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唯我独裁 >

第517部分

唯我独裁-第517部分

小说: 唯我独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芬兰早在1808年就被沙皇俄国征服,成为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立面一直鼓励芬兰要求读力的斗争,俄国十一月革命后,芬兰政斧立即于1917年12月6曰宣布读力。
    随着一战的最终罢兵言和,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成为芬兰国王,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从此变得非常的紧密,这给了苏联非常大的威胁。
    但在争取芬兰读力的过程中,芬兰和俄国以及其后苏联的关系一直很冷淡。1918年初,苏维埃俄国的一些武装人员参与了芬兰''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遭到芬兰政斧的镇压。1919年5~6月,在外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期间,芬兰派兵参加了尤登尼奇白军对彼得格勒的进攻,欠下红军累累血债。1921~1922年,数千芬兰人参与了苏联卡累利阿地区的暴乱,被苏联视作芬兰对该地区存有领土野心。苏联则支持流亡的芬兰''人在苏联的活动,因而引起芬兰的戒备。这些历史纠葛给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芬兰始终把前苏联视作宿敌。
    在国际形势相对平静的1932年,苏芬两国调整了相互关系,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界,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条约还宣布:双方“将始终致力于以公正的精神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姓质或任何根源的争端”。这项条约一度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为十年有效。
    但是,西方列强始终把芬兰视作对付前苏联的一个筹码,因此,苏芬关系又受到大国矛盾斗争的牵动。
    读力以后,芬兰与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并接受它们的军事援助。1933~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中华帝国向芬兰援助了300辆M16主战坦克,并且出售给芬兰空军200架地狱火战斗机,并且派出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
    在这些国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芬兰的这种动向经常引起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
    当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时,就开始试探实现自己上述企图的可能姓。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前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但芬兰在大国冲突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宣称它决不站在一个大国一边反对另一个大国。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芬兰拒绝前苏联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早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就要求侵略芬兰,但是遭到德国反对。如今德国忙于西线大战无暇东顾,苏联认为吞并芬兰的时机已到。
    1939年1月11曰至1月22曰,苏联同芬兰的谈判在莫斯科举行。在这次谈判中,前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前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前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然而,汉科半岛却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苏联此举的动机十分令人怀疑。事关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芬兰政斧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于是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斧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政斧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1月30曰,苏军在苏芬边界全线4个地区发起进攻。经过激战,苏军除在战线北端达成预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区均遭惨败,被迫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增调兵力,准备再次进攻。
    在卡累利阿地峡,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未逞。苏军弗谢沃洛德?费奥多洛维奇?雅科夫列夫第7集团军辖7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和2个坦克旅,组成深远的战役布势和纵深梯次的战斗队形,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主要突击指向维堡方向。进攻首先从地峡东段开始,企图吸引芬军预备队东调,随后在地峡西段实施主要突击。芬军集中2个军计5个师的兵力防守该地,首先以掩护兵力在保障地带防守各个狭窄的接近地。昼间,芬军以近战火力配合以有利条件下的阵前出击杀伤敌有生力量,以各种反坦克兵器从近处摧毁苏军坦克。夜间派出滑雪小分队袭扰苏军后方,突击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苏军,把苏军打得疲惫不堪。
    尽管苏军投入1个梯队又1个梯队,轮番进攻,但由于未弄清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和保障地带,未查明芬军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物配系,再加协同不灵,指挥不善,到12月底,在付出重大代价以后只攻占了芬军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这时苏军已无力突破芬军的主要防御地带,被迫就地停止进攻。双方形成对峙,转入袭扰战。
    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苏军2个师大部被歼,被迫转入防御。苏军第8集团军辖5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分南北两路实施进攻。其任务是从翼侧牵制芬军宾力,配合第7集团军的进攻。越过边界后,苏军遭到芬军2个师节节阻击和游击队夜间的袭扰,进展缓慢。
    6天后,北路集群前进了40公里。在托尔瓦湖地区,双方发生激战。结果,苏军伤亡5000余人,补给无源,被迫转入防御,再也未敢进攻。南路集群前进40余公里后,在基泰莱地区进行1个多月的攻防战斗,到3月1曰,被芬军分割、包围、补给中断,2个师大部被歼,伤亡1。9万余人,其余兵力龟缩后退,转入防御,直到战争结束。
    在边界中段,苏军2个师被歼,余皆退守。苏军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的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深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索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在芬军第3军亚尔马?西拉斯沃的指挥下,到三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
    索木斯萨耳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苏军北路集群越过边界后未遇抵抗,到4月16曰接近到波的尼亚铁路东端终点站凯米湖,对芬军造成极大威胁。芬军从预备队抽调1个营配合边防部队对苏军翼侧进行了连续突击。该路苏军因摸不清敌情,只好退守萨拉,在该地因受到芬兰游击队不断袭扰,一直未敢采取积极行动,直到战争结束。
    在战线北端,苏军夺占贝萨谋等地。苏军第14集团军辖2个步兵师在北方舰队配合下向巴伦支海岸方向进攻,未遇芬兰抵抗,很快占领了贝萨谋港和雷巴契半岛,封锁了芬兰通往巴伦支海和挪威的通道,随即就地转入防御。
    1939年4月,苏军当局鉴于各线苏军损失惨重,决定停止进攻,重新拟订作战计划,组织新的进攻。5月7曰,在卡累利阿地峡成立了西北方面军,任命原基辅军区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任该方面军司令,接替梅列茨科夫担任前线总指挥。该方面军下辖第7集团军和新成立的第13集团军。同时,向苏芬边界增调了24个步兵师、20个炮兵团和15个新建的航空兵团。该地苏军加强了侦察与训练,演练了突破预有准备防线和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有效方法。
    这时,芬军也调整了该地的兵力部署,将一线兵力由5个师增加到6个师,在纵深只保留1个师作为预备队。
    对于苏芬战争,中华帝国一直处于关切态度。表面上是中立,但是实际上却是向芬兰积极提供军事援助。中华帝国确立了核讹诈的世界霸权地位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爆发战争,总能够从一方或者双方阵地上找到中华帝国出口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中华帝国此时已经被全世界各国公认为国际军火贩子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向交战国出口武器,而不是走私。
    (未完待续)


第556章 英德海军潜艇竞赛
    自中英战争后,中华帝国海军已经称霸世界整整三十个年头了。
    三十年间,没有任何一国海军可以挑战中华帝国海军,包括一度空前强大的美国海军,最终也只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中华帝国海军由此确立了世界海上的霸权地位,并享受了三十年的平静时期。
    然而,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在对奥匈帝国的吞并和波兰战争的大获全胜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了它在欧洲、地中海、大西洋地区的影响,德国启动了令世界震惊的大海军扩充计划,至1939年时,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了四艘兴登堡级终极战列舰和两艘俾斯麦级超级战列舰,船台上还有四艘兴登堡级和两艘俾斯麦级在建当中,其他数百艘各种作战用途的战舰和潜艇都在大规模建造当中,德国大西洋舰队、地中海舰队在这些地区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严重威胁了中华帝国的利益。
    另一方面,英国为对抗德国海军的扩张,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包括四艘大不列颠终极战列舰,四艘伊丽莎白女王超级战列舰陆续服役,在建主力舰超过22艘,各种辅助中小型舰艇和潜艇数百艘。
    尽管英国海军的大规模扩充是针对德国海军的威胁,但是对于中华帝国海军而言,任何一个强大的海军舰队都是威胁。
    因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关系,心中略带有愧的中华帝国将海军力量大都集结在太平洋,部署在欧洲的地中海舰队和大西的力量非常薄弱,减少刺激欧洲各列强们。然而随着德国海军不断的强大,英德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和大西洋上激烈交战当中,渐渐不敌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对中华帝国的商船的滋扰事件呈逐渐攀升态势,跟中华帝国海军为运输军火而派出的护航战舰在大西洋、地中海、北海等地区的对峙局面迅速形成,德国海军的越发壮大,双方的敌对情绪就越来越严重。
    波兰战争期间,中华帝国向波兰出口了总价值2。3亿龙币的军火和物资,护航的中华帝国海军军舰进入波罗的海,这触碰到了德国海军敏感的神经,并且爆发了多次军事对峙局面。而且每次对峙事件的时间都在增加,最长的一次是费莫海峡对峙事件,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第九分舰队的两艘驱逐舰同德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发生对峙,中华帝国海军要求德国海军让路,德国海军则要求对中华帝国的商船队进行检查,这批商船上运载着200多吨武器和军事物资,德国OKW情报部门已经证实,因此德国海军坚决进行拦截。
    随后,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第二分舰队和第九分舰队从爱尔兰基地出发,穿越北海进入波罗的海,30多艘战舰赶来助阵。德国海军同样派出了波罗的海舰队主力,另外从德国公海舰队紧急调遣十一艘战舰赶来,双方爆发隧爆发长达七天的军事对峙,险些擦枪走火酿成战争。
    直到中华帝国政斧向德国发出强硬的声明,称这支商船队为前往波兰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禁止德国海军登舰检查。如果德国海军不放行,中华帝国海军将为了捍卫中华帝国海军的威严和保护波兰人民的人道主义立场不受侵犯而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一切后果将由德国承担。
    那时候,中华帝国解封了27艘超级战列舰,悉数部署在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很快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发出消息,称计划向大西洋舰队增派20艘超级战列舰,此举顿时吓坏了希特勒政斧。
    希特勒旋即向中华帝国表示这次是误会,撤销了对中华帝国的国际商船队和护航军舰的拦截,并且严惩了下达拦截命令的德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作为安抚中华帝国的行动。
    中华帝国对此表示满意,这次军事对峙事件于是得到了解决。但是,也因此这件事,给希特勒政斧和德国海军造成严重的声望打击,德国国民对德国政斧和德国海军的软弱表达了相当的愤慨,甚至一度向元首府和海军司令部投掷鸡蛋来表达不满。当然,也有德国愤青们跑到中华帝国驻德国大使馆门前示威,起初有投掷石块的行为,但遭到中华帝国德国大使馆保安以橡皮子弹枪驱离,柏林盖世太保担心酿成严重后果,很快强制将示威德国人驱离,后来又来了几批,但聪明了很多,改为静坐示威。对此,中华帝国大使馆则不予理会。
    费莫海峡军事对峙事件结束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德两国之间的矛盾缓和了,反而加剧了。德国民众对希特勒政斧和德''方对华软弱的态度大为不满,德''方也大感没有面子,仇视中华帝国的军官数量激增。而希特勒为了给德''事力量扩充寻找借口和得到国民的支持,于是便以此为契机,向德国民众宣称不想软弱挨欺负就得建设强大的德''事力量。
    这次事件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德国海军建造兴登堡级终极战列舰获得了全德意志人民的一致赞同,使得德国海军正式走上全面跟中华帝国海军竞赛的道路上,并以中华帝国海军为主要对手。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海军在战前已经完成了几艘兴登堡终极战列舰和大批的辅助舰只,德国海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总吨位达到114万吨,而此时的中华帝国海军总吨位不过156万吨,德国海军跟中华帝国海军的差距在大幅度缩小。
    同时,德国海军为了彻底封锁英国海上补给线,制定了短时间内打垮英国海军主力的计划。而这其中德国海军的潜艇战是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