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万户侯 >

第246部分

大唐万户侯-第246部分

小说: 大唐万户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泽和纯净度皆远不如它。还卖到一万八千贯。你说它钱?”
    “李郎,你听到没有,你怎么能把这么昂贵的东西给孩子!”
    李清只微微一笑,佯做没听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才不管值多少钱,只要女儿喜欢,就是天上的月亮他也会命人去摘下来。
    帘儿见丈夫装聋作哑,便从李惊雁手上接过金刚石。准备收起来,这时她儿子却看见了,他被金刚石的光彩所吸引,便丢了手中地菜,张开小手便来夺,嘴里还叫嚷着:‘给我,我要要!’
    帘儿手一闪。他抓了个空,小嘴撇了撇,忽然惊天动地大哭起来,李清呵呵一笑。随手接过金刚石,又从桌上捡起一只鸽卵,背在身后将皮捏掉,金刚石在孩子眼前一晃,笑道:“爹爹给你变个戏法!让它变变颜色。”
    三下两下,赤红色金刚石消失。手掌上出现一只瓷白色的鸽卵,递给他道:“就是这个了,你要不要?”
    小男孩抓过鸽卵,用劲将它捏成碎末,咯咯地笑了起来,李清这才如释重负,偷偷将金刚石塞给女儿,小声道:“拿好了。别让人再骗走了。”
    几个女人见他如此溺爱女儿,都一齐苦笑着叹气道:“李郎。你这样不行地!”
    李清端起酒杯哈哈一笑,“有什么行不行,一颗石头罢了,来!你们一个个来敬我酒。”。
    月渐渐高了,皎洁地月色下。整个长安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除夕夜里,大街上空荡荡,就连无家可归的乞丐也寻找一个背风处,躲着自饮几口酒。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在十几个宫廷侍卫的保护下驶进了宣义坊的大门,速度放慢,仿佛是要所有人都看见它的存在,确实,不少窗户都轻轻推开一条缝,随即又关上,马车停在李清的府前,从车里下来一个宦官模样的老者,他身后跟一个小太监,打着灯笼,橘红色的光芒里映出一个清晰地‘高’字,这位老者自然就是高力士了,他受李隆基之命,来向李清宣读圣旨,高力士慢慢走上台阶,站了好一会儿,才命手下上去叫门,这样一来,对面杨国忠府上之人便看得清清楚楚,早有专门监视李清府上之人飞跑去向杨国忠报信,高力士除夕夜访李清。
    高力士背着手站在台阶前,眼斜望着杨国忠府微微冷笑,就在刚才他从兴庆宫出来时,李隆基已经下了诏书,封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宣旨之人是鱼朝恩,想必已经出宫,正在来的路上,杨国忠得志,他必然会提拔心腹、打击异己,为了不让李清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高力士决定向杨国忠亮出自己的立场,使他行事有所顾忌。
    ‘吱嘎嘎!’大门开了,满面酡红的李清从府里快步走出,向高力士躬身长施一礼,“多年未见,大将军可好?”
    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你才是真正的大将军,李使君还是叫我高翁吧!我听着也顺耳。”
    “那恭敬就不如从命了。”李清一挥手,摆出个请的姿势,“高翁请进!”
    高力士背着手走进大门,他却没有往里走,而是转身走到一块靠院墙地空地上,这里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足有二百多个。
    他看着这些箱子笑道:“李使君回一趟家就发一笔大财啊!”
    李清亦呵呵笑道:“大家心意难却,只得收下了,这些钱财我准备用来招募失地流民西迁大宛。”
    “西迁大宛,你好大的手笔!”
    高力士从心底感叹一声,他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西迁之事你做得有点冒险了,须低调一点,否则容易被人弹劾!”
    李清轻轻点了点头,也低声道:“那皇上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你很幸运,此事皇上是支持你地。”
    高力士忽然从袖子里抽出一卷黄麻诏书,高声道:“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在地,“臣李清接旨!”
    “安西节度使李清,约束西域诸国有功,使我上国威信日重,朕深为嘉许,特加封安西副都护、安西节度使李清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北庭军政诸事皆受其节制,望卿时刻勤勉自律、谨慎为官,不辜负朕的期望。钦此!”
    “臣遵旨!”李清拜了一拜,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安西大都护一直是李林甫遥领,现在却封给了自己,李清沉吟了片刻,他忽然问道:“高翁,可是李相国罢相了?”
    高力士缓缓地点了点头,“今夜发生了很多大事,明日将震惊全国。”
   
第三百二十五章 给李林甫拜年


    
    如高力士所言,李林甫罢相、杨国忠升右相一事,俨大地震,瞬间便撼动了全国,杨党无不欢呼雀跃,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除夕之夜发生,还是让绝大多数人瞠目结舌,新年应是新气象,但政坛上刮起的风却不是清新的,不少了解杨国忠的老臣都暗暗担忧,以他的能力和才智能带领大唐走出窘境吗?
    轻蔑也好、嫉妒也罢,杨国忠主政已是不争的事实,天刚麻麻亮,杨国忠的府前已经排起长队,和昨日送礼不同,这一次皆是本人亲自赶来,有消息灵通人士更是彻夜排队,这情形倒有点象后世的安居房公开出售一般,不过,杨国忠府前的大路中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所有的马车皆靠一边排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与众多杨党的激动和期盼相反,杨国忠本人却极度沮丧,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遍又一遍看那封李林甫的证据信,昨日这封信还价值万金,可仅过了一夜便一钱不值,杨国忠就象美酒喝得太急,发现一只苍蝇时已经进了肚子,不过,这只苍蝇可不在他的肚子里,而在安禄山的手上。
    信飘然落地,杨国忠长叹一声,将头埋进手掌里,他现在唯一抱的希望就是安禄山惧他相国之威,巴巴儿将他的保证书双手奉还,他回头看了看沙漏,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三子杨晓应该有消息了。
    刚想到这儿,门外便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并伴有急促的低语,‘轻点!别伤着公子了!’杨国忠一惊,两步赶上前拉开房门,只见几个家人正将一副担架小心翼翼下放,担架俯身躺着的正是自己的三子杨晓,他紧闭双目。脸色苍白。趴在担架上一言一发,杨国忠掀开他身上毯子一角,入眼便是大片殷红的血迹。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当相国第一天便出这种事情,这岂不是迎面一记耳光吗?杨国忠忽然大声吼叫起来,“是谁干的?”
    几个家人面面相视,谁也不敢说话,这时,杨晓慢慢睁开眼睛,低低声音道:“爹爹。孩儿无能,未能拿回书件。”
    杨国忠急忙蹲下来,心痛地抚摩儿子的脸,“儿啊!这可是安禄山那狗贼干地?”
    “安禄山本人很客气,他说没有什么保证书,可是我刚离开,街巷里便冲出许多蒙面人。用木棍狠打我们!”说到此,杨晓地目光变得刻毒起来,他咬牙切齿道:“为首的那个人声音很响亮,我听得出。他就是安禄山之子,安庆宗。”
    “安庆宗?”杨国忠慢慢站起身,他仍不相信地再一次问家人,“你们可听清他的声音?”
    “老爷,确实是安庆宗。”一名额头被打破的家人躬身道:“不仅是声音,老奴还看见他摘下面巾。老奴觉得他就象、就象。
    “就象什么?说!”杨国忠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点。
    “他就象故意让我们知道他是谁。”
    杨国忠忽然明白了,这是安禄山在警告他,如果不照约定的事情去办,他就将下手无情,昨天是李清打伤了他和长子、次子,今天又是安禄山打伤他的三子,下手更加狠毒,杨国忠只觉义愤填膺。自己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上之上宰相吗?谁都可以收拾他,这帮混蛋不就依仗着手上有几个兵吗?
    “李清、安禄山。咱们慢慢来,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想到此,杨国忠的腰忽然挺了起来,回头对管家道:“可以开始了,就在大堂里,每次放三个人来见我!”。
    排在杨国忠府前地队伍终于慢慢地动了,几十名家丁出来维护秩序,每次被放进三人,这时,对面李清的府门忽然开了,数十骑甲士簇拥着一辆马车从大门冲出,靠路中的一些马车下意识地向边上靠去,众人目光复杂地盯着马车从自己眼前驶过,这就是当年的户部侍郎,被贬黜出京,曾落为京中笑柄,但只事隔几年他又成了一方诸侯,位更高权更重,一回京便对当朝最红的权臣大打出手,让众人对他生出一种莫名的畏惧感,甚至包括队伍中几个李清的老下属。
    和安禄山骨子里瞧不起杨国忠相反,李清心中对于自己这个老伙计地飞黄腾达却充满了警惕,这不是因为他是个多厉害的角色,恰恰相反,不管从权谋手段还是心机狠毒,他都远不能和李林甫相比,李清担心是他行事的偏激和卑鄙,当年他为谋自己的店竟不惜牺牲老婆地色相,以小见大,这种人一旦掌握大权,他极可能会罔顾大局,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大唐的根本利益,事实也如此,历史上安禄山造反,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因为杨国忠的一再逼迫。
    说起安禄山,李清又想起昨晚高力士对自己的劝告,“你们这些领兵打仗的可要当心一些,在京城要尽量低调,莫让御史参了你们,象那个安禄山,拉拢朝臣、贿赂王公,行事恣意妄为,陛下已经对他不满。”
    虽然高力士说得含糊,但李清却敏感地意识到,李隆基已经对安禄山起疑心了。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抓住这次机会,彻底剥夺安禄山的军权。
    李清地马车驶出宣义坊大门,向北行了约一刻钟,最后停在李林甫府前,和杨国忠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李林甫的门前冷冷清清,看不见一个来拜年的官员,大门紧闭,挂了几盏死气沉沉的大灯笼,不过,这倒并非是因李林甫罢相而形成这种凄凉的气氛,天尚未大亮时,李林甫的子侄们便在长子李岫的率领下前去位于城外的祠堂祭祖,整个府宅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而李林甫则因身体原因留在府中,李清来得也是正巧。
    片刻,管家将李清引进府内,穿过了一条回廊,便见李林甫拄着拐杖,在两个侍女地扶持下已等候他多时。李清急上前躬身施礼道:“李清特来给相国拜年!”
    “李清。我们好久没见了。”李林甫推开侍女,上前挽住李清的手,又捏捏他
    ,微微笑道:“还是年轻好啊!强壮有力,不仅让女我这等老人也感觉到了安全,我正要去后花园,你陪我走走吧!”
    李清点了点头,扶持着李林甫向后花园走去。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新年,寒冬已过,后花园池塘里地冰已经开始解冻,几株腊梅含苞欲放,一些性急地已绽放出嫩黄色的花蕊,空气中洋溢着清新的芳香。
    “坐一坐吧!”
    李林甫吃力在一条长凳上坐下,花园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两个人,李林甫双手拄在拐杖上,目光注视着枝头的一簇腊梅,半天他才慢慢笑道:“我踏上仕途四十余年。今天才发现我其实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事物,小小的一朵腊梅便蕴涵了天地万物的至理,吸引人的永远是它绽开的瞬间,当它枯萎和凋谢后,它便将一种生命留给后代。”
    说到此,李林甫转过头凝视李清。徐徐笑道:“假如有一天我地儿女也似章仇家人那般困苦,你能否赏他们一碗饭吃?”
    李清摇了摇头,淡淡一笑道:“相国说笑了,相国家大业大,可泽被百代子孙,若真有那一天,恐怕李清早已化为尘土。”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个闲心做甚。”
    话虽这样说。李林甫依旧有些不甘心,他话题一转又笑道:“说起来也是好笑。当年我们俩斗得你死我活,时移事易,谁又能想到我李林甫下野,唯一来看望我的,竟然是我的劲敌李侍郎。”
    他轻轻拍了拍李清的肩膀,诚恳地笑道:“阳明不妨说说看,今天你专程而来,可仅仅是看我那么简单?”
    李清抚掌而笑,“不愧是老相国,眼光毒辣,一眼便将李清的肠子看穿了。”
    说到此,他脸色微肃,沉吟片刻道:“不错,我今天来,确实是有大事和相国商量。”
    “大事?”李林甫冷笑一声,他吃力地拄拐杖站起来,慢慢走到腊梅前赏玩半天,这才徐徐道:“从昨夜起,我李林甫再不问什么大事。”
    李清不为所动,继续道:“如果这大事关系到李相的家族存亡呢?”
    “什么!”李林甫浑身一震,他慢慢回过身,盯了李清半天,忽然长叹一声道:“若我李林甫是栽在你的手上,我无话可说,但偏偏被杨国忠那草包取代,让我如何心甘!”
    他恨恨地摇了摇头,又重新坐下,抬起头望着李清道:“说吧!什么大事。”
    “当年张九龄曾多次预言,日后安禄山必反,但相国却一力担保。”
    李清慢慢蹲下,仰视着李林甫道:“假如有一天安禄山真地反了,相国以为皇上会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吗?”
    李林甫怔怔望着李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年安禄山败于契丹,张九龄力主杀之,并断言安禄山日后必反,不如早除祸患,当时李隆基也很犹豫,但自己一力担保安禄山不反,事隔多年,他竟将此事忘了。
    今天李清重提此事,他忽然想起了一件让他担心的事,事实上他心中很清楚,从去年起,庞大的宫廷开支使朝廷再无力向各边关拨付一文军费,而是以减免地方租庸、让利盐税等方式让各节度使自己解决,虽然可以减轻朝廷负担,可这样一来,边关的军队就等于成了各节度使地私军,其中以安禄山三镇二十余万军队最为庞大,他知道,这样一把悬在朝廷头顶上的剑,若不早日解除,自己必受其害,正当他准备以安禄山按兵不援,使李献忠大败为由夺了他的军权,不料自己反深陷其中。
    李清说得对,假如安禄山真反了,李隆基必然将这笔烂帐算在自己头上,灭满门以谢天下,自己与他共事几十年,他的那点心思怎会不知。
    “李清,你的意思是想除掉安禄山吗?”不等李清回答,李林甫自己就摇了摇头,且不说安禄山带了近千亲卫,一步不离,想暗杀他是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