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中华之咸丰大帝 >

第98部分

铁血中华之咸丰大帝-第98部分

小说: 铁血中华之咸丰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达开在众将略带疑惑与跃跃欲试的眼神之中打开了那封信,只见上面曾国藩用生硬的文言文写就,太平军将领大多出身农民,哪里会懂这些,于是石达开只得将上面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众将才释然。

    曾国藩的意思很明确。太平天国已经完了,现在石达开你也要完了。皇上对于石达开很赏识,在大清将要一举平定内患之时,不想再多造杀孽,如果石达开想得通的话就快点投降。末了,曾国藩还让石达开为那几万跟随着他六年来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想。皇上金口玉言,绝不为难这些天军。愿意继续跟随石达开的可以留下参军。愿意回家,马上发给路费回家!

    天军如愿意投降,午时的时候曾国藩将亲自来与石达开商议天军的去留问题。石达开沉思了一下,将起先那些沉闷都一一扫去。自己死了固然不重要,但是自己没有理由让这几万陪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陪自己一起死呀!天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是他们还有家中亲人。自己能忍心看着他们为自己而死吗?

    “你们都是跟随我东征西战的好兄弟,现在是降还是战,我石达开看大家的意思!”石达开将目光投向手下的众将。
第一一○章 急义胡雪岩
    城中断壁处,腐臭盈天。时而都能见到无人收埋的饿死的百姓尸体横于街道之上。百姓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双眼无神。清军将领见到这幕无不伤感,但战场之上,对战两军无所不用其极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胡林翼见得城更是悲愤欲泣,大叹造孽。

    胡林翼一面令手下将天军城内的天军降军集中收编到一处,一面让人将粮食分发下去,先解决一下城中百姓的温饱,并派人前往两总各地收购粮草接济城内百姓,休构房屋,安置百姓。但是清军所余的粮草也不多了,无奈之下,胡林翼只得命各地方派来帮助攻城的地方团练与鄂军大部,湘军一部先遣散回原地,等候朝廷随时可能到达的封赏。

    正当胡林翼无计可施,整日为粮食物资金忧心之时,却听府门外亲军报道,有苏州商人名胡雪岩的在外求见胡林翼。胡林翼不知道什么事情,连忙请进去。只见来人粗布长衫,戴着一顶瓜皮小帽,施施然见了一礼。微微笑道:“草民胡雪岩见过大人,草民此来正为大人所忧之事而来!”

    胡林翼奇怪的望了一眼眼前的陌生人,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见过他,而他却说是为自己心中所忧的事情而来的,自己忧心粮草,难道此人带了粮草前来出售?奇怪归奇怪,他仍笑着伸手将胡雪岩请入府中道:“胡先生可知本官所忧何事?”

    “哈哈,大人不用奇怪。雪岩前年受皇上恩惠,将新军后勤重交于草民,使草民得以身价倍增,如今南京缺粮,草不才,从苏州自购粮食三十万石,来为大人解忧。”胡雪岩笑道。原来自咸丰认准了胡雪岩是个财神之后,又认为其公忠之心可用。便将新军与两江军需物资的调用权力给了胡雪岩,令胡雪岩摇身一变成了红顶子官商,并因此赚得利丰厚。

    听说太平天国即将覆灭,清军正大军围困南京。胡雪岩以为如此下去,南京城内必定粮草不继,清军破城之日,主将必为粮食担忧,便早早自己掏腰包,在苏州等地收购了三十万石粮食,由水路运来南京。这也算是他报达咸丰的知遇之恩了。

    胡林翼一听,心中大喜道:“胡先生真是这南京数十万百姓的再生父母啊。胡某在此代全城军民谢先生了。”

    胡雪岩赶忙拦住道:“大人,此只是草民分内之事。如今天下清靖,正待皇上率领我等富国强军,以抗外敌之际。皇上仁爱,拨雪岩于微末之中,如今南京有难,雪岩自当为皇上分忧啊!”

    有了粮食,胡林翼便自如多了,揩手与胡雪岩欢谈甚欢。胡雪岩还谈及自己带来一批苏州名医,如今南京城内病疫横生,若不及早制止,所患尤其在粮慌之上,便请辞了胡林翼自去调动手下大夫,诊治病患,他甚至再次自掏腰包出钱为城中无人收埋的尸体建坟立墓。而胡林翼得了胡雪岩三十万石粮食,城中粮慌一下解决,这才将南京彻底地平复下来。

    太平军大闹六年,苏湖淮皖等地连年大战,赤地千里,居民十去其八九。如今大战一平息,许多离家背景的百姓开始慢慢回到住地重建家完。胡林翼与李鸿章、曾国藩计议,认为如今天这些经过大战的地方,土地荒芜,有些人家早因战乱家破人亡了。如今百姓回归,正是实行咸丰土地政策的最好时机。

    于是便派出人手,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着有关衙门将土地按人口数分与百姓,并调集银两休筑民房,恢复生产。得到此消息,更多的百姓迫不急待地回到家乡,领取土地,住房。

    烘烘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结束了,我们不管将来的历史将去怎么样书写这样一段传奇还是动乱?这六年不断地战争,打掉地是民族的实力,打掉的是百姓的生活。起义的破灭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该去反思前人所走过路,更迫在眉睫的是战争带来的创伤!饥饿、疾病与贫困!

    战后地安抚工作丝毫不比一场战争来得更加艰难,首当其冲地便是数十几的战俘需要收编,改编,使其不再成为国家的祸害。太平天被俘的将士将近三十几万,其中曾国藩手里有三万余跟随石达开南征北战的精锐,这些人不用可惜了,用了又怕一个不好再次反水,那就后患无穷了。李鸿章手里有几万,同样是追随过陈玉诚与李秀成的精锐,胡林翼就更别提了手里握着十几万天军战俘。

    几位大人在官衙内转思了多日,最终决定将天军集中起来编制,让各地在读的讲武堂士官们提前毕业担任其中的中下层指挥官,加强战俘的训练以及思想工作。整顿军纪。这样一来方便了管理,又能确实快速地掌握到战俘的动态,默化太平军战俘的思想观念。

    胡雪岩积极地走在南京各地,带一群苏州名医为百姓诊治,收埋无人埋葬的尸体。他这行径受到了几大总督与各地官府的好评。现在官府缺的就是人手和银两,而胡雪岩却是自愿自动地无偿为百姓疗病收埋,让官府省去了不少了心思和人力、物力。

    而胡雪岩之所以如此积极,一方面是为了报达咸丰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一方面也是为了结交江南各地的官绅为自己将实行的计划做好铺奠。胡雪岩当年受到咸丰的赞赏,先后将武卫军与两江的军需物资的调度权力给予了胡雪岩,让胡雪岩这个在苏州还只个小跑堂的人一夜之间成为苏州商界的新贵,让胡雪岩效力的于姓钱肆快速掘起。

    于老板对于这个小跑街在北京走了一趟就让整个这族挤入苏州商界,对他的欣更加高,便将爱女指于胡雪岩为妻,将生意都交由胡雪岩打理了。后来咸丰将胡雪岩交待接济过的好友王友龄升为苏州知府,凭借着好友的帮助,胡雪岩更是如虎添翼,在苏州做的风声水起,除于姓钱肆之外,又开办了胡庆馀堂,经营生丝,草药,棉花等项目

    胡雪岩又发现,中国的工商业起步太晚了,从中国出口到国外的生丝与棉花等原料由于长时间价格竟争,被洋人压得很低,于是便开始走访苏州的商界名流,希望联合苏州商团创办商会,抵制恶性地竟争,将国内的生丝与棉花的价格提高。历史胡雪岩也这么干过,不过当时他只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国内外的商团财伐,最终闹得个家财散尽,被慈禧抄家的结局。

    而如今却大不相同了,胡雪岩代理着武卫军的军需物资,是红顶子官商,而全大清有谁人不知道武卫军是皇上一手带出来的天子门生军队,别的红顶子官商可能不好说,可是胡雪岩这顶红顶子却带着点黄色,直接与皇家挂钩了,想要动他的人也得先掂量下自己的本事。而且胡雪岩本人急公好义,在苏州是出了名的,他所做的事情又对商家们有好处,自然无不应承。

    得到大家的应承,胡雪岩便开始在官府活动,此次前来南京便是有这个意思,如果有这了官府的方便那么事情便可以水动渠成了。胡雪岩的无偿奉献带动的效果就是其他苏州财团也加入到了这场安抚民心的运动来了,一时间官府的压力大减,胡雪岩也得到的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大员的赞赏与认同,往来密切,称兄道弟。

    等到如此一来,胡雪岩才将自己要联合苏州商家屯积生丝,棉花等这些出口原材料,借以抬高生丝与棉花等物的出口价格,更可以借此以稳定国内的生丝与棉花等物的价格。众人一听,觉得这事有利大清,有利于民,便答案等到胡雪岩开始实施的时候帮忙给予最大的方便,并且会帮助他上书向朝廷解释清楚,让胡雪岩进一步得到皇上的肯定。

    因这胡雪岩这事,说的好了是为了百姓,稳定国内市场,说的坏点,按以前的说法就是哄抬物价,蓄意作乱的大罪,这要是有些跟胡雪岩不对付的人这么模棱两可地给朝廷上上这么一道奏折,胡雪岩想不吃不了兜着走都难。

    胡雪岩得到了几位总督大人的应承自是满意而归,大战的创伤几乎到处都是一片废虚,胡雪岩几乎耗尽了近年来所得的利益,尽心竭力地为安抚百姓做着事情,无偿赠医施药,无偿收埋无主的尸体,为这些人立坟交竖碑。

    胡雪岩的身影几乎走遍了整个南京以及周边地区,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百姓的感恩之心,甚至民间都开始流传着胡雪岩是前朝沈万三大财神再世,见百姓受战乱之苦而派来搭救他们的,一时间胡雪岩便被说成了财神,画像被许多百姓供进家里。

    安排了这些事情,胡雪岩便急不可待地北上中原之地了,今天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中原地区大获丰收,棉花生丝都比往年高产了许多,而如今也正是收获的季节,百姓正等着将辛苦一年的成果变成银钱,如不出意外今天虽然丰收了,但是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却可能会降下来,百姓依旧获利极少。

    胡雪岩要抢在洋人前面将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与生丝高价收购进来屯积起来,到时再与洋人谈价格,稳定一个今后棉花生丝出口价格,从而消除国内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胡雪岩此举在他自己心里不知道,但是无形之中完成了中国国内的第一次资本的累积过程,为萌芽的资经济起到了带头做用。
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
    强风拉动着战场上高高飘起的战旗“啦啦”作响。石达开的问话,让四周都静了下来。赖汉英虽然心里为曾随自己作战将的将士心有戚戚,但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想要冲出去,伤亡必定惨重。何况天军已无粮草,而回广西的路上还有左宗棠这位清军大将守在天军回家的路上,一时竟然语塞。

    “就怕清军使诱降之计,翼王还是三思而行的好!”赖汉英说道,众将也是一阵附和。在他们的印像里,清军从来就是不讲道意妖魔,投降清军,大家都有点与虎谋皮的感觉。

    “不然,如今我们已到了穷途路之际。清军没有必要再使这种小儿戏。”石达开拱手团团向手下大将们拱了拱道:“诸位,我石达开不是个只讲私利的人,下面的儿郎们追随我们起兵为的就是打出一片新天地,希望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可如今天国是没有希望了,我石达开没有理由还要让这些追随我石某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再随石某赴死!”

    他目光坚定的望着众将,毅然而决然。他已作好决定,既使是曾国藩真的诱降自己,那他便拼着一死尽力将曾国藩击杀,希望可以令清军大乱,换将士们安然离去的机会。大丈夫立世,一死何惧?他石达开年未三旬,已曾风云叱咤了六年了,值了!

    “翼王。。。”众将见石达开脸上坚决的表神,想到赖汉英真的有可能。看石达开样子已然决定支身赴死,还想说什么,却被石达开一挥手打断。

    “虽清妖不一会会使诈,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各自去约束部下,暗中准备。若清妖便诈,石某便是舍去自己一命,也要击杀了曾妖头,待清妖大乱,各位便挥军攻其一点,今天何去何从,石某。。。石某对不住众将士啦!”说完悍然调转马头回到阵中。众将无奈地长叹一声,只得各自回阵准备。

    午时刚过,曾国藩便率着一支人马出现在天军阵前。仰观了一下天军。虽然表面上天军都在原地休息,但是阵形却丝豪未乱,只需一声将令,大将既可整军出战。曾国藩不由在心中又将石达开的形拨高了几分,摸着长须点了点头。

    见到曾国藩如约而来,天军阵中也飞出一骑来。虎目雄躯,面容沉静,坐于飞奔的马上竟悍然不动。湘军众将不由在心里叫了一声好,随着曾国藩迎了上去。两边人马都立于两天中间彼此稍稍地见了礼。

    “翼王,别来无恙!”曾国藩见了来人,略一拱手道。他虽是湖广总督,权柄威振两湖,但是石达开毕竟曾身为太平天国翼八千岁。虽如今天身为自己手下败将,但也曾纵横两湖的人物,曾国藩不为己甚尊称石达开一声翼王,以示尊敬。

    “曾大人,石某此来只为在下麾下几万将士,至于我石某人,曾大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石达开扬起马鞭一指身后天军决然道。虽不自怒,却是一股战场杀伐之气由然而生,令曾国藩身后众将也不由得心生惧意。虽对石达开如此傲慢,却隐忍不发。

    曾国藩挥了挥手,不知是示意手下不要介意,还是在劝服自己不要在意石达开的傲慢无礼。手着抚着胡须微笑道:“翼王过虑了,翼王虽委身于贼,但战功赫赫有名,纵横两湖,两淮,曾某人也心生佩服!况翼王乃是圣上钦点之人,哪里说到要打要杀的地步。哈哈,翼王宽心便是,宽心便是!”

    石达开干笑了一声,不明白咸丰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为何对自己格外“看重”,于此穷途末之际,还要活捉自己?两军阵前,他不好失了曾国藩的面子拱手回礼道:“如此便多谢曾大人照拂了。石某麾下现有兵勇五万余人,愿弃械回乡者两万余人,愿留下为朝廷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