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云台 >

第295部分

三国之云台-第295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云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刘备在这里预先造宫殿,未尝不是为了将在许都城中的天子做准备。当然对于刘备的这番心思,大家也没有什么阻碍之意,不过这个时候做这些事情,也不能太过铺张,毕竟刘备势力还有限,即便是没有了战事的牵绊,荆州以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着力发展的政策,使得原本地位最为地下的商人们发挥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给刘备的这五个州都带来太多的钱赋税收。
  
      另外又有丝绸之路的恢复,也为雍州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不过这些收入,如今在除了维持日益增大的军备开支之外,还在新纳入手中的地盘上增设了许多的学堂,医舍,为民众而服务。
  
      当然这些还在其次,这几年来一直在恢复的郑国渠,虽然已经开始为雍州发挥了一定的灌溉能力,可是比较而言还有许多能够开发,还没有能够开发出来的地方;以及为了让五大州联系的更加紧密,这些年来却是道路开发的工作也在持续的进行之中。这些可都在消耗着刘备手中每年收获的大量钱粮。
  
      不过而今的长安城,却在这些辛苦的劳作之下,变得更加的富丽堂皇,而其中的几位首要人物,却都渐现了疲态,当然除了其中的邓瀚。
  
      毕竟关羽如今已经过了五十,徐庶却也快要五十了。而邓瀚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而且这几年没有什么战事的情况下,刘备给邓瀚的职位便是雍州别驾,虽然关羽为雍州牧,徐庶为雍州刺史,然而两人一个管军事,一个要掌控全局,邓瀚却是不得不以别驾的身份,从事雍州的政事,不过虽然事情不少,毕竟邓瀚最会偷懒的名声如今在刘备的麾下却是已经无人不知。
  
      他毕竟虽然能够时时掌权,然而最不希望揽权,毕竟从后世而来,许多的管理上面的书籍,还有讲座之类的事情,他是见过太多的。
  
      且不说邓艾和周不疑这两个他身边的跟班,如今也都是十岁完全能够排的上用场的有才之人,就说邓瀚到了长安之后,却是从天水给挖来了杨阜,尹奉、赵昂等一众人为他之辅,并且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将手上的大权下方,对几个雍州出身的人物自是完全信重,其中更是以杨阜为重。
  
      本来徐庶等人还担心邓瀚这又是想拉他入伙,只为了偷懒一些。毕竟先前的大家都没有听过杨阜等人的事情。
  
      不过,渐到后来,邓瀚每次有事只是过问一下大概情形,便交给杨阜去处理,居然是诸事咸宜。更因为杨阜等人都是雍州本地人,对于当地的情形更为熟悉,结合了荆州新政之法和雍州的实际情况结合之后,却是将雍州短时间内治理的竟然不下于汉中,虽然比不上有诸葛亮的荆州,然而却也相差不多。
  
      本来还有些差异的徐庶却是联想到他这位小师弟的过往轶事,便不再以之为异。毕竟如今的杨洋,李康,邓艾,王基,姜叙,王平等人已经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英才,如今在雍州再发掘出这么一个杨阜来,自是不足为怪了。
  
      就在邓瀚这般调教雍州之事的时候,他倒也公私兼顾,又给家里添了个儿子,自是让已经快要七岁了的邓乐儿很是高兴。
  
      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从许都方面却是传来了让人震惊的消息。
  
      那便是天子发疯了
  
      顾不得此时在家中娇妻佳儿,邓瀚却是不得不急忙的将手上的事情交托给杨阜,并让徐庶把关之后,离了雍州回襄阳议事。毕竟被刘备委以雍州从事之后,他身上的中司马府的司马之位却是依然保留着。
  
      而在邓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从襄阳也一并传来了让他回襄阳的指示。
  
      一路上的邓瀚自是行色匆匆,从长安过子午谷,到汉中顺汉水而下襄阳。不过这一次跟在邓瀚身边的两个小子却都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摸样。
  
      “文直,看你那副样子,还真是好笑啊,这一路上都不知道你偷笑了多少次了,真是没见过世面,想你这样,照我看,你还是到了襄阳就先回府,不要跟着我们去许都了,免得丢了少爷的脸”邓艾却是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教训着周不疑。
  
      “切,士载,不要以为你跟着少爷跑了一趟凉州就变的有多了不起,若是当年是我跟着,定然能够给少爷更多的帮手此次要去许都,就是轮也该轮到我去,你这小子又掺和什么劲儿呢”周不疑很是不忿。
  
      对于如今的这两个都已经十七八岁的家伙,却还是如小时候一样的脾气,邓瀚却也觉得好笑,毕竟当两人在外面的时候,倒是从来没有什么斗嘴的情况发生,彼此间倒也能够配合默契,毕竟两人相处的那么久,两人对于对方的特点都很是熟知。
  
      邓艾在性格上稍有些稳重,自是机变不足,每有事情要办,他总是会在事发之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打探仔细,并做好很是完善的计划,然而到了时候便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做事。
  
      而周不疑却是灵活机变远胜于邓艾,其心思机敏处便连杨修也很是叹服的,自有言道,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故而两人一起做事却是总能完成的最好。不过一回到邓瀚身边两个人还都是以前的那副老样子,丝毫不觉得以如今他们的年纪如此作为,很有些撒娇的意味。
  
      如今的两个人都已经行了冠礼,有了自己的字。且说这两个人当时在长安行冠礼的时候,已经多时不问世事,只是在上庸山中潜心学问的水镜先生和庞德公,这两位老先生竟然亲自现身到长安为两人见证。
  
      虽说邓艾和周不疑两个人算作水镜门下第二代弟子中最先冠礼者,不过凭此倒也不能让两位老人亲自来长安见礼。
  
      就当众人还以为这是水镜先生偏爱邓瀚的缘故的时候,两位老人却是在长安城中很是游览了一番之后,便有飘然而去。
  
      邓瀚对于两位师傅这一行多少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意图,毕竟长安乃是大汉的故都,而长安的兴衰荣辱就代表了前汉的盛衰,而今得见长安城从新开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又如何不让这两位当年见到汉末官场,外戚横行,內宦为乱,皇权不振,朝纲沦丧,虽有清流一干忠义为国之士努力,却又有党锢之祸,实在是有些无力回天,不得不退隐山林,做那穷则独善其身的隐士。
  
      不过这样一来,并不代表两位老先生没有了那份为国之心,若非如此,何能有诸葛亮,庞统,徐庶,向朗,刘廙等人的出现。
  
      两位师尊之拳拳心意,或许就寄托在了他们当下的这些年轻人的身上了。
  
      至于对于邓艾和周不疑的字,却是两位老人早就为之安排好了。毕竟当年邓艾曾经跟着水镜先生在上庸学习过一段时间,至于周不疑,这位荆州神童,两位老人也是多有接触的,却是分别赐予了“士载”和“文直”的字。
  
      一为士载,一为文直,两个人倒算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当然这两人在邓瀚的身边这么久,当然并不会单单只为一样,尽管邓艾有些耿直,尽管周不疑多几分文弱,可是两个人可都算是文武双全之辈。
  
      本来此次离开长安的时候,邓瀚就对两个人说,不想带两个人去,毕竟邓瀚在那个时候,就有意要再入许都一探究竟,此行自然是有些凶险,人越多自然变回多生出几分变化。
  
      而且那时候邓艾还要跟在徐庶身边指挥那些修复郑国渠的民夫,好让他先行体会那种指挥大批人手时需要注重的药店。毕竟邓艾有心为将,而此时的将士们都在外面或巡视,或受关隘,让他这个时候就去,不说邓瀚有些不放心,邓艾也觉得自己历练不足。
  
      而此次修复郑国渠整掉的民夫,却是以军事化的管理为主,于这其中邓艾也能多少有些身在军中的体会不是。不过听到邓瀚又要出走,邓艾却是连忙将事情交托给了和他一起的王双,便向徐庶求托之后,回到府中,便要跟着邓瀚一行。
  
      至于周不疑,当时的他,却也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这几年的周不疑,不管是邓瀚在与不在,他都是在一心的读书,不拘是孔孟之言,又或者是老庄之道,即便是那些个被邓瀚借着中司马府和云汉货栈收拢而来的诸子百家杂言之谈,都是随手拈来就读。
  
      经过这几年的积淀,而今周不疑却是要写一些关于文学论述的著作,邓瀚自是不愿耽搁与他,不过他这份为周不疑的心思,却是没有让周不疑领情。
  
      最后不管是邓艾还是周不疑都非要跟着邓瀚走上这一遭。见两个家伙都是意志坚定,邓瀚也无法,在向许都的华安发了一封密信之后,便随即向襄阳而去。
  
      三人行,邓瀚自然为他们的师傅。毕竟相对于邓艾和周不疑,邓瀚比他们多出的可不仅仅是对于这个时代知识的学习,还有他后事给他带来的那些个阅历。
  
      给邓艾讲解一番军事,指点着一些风水,尤其是像什么四角四边的军事理论,便让邓艾为之着迷。至于周不疑虽然不怎么爱好军事,然而邓瀚每有言谈,他却要跟着身边聆听。
  
      毕竟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千年已将熏陶的邓瀚,时常能够说出让周不疑这位神童觉得惊异的言辞。
  
      顺着汉水而下,沿途基本上不做什么停留,毕竟此行时间紧迫,而且他们将要讨论的事情却也极为重要,天子疯了,这是核等的大事
  
      到了襄阳,自有大将军府的属官前来迎接。如今刘备势力渐大,以往的那般行事,却也有人开始为之规范了起来。
  
      虽然这些事情,比之以前很是麻烦,不过这些事情却也是跟着刘备身份地位的拔高,必然要面对的。而今才仅仅是大将军,再到将来,若是称王,甚至成为皇帝,却是都有着相对应得礼仪规制。
  
      就像是后世中,虽说人人平等,然而这个世界上总是没有真正的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平等的。
  
      而这个时代还不过是帝王时代,上下尊卑,天纲人伦,早有所归,离经叛道如当年的曹操,到了如今还不是一样落入了这个俗套之中,即为今世人,却也不用想能够得脱樊笼而去。
  
      邓瀚自是让邓艾和周不疑两人先回到邓府中,去见过邓羲和邓夫人,毕竟即便是他们商量事情再快,却也要在襄阳城中做好相应的准备才能北去,这之前他们却是要在襄阳城中待上一阵子的,而他这几年也是忙于长安的事情,甚少去拜见父母,这一次或许又能得空,相处一段时间。
  
      等邓瀚到了大将军府中,此时到场之人,除了刘备之外,还有刘琦,刘琮兄弟,诸葛亮,庞统,张飞,赵云,简雍,糜竺,等等一干荆州的要员,以及从汉中比邓瀚先赶来刘璋,更有从益州而来的法正。
  
      说起来自是人才济济一堂,而且又有身为宗亲的刘氏子弟,在这里一起商议天子疯癫之事,却也是合情又合理。
  
      不过毕竟天子不在此地,若是在这里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故而待得大家都安居己位,倒是刘备先发话道,“天子本就为国贼曹操所挟制,忽忽数十年,一直在委曲求全之中,我等身为大汉臣子,无时不刻以清君侧,剿国贼为己任,然而我等以往毕竟是实力薄弱,不能力敌曹贼,而天子又在其手上,因此我等却也不能不忍做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故事”
  
      “不想而今,天子竟然被逼迫如此,实在是我等之耻”说道这里,刘备却是双眼已见泪痕,语气已有凝噎。
  
      “说起来,诸位或许不信,想当年,孤身在许都时,为见天子一面,即便是奉天子诏令在身,却到宫门以前,还需经过那些曹贼所派的护卫的为难,那时的孤既身为大汉臣子,左将军,豫州牧,又是汉室宗亲,居然还得看一个曹军小兵的神色,哎”
  
      “待那时起,孤便向祖宗神明发誓,我刘备今生今世,定为大汉剿此国贼,若违此誓,定叫五雷轰顶而死”
  
      “往日誓言犹如响在昨天,不想近来竟然忽闻天子依然如此,实在让我刘备情何以堪啊”
  
      “玄德之言,足见赤胆忠心,然而以当下之局面,还请玄德贤弟,善保己身为是啊”却是刘璋安稳道。刘璋虽然如今身为了宗正,然而他向来身在益州,多年以来都是自在享受惯了的主儿,对于许都的那位天子说起来并没有多少的交情,更别说什么情谊,毕竟当年的刘焉选择益州之时的心思,他这个做儿子的很是清楚。
  
      而今他很是明白自己的能力,也清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他既然已经全都依附于刘备,自然希望看到刘备能够更加好,那样他也能水涨船高。
  
      “宗正大人,所言极是,叔父还请稍息悲愤之情,为眼下的据面做一番筹谋才是正理”却是刘琦开言道。
  
      “曹贼之跋扈,吾等已是尽知,天子被逼迫至此,实乃是可忍孰不可忍,以如今的局面还要请叔父统领大局”刘琮也是开口道。
  
      “大哥,几位宗亲说的极是,如今那曹操敢如此的欺负天子,我等不如领兵直接杀上许都,救出了天子,然后请华佗,还有张机两个神医给他治上一治,定然能够治好的”张飞当然是韩勇,自是杀气腾腾。
  
      “主公,还有几位大人,如今虽然已经有传言说,天子有恙,然而究竟事体如何,我等还要彻底查明才是,若是莽撞行事,未尝不会有害于天子”糜竺说道。
  
      “元仲所言正是,天子有恙之事,我等虽然得到了消息,然而毕竟多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