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爱心接力-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沈义勇说,现在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
迹,并要求资助大石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进行募捐,
为大石小学的学生资助2000美元。
“我就是要借助徐本禹的‘品牌效应’,吸引外界资源走进大水乡”。沈义
勇说,徐本禹的资源优势应该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浪费。
54岁的王昌茹就一直在关注徐本禹的事迹,7月初她从武汉赶到了大方县,
“我是冲着徐本禹来的,徐本禹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王昌茹说,她决定与徐
本禹一起支教。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广播学院、贵州大学
等高校的志愿者先后赶到大水乡,与徐本禹一起进行支教和社会调查。
据大水乡政府统计,截至8月29日,共有36名志愿者在大水乡支教或考
察。受捐赠的小学生达188人,捐助资金13760元。最让沈义勇感到自豪
的是大石村小学的修建工作马上就要开始。
“华中农大捐赠了8万元,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毕节地区教育局5万元,
大方县教育局3万元,总计36万元。”他高兴地说:“志愿者的行动得到了贵
州省省委书记的重视。”沈义勇和徐本禹的下一步棋就是要整合外界资源,帮助
大水乡脱贫致富。“目前我们和华中农大已经达成协议,他们要在大水投资项目。”沈义勇说。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