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金正日 >

第22部分

金正日-第22部分

小说: 金正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正日同志对鸡的生活习性那么清楚,在那么多鸡的鸡群里一眼看出一只不同种类的鸡,使他们惊叹不已。

 
 
矮秆玉米

    有一天,一位干部为了汇报矮秆玉米的试验栽培结果,来到金正日同志的办公处。
    那种玉米是遵循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的教导进行试验栽培的,收成很好。
    那位干部来到时,金正日同志正在主持一个重要会议。
    那位干部耐住心中的兴奋,等待会议休息时间。
    终于到了休息时间。
    金正日同志步入休息室。在暂时休息的时间,他要接见好多干部,或讨论工作,或下指示。
    那位干部难以得到向他汇报矮秆玉米丰收的机会。
    因为会议案件很重要,所以休息时间谈话的内容也很深刻。
    他想,在谈论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突如其来地提起矮秆玉米似乎太不合清理,也没有那种机会。那位干部很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要用实物汇报,而他带来的样品,又日见枯黄,所以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又难为情,又焦急。
    他这样踌躇着,不觉间快到重新开会的时间了,但是接连走进休息室的干部都急忙向金正日同志汇报工作。
    开会的时间到了。
    金正日同志正要步出休息室。
    那位干部不能再犹犹豫豫,就挤出人群,赶紧向他奔去。
    那位干部终于凑到他跟前,和他并排走着向他汇报矮秆玉米的试验栽培结果。
    这时候,有一位干部急忙走来向他做有关会议的紧急报告
    这样,试验栽培的报告不得不中断。
    金正日同志被许多干部簇拥着步入会场。
    那位干部只好伫立在那里。他想,只好另找机会了。
    第二天早晨,他突然接到指示说,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要看试验栽培的矮秆玉米,要把样品拿到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室去。
    他实在感到惊讶。他还没有向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作有关矮秆玉米的汇报,不知他怎么知道的。
    他按着金日成同志的指示把矮秆玉米的样品拿到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室去了。
    那天下午,金日成同志来到陈列室观看矮秆玉米样品。
    他满意地看着获得丰收的矮秆玉米,向有关部门的干部教导说,要找出这种玉米的原种,大量推广栽培。
    他还几次称赞那位干部说,昨天接到党中央的报告,你在试验栽培中辛苦了。

 
敏锐的瞬间

    有一天,金正日同志到某个艺术团,听了三管编制的管弦乐。
    指挥和演奏者都沉浸在音乐世界中。
    但是,演奏到某一节时,金正日同志突然叫人们中断了演奏,并问指挥,有没有奏错了的音程。
    指挥愣住了,十分忧疑。
    指挥刚才好象也听到一个细微的音程不正的音响。但那只不过是在怒吼的狂澜中即刻消失的微乎其微的音响。所以指挥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光是其他的人,连演奏者本人也没有发觉这种失误。
    金正日同志面带微笑说,那么把那一节再演奏一下看。
    于是重新演奏了那个小节。
    指挥突然心神不安起来。分明有一个乐器的音响不正。他感到内疚不知如何是好。演奏者都不知情由,面面相觑。
    金正日同志仍然面带微笑,指出演奏队中的一个人,让他把刚才演奏的那个小节单独再奏一下。
    于是,那个演奏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单独又演奏了一遍。果然,有一个音错,而且错了半音。
    “啊,是错了半音。”
    这时,演奏队中发出惊叹。
    指挥以敬佩的目光望着他。
    前不久,指挥也曾目睹类似的情况。
    那时,金正日同志给一位木琴独奏家送来了一架崭新的木琴。
    那位独奏家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一下子敲打了许多键盘。
    金正日同志问她乐器的声音怎么样。
    “乐器的声音真好,无可挑剔。”
    木琴独奏家有力地回答。但不知为什么金正日同志却歪着头说:
    “我听着音程好象不大准确。”
    木琴独奏家听他这么说就脸红起来。刚才她敲打键盘时却没有听出哪个音程不准确。
    金正日同志怕那个独奏家觉得惋惜,拍拍她的脊背说:
    “你先用它吧。下次很快就给你送个更好的来。”
    直到那时,在场的人们都没听出木琴究竟有什么毛病,好一阵发愣。
    等到金正日同志回去之后,他们便用测音仪测了一下这架木琴的音程。
    果然,音程有些不准确,不过这是只有用测音仪才能查出来的细微的差异。
    然而,金正日同志在一下子敲打键盘的瞬间听出了那样细微的缺陷。

 
使世人震惊的奇迹

    有一天,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召开了会议。
    会议气氛很严肃。
    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他具体地分析了那年——1974年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指出,每月计划都未能如期完成,现已到了10月,能否完成全年计划就成了很大问题,并要大家讨论如何完成全年计划的办法。能否闯过这一难关,是与保证在建党30周年以前完成六年计划有关的重大问题。
    谁也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大家忧心如焚。
    到年底只有七八十天。在这期间要完成当月和过月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拿出勇气表示,一定完成全年计划。
    会场笼罩着深沉的沉默。
    正在这时候,金正日同志肃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人们怀着希望和期待注视他。
    金正日同志说,看来,现在经济部门干部感到很吃力,要由党中央发动党组织解决经济问题。
    他超人的魄力和坚定的决心,赢得了与会者的拥护和惊叹。
    实际上,精于计算的计划部门的专业干部和多年搞经济管理的得力的国家经济领导人员对完成那年计划几乎都失去信心,只有他义无反顾,为闯过这道难关挺身而出!
    会后,金正日同志立即组织“70天战斗中央指挥部”亲自站在前头发起以采掘工业与运输为中心环节的全国性经济战斗。
    这样,在全国打响了历史性“70天战斗”的炮声。
    在全国范围,国民经济计划每天比战斗前超额完成到170%。结果,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工业产值比1973年增加17.2%的1974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所有指标,为在建党30周年之前提前攻占六年计划的所有高地开辟了进攻道路。
    事后,欧洲一个国家的报纸写道:
    “直到不久以前,西方的部分阶层对社会主义朝鲜的发展面貌极力装做不知,但是在1974年《联合国年鉴》远东栏上在记载走下坡路的日本的经济指标的同时,报道了反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成就的统计数字。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界来说,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那是因为这些统计数字反映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高度发展的工业水平和占头等地位的农业发展水平。”

 
 
没有枪炮声的战争

    新年伊始,在朝鲜的军事分界线一带造成了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动员庞大武力,进行散发火药味的“协作精神81”军事演习。
    按照最高司令官同志的命令,朝鲜人民军所有部队各就各位,注视敌人的行动。
    敌人结束军事演习以后,依然在军事分界线一带频繁进行军事挑衅,加紧准备新战争。
    正在这时候,金正日同志召见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总参谋长接到通知心里很紧张。
    他将下什么命令呢?会不会是命令联合部队迅速行动?或许是有关改善部队的火力密度与力量配备的命令? 他这样忖度着,急忙准备了总参谋部为打退敌人的挑衅而采取的相应措施的报告和人民军部队的战斗准备状态的材料,急急地到他那里去了。
    金正日同志和往常一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让他坐下来。
    金正日同志看他抑制不住兴奋,便说,叫你来,并不是为军事问题。
    他说,党中央要遵照金日成同志的教导,决定把西海水闸的建设任务交给人民军,今天是为此而见总参谋长的,这事有信心办到吗?总参谋长这才恍然大悟,从座位上站起来有力地回答“一定按命令照办!”
    金正日同志说,金日成同志的教导,也就是最高司令官的命令,我问并不是因为对此有疑虑。他面带笑容说,你袒开胸怀说,是否真有把握。
    总参谋长这一下踌躇了,未能立刻回答他。
    说老实话,那是征服大自然的建设战斗,又是难以想象的艰巨而庞大的工程,而且一点经验都没有,他不能没有顾虑。
    金正日同志说,看你不说话恐怕是没有把握。他接着说:
    “当然,这确实是空前艰巨而庞大的工程。但是,我们有能够完成这种大工程的力量。换句话说,有保证。”
    他说,这力量和保证就是,我们有自立民族经济的牢固基础;有建设美林水闸等现代化水闸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有无限忠于党的以一当百的人民军军人。
    他说,能不能在金日成同志所希望的短期间内完成水闸建设取决于用什么方法推进工程。有的国家搞不太大的水闸建设,还要花几年搞勘察,又花几年搞试验,再花几年搞设计,接着搞准备工作,这样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告成。我们当中也有些人认为应该依次经过这样的程序,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他说:
    “我们无论如何要按照金日成同志的意图,在几年内完成水闸建设工程。因此,应该按我们式的战法推进水闸工程。”
    总参谋长以惊奇的眼光仰望着他。人家搞几十年的工程,我们要用几年完成!这要用一套什么样的战法呢?
    金正日同志说:
    “我们要同时推进设计、地基勘察、大堤建设工程,在地上、海上、水中,有必要的话也在空中同时发动进攻,展开大立体战、大全面战。”
    他具体地说明:依照立体战、全面战的方法推进工程,意味着正象在现代战争中动员步兵、炮兵、空军部队等各兵种武力,一举消灭攻击圈内的所有目标一样,要动员一切必要人员和机器手段,同时推进一切工程。
    这是未曾有人提过的,他在提出独创的建设战法,两眼放射着炯炯的光芒。
    霎时,总参谋长的心胸豁然开朗起来。他满怀信心,霍地站了起来。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人民军遵照您的旨意一定完成水间建设工程。”
    金正日同志开朗地笑着说:
    “看来,现在是真的有把握了。
    “现在敌人天天都在大放火药味,疯狂准备战争。但是我们要用没有枪炮声的战争来回答敌人的新战争挑衅活动。换句话说,我们要用征服自然的大建设战来和他们较量。”
    这样,西海水闸建设从一开始就以在地上、海上、水中同时进行的大立体战、大全面战大力推进了工程,动工后5年,就在1986年6月大功告成,宣告历史性工程竣工的礼炮震撼了全世界。

 
 
纪念碑式的建筑物

    主体思想塔

    金正日同志在审阅第一次提出的主体思想搭设计图时,充满信心地说:“既然要修建,就要建立世界上数第一的。”
    那时,设计人员对塔高提出了各种方案。
    有的说塔高要定为70米,有的说要达到120米左右。
    谁也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但因为没有找到可以当做基准的依据,所以无法确定塔的高度。
    金正日同志看过设计图之后指出:
    “有人主张把塔高定为120米,那么就该提出恰当的理由和根据。
    “
    “因为人民大学习堂建筑物高大,所以要以人民大学习堂的高度为基准,从那里望去,而不应该以主席台的高度为基准望去。
    “在人民大学习堂了望台望主体思想塔的时候,烽火不应该和了望台拉成水平或低于它,要让人们在台上仰望塔才行。”
    几天后,他亲自来到现场,为了确定塔的高度,指示在空中放一个大气球。
    万里晴空,没有一点风,滚圆的气球被美丽的晚霞染红,从气球垂下来两条绳,两条绳的距离越往下越宽,看上去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将要建立的塔的塔身和那上边的烽火。
    金正日同志用手遮阳光,好一阵望着气球,算计塔的高度和大小。他以郑重的语调说:
    “我看,塔需要加高。
    “既然要修建高大的主体思想塔,就要建得人人都说真高大,而不能叫人们说,可惜塔嫌矮了点。
    “塔身要挺拔,象个墩子可不好。
    “我不是光看数字要加高塔的高度,到现场来看过后,感到必须加高才行。”
    金正日同志问增高塔身,基础能承得住不。他决定说,如果基础没有问题,就把主体思想塔的高度定为170米。
    就这样,主体思想塔的形状及其设施,占地面积和辅助建筑,搭的高度的设计与施工,都达到了最高水平。

    人民大学习堂

    金正日同志要把人民大学习堂建设成朝鲜式富丽堂皇的建筑的设想,唤起了设计师们的创造性的遐想。
    正如金正日同志指出,人民大学习堂坐落的南山岗和金日成广场是首都的中心部,坐落在那里的建筑将成为城市建筑布局的轴心。把人民大学习堂建成规模宏伟的朝鲜式建筑,那么即使以后在其周围再修建宏大的现代式楼房,它也会以其固有的庄重的民族建筑形式压倒所有建筑物,使首都的中心部更加突出。
    设计人员立即着手调查研究所有有关世界闻名的规模宏大的外国图书馆的资料,然后着手设计,使人民大学习堂的设计规模的宏伟远远超过了那些图书馆。
    但是,他们把设计图报上去后不久,金正日同志指出大学习堂的规模过大。他们接到金正日同志的电话以后才恍然大悟,他们一心想设计出在世界上可以夺魁的建筑物,做了过于虚幻的梦。但他们还有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要修建一座宏伟的建筑物,不就该在规模上超过外国的吗?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那天午夜,金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