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风流探花帅承瀛 >

第345部分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345部分

小说: 风流探花帅承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文化涵养,作为“瘦金体”和“院画派”的掌门人,赵颉(就是宋徽宗)是可与王羲之
、颜真卿比肩的文艺巨匠。而道君皇帝(还是宋徽宗)主持编篡的《万寿道藏》也是人类
宗教思想史上不朽的巨著,所以他还是可与圣保罗、牛顿、玄奘、鉴真相提并论的宗教大
师。人类历史上绝对找不出这样一个及文治武功和个人修养于一身的完美君主。然而,一
个原本不起眼的女真部落,将其打坏了一角,却使得后人热衷于污蔑中伤矮化我们这个伟
大的祖先。 
   
  或许还有人会拿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明宋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而不在于一点点偶然云
云,那我问你,如果迈克尔乔丹在二十岁那年偶然把腿摔断了,那还有后来的篮球之神么
?同理,宋徽宗也就是栽在那一个不起眼的偶然上了,可惜现代人却把女真的崛起当作了
必然,于是宋徽宗的昏庸黑暗也就成为了必然。 
   
  呜呼!作为一个宋人的后代,读史至此,思考至此,不甚悲哀。
 
   《风流探花帅承瀛》特别章答读者问 '本章字数:4126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10:16:43。0'
 
 《风流探花帅承瀛》特别章答读者问
        詹玮/文

首先,狂人要特别谢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友们。不管是那些骂我的,还是说什么的,狂人一样谢谢你们。
狂人知道,自己这些斤两实在算不上什么,即便是你们骂也好,只要能看了狂人写的那些个东西,狂人在这里都应该表示感谢。
而那些一直以来都在投票支持狂人的,狂人更是感激不尽。
记得狂人从开始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到现在,中间断断续续的曾经停过两三次,而每次停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可是你们一直没有忘记狂人,虽然催促的话中难免讨论了狂人的死因,但那些不断上涨的投票记录却实在让狂人感动。
说起来鲜网新推出的那个浪漫奇幻虽是个新专栏,但里面好书实在不少,若不是因为大家一直在投狂人的票,恐怕狂人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了。
记得最近一次暂停好象有一个多月吧,当狂人在鲜网愕然看到《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还在榜上时,多少有些惭愧,这几日不停的更新,多少也是想做些补偿。
其实作为狂人个人来说,对书评是很在意的,每天都有相当的时间都花在看书评上。在此,狂人综合书评中提出的几类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回答,如各位有什么问题,还请继续留下您宝贵的评价,谢谢。
1、关于《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究竟想表达什么的问题。
这个问题狂人说实在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其实当初写《风流探花帅承瀛》的时候不过是为了好玩。记得才有写《风流探花帅承瀛》的念头时,是在和一好友交谈时产生的。当时狂人正在写茅山,但已感到无力为续,因那故事狂人从未做过故事结构框架之类的事,因此写到后来自己都无法把握。
但是偶然和朋友谈起,他问我下一步有何打算,想写什么,狂人心中突然一动,说想写帅承瀛。
直到现在狂人还清楚的记得,朋友告诫我说帅承瀛这个题材不错,但很难描写。
说真的,狂人当时根本就没在意过这些,稍微考虑了一下所谓的故事“大纲”提笔就开始写。
可是当写了几章以后,狂人突然发现,事情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先不说狂人在最初几章里露出的那些破绽,就连最基本的一些事情狂人都没有考虑清楚。
于是在经过了第一次的暂停以后,狂人开始疯狂的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这一次,可以说是狂人写的最累的一次。记得以前写废物和茅山时,一天写一两万字实在感觉好简单,可这次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一天写三千字也觉得累得够呛,这才明白过来写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上,其实狂人之所以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不过是想做一种探索。狂人想知道没有魔法,没有武功的小说究竟有没有人看,因此才会写风流探花帅承瀛。
毕竟中华五千年文化,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狂人不敢说精于什么,但多少还有些了解,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起种种故事和传说,一直都很羡慕。尽管知道以自己的笔力实在不足以描写帅承瀛这样的人物,但还是忍不住写了。没有别的原因,只想借此来表达一下狂人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了解,尽管这仅仅是肤浅的了解。
2、关于谜语。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中秋节时,就会有灯谜会这样的活动,可是到了城市以后,每年的中秋再难有这样的活动,即便是有,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举办。
狂人的童年是在一个很小很偏僻的山沟里度过的。父母是水电工人,一辈子注定了要在深山老林中为建设电站奋斗,而狂人也有幸因此在童年体会了大山的文化。
直到这时,狂人还清楚的记得在小的时候每当中秋的灯谜会总是会吸引好多人参与其中。尽管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尽管那只是几张红纸,尽管只有寥寥的几样奖品。但在我们那缺乏娱乐的年代里,总有数不清的人参加。
狂人也有幸随父亲参加过无数次。
大概是狂人愚蠢的关系吧,记得狂人从没有把那些放在桌上的诱人奖品取走过一样。倒是当时有位上初中的姐姐至今还给狂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狂人那时候是在上小学,对于灯谜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姐姐却实在是好厉害,好多大人们都无法猜出的谜语她都能猜到。
望着那位姐姐手中手绢、转笔刀、饼干糖果那些奖品,当时的狂人只有羡慕的份,记得当时幼小的心灵曾经有个愿望:总有一天我要像这姐姐一样。
后来狂人慢慢长大,进了厂工作,偶然有次中秋厂工会举行了灯谜会,狂人终于拿到了早遗忘了的奖品。当年的那一幕流过心头,说真的,当时实在有种想哭的冲动。
3、关于对子。
第一次认识“对子”这个东西是小时侯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叫《翰林传奇》。电视剧的情节很简单,是说一个少年天才最终成长为一个翰林的故事。
如果现在叫狂人去看的话,恐怕狂人提不起什么兴趣,当时在当时,狂人是真的入了迷。别的不说,单是那些狂人从不曾接触过的对子就让狂人欣喜不已。
直到现在,狂人还清楚的记得里面的一些“名对”。如:登楼望南北,行路吃东西等。至于其它的经典桥段后来更是频频在港台电视电影中出现,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这段了。
从那时起,狂人便对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狂人要想找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对子都是十分的困难。先不说狂人当时上的中学里的那“图书馆”整天处于关闭状态,即便是偶尔开门,当狂人通过种种规定进到那“图书馆”后,也只能看到一些“少儿读物”,想要找到对子,实在是不可能。
几经辛苦下,狂人终于找到一些诸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之类的对子,还着实高兴了好几天。
现在有了网络,狂人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寻找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可是要让狂人来对对子,那实在是难上加难啊。不过狂人虽然不行,但帅承瀛行的。
4、关于兰花。
前面狂人已经说过,狂人的童年是在一个小山沟里度过的。记得当年小学时每周六下午是大扫除,扫除结束以后总会约上三两玩伴,去领略大山的风情。
自然,也总会挖上几苗兰花带回家中精心浇灌了。
当时的兰花纯粹是一种观赏物品,而狂人也不清楚兰花的各种分类。可是当狂人在长大后了解了兰花的种种分类以后,却愕然发现,兰花已经成了一种经济作物了。这,也许是一种悲哀吧。
5、关于国画。
第一次见到国画是在我小舅舅的房间里。那是一幅宫装美人图,是我小舅舅自己画的。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幅画实在是很差劲,但是在当时的狂人眼里,那实在是精品。从来没有见过用毛笔画画的狂人当时几乎惊呆了。
记忆中,所有的画都是用水彩笔什么的画出来的,用毛笔还能画画?这是狂人当时的疑问。
疑问过后,狂人也开始尝试着用毛笔来作画,模仿的自然是小舅舅房间中的那幅宫装美人图了。
不过在狂人尝试了无数次以后,终于痛苦的发现,用毛笔画画实在好困难,只是勾勒一个脸型就让狂人大叫投降,从此认为狂人没有绘画天赋。
直到上了初中,狂人第一次接触到漫画以后,才从又找回一点点的自信。
不过这自信很快就崩塌了
当后来有了条件逐渐了解到国画以后,狂人看着那些自己用钢笔临摹的漫画,实在是汗颜。
“这也能叫画?”这是狂人当时的想法。
说真的,狂人那时候的初中不像现在,大家都很天真,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选择。当时我们所谓的“漫画”不过就是画一下变形金刚里的人物,又或者画一下圣斗士里的那些斗士们。虽然勉强还能见人,但和国画比起来,狂人只能汗颜。
6、关于古典音乐。
音乐到底出自何时,狂人并不知道,也不敢去考证什么。不过作为人类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狂人自小对音乐就情有独衷。
真的好羡慕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去学钢琴,学古筝
在狂人的童年里,陪伴我长大的只有打土巴,弹玻璃球这样的活动。也许现在的孩子会羡慕我们那时的无忧无虑吧,但是狂人更羡慕现在的孩子们。
狂人小时候接触过的只有口琴和电子琴。而那架让无数人的电子琴狂人也没能在上面锻炼出什么高深的造诣来,会的,只能勉强算不是噪音的东西。
尽管如此,狂人对古典音乐还是一如既往的喜爱。
听着现在的流行音乐,有的时候真的会想骂娘。如果这真的是发自心底深处的呐喊,狂人只想说呐喊的那人毛病了。
当然,狂人并不是想对现在的流行音乐诟病什么,毕竟里面还是有不少精品,比如屠洪刚的歌狂人就一直好喜欢。
可是和古典音乐比起来,现在的流行音乐实在不怎么地。
狂人学拉过二胡,搞鼓过琵琶,只是好可惜,都是偶一为之的事情。因为这些东西在现在来说实在是太少见了,狂人也只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在同学或朋友家见到他们的长辈会这些东西时顺便请教了一下而已。
常常为此感到悲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可是到了狂人这一辈,竟然没有几个人精于此道了。
忍不住时常在梦中幻想着自己拿着一管洞箫,吹着最喜欢的那曲枉凝眉。只是可惜,这仅仅是梦而已。
7、关于是诗词。
中国的古典诗歌恐怕是任何国家也无法比拟的,狂人一直深信这点。
也曾读过一些所谓的外国诗歌名作,但总感觉无法和中国的古诗相提并论。一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一线天际来”常常会让狂人心驰神往。外国的诗歌绝无如此效果。
李白是狂人最佩服的诗人。没别的理由,只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曾经有试过写诗填词,只是好可惜,狂人的资质实在太差。而现在的“诗人”们,更喜欢玩一些“朦胧”的玩意。狂人实在搞不懂,或许,狂人生错了年代也未必。
8、关于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这东西自古以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所传诵,在狂人眼中,爱情也应该像千古传诵的那样轰轰烈烈。再次可惜,现代的爱情好象充满了铜臭。
也许有狂人所不知道没有“铜臭”的爱情存在,但入狂人眼中的,却无一如此写下这段话的时候,狂人正好在听白雪的《千古绝唱》。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听着缓缓而过的过门,狂人只能感叹,这些恐怕再难出现。
因此在《风流探花帅承瀛》一书中,狂人力图将这些早不存在的东西展现出来,只是狂人恐怕力有不逮吧。
最后,狂人只想要告诉诸位,之所以写《风流探花帅承瀛》,不过是做一种探索,同时也是想借《风流探花帅承瀛》试着将狂人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点肤浅理解与诸位同勉之。
匆匆写来,或有遗漏,也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认同处,还请留言告之。
鄂东狂人
2003…12…2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