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心茹进来之后,便将秦允明向众人介绍了一番。
这些人的反应倒没有外面围观者的热烈,只有一些年轻的才子将秦允明视为同道中人,才略微拱手行了礼。至于那些老一辈的社会名流,则仗着自己的身家,没给这位后起之秀任何好脸色。
秦允明与唐观礼并不见怪,反正他们平日闲散管了,什么行礼、还礼不过是门面功夫。
正文 第三十六章,拜见夫子
沈心茹向秦允明笑着交代了一句:“秦公子先请随意小坐,奴家去为秦公子看茶。”
秦允明笑了笑,谢道:“有劳沈老板了!”
沈心茹留了一个媚眼,然后施施然的向后堂走去了。
唐观礼痴痴的望着沈心茹的背影,忍不住叹道:“她刚才向我抛媚眼了,这位娘子可真有味道呀!”他说着,忍不住砸了砸舌头。
秦允明早已看出沈心茹刚才留下媚眼,根本就不是出自有心,仅仅是女商人习惯性的挑逗罢了。不用多想就知道今天到场的所有客人,都是受过这一记媚眼的。
他故作夸张的看了唐观礼一眼,说道:“三郎,你今年才十几岁,不会连沈老板这样的有夫之妇都起了念头吧。”
唐观礼呵呵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这有什么,你看她风流的样子,偷吃这样的熟果子怕是不难入手的。”
秦允明听了这话,突然怔了怔,心中冒出了一个疑惑的念头:湖仙书社老板娘都是这般风骚,那这湖仙书社那些伴读女郎如何能保证都是清白人家?若湖仙书社打着书社的幌子做下流的勾当,那何不直接开一家青楼更省事呢?
对于这个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等待进一步了解才能知晓了。不过因此多了几分不好的预感,也不知道是自己多心了,又或者是事情果真没这么简单!
这时,唐观礼忽然紧张了起来,连连的拉了一下秦允明,指着正厅左侧说道:“大郎,你看,那不是张师爷吗?”
秦允明闻言望了过去,果然看见张师爷正与几个穿着公家常服的人正闲聊着。先前沈心茹在介绍他的时候,也不知道张师爷有没有注意到自己。他想了想之后,对唐观礼说道:“我去打个招呼。”
“大郎,你傻了,竟要向张师爷打招呼?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唐观礼吃惊不小。
秦允明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然后从容的迈步向张师爷那边走了过去。其实他倒真要感谢一番张师爷,那次对话自己曾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若张师爷真有心刁难,只怕自己真会吃不了兜着走。
“晚生秦允明,见过张夫子。”他来到张师爷身侧,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鞠躬礼。
张师爷与那几个公府中人闻言都惊愕了一番。张师爷看了一眼秦允明,倒吸了一口气,着实感到讶然不已,这秦允明怎么会跑来向自己行礼?他虽然疑惑不已,但见秦允明一副诚恳的样子,只好略略还了一礼。
“秦大郎,你这是作甚”
“今日在场诸多尊长朋辈之中,晚生是认识张师爷的,而张师爷又是德高望重的学问先生,晚生岂有不上前来行礼之理?”秦允明坦然自若的说了道。
“可是,你难道不记得老夫曾责难于你吗?”张师爷依然疑惑不解,不过他见秦允明态度谦虚,再加上陈教谕曾与对自己说的话,心中已经由讶然转向了好感。
“那日张夫子谆谆教诲,晚生虽然图了口舌之利,当场顶撞了张夫子几句,然则静思之后才明白当时是晚生太过狂妄,净说了一些毫无道理的话。晚生已经痛定思痛,自愧学问不到家,幸而得到张夫子点化,好在为时不晚。”秦允明言辞振振的说了道,语气显得十分切实。
“哈哈,大郎你当真有这样的悔悟,那我钱塘县今后必将多出一位举世名士了。”张师爷心中大为快慰,他知道秦允明用不着假惺惺的与自己客套,若秦允明没有悔悟也犯不着跑过来向自己行礼了。
“张夫子过誉了,晚生何德何能。晚生近日时常在想,晚生与张夫子虽然无师生之名,但张夫子开化晚生是实情,晚生妄自以为张夫子也是允明半个师长了。”秦允明说完,再次行了一个大礼。
这次张夫子连忙上前虚扶了一把,笑着说道:“真是孺子可教。大郎你本是有才华的人,若能潜心学习一番,必定能够大成。老夫也不是顽固之人,知道大郎你现在没有考功名的想法,但大郎哪日愿意来县学经历,老夫愿为大郎作保。”
秦允明听了张师爷这番话,倒是暗赞张师爷真是一个明白人,连忙谢了道:“夫子真是心如明镜,晚生感激不尽。”
既然张师爷与秦允明谈得开了,兴致自然好了许多,于是他便将秦允明引荐给了这几位穿公府常服的同僚。其中一人正是钱塘县的主簿,名叫孙维正;另外一位与张师爷同是师爷,不过却是掌管刑名的,名叫高杉;最后一位是县衙的文书,名叫王翰学。
在四个人当中,论官职自然是孙主簿最高,钱塘县主簿是正九品的官员。其次便是王文书,是主簿的下属,官阶从九品。至于两位师爷是没有官阶,仅仅属于幕僚。不过因为师爷是知县相公身边亲近的人,尤其是刑名师爷,但凡知县不在时,便由其代理审案,所以论资质来说,张、高两位师爷倒是排在最前面。
秦允明先向高杉行了礼,然后便向孙维正和王翰学二人依次行了礼。
高杉、孙维正、王翰学都是早听闻了秦允明的大明,虽然因为抄注《论语》的事情,让秦允明在他们这些公府人眼中有几分阴影,但说到才学还是大有可观之处。高杉还购买了一副秦允明的真迹藏在家中,等待秦允明大光彩时,要么倒卖出去赚更多钱,要么赠予上司以示讨好。
三人此时见张师爷都不计较了,自然都是有心与秦允明交好,于是他们很快就谈得兴起。这一幕倒是让旁人甚为惊奇,几位公府的相公的年纪了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却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如此投机,不由对秦允明更是刮目相待。
不过并没有谈多久,先前去了的沈心茹亲自端着一盏茶返了回来。她见秦允明与公府中人谈的甚欢,心中更有套近乎的意思,笑吟吟的将茶水送到了秦允明跟前,顺带还插嘴调笑了一番话。
又过了两刻时间,已是正午的光景,眼见要到吉时。在这段时间里又陆续赶来了几位客人,略略点计之后,这开业所邀请的宾客们差不多到齐了,于是即将举行开业典礼了。
正文 第三十七章,蔡京墨宝
先前那胖管事跑了进来,笑吟吟的请正厅里面的客人们稍停下来,随即又说了一通客气的话,然后请各位贵宾移驾到门外参加开业典礼。
秦允明便随着众人一起出了正厅,来到了门外。原本是拥挤的街道,在这个时候更显得拥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早有小厮清出了一片空地,让这些贵客们有地方站下来。在贵宾们都到齐门外之后,又有一个小管事上前充当司仪,高呼了几句祝词,然后照例先是放了一阵爆竹。
噼里啪啦的一阵炸响,站在的位置靠前的人纷纷往后回避,免得被爆竹的纸皮弹到身上;而后面的人不停的往前来凑,虽然爆竹在古代不算什么稀奇玩意,但这些传统的物什也不会叫人厌,一有爆竹响起总有好事者兴奋不已。
这样一退一前,反倒是让中间的人受苦不堪,要不是碍于场合和身份,只怕市井粗口立刻就爆出来了。
秦允明不知道这爆竹是多少响,但差不多放了半刻时间才消停下来,震得他的耳朵都快失聪了。他看到先前那一位充当司仪的小管事又走了出来,就站在爆竹过后的硝烟之中,说了一段过渡的话后,立刻转到了正题,开始介绍了一番湖仙书社。
起初关于湖仙书社的经营理念、营业宗旨之类的陈腔滥调根本没多少在意,不过在讲到湖仙书社为什么会请女子来伴读时,立刻就引得众人关注了起来。
原来湖仙书社所有女子,大多是出身没落名门,从小怀才好学,家境又遇变故,只得自己谋生。而书社老板沈心茹本是京城人氏,自己也是官宦家的女儿,不料家中因为朝廷党争由盛转衰,夫家是势利之人,便找了借口一纸而休。
沈心茹只得变卖了家产,与众多同病相怜的姊妹结伴,南下来到钱塘县,计议之后便开了这家湖仙书社。这些女子都是清白身家,又有才情兼身,名义上是为伴读,但实则只是希望能与钱塘县才子共学诗章,一则不必坏了名节,二则又能修身养性,三则还能自力更生。
一番话讲完,引得在场不少公子士绅们叹息垂怜,更有甚者已经热泪夺眶。所有人都开始纷纷议论,原来湖仙书社还有这样的典故,真是苦了这些女孩儿们了。
一时间,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喜庆的气氛转眼间低沉了不少。
不过秦允明却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中暗道:这也太传奇了吧?
先不说这些名门家的女儿怎么会想到开书社谋生,纵然家门没落,那也是可以投靠到其他亲戚家去呢,一个大家闺秀岂能就这样随意的出远门自力更生?
除此之外,这沈心茹也是极大的疑点。她自诩是名门之后,却十足像是一个狡猾的风尘女子。再者,她召集这些所谓同病相怜的姊妹一同南下,这一点也极为含糊,她是如何召集的?这些姊妹如何信她?总不会是振臂一呼就遥相呼应吧?
寻思到这里,他心中疑窦丛生,总觉得这湖仙书社让人费解。
这时,唐观礼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他并没有周围其他人那样的情绪,反倒与秦允明一样拧着眉头,一脸浓重的疑惑和质疑。
“贼厮鸟的,这湖仙书社会不会是骗子?”他压低了声音,十分严肃的说道。
“咦,你也感觉到了?”秦允明诧异不已,这唐观礼怎么忽然变得聪明了?
“他们口口声声说这书社有美女佳人,可是我到现在除了那沈老板之外,连一个女子的身影都没见到。大郎,你说这是不是有鬼!”唐观礼斩金截铁的说道。
“呃”秦允明一下子被唐观礼弄得无语了,看来这小子还是没有进化。
他并不打算把自己心中的怀疑告诉唐观礼,毕竟现在无凭无据,只是凭空猜测,说不定只是自己多心了而已。
那小管事介绍完之后,又说原本要邀请知县陈文深相公捧场,不过陈相公公务繁忙,不能脱身,便由本县主簿高杉代为道贺。随即就请高主簿上前来致辞。
高杉在众人讨好的掌声下,笑吟吟走上前,说了一番还算精简的祝词。
罢了之后,小管事就请上来了书社老板沈心茹。
沈心茹原本就是一位颇有姿色的少*妇,先前接待每位贵宾时,都极为有心的留下一番挑逗的印象。不过当时众人见她是妇人打扮,只道是有夫之妇,所以不敢造次。可是现在都知道了原来沈心茹已经离婚,顿时都心痒痒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弱冠公子,对这样有成熟味道的女人好奇不已,不禁连连抛媚眼。
虽然通常来说,封建时代遭休的女人名声不好,在宋代也不例外。但好歹沈心茹遭休是有情有可原之处,不过是夫家太过势利罢了。反而更为其添加了几分同情。
沈心茹现身之后,倒是没有再说什么陈词旧句,只是简单的道谢了一番,然后有请主簿高杉与刑名师爷孙维正上前来揭牌。在万众瞩目之中,高杉和孙维正相互虚请了一下,然后并肩来到了书社正门口。早有小厮牵好了罩着牌匾红布的绳子,此时递到了二人手中。二人又客套了一番,才齐力扯下了牌匾。
只见牌匾上“湖仙书社”四个大字似行书非行书,像楷体又不是楷体,放眼看去浑厚有力,又兼有严而不拘、逸而不外的韵味,颇有自成一体的大家风范。
秦允明只觉得这书法极为眼熟,略思一阵之后,立刻就想到了出处,不由自主乍然一惊。他本来就研习过的字体自然也有了解,眼前这牌匾上的手迹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宋徽宗朝中第一大奸臣蔡京的墨宝!
他倒吸了一口气,顿时诧异不已,这沈心茹是如何弄到蔡京的墨宝?此时蔡京虽然还不是什么权倾朝野的宰相,但也是堂堂翰林院学士,正在参与修编国史的重任呢!沈心茹纵然是京城人士,也不见得能求得蔡京的墨宝呢!
在场除了秦允明之外,另有几个懂得书法的老行家,也纷纷指点起来,惊呼这是“蔡符长”的手迹!一下子就引得全场起了一阵议论。
这时,站在靠前的一位青年公子,得意洋洋的说了道:“这正是我堂叔公的墨宝,上个月我好不容易替沈老板从京城求来的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在这位青年公子身上。
只见这青年公子年过弱冠,穿着一身暗红色的锦衣华袍,手里还象征似的拿着一柄古朴折扇;五官端正,气度傲然,一看就是名门之后;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腰间还挂着一个半旧的银鱼袋。
鱼袋自从唐朝以来,原本是官员存放鱼符、官印的小荷包。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因为没有鱼符,而且也装不下官印了,所以最终演变成了一种装饰之物。每逢大节日时,官家都会赏赐鱼袋做为一种荣誉的奖励。不过后来因为赏赐得太多,荣誉的性质就渐渐消弱了下来。
久而久之,鱼袋便只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规定三品以上配金鱼袋,五品以上配银鱼袋,六品以下则无鱼袋。因此但凡看到有人佩戴鱼袋,那一定是有头有面的大官了。
不过秦允明怎么也不相信,对方不过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就算是高中状元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当上五品大官了!而且纵然对方自称蔡京是其二叔,可蔡京现在也没大到权倾朝野,任意提拔亲戚为官的地步呀?
虽然说唐宋朝都没有规定过,擅自佩戴鱼袋会论罪,原因是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得到鱼袋的机会。
正文 第三十八章,名门之后
正在秦允明疑惑时,只见先前与自己作对的陈桥忽然走到了那青年公子身旁,一脸得意的向众人们介绍道:“这位公子便是我的好友,杭州蔡举,字中远,他的阿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