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

第33部分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第33部分

小说: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演习,而是跟意大利人打仗。9日拂晓,揭开了西迪巴拉尼之战的序幕。
    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英、印联军展开了迅雷不及掩耳攻势。仅仅在几分钟之内,意军
的25辆战车就陷入瘫痪状态。在西迪巴拉尼南部的尼贝瓦作战的意大利军,进行了顽强抵
抗,意军师团长马利蒂将军一出战壕,即被击毙。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英军攻克该城。
下午1时30分英军开始进攻图马尔兵营,到傍晚时英军已控制局势,整个兵营地区几乎全
被英军占领,大部分守军被俘。
    同时,英军第7装甲师在西面切断了沿地中海的公路,从而孤立了西迪巴拉尼。驻防马
特鲁港的部队,已整装待命。10日破晓,这一支英军在军舰的强大火力掩护下,猛攻正面
的意军阵地,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到晚上10时,科尔斯特里姆警卫队指挥部报告说,俘虏
太多,已无法清点,被俘的意大利军士占了约有200多英亩的一平地方。
    经过几天的激战,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开始溃败。从12月11日期,英军第7装甲师,
第16步兵摩托化旅与澳大利亚军团的第6师乘胜追击。几天后,布克·布克和西迪巴拉尼
周围的全部海滨地区便落入盟军之手。意大利法西斯的3个精锐师,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
虏。西迪巴拉尼的胜利已成定局。
    12月12日,英国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又主动采取了一项明智而大胆的决策。他
不是把刚替换下来的第4英印师留在战场上作为总后备队,而是立即把这支队伍调往厄立特
里亚,与第5英印师一起参加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埃塞俄比亚战役。该师一部分由海路前往
苏丹港;另一部分则乘火车换轮船溯尼罗河而上。其中有一部分军队几乎是直接从西迪巴拉
尼前线开往他们登船的地点。正是由于这一支部队的加入才最终使克伦之战胜利结束。
    北非前线的胜利,使英国人欢欣鼓舞,英国人民投入更高的热情抗击法西斯的侵略,这
一实际行动又增加了前线将士的信心。
    到12月15日,英联邦军队已从埃及境内扫荡了所有的意军。留在昔兰尼加的意军,
大部分撤退到已被孤立的巴迪亚防御阵地以内。西迪巴拉尼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时,墨索里
尼的法西斯军队损失近5个师的主力,被英军俘虏38000余人,而英国人却只伤亡52
7人。
    墨索里尼在非洲惨败的消息,使全意大利人惊恐万分,离心倾向愈加严重。饱受折磨的
意大利人民〃根本不能冷静地接受这一巨大的打击〃。
    英国政府为了乘胜扩大战果。12月16日,丘吉尔首相电示中东地区总司令韦维尔将
军:“现在,你们的首要目标,是粉碎意大利的陆军,并尽最大努力把他们驱逐出非洲海
岸。前曾得悉你有进攻巴迪亚和托卜鲁克的消息,现在又获悉你们攻占苏卢姆和卡普的消
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深信,你只有在确知你不能再向前进以后,才放弃主要的目标转
而在苏丹或多德卡尼斯群岛采取辅助行动。但是,不要让这两个行动使进一步击溃墨索
里尼主力的最大任务受影响。”
    韦维尔将军根据首相的指示,决定分南北两路发起了进攻,非洲大陆的最后激战爆发了。
    北路由普拉特将军指挥,于1941年1月向埃塞俄比亚发起攻击。开始进展比较顺
利,并一举夺占意军称为〃固若金汤〃的克鲁要地。然而,在克伦山地却受到意军的顽强抵
抗。一场你争我夺,腥风血雨的残酷厮杀。在克伦地区展开了。
    克伦,位于埃塞俄比亚中部的群山之中,海拔1000多米。克伦四周的崇山峻岭中,
怪石青峰林立,断崖峭壁纵横,这些由群山组成的陡壁高墙绵延数百里,从遥远的红海高原
一直伸展到卢多尔湖畔,唐戈拉斯狭谷是通过这堵山壁的唯一通道。一条通向克伦的公路就
顺着峡谷,隐没在群山峻岭中。英军要攻下的目标——克伦镇,就在险峰峻岭后面的一片平
整的高原上。面对克伦镇的方向,有一条铁路贴山盘旋后钻入隧道,绕过山肩后重又出现,
从唐戈拉斯峡谷往回折,然后一直向克伦延伸。在半小腰的隧道入口处,突然横生出一个山
嘴,它的高度在海拔800米以上,顶后是一块风化的名为金马伦岭的平台,平台的尽头是
一道陡峭可怕的悬崖,崖下是不见峡底的黑色深渊。金马伦岭的右面是桑奇尔峰,左面是帆
船峰。在帆船峰的后边是平顶峰和猪背峰。意军已在这四座峭兵式的山峰间,布下了一道连
成一体的防线。
    在桑奇尔峰的右侧,是一道道悬崖峭壁,峭壁的底部就是唐戈拉斯峡谷。峡谷两侧都是
群山形成的屏障,其中右侧的多洛戈罗多克山、斯劳克斯峰和气拉主峰尤为险峻。意军在这
些山峰之间,构筑了山头堡垒,他们像一只只时刻准备捕获猎物的恶虎,俯视着英军进攻必
须经过的唐戈拉斯峡谷。山上每一个能挖得动的地方,意军都挖了防御堑壕,碉堡则修筑在
天然的坚固的支撑点上。意军的阵地都修在如些峭陡的刀锋般的山背上,任何一种火炮对其
进行射击,炮弹只能掠过高高的山背,在几百米的山坡上开火,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英军要
想通过峡谷,必须攻夺那些剑丛般矗立在天际之间的山峦。而更糟糕的是,这些山峦陡直的
斜坡面都是由疏松的岩石构成的,而且山上到处是圆砾石和密密麻麻的荆棘,期间还布设带
刺的铁丝网,可以说是难以攀登的天堑。
    英军在克鲁取得的胜利,使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大为惊慌。他们听到克鲁失守的消息后,
马上把精锐部队的主力集结在克伦这个天然要塞之中,并计划在英军到达之前炸塌唐戈拉斯
峡谷,堵住英军进攻的道路。
    英军在攻克克鲁之后,马不停蹄地奔向唐戈拉斯峡谷和高高的克伦山塞。英军的先头部
队还未到达目的地时,唐戈拉斯峡谷已被炸塌,他们进攻的唯一通道已被封锁。然而,英军
要保住南非和苏伊士运河之间这条生死攸关的海陆,就非攻下克伦不可。而且已经有迹象表
明,德军隆美尔将军率领的装甲化的非洲军,正准备前来援助意大利军队。攻占克伦,已刻
不容缓。路被堵死,从山上也要进攻。
    2月3日,英军的由苏格兰高地兵组成的金马伦营从唐戈拉斯峡谷左边奉命上山,由印
度拉杰普特族组成的拉杰普特营从右边向上攀登。印度兵一进入唐戈拉斯峡谷,就被意大利
人的炮火拦住去路。苏格兰兵则冒着炮火,继续向铁路隧道那一头的山岭爬去。当他们终于
上岂不接下平地到达隧道附近,准备占领这个山头,以便为打入帆船峰和桑奇尔峰建立中间
站时,却遭到意军机枪没命的扫射,使他们无法抬头。苏格兰兵以一部兵力正面牵制,以另
一部兵力左右迂回上去,前后夹击,守在机枪火力点的意军突然被背后的袭击,终招架不
住,举手投降。铁路隧道已被一列炸毁的列车堵住了。战斗结束后,苏联军队迅速沿山脊散
开,进入阵地,准备抗击意军的反击。
    当晚,英印师的旁遮普步兵营越过苏格兰高地兵的阵地,悄悄地顺着帆船峰的巨壁向上
攀登。守卫山峰的意大利军队认为这个山峰无法攀登,尤其是夜间,因而根本未加防备,结
果被旁遮普步兵营的士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放弃该山峰撤退。
    4日清晨,正当旁遮普步兵营的士兵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帆船峰而沾沾自喜时,意大
利军队却为猛烈地炮火对山峰狂轰滥炸,许多士兵来不及隐蔽即被炸死。意军强大的炮火支
援下不顾死活地向上冲,在付出惨重伤亡之后把炮击后残留的旁遮普兵又赶回了金马伦岭。
接着,意军把攻击的目标转向峰下的金马伦本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拉杰普特营的增援
部队赶到金马伦岭的阵地,两部合力死守阵地,意军未能攻下金马伦岭阵地。
    意军视占领金马伦岭的英印军为眼中钉、肉中刺,每天从早到晚,一队队掷弹兵在巨砾
圆石中隐蔽地冲上来,准确地投出致命的小炸弹,把死守在岭上的英印工兵折磨的筋疲力
尽,意军大口径火炮的杀伤威力更大。由于金马伦岭上光秃秃一片,隐蔽的地方少,英印军
队只能凭借自己的耳力、眼睛和第六感觉来判断炮弹的方位。被炸红了眼的英印联军,不等
命令就一小队一小队地匍匐爬出阵地,窜到意军阵地,随即与意军展开一场血腥的肉搏战。
    2月4日黄昏,在唐戈拉斯峡谷另一边的英印炮兵部队,以120门大炮轰击多洛戈罗
多克山。英印第5步兵旅的一个连队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逐渐被黑暗笼罩的峰廓的低凹
部推进,那就是阿克夸山隘。这个山隘位于唐戈拉斯峡谷的尽头,在意军的右翼。开始,意
军对英印大炮的轰击没有任何反应。可当英印步兵接近第一座山头时,意军的大口径迫击炮
和轻、重机枪突然一起射击,英印军纷纷倒下,死伤遍地,连长战死。有个叫苏贝达·里奇
帕尔·拉姆的冲到队伍前头,高呼战斗口号,带领冲锋排冲了上去。在顶峰,经过一场疯狂
的肉搏战,他们终于站住了脚,后续部队接二连三冲了上来。然而,由于意军火炮的猛烈轰
炸和意军士兵的疯狂反扑,攻到山上的英印军死伤越来越多,到了拂晓,只剩下苏贝达9个
人,而且子弹也打光了。无奈,他们只好丢下这经过一夜厮杀,用许多士兵生命夺来的阵
地,撤回到山下后续部队那里去。
    白天,意军的大炮向山下暴露的英印军猛烈轰击,意军的飞机也不停地轰炸和俯冲扫
射,许多士兵被炸死或炸伤。东非位于亚热带地区,这里阳光比英伦三岛的阳光强得多,在
火辣辣阳光的烤灼下,许多士兵的伤口化了脓,嗡嗡的苍蝇成群地簇集在伤口上。然而,这
些士兵们无所畏惧,一直坚守到最后奉命撤退。
    英印军队进攻阿克夸山隘,尽管伤亡惨重仍然未果。但普拉特将军仍然决定再次攻打,
他认为不攻下这一山隘,克伦要塞就难以攻克,英军要收复被意军侵占的东非殖民地也就无
从谈起。为了夺下阿克夸山隘,英军首先要消灭控制山隘的隐蔽的意军炮兵,而为了达到这
一目的,又必须在前沿阵地建立一个炮兵观察哨为英军炮兵提供射击数据。
    2月10日下午,英军选择帆船峰作为炮兵观察哨位,并令旁遮普营从金马伦岭上山夺
取该峰。为配合该营的进攻,英印部队的所有大炮一起向意军开炮,把前方意军阵地炸的千
疮百孔,硝烟弥漫。旁遮普营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气喘吁吁地攻占了帆船峰前面的一座山
峰,并打退了反扑的意军,冒着严寒露宿了一夜。次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沿着一条较平缓
的山鞍部,呼叫着向帆船峰冲了上去,以刺刀手榴弹消灭了峰顶的守军,夺占了帆船峰。然
而,他们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营连的英军指挥官几乎无一幸存,士兵死伤大半。
    他们刚站住脚,意军发射的一批批炮弹就像雨点一样落到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很快就
被打得只剩下两个排的兵力。大部分人在炮火的夹击下建立成败攸关的炮兵观察哨,一小部
分人对冲上山来的意军进行格斗和射击。
    这时,英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峰顶,炮兵观察哨终于开设完毕并迅速展开工作。暮霭降临
时,英军的炮弹呼啸着飞进意军的炮兵阵地,意军的许多大炮被炸得满天飞。然而意军的炮
兵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相反意军却以百倍的疯狂,猛烈袭击位于帆船峰为英军提供射击
数据的英炮兵观察哨。猝然间,帆船峰和桑奇尔峰的峰顶上炮火连天,弹如雨下,闪耀的火
光勾勒出山峰的轮廓。接着,意军的步兵疯狂地攻上山来,山上顿时爆发一场残酷混乱的肉
搏战。受到沉重打击的残存的旁遮普士兵被赶下山来,英军的炮兵观察哨分队全军覆灭。
    尽管英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进攻阿克夸山隘。几日清晨,拉杰
普特营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顺山坡向上冲锋。英军的炮击对于守候在山上的意军根本不起
多大作用,成百成百的意军从岩石重叠的山脊背后涌出,手榴弹像雨点似地扔到进攻士兵的
身上。进攻的士兵奋不顾身冲杀搏斗,强行夺下了意军固守的一个山头,又在另一个山头与
意军厮杀。终于有一小队英印军冲过丛岭,拿下了阿克夸山隘。与此同时,一大群英印军队
的锡克营也涌向岩石嶙峋、山势陡峭的斯芬克斯高峰。经过一阵凶猛的白刃格斗之后,他们
占领了低处的山坡,可是接着就被一阵弹雨压得抬不起头来。意军猛烈的炮火和步兵的反
扑,使锡克营和拉杰普特营都无法继续前进。残存下来的英印军只好在夜幕的掩护下又悄悄
地辙回山下。幽深的唐戈拉斯峡谷,又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
    克伦要塞迟迟攻不下来,使普拉特将军心急如焚。已经到达的黎波里的隆美尔将军和他
精锐的德军部队正准备展开攻势,法国所属的叙利亚正在为德国空军准备机场。时间越推
移,形势将越严重。第4、第5英印军必须迅速拿下克伦并保持足够的兵力。以对付北方日
益逼近的危险,于是,普拉特限定他的部队必须在一个月内作好攻击准备,这回非攻下克伦
不可。命令下达后,各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攻击准备之中。士兵们一刻不停地筑凿水窟,疏浚
深井,修理缴获的车辆:机械、武器,冒着炮火爬到山腰上构筑掩蔽所,以保护在那顽强固
守的步兵,修筑好通往前沿的山路,清理金马伦岭下被堵塞的隧道。两个营的步兵在意军的
炮口底下,顽强地坚守在灼热的金马伦岭高高的山巅上。
    意军仍不断对金马伦岭进行袭击。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高举双手表示投降,却突然把
手榴弹掷到前来受降的英军脚下。这一下激怒了苏格兰士兵,他们再也不收留俘虏,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