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边 美国那边-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岳(Victor Yuan):
我的看法是,美国人关心的事情范围很广,比传统上单一人种来源的国家要广。孤立主义显示不愿让其他国家进入美洲,但不影响美国人进入其他地区。当孤立主义主张与实际利益游戏发生冲突时,比较来说,利益规则更有效。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以前在乔治城大学,与克林顿总统是校友,我学习国际关系。我学习到,可以用三点来概括国际关系理论:第一,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朋友,只有利益;第二,没有永远的利益,只有短暂的利益;第三,利益由力量决定。
第九篇 中美对视:内外有别话题76: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吃过中国菜
话题76
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吃过中国菜,至少吃过一次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在中国呆了6年。经常有中国朋友对我说:大为,我觉得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超过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刚开始,在上世纪80年代,我觉得很可能是这样。后来,我觉得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所有人,从北大教授到宁夏农民,对美国的了解是不一样的。应该说,中国的精英对美国的了解超过美国精英对中国的了解。但是如果将所有中国人和所有美国人做比较,就不一定得出这个结论了。
所有美国人都知道“中国”这个词。美国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你问一个普通美国人,中国是有几千万人吗?他会知道你说错了。还有,美国人认为中国比较穷,是个农业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像瑞士、日本和美国那样富有。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美国人也知道。比如,美国人都知道孔夫子——所有美国人都知道,哪怕只是受过一点点教育的人。美国人还知道儒家思想的概念,如尊敬老人、尊敬老师和重男轻女等等。还有,美国人认为中国学生非常用功。在美国有20万中国留学生,他们与美国百姓的生活非常接近,这些学生学习很努力。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吃过中国菜,至少吃过一次。在美国的所有地方,哪怕只是很小的地方,包括农场,都能比较快地找到中餐厅。我认识的所有美国人都试过使用筷子,或者在吃中餐时使用筷子,这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很欣赏中国菜。在所有外国菜,包括墨西哥菜和意大利菜中,中国菜最受欢迎。美国人都知道熊猫、长城和功夫。许多人学功夫,成龙是很知名的人物。美国人还知道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美国不一样,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谁是国家总理、国务委员,可能不知道。但美国人知道毛泽东,对邓小平也很熟悉,因为邓小平为中美关系做了许多工作,一些人甚至还记得他在得州戴牛仔帽的情形。邓小平之后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许多人也都知道。
袁岳(Victor Yuan):
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在近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问美国人中国的现任主席是谁。答案最多的是:毛泽东。以下依次是邓小平、蒋介石、李光耀和桥本龙太郎等。在不少美国人的眼里,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领导人好像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中。
在美国,可以看到许多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东西,从文具、玩具到衣服,许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美国人都知道这一点。基本上,美国人都知道中国的一些情况,但对中国确实有一些误解。北京的知识分子知道更具体一些的美国。
第九篇 中美对视:内外有别话题77:中国人对国家的看法
话题77
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看法与他讲给外人(包括美国人)听的感受会不一样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人对国家的看法,一方面来自于教育,另一方面来自于生活经验。通过这两条途径得到的看法是不完全一致的。教育方面给予我们对国家的看法从很早就开始了。在我们上小学时,最初学的图画里面就有中国地图,地图上面有国家的许多文化标志和政治标志,如天安门和长城。从教育中,中国人获得的对中国的感觉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上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在教育体系中,我们从小就会认识到这些,现在许多人能顺口说出来。二是领土上的。国家的领土完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对大中华、大统一的观念在于深重的领土价值观,对失去领土不能容忍。普通中国人对领土的敏感度特别高。在农村中,许多争执就是因土地分界引起的。例如,在江西,有个地方的两个家族甚至为河流的划分大动干戈。三是国家和政府是紧密联系的。country和government是关联的。爱国家在许多时候被视为等同于爱政府。从文化传统上,普通人是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
在生活经验方面,中国人对国家的看法是,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生活改善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城市漂亮了,道路宽阔了。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比如,过去的问题是贫穷,粮食总是不够吃。这也一直是一个问题。现在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失业下岗、腐败、环境污染和医疗保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仍然让许多人感到焦虑。过去吃不饱,也不知道怎么才吃得饱。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对生活质量的期望也提高了。大家想的是怎样吃才算好。中国人对未来是乐观的,虽然对现实的评价偏低一些。普通人觉得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看法与他讲给外人(包括美国人)听的感受会不一样。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儿不嫌母丑,虽然母丑,儿子对外也不会说母丑,这叫“内外有别”。我们传播出去的东西与我们感受到的是存在差别的。我们家的问题,怎样解决,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帮助的形式会决定我们是否接受。中国人看美国政府有一种不舒服的心态。比如,中国的人权问题,中国人认为:没错!中国的人权或许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需要你插手。这让我想到这样一种情形:老公打老婆时,隔壁邻居看不过去,就过来说,“有本事你打我”。老公没说话,老婆反而不干了,说,“我老公打我,关你什么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是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或者说是集体无意识。
现在,普通中国人认识自己国家的途径有所增加。在文革中,中国人对国家的认识来自个人生活经验外加单一的政治性媒体信息。以前,个人生活局限在一个很狭小的地域和圈子里。现在,个人接触面广了。个人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旅游机会和留学机会都增多了。跨地区旅行和出国留学都使人们的见识比以前更广了。比如,许多中国人过去在饭馆吃菜总是剩下许多,但从来不打包。我们习惯这样了,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之处。但出国后发现,在美国吃菜总觉得不够,恨不得把盘子都吃掉。回国之后就会感到,原来我们总是剩菜是不对的。
另外,媒体渠道的多样化也增加了人们认识国家的途径。媒体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但人们至少可以看到更多种类的信息。比如,过去你不能想象我们在第二天就可以通过本地媒体了解港台的消息。互联网的强力渗透使普通人都能接触到,从网上,你可以方便迅速地跳出中国看中国。
以上两种途径使人们的认识方式增加了,认识水平提高了。人们能够把中国放在国际社会中、放在多元文化里考察。以前,人们下意识地认为中国的东西就是好的。现在则会思考,会反思。以前,中国在人们眼中是文化影像,现在中国在人们的眼中更实际了。中国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增加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在国外工作了很长时间,也是在到国外后才真正认识美国。你呆在一个环境中,不一定能全面地看清楚这个环境。离开这个环境,站在国外的立场看自己的国家,才会有一些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会受到挑战,你会有新的认识。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政府领导人经常会对来访的美国政治家说,你们最好来中国看一看。这会促进真正的相互了解,我对此深有体会。2000年,我受国际访问项目(International Visitor Program)之邀前往美国。在一个月中,我接触了美国的中学生、环保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加州议员办公室等等。在这一个月的访问中,我对美国的了解程度超过了过去30次我对美国进行商务访问的了解。这种参与式的访问是最能够促进沟通的。
中国为国外提供的这种参与式访问的机会还需要增加。有一项调查表明,差不多1/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还在搞“文化大革命”。这种情况说明,中国需要一些比较全面的、让外部了解中国的机会。应该鼓励进行更多的民间的、多元化的交流。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对。美国高级官员来中国访问时,中国政府通常把他们请到最豪华的宾馆,吃最好的饭菜。在他们回美国后,对中国的印象是不真实的。他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中国。我个人的意见是他们应更多接触到真正的普通百姓。应该到普通人家里吃一顿水饺,应该打一次出租车和司机聊一会儿,应该到校园里和中学生聊一会儿。这种交流会非常有利于参众议员对中国的了解,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这种交流。交流基本上还是在政府组织之间进行的。官方和民间的交流应该更多一些。只要美国人到普通人家里吃住,一般来说,他们对中国的印象都会很好,他们不会因为粗茶淡饭而责怪,反而会觉得他们被当成了真正的朋友,也满足了他们对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中国人的了解的好奇。
第九篇 中美对视:内外有别话题78:留学会改变单一的文化执著感
话题78
留学会改变单一的文化执著感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1989年,我有一学期的时间在北大学习汉语。当时,我是乔治城大学的学生,学国际关系。当时要选一门外语,因为我对中国有强烈的兴趣,所以选修了汉语。刚好有一个交换学生的国际项目,我就来北京大学了。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居住。在我来之前,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都是表面的。刚到北大的时候,我就很想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来认识这个国家。1月份,春节之前,我就到了。我住在勺园4号楼。从到北大的第一分钟起,我就非常愿意顶着寒风在外面走。不过北京真的冷啊!这是我对北京的第一感觉。第二天一早,我就在太阳之下看校园。那天,我在图书馆与一些中国学生聊天。从第一天开始就跟中国学生交换了想法,了解他们的生活。我觉得,那段经历在我的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有非常大的价值。留学要尽量学好所在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上课时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课外对社会文化的了解同样是很重要的。那时,我每天都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找到机会就跟中国同学聊天。那时,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的热情很高。只要碰到人就可以聊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许多东西。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是饮食文化。我经常与中国同学去吃水饺、中国菜,还看名胜古迹。这个过程对我真的非常宝贵。
在我的观察和分析中,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的经历可能有些不一样。虽然在美国有20万中国留学生,他们学习都很用功,也很出色,但他们经常错过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生活经历的机会。大部分人经常与中国同学在一起。下课后讲汉语,看中国录像,元旦、春节和圣诞节与中国学生一起过。很可能他们在学业上有提高,但是他们对美国社会、文化、政治和音乐等都缺少充分的了解。如果我见到打算去美国的中国学生,我会对他们说,要尽量融入美国社会,了解美国人如何想问题,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中美交流做出贡献。
袁岳(Victor Yuan):
我在2000年到2001年在哈佛肯尼迪学院学习。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许多与国外学生沟通和联系的工作。比如,我们举办了世界美食节,如欧洲美食节和非洲美食节等。还举办了“体验中国”系列讲座。我们利用这些机会与国际学生加强联系。我的改变之一是明白了在许多人文领域里没有一定的对或不对,而主要是存在文化差别,要给人以空间(living space),要脱离以前的文化,融合到其他文化中,没有谁一定是对的。在哈佛,只要是你言之成理,就能得A。改变之二是人际沟通方式。中国学生擅长做作业,参加考试,但不太擅长讨论、发言,不擅长在公众面前阐述想法。这样会失去许多分数和可信度。以前,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强调人际沟通的能力。留学对中国人是特别重要的经历。
但我个人认为,不一定要在中学阶段出国留学。那样很容易被边缘化。如果在上中学时去留学,你很可能将来不能分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平衡好了,你可能是最好的;平衡不好,你很可能被边缘化。在相对成熟后,如上完大学后再去留学,你就会拥有比较定型的中国文化观,基本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这时,留学会改变你单一的文化执著感:你在过去的文化中认为是对的,现在不一定认为对。你会知道世界很大,这会扩展你的视野,让你在做事情时有许多的参考点,而不会那么刻板。
留学还能让人客观地发现自我价值,帮助自我进行调整。有些事情在原来的文化中很有价值,后来可能发现并没有什么价值。比如,你创办了一家稍微有点名气的公司,你会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到哈佛后,你会发现自己并不算什么。因为周围的许多人都比你更强,而且你英语可能不行,甚至说不清自己的身份。另外,原来可能并没有把一些事情放在心上,现在发现这些事情很重要。比如,我会做饭,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