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风流探花帅承瀛 >

第29部分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29部分

小说: 风流探花帅承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说,就拿送礼通关节的方法,也越来越巧妙了。 
  有人竟然以请教诗作为名,向主考赠送字稿,以使主考识其字体。在打点主考上,更是有以点点、圈圈者,表示所送礼物的品级。如有人在诗句旁边“点点”,说明事成他将以铜钱相赠;有人在诗句旁边“圈圈”者,其中圈墨圈者,表示事成将以白银相赠,其中圈朱圈者,表明事成将以黄金相赠。而且,所赠之铜钱、白银、黄金,还以“圈”、“点”的多少来表示数量。有点一点或圈一圈者,表示数目为一百,有点二点或圈二圈者,表示数目为二百。凡此种种。 
  帅承瀛听了,大骇,说道:“雍正年,翰林院掌院学士喻鸿图,出任四川乡试主考时,仅因他的爱妾为贪恋钱财,偷出他的试题予以出卖,结果喻鸿图竟被处以腰斩。他被腰斩后,并未有当即死去,头脑尚清晰,于是他用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一连写下七个‘悔’字。这事说来,也是够凄惨的了。然而,当今还有人敢这样做!” 
  那樵夫道:“何止是敢!简直是有些明目张胆了。” 
  那船夫饮了一口酒后,对帅承瀛说道:“仁兄这次赴考,不知可有根基否?” 
  他所说的“根基”,即指朝廷有没有人。 
  帅承瀛说道:“生父出任深州学政,从父出任甘州知州,都是科甲正途出身。但是,在朝廷却没有人。” 
  那樵夫道:“要是那样,不如趁早活动一下,也免得到时候闹个凑手不及。” 
  帅承瀛道:“我才不活动呢,凭本事吃饭,看他怎样。如果是真的那样,我必定要金殿面君。” 
  那船夫一听,眼睛瞪得圆圆,说道:“你敢面君?有此胆量!” 
  那樵夫一听,眼睛眯得长长,说道:“你欲面君?可能见到!” 
  帅承瀛道:“咱先别说那话了,还是喝酒吧。” 
  那船夫一声长叹,说道:“对对,还是喝酒,莫谈国事。” 
  那樵夫把声音压低,说道:“想当年吕留良老先生咋样来着?到后来还不是落个祸灭九族,家破人亡!” 
  吕留良,浙江石门人,字庄生,又名光纶,又字用晦,号晚村。自幼颖慧,八岁能文。明天启六年(1626年)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他曾与黄宗羲、高士魁、张履祥结识,学宗程顾、程颢、朱熹,并对其学和主张大有承续和发展。吕留良特别赞扬朱熹的种族思想。明亡,散家财结客,图谋复兴,备尝艰辛。事败,家居授徒。清廷举博学鸿词科,他誓死拒荐。后削发为僧,取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卒前作《析死诗》六篇,以明志。著作有《吕晚村文集》、《东庄吟稿》又与吴之振、吴自牧编刊《宋诗钞》。殁后,雍正七年(1729年),以曾静文评狱牵涉,阖门被祸,著述多被毁,但民间亦有流传。 
  船夫又是一声长叹,说道:“还是不说为好。剩咱二位倒无啥,但是这位帅兄,还要科场求功名,莫因此事而影响了人家。” 
  樵夫听了,觉得也对。于是,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也对,还是对酒吟联为当。” 
  于是,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 
  那樵夫想了一下,想到方才背柴走过村外时,见路边黄花初绽,颇为好看。于是,他吟哦道:“村外黄花点点,犹似金钉钉地。” 
  帅承瀛听了,想到家乡寻阳城有白乱石塔,路过皖河城时又见到了白塔。于是,他和联道:“城内白塔尖尖,如同玉钻钻天。” 
  那船夫听罢,说道:“路遇仁兄赴京科考,咱还是说几句祝福的话吧。”只见他想了想,说道:“秃老婆店,店秃客不秃,京师夺冠。” 
  帅承瀛一听,见他将“秃老婆店”嵌进上联,于是,便将“大皖河城”也引入下联,随即答道:“大皖河城,城大志更大,金榜题名。” 
  樵夫听了帅承瀛的答联,觉得实在是恰到好处,入情入理。同时,也并非狂妄,暗自佩服。 
  船夫听了帅承瀛的答联,亦是赞个不休。随即,他又想到自己与樵夫的身世,一个为樵夫,常在山上走;一个为船夫,常在水上行。随即,他又想到帅承瀛方才的问话,准备向山海关行。这些合起来,正好应了“山海”二字,联想到人生,真处处是“关”啊。想到这里,他脱口说道:“山关,海关,山海关,关连山海。” 
  帅承瀛听了,觉得这位船夫此联出得甚妙,将人生世事与山光水色同山海关阙合为一体了,实为高手。随即,他想到方才与樵夫、船夫谈话的内容和感受。随即,他又想到樵夫、船夫方才听了他的问话后,曾向他讲明山海关城头上,有钟楼、鼓楼各一座,这钟鼓长鸣,曾包容着世间的多少风雨与情触!而自己这次奔赴京师,正是要闻一闻这钟鼓之声。这些合起来,岂不是一个人生的征程写照。想到这里,他立即答道:“钟楼,鼓楼,钟鼓楼,楼容钟鼓。” 
  帅承瀛言罢,便一步步向山海关走去。 
  背后,樵夫与船夫正目送他一步步消失在漫漫黄尘之中。 


 
   第19章老主同场(长篇连载詹玮著) '本章字数:15517 最新更新时间:2008…09…16 08:05:52。0'
 
 第19章老主同场(长篇连载詹玮著)


  帅承瀛来京,住在国子监后的魁元客栈。 
  魁元客栈,是北京的有名老店,以收纳接住来京师士子为称著。帅承瀛来到这里,是由他生父帅上钰的安排所致。帅上钰为深州学政,离京师甚近,行走便利。这年,帅上钰已年逾六旬,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深州学政已十有六年了。再加上他为人诚朴、厚重,喜结交,故在京师之地朋友较多。他闻儿子帅承瀛来京应会试,便托友人宁有诚给办理一下,于是就住进这家名店了。宁有诚,乃安徽安庆府潜山县人,即皖河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三甲九十九名进士,此时正在京中赋闲候职。 
  魁元客栈,不仅有名,而且还很宽敞,容纳的客人也多。旧时科举考试,往往要在京师住上数月,有的则达三月、半年、一年不等,更有的要经上三年五载的。来京师参加会试或举博学鸿词科,往往还要提早来上些时日,以便休息和温习课业及作考前准备。也有的还要找一找熟人,寻一寻门路,投一投靠山通一通关节,这样没有一些时间是不行的。更有的科场顺利,会试取中,还要参加殿试。会试往往在春四月举行,殿试往往也要接着举行,中间跨越时间不大,而远路来的又不甘旅途辛劳,不愿回去,这就更需住了下来。由于这种种情况,居住在魁元客栈的士子极多,江南的,塞北的,关东的,河西的,都有。且有不少都是熟人,又都是士子,都为着求敢功名而来的,自然不见外。到得一起便也不相互戒备,有啥说啥,倒也热闹,开心,识故,通人耳目。 
  帅承瀛与江苏山阴的沈诗李、沈诗杜兄弟,顺天大兴的黄叔琬、黄叔?兄弟,江苏长州的张学库、张学贤兄弟,陕西咸宁的贾策安、贾策治兄弟,还有安徽潜山的赵文楷,住在一起。山阴的沈氏兄弟、大兴的黄氏兄弟、长州的张氏兄弟,此六人本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会试同登的进士,只因殿试未有获捷,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以迎接是年秋天的殿试。咸宁的贾氏兄弟,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科,因皇太后八旬万寿,举行恩科乡试时同登的举人,准备迎接本科会试。赵文楷,字与桐,一字二云,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会试受挫,这次准备再试。而沈诗李、沈诗杜,则为孪生兄弟,尤为称奇。 
  他们十人,分别住在两个馆舍,由于有四双兄弟的关系,他们常集合在一起。他们也和其他的士子一样,每集合在一起时,总是少不了的要高谈阔论起来。其谈论的内容,也多是科甲上的事情,更多的是些趣闻。 
  这日,用过早膳,他们又都会合到一起了。叙过一些闲话后,便又谈起科场上的事情。帅承瀛说道:“本人与诸位学兄相比起来,晚来一步,算是后生了,所知也是自然少些。在咱这十人中,有八人都是兄弟双双,这也算得称奇了,实在是钦佩之致,感念深深。” 
  沈诗李听了后,说道:“其实,在历科考试中,于乡、会试兄弟同登的先例也很不少。据我所知,康熙朝就有康熙九年(1670年)庚戍科会试,山东福山的鹿廷瑛、鹿廷?兄弟同登;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会试,归安的沈涵、沈三兄弟同登;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会试,宜兴的储郁文、储雄文同登,而其兄储大文,则为本科会元;雍正朝,就有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科会科,宜兴的储方庆、储善庆兄弟同登;乾隆朝,就有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会试,归安的潘汝诚、潘汝龙兄弟同登;乾隆十六年(1751年)庚午科乡试,长州的周日万、周日瓒兄弟同登。” 
  沈诗杜说道:“其实,也不仅是兄弟同登,更有父子同登的趣闻。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科乡试,江南榜长州周永骥、周日万父子同登,而漳浦蔡新与其曾祖蔡文肃南北同举;乾隆四年(1739年)巳未科会试,乌程的费瀛、费兰先父子同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己恩科会试,大兴邵自镇、邵庚曾父子同登。” 
  黄叔琬说道:“其实,也不仅士子如此,就是主考官与同考官中,也有兄弟,父子同任的。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乡试,湖南主考曹鼎望与广西主考曹首望为兄弟,典山东的吴国龙与典福建的吴国对为兄弟;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补癸卯正科(1723年)乡试,顺天同考官吕谦恒、吕耀宗父子,同闱分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乡试,主考刑部尚书刘统勋、广西正考官刘墉父子,同闱授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恩科乡试,浙江主考观保、山西主考德保为兄弟。” 
  黄叔?说道:“方才,沈诗李学兄说到兄弟同登事,我查了一下笔记,发现还遗漏了四桩。这四桩兄弟同登者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乡试,湖广解元陈大华与兄陈大群同登;乾隆二年(1737年)丁己科会试,吉林观保、德保兄弟同登,并同授翰林院编修,又同授翰林院掌院学士,后观保任礼部尚书、德保任工部尚书又同任;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会试,涿州刘湘、刘洵兄弟同登;而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会试,山阳李时谦、李时震、李时铠兄弟三人同登。” 
  张学庠说道:“在科甲中,不仅有此荣耀的事情发生,更有起死回生者,引为奇闻。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会试、榜已定。但是,因故将已取中的张书勋撤掉,遂从落榜者中选秦大成补之。万没想到,秦大成竟在这年殿试取中状元。而张书勋于四年后,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戊科殿试大魁天下,独占鳌头,亦取中状元。” 
  张学贤说道:“圣上历来对考试和选拔人材极为重视,有许多乡、会试主考官都是由状元出身的人担任。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皇太后六旬万寿,特开壬申恩科,乡、会试一岁并举。江西正主考蔡新、副主考金?皆状元出身。也有一榜取中两状元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乡试,顺天主考副都屠沂、侍读陈世倌,一榜得两状元,即金坛的于振,于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殿取中状元;安州的陈?华,于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补行正科殿试取中状元。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科乡试,顺天主考吏部尚书孙嘉淦、礼部侍郎吴京骥,一榜得两状元,即庄有恭于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殿试连捷,钱维城于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殿试获中。 
  贾策安说道:“与张学贤仁兄所说相反,也有不少因科场舞弊而遭处治者。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科乡试,顺天解元毛师灏,于壬申科(1752年)殿试,因怀挟参阅书籍,查出,被除名。福建解元邱鹏飞,本武生,以兄邱振芳代作,事发,被除名。” 
  贾策治说道:“乡、会试,策试方法、场次及科目,多有改换者。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会试,废八股取士,专用策论,改试二场。康熙八年(1669年)巳酉科会试,则恢复八股文字,照例试三场,并准刊刻试录,同时恢复八旗考试制度,归并与民人同场一例考试。试卷秩列,往往要贯以省名的头一个字或第二个字。如,云南省,定为‘云’字号;四川省,定为‘川’字号;广西省,定为‘广’字号;贵州省,定为‘贵’字号。凡此种种,如是云云。” 
  帅承瀛听了上述四对兄弟八人所言,大开眼界,增加了不少的经验阅历,很是欢欣。于是,他对身边的赵文楷说道:“看来,考试之事,不仅读书是试,考场的规矩也是试啊。我方才听了诸位仁兄的高论,茅塞顿开,实感耳聪目明也。” 
  赵文楷说道:“其实,我也是初来乍到,首次参加会试,所知本来甚少。今日听了这些论述,亦是受收益匪浅。适才,帅学兄所言,亦正是我所想。没有别的,但望帅兄在本科中获捷。” 
  帅承瀛听了,立即手一抱拳,说道:“多谢期望。我也祝赵学兄在本科中考出个会元来。” 
  他们所说的话,只不过是些逢场戏言,没想,竟然应验了。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会试,主司为大学士刘统勋、左都御史观保、内阁学士庄存与,都是朝廷重臣。中试者,计一百六十一名。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存,山东诸城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卒。雍正年进士。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曾多次察看黄河、运河河工。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著有《刘文正公集》传世。为三朝元老。 
  观保,满洲正白旗人,祖籍吉林亮马桥。姓索绰络氏,汉姓为石,字伯容,号补亭。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迁左都御史。以文章受知遇,屡典贡举,为词林耆旧。谥号文恭。有《补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