复荆州,他先派兵取了彝陵,然后回兵直逼南郡。南郡危急了,曹仁与众将商议办法,曹洪说:“丞相留下了锦囊妙计,此时何不看看。”曹仁急忙拆开来看,大喜,依计而行。

却说周瑜救出甘宁,陈兵于南郡城处。见曹兵分三门而出,瑜上将台观看。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瑜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遂下将台号令,分布两军为左右翼;如前军得胜,只顾向前追赶,直待鸣金,方许退步。命程普督后军,瑜亲自引军取城。对阵鼓声响处,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周瑜麾两翼军杀出,曹军大败。瑜自引军马追至南郡城下,曹军皆不入城,望西北面走。韩当、周泰引前部尽力追赶。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遂令众军抢城。数十骑当先而入。瑜在背后纵马加鞭,直入瓮城。陈矫在敌楼上,望见周瑜亲自入城来,暗暗喝采道:“丞相妙策如神!”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城的,都颠入陷坑内。周瑜急勒马回时,被一弩箭,正射中左助,翻身落马。牛金从城中杀出,来捉周瑜;徐盛、丁奉二人舍命救去。城中曹兵突出,吴兵自相践踏,落堑坑者无数。程普急收军时,曹仁、曹洪分兵两路杀回。吴兵大败。幸得凌统引一军从刺斜里杀来,敌住曹兵。曹仁引得胜兵进城,程普收败军回寨。丁、徐二将救得周瑜到帐中,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拔出箭头,将金疮药敷掩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医者曰:“此箭头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程普令三军紧守各寨,不许轻出,三日后,牛金引军来搦战,程普按兵不动。牛金骂至日暮方回,次日又来骂战。程普恐瑜生气,不敢报知。第三日,牛金直至寨门外叫骂,声声只道要捉周瑜。程普与众商议,欲暂且退兵,回见吴侯,却再理会。却说周瑜虽患疮痛,心中自有主张;已知曹兵常来寨前叫骂,却不见众将来禀。一日,曹仁自引大军,擂鼓呐喊,前来搦战。程普拒住不出。周瑜唤众将入帐问曰:“何处鼓噪呐喊?”众将曰:“军中教演士卒。”瑜怒曰:“何欺我也!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辱骂。程德谋既同掌兵权,何故坐视?”遂命人请程普入帐问之。普曰:“吾见公瑾病疮,医者言勿触怒,故曹兵搦战,不敢报知。”瑜曰:“公等不战,主意若何?”普曰:“众将皆欲收兵暂回江东。待公箭疮平复,再作区处。”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遂引数百骑出营前。望见曹兵已布成阵势,曹仁自立马于门旗下,扬鞭大骂曰:“周瑜孺子,料必横夭,再不敢正觑我兵!”骂犹未绝,瑜从群骑内突然出曰:“曹仁匹夫!见周郎否!”曹军看见,尽皆惊骇。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众军厉声大骂。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战。未及交锋,周瑜忽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曹兵冲来,众将向前抵住,混战一场,救起周瑜,回到帐中。程普问曰:“都督贵体若何?”瑜密谓普曰:“此吾之计也。”普曰:“计将安出?”瑜曰:“吾身本无甚痛楚;吾所以为此者,欲令曹兵知我病危,必然欺敌。可使心腹军士去城中诈降,说吾已死。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吾却于四下埋伏以应之,则曹仁可一鼓而擒也。”程普曰:“此计大妙!”随就帐下举起哀声。众军大惊,尽传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尽皆挂孝。却说曹仁在城中与众商议,言周瑜怒气冲发,金疮崩裂,以致口中喷血,坠于马下,不久必亡。正论间,忽报:“吴寨内有十数个军士来降。中间亦有二人,原是曹兵被掳过去的。”曹仁忙唤入问之。军士曰:“今日周瑜阵前金疮碎裂,归寨即死。今众将皆已挂孝举哀。我等皆受程普之辱,故特归降,便报此事。”曹仁大喜,随即商议今晚便去劫寨,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

但没想到这却是周瑜的计策:以假死骗曹军来劫营,周瑜用兵埋伏。曹仁还真中计了,晚上前来劫营,但见寨中虚插旌旗,知是中计,急忙退军,来不及了,吴兵从四面八方杀来,曹兵大败。曹仁不敢回南郡了,直奔襄阳大路而走,吴兵赶了一阵而回。周瑜、程普收军来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赵子龙答话说道:“都督息怒,我奉我家诸葛军师之将令,已拿下此城很久了。”周瑜攻城,乱箭射下,没办法,让诸将去取襄阳和荆州,然后再回头收拾南郡。可这时有探子来报,说孔明用得到曹操兵符,利用兵符让张飞得了荆州,关羽得了襄阳。

周瑜这次可真是白忙,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眼看南郡到手,却被刘备趁乱取到了手,能不气吗,这时候又大叫一声,昏了过去,不过这次不是装的了。

【夏侯顺势破张卫】

公元215年,曹操组织西征军进剿张鲁争夺汉中,并很快由险路进军到阳平关前,把张鲁吓了一跳,怯弱的道教军困准备投降。但负责阳平关防备的张鲁弟弟张卫及守将杨任认为阳平关的工事固若金汤,横着山势建有十余座的城墙,守卫者多达数万人,绝不是硬碰可以攻下的,因此不愿投降。

曹操在西征前也曾经派人探知消息,得到的情况是张鲁的道教军团战斗力不强,阳平城南北距离远,无法坚守。但等到曹操亲临关下,见证了阳平关固若金汤的工事,才发现现实与得到的消息大相径庭,不禁叹息,看来还是不能随便相信别人的话。接下来的战斗非常艰难,夏侯?的先头部队连续攻城数十天,毫无进展,不仅军士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粮食也逐渐耗尽。经验老到的曹操有点紧张了,采纳总参谋长刘晔的建议,决定暂缓进攻,别作他谋,于是命令侍卫长许褚亲赴前线招回夏侯?军团驻守在山上的军队。

由于部队分散在山上各地方,所以集结行动一直到入夜都没完成。但没想到这时发生了一件根本想不到的事,夏侯?的前锋部队在撤退时走错了路竟闯入了张卫的一个别营,这支部队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动手打起来。张卫以为曹军已破阳平关,慌乱中全军撤退,这支前锋部分乘机占领了营区,并追入阳平关内。夏侯?知道这个消息,马上重新招回撤退中的军队,趁夜色掩护全体攻入阳平关的敌营。守营的将领杨任力战后殉职,张卫连夜逃循,弃守阳平关。

阳平关失守,张鲁没有了保障,不久即投降了,曹操取得了汉中。这一次顺手牵羊的成功,得益于夏侯?军队的战略意识强,抓住了机会。看来这支军队不愧是以青州军为班底的老兵,不愧是曹操最早的嫡糸,不愧是名将复侯?的队伍,更不愧是从黄巾军降过来的,很有顺手牵羊的经验。。取得胜利后,曹操战后总结,认为这次出兵情报把握不准,敌情了解不深,胜利纯属侥幸,因此在奖励有功人员的同时,还重奖那些劝阻其出兵下属。

12…3孙坚顺手得玉玺 曹丕错失灭吴机

…………………………………………………………………………………………………………………………………………

【孙坚顺手得玉玺】

孙坚,被誉为三国时期的战神,这位东吴孙氏政权的奠基人在三国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其所带领的军队勇猛无比,战功卓著。在董卓之乱的时候,所有的关东军团,讨董行动最积极的,除了曹操外,便是孙坚。而在具体军功表现上,孙坚更优于曹操。他不但击败了董卓集团的先锋大将徐荣,更在西进的战役中,独力击溃董卓集团中凶猛的无敌将军华雄,直接进逼洛阳,使董卓政权在防备上一度告急。

进入洛阳后,孙坚率军清理洛阳皇宫,在井下捞起一妇女尸首,虽然日久,尸体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内有一个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里面是一枚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用黄金镶补;上有篆字八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赶紧把玉玺秘密隐藏起来。这是枚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取材于“和氏之壁”,并非一般的凡物,这可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献给楚厉土,历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壁。在赵惠王手上的时候,秦昭王愿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和氏之壁”。但蔺相如识破秦昭王想骗取“和氏之壁”的诡计,用计谋和胆略使其完壁归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终得此壁。命工匠刻为玉玺,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始皇二十八年,巡狩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倾覆,秦始皇急忙将玉玺投于湖中,风浪顿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王莽篡逆时,孝元皇太后有次发脾气,将玉玺砸向王寻、苏献,砸坏了一个角,逐以金子镶补。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其辗转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神龙见首不见尾,忽隐忽现,还有很多后话。

当曰,孙坚获得此玺,内心兴奋异常,相信是得天下的信物,于是顺手藏起来,第二天即借故脱离关东军团回江东图发展。这个小小的顺手牵羊,意图有点过早暴露了,被认为有称皇之心。只可惜孙坚死得早,否则,可能敢于称皇的不仅仅是袁术。

但这枚玉玺却确实给孙家带来了五十八年东吴天下及四位吴国的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页。

【曹丕错失灭吴机】

蜀汉集团大将关羽被杀之后,蜀吴之间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意图夺回荆州,而这个时候魏国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曹丕完全可以联合蜀国灭掉吴国。可是刚刚称帝的曹丕只顾铲除异己巩固政权,却失去了这样的好机会。

当时,吴国向魏国称臣,向魏国求救时,大夫刘晔谏曰:“今孙权惧蜀兵之势,故来请降。以臣愚见,蜀、吴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遣上将提数万之兵,渡江袭之。蜀攻于外,魏攻其内,吴国之亡,不出旬日蜈蚣亡则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图之?”丕曰:“孙权既以礼服朕,朕若攻之,是沮天下欲降者之心,不若纳之为是。”刘晔又曰:“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王位,则去陛下一阶耳。今陛下信其诈降,崇其位号以封殖之,是与虎添翼也。”丕曰:“不然。朕不助吴,亦不助蜀。待看吴、蜀交兵,若灭一国,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朕意已决,卿勿复言。”遂命太常卿邢贞同赵咨捧执册锡,径至东吴。这便是一个顺手牵羊的绝好时机,可惜曹丕并没有听从。这个机会失去了,暂时就不会有好机会了,可是曹丕又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就是在陆逊已定了破蜀之策以后,细作探知,连夜报知魏主,言:“蜀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黄权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余里,不知何意。”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群臣犹未信,皆请拨兵备之。魏主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醒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顺手牵羊的机会已没有了,陆逊可不白给,会做好准备的)众皆拜服。魏主下令:“使曹仁督一军出濡须,曹休督一军出洞口,曹真督一军出南郡。三路军马会合日期,暗袭东吴。朕随后自来接应。”调遣已定。等到吴国大胜蜀国后,回来时乘胜与北魏交战,结果曹丕啥也没捞着,只落了个与东吴关系也破裂的结局。

12…4左右相望下定论 顺手亦能把羊牵

…………………………………………………………………………………………………………………………………………

案例一:

矢田一郎带着他研制成功的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安全便器到东京各商店去推销。他不厌其烦地向商店的业务主管人员介绍安全便器的性能及其使用价值:“残疾人由于生理障碍,大小便时很困难,这个安全便器就是专为他们设计的,其销售前景颇为广阔。”

可是商店的业务主管们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安全便器究竟是否有销路,而且在橱窗里陈列便器,很不雅观,所以他们婉言谢绝进矢田一郎的货。

这使矢田一郎陷入了倾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