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第6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人把他和随员迎入研究中心之后,在大礼堂中济济一堂,放眼看去,展现在陈晓奇面前的是一个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重量级人物。有一手承担起导弹研究中心和雷达研究中心重点科目的束星北,有在特种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叶渚沛,有在航空动力方面领军的冯岩,有在单兵武器设计方面领军的高手姚殊焰,有在核工业方面做出关键贡献的席长勋,有在常规动力系统方面始终走在前头的于谦,等等等等。
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的带头人,都聚集在这里,向陈大老板汇报他们的丰功伟绩,这不是单纯的表功受奖,这是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整个国家和集体提供定海神针一般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不说能够看到多少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了,仅仅是见到这么多代表了国家实力的人物,想到他们背后带领的强大队伍所具有的强大力量,陈晓奇就忍不住激动起来,心中充满了自豪的漏*点,这是一个挺起了整个民族脊梁的团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和付出,才换来了今天中国能够驱逐劣虏换回自由 民族,并最终在世界上崛起的奇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至少在这个时代,它是合适的!如果没有这些人为代表的数十万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又哪里来的那么多强大的战争武器,哪里来的那么多战略物资?
面对这么多都步入中年,正是人生中最能够产生创造力的黄金岁月的研究带头人,陈晓奇喜笑开颜!看到他的精神这么足,兴致这么好,这些做学术的科学家们的心情顿时大好起来,原先的一点点忐忑不安也就烟消云散了。
陈晓奇谢过他们的欢迎,然后非常诚挚热情的说道:“在这么一个合家欢乐、普天同庆的重要时刻来打搅你们,实在是过意不去!诸位都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精神支柱,一年到头的操劳辛苦,如今却要专程来迎接我这个什么也不做的人,真的令我汗颜不已!打扰之处,诸位务必要海涵呢!”
束星北先生哈哈大笑着当先说道:“陈大老板太客气了!要不是我们专门找这么个时间来向你汇报工作,恐怕你才是最应该休息一下的人吧?咱们可都知道,论敬业态度和工作精神,自古以来也只有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达芬奇可以与你相提并论,我们不如啊!”
他这话说得一点都没有言不由衷的意思,众所周之他不是个惯于作伪的人,这样的说法是真心实意的。陈晓奇从创业时代开始,二十多年来每天睡眠不超过六个小时的事情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传奇了,这在历史上不能算空前绝后,可是在当代人来说,的确是少有的。以他的地位,又何须这么辛劳?
对此最有体会的是集团内的这些做学问的人,他们虽然不知道陈晓奇到底要忙成什么样,只从他们自身作为研究所负责人和项目带头人的角度出发就能感受一二。即使在陈晓奇那样的地位上,他都要每周抽出时间来专门在大学中带研究生的科目,亲自引领者中国化学学科的发展,更随时关注着各个研究科目的发展状态,随时给与前瞻性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如此的高效率、高质量工作成就,即使那些开发出导弹、核弹的顶级专家们也自愧不如。
面对束星北教授的赞扬,陈晓奇只是笑着谦逊的摆摆手说:“先生太客气了!比起你们这些做具体工作的人,我这个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工作的人不值一提。今天既然大家都汇聚一堂,那就好好的庆贺一番,当作我们大家共同的节日庆典,乐呵乐呵嘛!不过,还希望诸位待会拿出来的贺礼,是真的能够振奋人心那!可不要让我失望哦?”
束星北哈哈大笑道:“陈老板就放心吧!既然敢把您从总部千里迢迢的请过来,咱们自然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来回报,否则岂不是自讨没趣么?大过年的,咱们可不想找那个不痛快啊!”
众人都大笑起来,这位束先生还真是直爽的可爱呢!这也多亏了老板是陈晓奇,换做是将委员长,这么说话的话肯定会把脸拉得老长,打着官腔不阴不阳的说点不痛不痒的话就糊弄过去了,那里有这种笑语盈盈的真诚意味啊!
束星北又道:“既然老板这么急着看真材实料,咱们也不要浪费时间遮遮掩掩了!就从我们部门开始吧!得益于当初老板的亲自指导,咱们部门在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原先的液体推进中程导弹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了射程超过五千公里的大载重高精度中程导弹,和舰载、陆基反舰导弹,不过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已经研究成功的远程弹道导弹,和采用固体发动机的空对地机载导弹!”
尽管已经知道了类似的消息,但当这个情况从束星北这个直接负责人的口中说出来时,现场仍旧一片哗然振奋,陈晓奇更惊讶的站起来,瞪大眼睛急忙问道:“束先生说的可是真的?我们真的已经研究成功两级推进的远程弹道导弹?”
这个消息太吓人了!远程导弹和中程导弹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就是两级火箭推进器的有机连接,那绝对不是二踢脚似的将火药叠加就能做到的,如何将巨大的火箭从第一级推进器过渡到第二级,中间没有明显的过渡造成的弹道偏转和飞行姿态改变,能够安全稳妥的将作战部推动飞行到8000公里的极远处,这是一种战略武器的巨大跨越!按照他的估计,这只怕要在三五年后才可能去的突破的东西,怎么现在就拿出来了呢?是不是有点太夸张?!
束星北大大咧咧的说:“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相关设计参数和验证数据都已经经过反复计算,保证可以通过,剩下的只是进入实际的建造和试射而已,说是研究成功是不为过的。不过空对地导弹那是实打实的研制成功,就连空中格斗弹也差不多快拿出来了,怎么样,这个消息还算震撼吧!”
何止是震撼,这简直是堪比“炸弹之母”的重大消息啊!远程导弹意味着什么?从中国本土可以直接威胁到包括苏联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国家!除了美国,可以说中国可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造成威胁,若是加上核弹头的话,那么中国就将拥有史无前例的超远程核威慑力量,这是最为强大的打狗棍!是任何人都要忌惮的东西啊!
而空对地导弹,则是在机载炸弹和鱼雷之后,又一种可以从空中展开打击的重要武器,有了它,轰炸机就完全不需要冒着被越来越密集和准确的防空火力击中的危险,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发起攻击,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对方斩于马下,不管是战舰还是重要军事目标都难逃一死,这是实打实的常规大杀器呢!
至于说,空空格斗弹,陈晓奇实在有点不大指望的。这东西的技术难度相当之高,首先在雷达小型化和制导技术方面,以及导弹小型化方面、电子控制方面都需要一定得突破才可以,并且当前世界上的战斗机整体水平,都是比较落后的活塞式发动机为主流,那些飞行速度都不超过七百公里的家伙,在机炮面前都要变成火机,用空空导弹是不是太奢侈了!
“好啊!好啊!我要替空军那帮小伙子们谢谢束先生和你们部门的辛勤努力,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他们就不必冒着巨大风险去突破敌军的防空火力线了,这会极大的减少伤亡提高命中率,这是非常不错的礼物,我收下了!”陈晓奇高兴地抚掌大笑道。
束星北眉飞色舞的跟大家庆贺一番,暂时放下自己这一部分的汇报。第二个站起来报告好消息的却是冯岩,几十年来好像都没改变过的清瘦脸庞看上去仍旧僵硬严肃,即使在这样的场合也难见到多少笑意,一板一眼的说:“报告老板,我们航空动力部的成绩没什么太多的亮点,不过值得一说的,是给您换了一架全新的空中一号,并且按照计划进度,预计在两年之内,我们将向音速发起挑战,届时我们将拥有一种可以以超音速飞行的高速喷气式战斗机,搭载最新的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话,我们的空军将所向披靡!”
他说的比较谦逊,陈晓奇听得心中一动。新的空军一号?那是什么东西,听起来,应该是彻底改头换面的新玩意啊,可活塞式发动机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后,在本集团内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动机将战斗机的最高速度推到了730公里之后,可能的提高余地已经非常之小,再要取得划时代进展相当之难,那也不值得夸耀,按照冯岩这么说,最大的可能是,采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大型飞机!
现在陈晓奇使用的“空军一号”,是采用六个涡轮增压活塞式发动机引擎的重型轰炸机的同类产品,飞行速度和航程已经是这时代顶级的了,如果说更进一步,也只有更新引擎这一途,那么换了喷气式引擎之后的该种飞机,其速度必然是超快的!而他说的单引擎高速战斗机冲击音障,那可算是极大地进步了!
陈晓奇忍不住喜笑颜开,空军可是他的根本啊!从成立美华实验室到现在二十来年里,他在三军武器的投入上以空军为第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而冯岩这个带头人发挥的作用当真令人刮目相看,今天却又给了他这样的惊喜,太好了!
连声叫着好,陈晓奇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冯岩道:“经过长达十数年的研究,我们在第一款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并在1937年进行首次试飞成功之后,在诸多部门的协作努力下,我们的第二代引擎在194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投入量产,现在已经产出的两个型号单引擎喷气式战机开始列装部队,相信会在战场上带来巨大的战果!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在那基础上设计制造的双引擎平台和多引擎轰炸机平台,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也终于成功拿出产品,今天所要展示的六引擎重型轰炸机,就是我们的最高杰作!并且我们的第三代高推重比发动机也在近日取得突破,相信在不久之后就能够拿出令人满意的实验产品。”
随后他介绍出的一连串数据翔实说明了现在几种平台的先进数据,听得陈晓奇脑袋晕晕的,止不住的笑意始终弥漫在脸上。
喷气式发动机,是从经典空军走向现代空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技术一点都不神秘,在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只可惜在军阀统治下没有一点研究的可能就夭折了。在30年代,西方人再次提出这样的设计构想,并很快取得专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真的第一个拿出成品来的,却还是中国人。美华实验室从美国时代开始就悄悄地在这上面做技术论证和积累,在回归中国之后的十几年里,从无到有的逐步解决各种问题,终于在第一款发动机,并立刻投入燃气轮机的实际验证当中,在第一型基础上开发出透平率较高的燃气轮机,应用到小型发电厂和舰船之上,为将来做战略储备验证。
在第二代发动机后,设计定型的喷气式战斗机开始逐步量产。在这方面,陈晓奇麾下的研究部门走了一条跟世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们有陈晓奇这个异数的指导帮助,走了太多的捷径。
以飞机的形体为例,符合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机身结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上曾经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研究才形成以后半个世纪的经典形态,在那之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陈晓奇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他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后世见过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先进战机的外形,其中又以苏联系和美国系战机最为熟悉,而中国吸收转化的一系列战机的外形那都是经过无数次张贴广告的,随便打开一个军事论坛就能看到。
陈晓奇不是资深人员,太多的数据他自然说不出来,但是照葫芦画瓢的将苏系米格15到米格29,苏27到金雕的大体外形草图,美国派的F4到F18,甚至后来的F22和F35,中国的枭龙、猛龙、飞报、歼八等等经典机型,他都可以画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草图来示意一下。尽管没有哪怕一份草图是可以提供准确比例参数和材料尺寸的,但这些启发性的构图却足够让卓越的专家们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他们只需花很小的功夫就以那些草图为蓝本设计出符合当前技术水准的飞机外形,并通过风洞试验和详细的模拟演算得出最为准确合理的气动布局。不说别的,单纯是后掠翼35度角这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就是在这样的启发下很快拿出来的!
除此之外,陈晓奇画出来的经典的B…52重型战略轰炸机和波音系列客机的外形都令航空动力部的科学家们耳目一新!在喷气式引擎发明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就发起挑战,经过多年的研究设计,终于拿出一系列可以说得过去的喷气式战机通用平台。
通用平台的概念仍旧来自于集团缔造者陈晓奇当初半生不熟的概念,在他最早的设想中,未来的工业帝国是一个实力比不上美国德国的实体,不可能跟美国似的哪怕产品有微小的调解,都要重新设计生产机床来制造。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这么干,所以他们家的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坦克、飞机都五花八门型号繁多,几乎每一款都是全心的模板和生产线。
但是中国不可能玩得起,起步的时间太短底子太薄,最可以参照的是苏联模式,那就是设计一个非常稳定的通用模板,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增加扩展,尽可能的挖掘潜力,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升级生产线,以此来大大降低总体工业升级的成本。所以,最初的工程机械到后来的坦克载重卡车,到后来的战斗机和枪械生产,甚至是战舰的生产等等,都毫无例外是这么干的,穷人过日子就是这么个过法。
所以在各大研究所的工作计划中,习惯性用平台来代替总体计划和成果。冯岩这一次回报给出的几个平台,有最高端的、在原来“蜂巢”重型轰炸机基础上换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改进后掠翼角度和部分机体构成材料,加了不少电子设备的“堡垒”重型轰炸机,第一架按照惯例给了老板当“空军一号”。
这种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没有明显增加,因为本体重量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