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向导所言,那些渔船靠近之后便跟在了二船之畔,远远的有人问道:“客人可是自登州来此?不知欲货贩何物,若是高丽参,某等愿为客人中人……”
渔民贫困,偶有客商来,便上来献殷勤,望着能赚几个跑腿钱。叶畅笑着探头问道:“汝等可是汉人?”
“自是汉人,自是汉人!”
“那好,汝等为我引路,何处可以上岸?”
“郎君直去都里便可靠岸!”
“都里之外呢?”叶畅并不准备去都里镇,在他看来,那儿既已经有了建筑,便不是他想要的地方了。
他要的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做画的。
几个渔民嘟囔了会儿,却说不出什么地方,叶畅也不问,极目向四周望去,只见正西方似乎没有什么建筑,便那儿一指:“那边是何处?”
“野林子。”渔民叫道。
那边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直伸展到海边,叶畅又问了一下那边吃水情形,得知那儿船可以靠岸,便确定了自己的落脚点。
既是树林,那么便是无主之地,少许多争执。
船靠上岸后,除了修检船的水工外,其余人都下了船,无论是水工还是工匠,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伐木。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船上的物资都卸下来,这需要龙门吊,而目前只能用木材来做一个简易的龙门吊。
叶畅则召来那几个渔民相询。
他们虽是渔民,出海时倒也去过不少地方,至少都里镇附近情形他们都很熟悉。都里镇加上附近村子,总共人口不过四千余人,不过再往东北去的青泥浦,人口要多一些,镇子加上村民,人口约有万人。这些渔民到过的地方,也就是在都里镇为中心,向北六七十里的范围,虽然名义上属于大唐积利州,但随着安东都护府不断西迁,大唐对这里的掌控只限于册封当地土人为官员,真正的控制力几乎是无。
不过都里镇这边是汉人为主,故此当听闻叶畅乃是大唐官员时,渔民们顿时肃然起敬,一个个下拜道:“不意又见我汉人官长矣……不知郎君来此,是出使渤海郡国,还是出使新罗?”
以往汉官来此多是承担大使之责,叶畅听得这话笑道:“都不是,我来此建一座港,听闻海外仙山更在日本以东,故此朝廷意欲在此建港为据点,寻觅海外仙山。欲建港口,须得人力,你们既是当地人,可愿来为朝廷效力?”
那渔民面色就有些讪然,他们从中原流落于此,对朝廷虽有敬意,可身为家中主要劳力,若跑来修什么港口,家中老少的吃食当如何去做?
叶畅自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便又道:“自然,绝非让你们白做,每日里论工计酬,发钱发米,你看如何?”
那几个渔民仍然犹豫,叶畅也不急,又道:“你们帮我去左右招人,招来人手,我也给你们报酬。”
这句话打动了几位渔民,他们纷纷应下,叶畅还让人买了些他们捕获的海鲜,打发他们离去。
不过直到第二天,才有人来叶畅的工地看热闹,第三天才有胆大的答应来帮工,但也是只帮半日,待这胆大的领到了每日结清的工钱之后,第五日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都里人口少,到第十日,闻讯而来相助的也不过是四十余人,远远达不到叶畅所需要的人数。此时总算搭起了能够遮风挡雨的窝棚,简易码头也算完全建好,船上的物资被卸入仓库之中。
“下一趟便可以将沈溪的人带来,准备联络事宜。除此之外,还须派一个商队去渤海国,沿途招募人手。辽东的情形,这几天里我们也打听得差不多了。”叶畅召集主要人员在一起道:“善直师,你与叶挺率商队去渤海国,沿途多加小心。”
善直一愣:“我?”
“渤海国上下颇信释教,善直师去必有所得。”叶畅笑道。
如今辽东几乎处于完全没有管理的情形之下,各地各部,都是各行其是,只是名义上归大唐统辖。这虽然给商队带来了麻烦,但也给叶畅的大计划带来了好处,到处都是流民,也就意味着他可以放开手脚招募人手。
“二哥与我留在此处,督建港口与宿处,防备有什么意外。苏粗腿,你与叶英回登州,我们来之前已经派人去催促了,想必洛阳、修武那边的人手很快就能赶到,你们回去,若人来了就运人,人未来就运物资。”
叶畅初期至少要移近千人到这边来,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同时过来,故此他们是被打散为二百人左右一批,将分批先至登州,然后再从登州乘船到都里镇。都里人少地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故此还需要叶畅自己运送至少一年的粮食。
他在里面开会,外边吴大海兄弟五人也聚在一处,吴大蛟抱怨道:“只道是来当水工的,却不料是来做苦力,每日都是伐木搬木,这位叶郎君莫非真想在这里安家立业?”
“管他想做什么,咱们兄弟在此,可不是真来当水工的。”向来阴沉少语的吴大江道:“大哥,咱们何时下手?”
吴大海摇了摇头:“你见那叶郎君身边的人么,且不说那二十余条明显是阵仗上厮杀过的汉子,便是那位和尚,还有那个南八,任随一个咱们都不是对手!”
众人都是点头,这些日子大伙凑一块,见识过善直的神力和南八的神射,他们都是极服气。
“莫说那二位,就是苏粗腿,那身功夫,无论是船上还是水中,都不在咱们之下,就是大当家的还活着,也不见得是他对手。他们人多之时,咱们还是要小心谨慎,千万勿要露出马脚来!”吴大海又道。
吴大江终究有些不服气:“也就是苏粗腿一人,其余人等,在小河小沟里折腾还可以,到了大海上,比起咱们还是差得远。”
“老二,便是在海上,你夺了船,这些人如何处置?”
“自然是扔到水里喂鱼鳖。”
“那凭着咱们五个人,能驾走几艘船?”
这一来,吴大江才不吭声了,就算他们五人侥幸被分在一条船上,并且成功夺得了那条船,他们五个根本不可能将那船开快来。另一条船上的人反击,他们再精通水性,也抵不过对方人多。
“而且,这船是宝贝,你们忘了,那位郎君手中的望远镜、指南针,更是宝贝!”吴大海又道:“不晓得你们是什么想法,我看到那望远镜之后,只有一个念头,这定是仙家宝物,给它盯上了,便是跑出十几里,也非得给它追回来!”
众人又是连连点头,对那望远镜,近乎崇拜。唯有海上之人,才明白这玩意儿有什么意义,若再与指南针相配合,可以说再远的海上,只要补给充足船只牢固,他们都有把握。
“还有,夺了船,我们去哪儿?南边是去不了的,大当家虽死,可追缉我们的事情却并未放松!莫非逃到新罗去?与其那样,倒还不如在这里……”
“大哥,我倒不是说非要现在就动手,只是不知道这般当苦力,何时才是个头啊。”吴大江抱怨道:“你瞅他们管得多严,每日行动举止,比坐牢还管得多!”
“他们能做到,我们自然也能做到!”吴大海摇头道:“我看这位叶郎君,确实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咱们为何打不过官兵,恰恰就是缺叶郎君这样有本事的。如今咱们跟在身边,好生学着一些,也可以乘机结交些人物。你们看都里来的那些渔夫,咱们就可以结交,若是今后起事,他们也是一股助力!”
“是,大哥说得是,我只以为大哥是真想给那位叶郎君当牛当马了呢,既然大哥不忘为大当家报仇之事,我就放心了。”吴大江道。
“你们也得小心些,平日里少往一起凑,便是在一起,也要口风紧些!”
正说话间,突然听得有人道:“吴大海,吴大海!”
吴大海一愣,肃然而立:“在此!”
“过来,与某准备好了,咱们要回登州!”
喊吴大海的乃是叶挺,吴大海跟了过去,见见那个卞平已经在叶挺身边了。吴大海横了这厮一眼,这厮倒是个伶俐的,每次拍马屁总少不了他。
“回登州?”
“正是,此次回去可就要快些,还得自登州运一批粮食、物资来。”叶挺笑道:“你们立刻去准备,苏粗腿说你乃是水工中最好的一个,让我看看你的本领!”
“是!”吴大海心中欢喜,他的兄弟们则在后边挤眉弄眼。
这可是瞌睡遇到枕头了,此前他们兄弟都跟在苏粗腿身边,虽然有贼心,却被苏粗腿压制住,并没有胆子真正做什么。但跟着这个叶挺则不然,虽然叶挺武勇也胜过一般之人,但在海上,却比旱鸭子好不得哪儿去。
当然,这是与吴氏五兄弟相比,实际上叶挺学习航海也是相当努力的,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愿,也是叶畅的交待。
“怎么好端端的要回登州?”吴大海凑在叶挺身边问道:“咱们的粮食还够啊。”
他们第一船载来的东西中,最多的便是粮食。叶挺瞪了吴大海一眼:“就你问多,会有更多人来此呢,只靠着如今的人手,何时才能将码头彻底建成!”
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
先是回登州的船队开拔,然后是去往渤海的商队离开,转眼之间,营地里就只剩余四五十人了。加上那些来帮工的都里镇本地人,人数也少了大半。
“这位郎君,咱们这怎么少了如此多人?”一个都里镇在此帮工的人涎着脸向叶安问道。
叶安乃是留在此处的叶氏族人之一,也是跟随叶畅到过陇右的十余名族人中的一个。叶英、叶挺被派出去之后,他便成了新的负责人之一。听得那帮工相询,叶安瞪起眼道:“好生做事,问那么多做甚,你这厮就是爱偷懒,故此每日领工钱,你这厮最少,且看看那边的詹大,人家做事才是做事模样!”
“那厮家里给他说了一房媳妇儿,正在攒彩礼钱呢。”帮工嘻嘻笑道:“咱们这男多女少,不想娶了胡女,就得多攒些彩礼钱,若是郎君给咱们也说上一房媳妇,咱们也卖死力气!”
叶安拿这厮也有些无奈,比叶英叶挺,他性子偏绵软了一些,当下就是瞪了一眼,不理会他便走了。
但当日下午,叶安就发觉不对。
那帮工径直离开,就没有再回来,和他一般离开的,还有四五人。
到了次日,一半帮工都没有来,第三日,干脆就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连那干活极卖气力的詹大,也不曾到营地来。
叶安心知不对,便去寻叶畅禀报,叶畅与南八等人正在勘察周边地形,听得此语,顿时皱起了眉。
“看来有人不愿意咱们继续施工啊。”南八咧嘴笑了笑,舔了舔嘴角。
他性子虽然直,却不是没有头脑的,更何况叶畅逼着他看些兵书,还一有空就与他探讨,偶尔也将历史上的各场战争拿出来和他点评。
“唔,我们去镇子里先打听打听,此事不能退缩,一退缩什么样的猫狗就都欺到咱们头上来了。”叶畅道。
从他们所处的海边林地,到都里镇不足十里,贴着海边沙滩前行,路倒是很好走,小半时辰就到了镇子。
“就是那小子?”
“正是。那小子模样,怎么也看不出象个官儿……”
“呸,你见过这般模样的官么,身边带的没有一个官兵,尽是些什么货色。况且,就算真是官,这是哪儿,这是都里,大唐朝廷,管得着咱们?”
镇子里几个人远远盯着叶畅一行,小声交换着彼此的意见。在他们的注视下,叶畅带着八个人,缓步于都里的街道上。
与其说是街道,倒不如说就是一条短巷,叶畅甚至觉得,这个名为“镇”的地方,甚至还不如吴泽陂繁荣。
这也难怪,太宗皇帝征高句丽成功之后,就两次共从高句丽迁了二十余万人回中原安置,而都里镇靠近山东,正是迁走人较多的所在。虽然经过数十年,辽东人口滋长,又渐有所恢复,不过都里不适合农耕,故此人口还是有限。
人口少也有少的好处,眯着眼睛看着这些由窝棚、土坯组成的建筑物,叶畅微微笑起来。
唯一能引起他注意的是镇最北的那幢大屋,在一片低矮的建筑中,这幢大宅院分外惹眼。
乃是都里镇唯一的大户人家高家的屋子,叶畅这些时间已经打听过了,这高氏据说还是前高句丽国的宗亲,只不过相隔太远,故此一直缩在偏僻山沟之中。这也是他们家的幸运,大唐对辽东的控制力渐渐退散之后,他们便又搬了出来,迁到了都里镇,渐成都里镇的大户。
都里镇上的汉人,大半都是这高家的佃户,剩余人等,也多要依靠高家。此时叶畅已经打听清楚,那些帮工们离开的原因,是高家要忙着开荒,将佃户全都召回,导致叶畅的工地上几十个来打零工的也全部离开了。
高家选择此时“开荒”,时机倒是拿捍得巧妙,叶畅的两艘船和商队都离开,带走了一百余人,如今还跟叶畅一起留在都里镇的,只有五十人罢了。
因此,叶畅来时只带了八个人,其余人都在营地开始布防,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高家不过是土豪,家里有个二三十号打手就不错了,平日里有事,无非是招呼家中的佃户出人出力。在叶畅看来,这是一群土鸡瓦狗,自己带着南霁云等八人,安全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前面的郎君,请等一下。”
他们在都里镇转了一圈,正准备回头,听得身后有人叫道。叶畅转身望去,只见一身着丝绸的胖大汉子腾腾走了过来。
随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十余个随从。
“不知阁下有何吩咐?”叶畅站住之后问道。
那胖大汉子笑着拱手:“某乃都里镇里正高公家管家……”
听他象绕口令一般说出自己的头衔,只畅只是凝视不语。那胖大汉子心中微微一惊,这少年郎君方才在街上询问说话时,都说他挺和气的,不象是一个官员,如今来看,倒是有几分官威。
莫非……他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