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亡清兴六十年 >

第25部分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25部分

小说: 明亡清兴六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义。”北京龙潭湖畔袁督师庙旧址人们通常以“义”来规范朋友之间的关系。袁崇焕深通“四书”、“五经”,自然理解《孟子?离娄上》对“义”的阐释:“义,人之正路也。”因此,袁崇焕讲“义”是没有争议的。所以,袁崇焕有“君”与“义”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没有争议的。他在宁远大战的临战之前,对守城官兵“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明史?袁崇焕传》),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忠”与“义”不是袁崇焕精神的根本,也不是袁崇焕精神的灵髓。

  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什么?我认为是“正气”和“精神”,就是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袁崇焕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髓。一、勇敢拼搏

  袁崇焕有着过人的事功,而这源于他过人的勇气——勇敢拼搏。在困难面前,是勇敢拼搏,还是萎靡退缩?这是强者与懦者、英雄与凡夫的一个重要区别。





  袁崇焕有大勇,敢拼搏。他出山海关担任辽东官职时,明朝丢城失地,败报频传——一失抚顺、二失清河、三失开原、四失铁岭、五失沈阳、六失辽阳、七失广宁、八失义州,还有萨尔浒大败,上下沮丧,局势危急。《明史》记载:自辽左军兴,明朝总兵阵亡者凡14员:抚顺则张承胤,萨尔浒之战则杜松、刘綎、王宣、赵梦麟,开原则马林,沈阳则贺世贤、尤世功,浑河则童仲揆、陈策,辽阳则杨宗业、梁仲善,广宁则刘渠、祁秉忠。还有因战败自裁的总兵李如柏(明初定制总兵官为21员)。同期还有辽东经略、巡抚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因此而被杀,或自尽。京师朝野官员,可谓谈辽色变:“时广宁失守,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明史?袁崇焕传》)

  第三十六讲崇焕精神|袁崇焕出任关外,要到前屯卫安置失业的辽人,《明史?袁崇焕传》记载:“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后明辽东总兵高第下令尽撤山海关外右屯、大凌河、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前屯等八城军民到山海关内,惟独宁前道袁崇焕坚决拒撤,他说:“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明史?袁崇焕传》)甚至发出“独卧孤城以当虏耳”的豪言壮语。这是何等胆量、何等气魄。《袁督师庙记》拓片(康有为撰书,1917年刻)

  至于袁崇焕杀东江总兵毛文龙,虽有其越制之失,但梁启超在《袁督师传》中说道:“夫以举国不能杀、不敢杀之人,而督师毅然去之,若缚一鸡而探一鷇(ɡòu)也。指挥若定,声色不惊。呜呼,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与之斯?”袁崇焕既有虎豹在山的气势,又有飞龙腾空的雄风。他在北京保卫战当中,身先士卒,进行拼杀,矢林镞雨,马颈相交。他在魏忠贤当权、阉党专政的恶劣政治局面下,对朝廷向关外派太监监军的决定,竟然上疏,表示反对。

  所以,袁崇焕的性格特点,凸现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二、进取求新

  袁崇焕取得过人的事功,还源于他有过人的思想——进取求新。

  袁崇焕到山海关外任职,辽东经略王在晋要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建一座新城,守护山海关。袁崇焕不同意筑八里铺重城,反对辽东经略王在晋的消极防御兵略。他提出在山海关外200里修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的新见。但因人微言轻,遭王在晋拒绝,便越级奏告首辅叶向高,后被采纳。后来宁远这座重城,成为明军抵御后金军南进的中坚堡垒。直至明朝灭亡,清朝也没有夺取这座坚城。袁崇焕又在孙承宗支持下,提出在山海关外400里修筑从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的关宁锦防线。后来这道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成为阻挡后金军南进的坚固长城。

  袁崇焕于战略策略原则,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不同于王在晋的消极“防守”、王化贞的冒险“进攻”、王之臣的拒绝“议和”等片面僵化原则,他提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的策略原则,就是打仗的时候该守就守,该战就战,该讲和时就讲和,灵活运用。他总结明军自辽事以来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义州失守的惨痛教训,提出抵御后金进攻的法宝是“凭坚城、用大炮”。特别是他第一次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方火炮——红夷大炮,用于宁远实战,抵御后金天命汗的进攻,取得宁远大捷;随后打退皇太极的进攻,又取得宁锦大捷。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北京危急之时,他率领九千骑兵,“士不传餐,马不再秣”,日夜兼驰,入援北京,再取得京师大捷。

  袁崇焕比其前任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王在晋、高第等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进取求新,诸如凭坚城、用大炮,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等,都是战略战术的重大创新。就某种意义说,袁崇焕取得宁远、宁锦、北京三次大捷,是袁崇焕求新进取的胜利。三、清正廉洁





  袁崇焕是一位廉洁的清官。他在邵武知县任上的清廉事迹,据乾隆《邵武府志》记载:

  天启初,知邵武县。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素趫捷有力,尝出救火,着靴上墙屋,如履平地。

  上面记载的两件小事:尽心民事,平反冤狱;穿靴上房,帮民救火——清楚生动地记述了袁崇焕这位清正廉洁知县的形象。

  他做官不贪。张岱在《石匮(ɡuì)书后集?袁崇焕传》中说:“此臣作法自别,向为县令,不取一钱,天生此臣,以为社稷。”查继佐在《罪惟录?袁崇焕传》中也记载袁崇焕为官清廉:“此臣作县官,不入一钱。”“袁督师庙”额(康有为题)

  袁崇焕父亲死后,他在请求回乡料理丧事的《三乞给假疏》中说:“臣自为令至今,未尝余一钱,以负陛下。昨闻讣之日,诸臣怜臣之不能为行李,自阁、督、抚以下,俱醵(jù)金为赙(fù)。臣择而受之,束装遄(chuàn)归,以襄臣父大事。”袁崇焕请假回去给父亲办理丧事,但他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再说料理丧事还需要花钱,这些钱都是其同事、朋友等凑钱资助的。袁崇焕一生,“浮沉宦途,家无子息”。死后,《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袁崇焕死,籍其家产,“家亦无余赀”。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皇朝时代,做官“分文不贪”,确实是出类拔萃的。袁崇焕和岳飞一样,都能做到如《宋史?岳飞传》所说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既是天下文官的典范,也是天下武官的楷模。

  崇焕精神,程本直在《漩声记》中,说了如下一段概括的话:

  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惟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惟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fú)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犹忆其言曰:“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nú)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即今圣明在上,宵旰抚髀,无非思得一真心实意之人,任此社稷封疆之事。予则谓:“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浑身担荷,彻里承当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

  布衣程本直以血与泪的文字,以生命弃市的代价,朴素地评价并颂扬了袁督师在明末官场污浊、物欲饕餮的邪气中,表现出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

  前面讲的袁崇焕勇敢拼搏、进取求新、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源于其高尚的爱国精神。袁崇焕的精神与灵魂,主要是“爱国”。有学者认为,袁崇焕生活在明代,当时只有忠君的意识,没有爱国的思想。这是既不了解历史,也不符合事实的论断。《说文解字?国》字释曰:“國,邦也,从囗,从或。”儒家经典《十三经注疏》中,“国”字为首的词组,共出现266次。《左传》曰:“国将兴,听于民。”这里的“国”是指政治实体的国。在皇朝时代,忠君与爱国,二者有同、也不尽同。“国”比“君”的含义更宽泛,国包括历史、国君、社稷、山河、民众。袁崇焕的爱国,既有忠君的思想,更有忠于历史、社稷、山河、人民的思想。传说他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路经土地庙时,总要在庙前驻足,面对着土地神,念念有词地说:“土地公,土地公,为何不去守辽东!”这条材料虽然得不到文献的佐证,但透露出袁崇焕所爱的是社稷、是土地、是民众。袁崇焕在《边中送别》诗中的金玉诗句,抒发了他的高远志向,展现了他的爱国亲民情怀: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的抱负是国家、是社稷、是人民。夏允彝在《幸存录》中说:袁崇焕“少好谈兵,见人辄结为同盟,肝肠颇热。为邵武县令,分校闱中,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谈兵,绝不阅卷”。因此,他知晓厄塞情形,尝以边才自许。这说明袁崇焕虽身在东南八闽,却心系辽东边疆;虽身为南国文官,却关心北塞武事。爱国必亲民。袁崇焕身为七品知县,而登房为百姓救火的壮举,是他亲民精神的体现。爱国亲民是袁崇焕最为宝贵的精神。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历史是爱国心之源泉。袁崇焕那股刚毅奇伟、炽热强烈的爱国精神,给当时凡俗怯懦之人以深刻的教育。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仁者、智者、勇者、廉者,他们是中华豪杰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袁崇焕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位杰出人物的魂魄,一段重大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种优秀的精神。袁崇焕经历宁远、宁锦、京师三次重大历史事变之后,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凝晶与体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震撼力,值得我们梳理、研究和弘扬。
  《袁公祠记》(拓片)

  我认为: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焕的仁与智,令人赞颂;勇与廉,令人敬佩。这种爱国精神,同他的浩然正气密切相连。袁崇焕留给后人熠熠永辉的思想、薪火永传的精髓,是“正气”,就是“浩然正气”。什么叫“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说:“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配义与道”、“塞于天地之间”。通俗地说,“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合乎道义、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袁崇焕身上的这种“浩然正气”,主要表现为爱国的精神、勇敢的品格、求新的旨趣和廉洁的风范。

  袁崇焕的死是一场悲剧。从哲理来说,生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大境界。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谦如此,袁崇焕也如此。袁崇焕之死,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诚然,既要知世论人,也要知人论世。袁崇焕的时世与为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袁崇焕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与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军事失误和举措失当之处,且成为他罹祸的“口实”。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而永垂史册,万古流芳。正如明末杨继盛《临行诗》云:“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时代呼唤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时代需要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人们透过袁崇焕的正气与精神、仁智与勇廉、品格与事功、喜悦与悲哀,了解先贤,景仰英豪,知荣明耻,激励来者。





  第三十七讲

  大寿降清

  大家知道,袁崇焕手下原有三员大将:总兵赵率教在遵化之战中阵亡;总兵满桂在北京永定门之战中阵亡;只剩下一个总兵祖大寿,后来两次降清(后金),先在大凌河之战中一降,又在松锦之战中再降。大寿降清这件事情影响很大,是明亡清兴的又一个标志。我们先看一下祖大寿其人。一、大寿其人

  祖大寿,生年不详,死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他的祖居、坟墓、牌坊现在兴城还有遗迹。顺治帝入关以后,祖大寿到了北京,他死后,原来居住的地方变成祖家祠堂(现在是北京市第三中学的校址),所在的那条街就叫祖家街。所以,祖大寿跟北京也有密切关系。民国初年的祖氏牌坊

  祖家在宁远是一个豪门望族,祖大寿的先祖世代守卫宁远。祖大寿早年的经历,史料记载很少。总兵吴襄娶祖大寿的妹妹为妻。吴襄之子吴三桂,小时候跟随舅舅祖大寿和父亲吴襄在军队中滚打磨练,后来也成了总兵。这个我们以后再说。祖大寿在泰昌元年即天命五年(1620年),初为明军靖东营的游击,就是个中级武官。在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祖大寿因为表现“忠”与“勤”,受到朝廷奖励。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祖大寿为广宁巡抚王化贞中军游击,守广宁城。在广宁之战中,努尔哈赤率军攻打西平堡,祖大寿同游击孙得功受王化贞令为前锋赴援。大寿战败,却走平阳桥堡。此役,明总兵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征、参将黑云鹤等阵亡,王化贞弃广宁逃遁,孙得功投降,祖大寿率所部逃到觉华岛。大学士、督师孙承宗出镇辽东,没有处罚祖大寿,而让他帮助参将金冠驻守觉华岛。

  第三十七讲大寿降清|当时有一个退职的御史,叫方震孺,跟祖大寿说:“祖将军,辽西接连失地,你却驻兵在觉华岛,你应该带兵收复失地呀。”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