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395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395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氏和张氏两个越说越高兴,一直唠叨晌午时分,要吃饭了,张氏就留吴王氏吃饭,吴王氏没留下。这要盖房子,要准备的事情还很多,她这和张氏谈妥了,马上就要回去和吴玉贵、吴家兴说,该准备的就要准备了。

张氏知道吴王氏事多,因此也就没勉强。

连守信和五郎从外面回来,小七也从私塾下学回来,一家人围坐一桌吃晌午饭。

在饭桌上,张氏就说起吴王氏今天来说要盖房子的事。

连枝儿和连蔓儿已经事先从吴家玉那知道了这件事,并不意外,只有连枝儿知道要盖新房是为了娶她进门,就羞红了脸,低着头吃饭也不说话。其他的人。都和张氏一样很高兴。

“下晌我就带木匠过去,把尺寸啥的都定好了。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这家具咱全包了呗。”连守信就道。

“那就全包了吧。那不怀大奶奶嫁进王家,她住的那几间屋子,家具摆设啥的。都是陪送来的。”张氏就道。

“这还真得再多请俩木匠,”连守信扒了一口饭,想了想,又说道,“这就要盖房子,那肯定是……”

话说了一半,连守信瞧见连枝儿的头垂的更低了。就没说下去。

立刻就要盖房,这自然是急着要迎娶连枝儿进门的意思。

“她婶子和我说了这件事。”张氏就接着道,“过两天请人掐算日子,依我的意思,还是定在冬月。要不腊月也行。”

庄户人家操办像娶媳妇这样的喜事,一般都爱扎堆在冬月、腊月这两个月。一来,正是农闲的时候。二来,秋收过后,家家户户仓里都有了粮食,手头也宽松些。三来吗,这办喜事,少不得要置办酒席,选在冬月、腊月。酒席上剩下的饭菜能放的住,不至于浪费。

甚至,冬三月出生的孩子也最多,还比夏天生的孩子好养活。因为,就那几个月,庄户人家既有闲。而且还吃的饱。

吃过了晌午饭,几个孩子从屋里出来,连守信和张氏还坐在炕上。没了孩子们在跟前,老两口子又唠起了连枝儿的婚事。

“枝儿今年就十七了,就是他们不提,这个亲也该做了。”连守信就道。

“我算着也是今年。她婶子上午啥都跟我说了,今年办枝儿和家兴的事,明年啊,就该办家玉的事了。”张氏就道,“她婶子还跟我说,前些天咱老爷子那一回,把他们两口子给吓了个够呛。这眼瞅着老爷子缓过来了,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屋里并没别人,不过说到这,张氏还是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是看咱老爷子没啥事了,要不,这房子估计也都顾不上,就得给俩孩子把亲事给办了。”

连守信就点头。

“咱枝儿这也算是命里带的福气,苦尽甘来。”张氏又恢复了正常的说话音调道。

下午,连守信和五郎就带了木匠去了镇上,这一去,就直到傍晚,在吴家吃了晚饭才回来。吴家兴在吃饭前还来请张氏娘儿几个都过去,张氏她们没去,只让吴家兴去私塾接小七去吃饭。

连守信在吴家喝了酒,脸喝的红喷喷地,显得格外喜气。

“亲家说了,新屋子照咱们这后院的来,都用琉璃窗,不能委屈了咱们枝儿。”连守信喝多了酒,如果不是倒头就睡,那就会变得有些黏糊。这一回来,喝了醒酒汤,他没有立刻睡倒,也不顾几个孩子还在跟前,就粘在张氏跟前,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

“我和我爹也说了,房子是吴家盖,里面的一应家伙事,啥也不用他们预备,都是咱们给陪送。”五郎在旁就笑道。他比连守信清醒多了,这倒不是因为他酒量更好,而是张氏早就和吴家兴打了招呼,让他在的场合都要照应五郎几分,五郎毕竟还是个少年。

连守信和五郎这次去,不仅量回了房屋的尺寸,还将大面上要陪送给连枝儿的东西都跟那边透了底。

吴家要盖房,动作比连守礼家还要快些。一边是亲兄弟,一边是儿女亲家,连守信不偏不倚,带着五郎都去给帮了两个工,又打发了长工过去帮忙。连守礼这边毕竟人口单薄,银钱也不大凑手,因此说起来,还是这边帮的多一些……刮了一冬天的北风,终于转了风向。从南面刮来的风,虽然还不能将寒意全部驱散,但是带来的暖意和湿气还是一点点地浸润了大地。

冰雪消融,冻土融化,光秃秃的地面上开始有星星点点的绿冒出来,很快就连成了片。田地里,雪被子也已经融化了,露出下面短短的麦苗。

连蔓儿家的冬小麦,顺利的度过寒冬,迎来了春天。

眼看着春寒未退,但是那几亩冬小麦却和早春的野草、野菜一样一天比一天更焕发出生机来,连蔓儿一家的喜悦都挂在了脸上。

春小麦的产量毕竟少一些,口味上也略逊于冬小麦,成功地种植、收割了冬小麦,才真正意味着她们自己终于种出了细粮。这不仅会改善她们一家的生活,也将会改善辽东府千万户庄户人家的生活。

冬小麦成功过冬,立刻就成了连守信的心头好,他每天至少要去地里走一圈,看看冬小麦的长势,有的时候,一天还会去上两趟,甚至三趟。

“咱地里种出白面来了,真的白面,不是黑面。”晚间,躺在炕上,连守信还跟张氏唠叨。

连守信所说的黑面,是指用春小麦磨的小麦面,因为面色发黑,庄户人家又不习惯叫什么春小麦面、冬小麦面,为了和冬小麦磨出来的白面相区别,连蔓儿家的人就将春小麦摸出的面,叫做黑面。

虽然冬小麦成了连守信的心头好,但是他也不会忽略别的作物的春耕准备。

一家人已经商量定了,今年要扩大鱼塘和荷塘的面积,还要增加养猪、鸡、鸭、鹅的数量。葡萄园暂时保持原来的规模。至于田地里,今年还要再种植一些春小麦,另外除了辽东府普遍种植的高粱、糜子、花生、地瓜等之外,她们家的田地主要种植玉米,还有大豆。

玉米和大豆都不挑地,病虫害少,容易侍弄。而玉米高产,大豆的用途广泛。多种这两种作物,收益大、风险小。

今年连蔓儿家不仅有三十里营子这几百亩的地、葡萄园、鱼塘、荷塘,还多了罗家村那个几百亩的庄子。虽然有下面的长工头、庄头张罗,连守信还是喜欢尽可能的亲力亲为。

五郎也暂时放下了书本,每天忙进忙出。

张氏和连枝儿也没闲着。她们不需要操心地里的事,可给连枝儿准备嫁妆就够她们忙活的了。

连蔓儿和小七相比之下,似乎就有闲多了。

连蔓儿只要负责家里的账目,而小七,只要负责念书和吃就可以了。

这天小七休沐,连蔓儿也没事。连蔓儿就用食盒装了些点心,带着小七,姐弟俩身后还跟着大胖、二胖,一路欢欢喜喜地去看连叶儿。

一进酸菜作坊的大门,就听见劈柴声。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和尚元坛,正在窗下挥着斧子劈木柴。

连叶儿一家三口搬到酸菜作坊的院子里来住,离庙里近,元坛有时候过来。连叶儿家只有连守礼是壮劳力,还修养了一段时间,很多粗重活计,都是元坛帮着干的。这样,就成了习惯。

元坛见连蔓儿和小七来了,就忙直起身招呼。

几年之间,元坛的身量也长了些,虽不高大,却敦敦实实地,还是不像和尚,更像一个庄户人家的少年。

“小坛子,歇一会,进屋来吃点心。”连蔓儿就招呼道。

赵氏和连叶儿都在家,闻声也都接了出来。大家伙进了屋,半晌,元坛也没跟进来,还是小七出去,将他拉了进来。

连叶儿准备了茶水,连蔓儿就将几块素点心挑出来,另放了一个碟子里给元坛。

第五百九十八章 偶然得知的秘密

因为熟惯了的缘故,元坛略推辞了推辞,就去洗了手,然后就坐到炕沿上。不过,他没有立刻就拿了点心吃,而是先从怀里拿出一块蓝色的帕子,挑了两块点心包起来,又小心地放进了怀里。

“那是要拿回去给他师父吃的。”连叶儿在旁就低声对连蔓儿道。

“小坛子这孩子孝顺。”赵氏叹息着道。

说小坛子不像和尚,不仅是他的外貌气质。还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得了谁家的布施,他都喜欢帮人家干活。就这个习惯,就不像和尚了。谁见过用干活换布施的和尚那?

而且,小坛子每次在外面得了什么,都不肯自己吃,必定要先将好的留出来,带回庙里给他师父。

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都很喜欢小坛子,不仅是因为他有着庄户人家少年的勤劳和淳朴,还有就是他的孝顺。小坛子无父无母,是庙里的住持大师养大了他。

收起了要给他的住持师父带回去的点心,小坛子才就着茶水吃起了碟子里的点心。期间赵氏还亲自给他续了一回水。

“……多亏了这孩子……”转身坐回到炕上,赵氏就对连蔓儿和小七道。

赵氏和连叶儿再能干,一个是妇人,一个是才十来岁的小姑娘,许多活计由她们做起来就很费劲。连守礼养病那些天,从庙里挑水,还有家里砍柴、挑黄土、和煤这些粗重的活计。几乎被小坛子给包揽了下来。

现在连守礼每天都在房场和帮工的一起忙着盖新房,小坛子毕竟是和尚,不好去帮工。不过,他每天都会到这酸菜作坊的院子里来。帮着赵氏和连叶儿母女将那些粗重的活计做了。这不仅帮了赵氏和连叶儿的大忙,也让连守礼没有了后顾之忧。

看赵氏看着小坛子那慈爱的目光,就知道她是有多感激和喜欢这个少年。

小七虽然念书了。但却没有忘了小坛子这个玩伴,就坐到小坛子身边,两个男孩子小声说起话来。

“人那,啥都是命啊。”赵氏将视线从小坛子和小七的身上收回来,继续纳着手里的鞋底子。

“三伯娘,你这是要给谁做鞋?”连蔓儿看了一眼赵氏手里的鞋子底,那大小既不像是连守礼的。也不像是连叶儿或者赵氏自己的。

“给小坛子的。”连叶儿就道,“这不开春了吗,我娘打算给小坛子做双单鞋。”

连叶儿这么说着,就从针线笸箩里拿出一双鞋面给连蔓儿看。那是大青布的鞋面,上面没有任何绣花纹路。显然。这是小坛子的鞋面。

“是我裁的。”连叶儿告诉连蔓儿。

连蔓儿就将鞋面折成鞋状,左右仔细看了看,又对照着鞋底子比了比。

“挺不错的。”连蔓儿就道。

这个年代,针黹女红是所有女人的必修课。而针黹女红里面重要的一项,就是做鞋。这个年代,不管是庄户人家,还是城里的小门小户,甚至高门大户,几乎都没有买成鞋的习惯。家里的女人。要负责一家老小的鞋脚,以及从里到外的衣裳。

庄户人家的闺女,一般打从能走路,就要帮着家里干活,一开始年纪太小,都是给大人打下手。俗称做打零儿。再大一些,就要在家里帮着烧火、做饭,下地挖野菜喂家里的猪、鸡等,还要帮着侍弄庄稼。

在做这些的同时,一个女孩子在会用剪刀之后,就会被家里的大人带着做针线了。比如说做鞋这一项,最先要学的是打袼褙,然后能拿针了,就做最简单的沿边,然后,等女孩子力气大一些了,就要学着纳鞋底子,缝鞋。

只有在这些都做好了之后,才能学习画鞋底子和裁鞋面。

连叶儿现在都能裁鞋面了,也就是说,现在的连叶儿自己就能做鞋了。

那边小坛子吃完了点心,就打了个招呼,要出去继续干活。

“今天的柴禾够了,你多歇歇吧。明天的,你明天过来再劈就来得及。”连叶儿阻拦道。

元坛摸着光溜溜的脑袋想了想,就点了头。

小七见小坛子不干活了,就要和小坛子玩。小坛子没答应,憨憨笑着看连叶儿和连蔓儿。

“就在院子里玩,别往别处去。”连蔓儿就道,还嘱咐了一声小坛子,“小坛子,麻烦你照看点小七。”

“哎,知道了。”小坛子憨憨地答应了一声,就和小七跑出去了。

紧接着,外面就响起两个孩子的笑闹声,还有大胖、二胖欢快的叫声。

“蔓儿姐,我今天听说一件事。”连叶儿就往连蔓儿身边凑了凑,略微压低了声音道。

“啥事?”连蔓儿忙问。

“今早上六郎说,咱爷能说话了。”连叶儿就道。

连守礼家盖房,老宅那边打发了连继祖、二郎、四郎和六郎来帮工。这个四个人,每天都来,一天三顿在连叶儿家吃。不过要说起干活,二郎是把好手,连继祖则不行,四郎爱耍滑,不愿意干活,就愿意支嘴,六郎干活倒是实诚,可年纪毕竟还小,能干的活有限。

“啊?”连蔓儿吃了一惊,“啥时候的事,我们咋不知道?”

“我们也不知道啊。听六郎说,是他不小心看见的。咱爷跟朵儿她爹俩,偷摸说话来着。”连叶儿就道。

“哦……”连蔓儿拖长了声音哦了一声,心里就明白了。

连老爷子能说话了,却要瞒着人,不让外人,其中就包括她们和连守礼这两家人知道。

“确实不?”连蔓儿就问。

“我也是听六郎说的,要不,咱找六郎来问问?”连叶儿就道。

“那行。”连蔓儿就点头。

连叶儿出去,一会就转身回来了。

“我刚出去,小坛子就问我干啥。我说去找六郎,小坛子就替我去了。小七也跟去了。”连叶儿就笑着道。

“我说你咋一出门就回来了。”连蔓儿也笑,“小坛子还挺有眼力劲的。”

很快,小坛子和小七就带了六郎回来,三个孩子进门来,大胖和二胖也跟着跳进了门里,两只大狗一边猛摇尾巴,一边咧着嘴笑。这两个家伙,最喜欢小七带它们出来到处跑,简直是乐疯了。

连蔓儿就让小坛子和小七带大胖和二胖出去玩,只留下六郎在屋里。

拿出点心来给六郎吃了,连蔓儿这才问起连老爷子和连守仁说话的事。

“是昨天下晚儿,”六郎狼吞虎咽地吃了点心,说道,“我去后院上茅房,从上房外屋过,就听见东屋,就咱爷那个屋里有啥声。我就挑帘子往里面看了一眼。”

“你看见啥了?”连蔓儿追问了一句。

“咱爷在炕头上坐着,旁边是咱大伯。咱爷正跟咱大伯说话。”六郎就道。

“你听见他们说啥了没?”连蔓儿就问。

“没。”六郎摇头。

“六郎,你是不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