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

第2部分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第2部分

小说: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盗的逻辑,提出将中国的内蒙也“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然而仍然坚持“维持满洲帝国的独立”《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37页。
  在日本的整体军事力量配备上,将其最精锐的战略总预备队70万关东军,不是驻在日本本土,而是盘踞在中国东北。直到战败前夕,日本军界甚至叫嚣宁可放弃本土,也不放弃满洲。足见满洲在日本侵略者心目中的地位。
  基于上述种种因素,日本侵占热河之后,就把热河纳入伪满洲国体制,加强统治。特别是在其所谓的“西南国境线”上,更采取了一系列“固边措施”,重兵防守,加强控制,在长城沿线各大小关口都设置了边防警察署(所)及边境海关等机构,严密封锁,俨然成了不可侵犯的“国界”。所以到后来,当其“国界”受到“侵犯”时,就采取了制造千里“无人区”的残酷措施,构造成庞大的战略封锁线。可以说,“满洲问题”就是“无人区”的宏观背景,而“无人区”斗争则是反映“满洲问题”的一个聚焦点。
  抗战到底之“底”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一直在策动“远东慕尼黑阴谋”,企图以牺牲中国东北为筹码,求得与日本的妥协。而国民党政府不但当初以其“不抵抗主义”断送了东北,而且在国际“远东慕尼黑”阴谋策动及日本的诱降攻势下,屡屡动摇。实际上,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始终同日本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秘密接触和谈判,包括亲日派黄郛、蒋介石小舅子宋子良等人。在所有同日方谈判中,对日本强硬坚持的“承认满洲国”的条件,中方代表都采取默认的态度。




第一章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的由来(4)



  中国共产党坚持最彻底的爱国主义立场,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同一切妥协投降及“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且以实际行动,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实现收复东北解放全中国的战略目标。
  1936年7月16日,美国记者斯诺访问毛泽东。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出现的对日妥协的舆论,斯诺问毛泽东:“假如战争拖得很长,日本没有完全战败,共产党能否同意讲和,并承认日本统治东北?”毛泽东明确申明共产党的立场,说:“不能。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样,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44页。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一文中,对“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特别是针对蒋介石准备牺牲东北的错误言论,明确地指出,我们共产党坚决“抗战到底,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同上。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为收复平津和东北而血战到底”,“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号召。会议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做出了深人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毛泽东以战略大家的眼光指出了冀东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指示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对平、津、唐形成包围态势,并以燕山为战略基地,向东北发展。
  肩负着指挥这一伟大战略进军任务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曾慨然赋辞:
  我们屹立在五台山太行山衡山燕山,旌旗指向长白山;
  我们驰骋在滹沱河永定河潮河滦河,凯歌高奏鸭绿江。
  诗联生动地体现了坚持华北挺进东北的战略方针,战斗在燕山崇山峻岭和滦河之滨的冀东军民,就是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的尖兵。




第二章大出击小集家(1)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挺进冀东创建冀察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军区、河北省委及冀东党组织做了多方准备。
  撕开伪满“国境线”
  1938年6月1日,八路军第四纵队(简称“四纵”)奉命出击,从平西抗日根据地出发向冀察热地区挺进。一路斩关夺隘,攻延庆,袭赤城,克昌平,进而撕开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进入热河西部滦平县白河与丰宁县黑河川,展开强大攻势,连克永宁、四海、千家店、黄花城、大庄科、八道河、汤道河等重镇。沙峪遭遇战,歼日伪军200余人,花盆一战消灭伪满军一个营,缴获甚丰,使一路苦战的消耗得以补充。
  为了在平北,热西地区站住脚跟,跨长城内外建立了滦(平)昌(平)怀(柔)抗日联合县政府,并留下一个大队一个独立营坚持游击战争,四纵主力继续东进。
  1938年6月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向冀东挺进。
  6月12日,分头前进的四纵主力到达雾灵山西侧密云、平谷长城南侧一线,稍事修整,即分兵三路,再次越过伪满“西南国境线”,向雾灵山区进发。于17日,包围兴隆县城,发起强攻,遇到日伪军顽强抵抗,歼日伪军500余名,捣毁伪县公署等机关设施。正在强攻最后几座负隅顽抗日伪军堡垒之际,承德大批日伪军在飞机掩护下来援。八路军主动撤出战斗。
  6月下旬,八路军四纵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执行中共中央以雾灵山为中心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策。
  雾灵山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116米,方圆百余里,与云雾山、五指山、都山等大山相衔接,纵横千余里,是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然而,雾灵山属伪满辖境,日伪已建立了严密统治,据点林立,汽车路及电讯联系畅通。为了打开局面,四纵决定分兵扫荡雾灵山周围的日伪军,摧毁其统治基础。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先后拔除镇罗营、墙子路、峪口、将军关、靠山集、下营、六道河、前苇塘、半壁山、东河口等重要据点。并于7月19日攻克平谷县城,7月30日,与冀东起义队伍配合解放蓟县县城。在军事上初步打开局面的基础上,围绕雾灵山先后建立了密(云)平(谷)蓟(县)、兴(隆)滦(平)丰(宁)、承(德)兴(隆)平(泉)等三个抗日联合县政府。
  谁是“侵略者”
  当年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但1938年八路军对伪满地区的大出击,日本侵略者却惊慌失措地疾呼:“延安触角伸向满洲”。日本承德宪兵队队长早川唯一于昭和13年(1938年)12月21日发出的《热河南部地区治安情况半月报》中信口雌黄说;“满洲国的主权被侵犯”,要“剔抉设立在承德白河地区的中共党政地下组织的基干,封死中共党政对满洲国的侵略进攻。”




第二章大出击小集家(2)



  贼喊捉贼,侵略者竟然要“反侵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在日本侵略者方面却煞有介事,“主权”当然不能被“侵犯”,“国境线”当然不能遭到“侵略”。更何况,所谓的“侵略”者正是主权所有者来收复失地。日伪军重兵麋集长城线,对八路军四纵形成包围态势,疯狂进剿。加上大雨连绵,山洪暴发,活动在山区的八路军行动受阻,在雾灵山周围创建根据地的工作未能展开。正值此时,中共河北省委和冀东党组织发动十万武装抗日起义成功,为了加强对起义队伍的领导,中共中央命令四纵迅速挺进冀东,与起义队伍会师。四纵遂突出日伪军包围,进军冀东。
  四纵与冀东起义队伍会师后,立即计议创建根据地和改编起义部队等问题,根据中央指示,建立冀(东)察(哈尔)热(河)宁(辽宁)军区。四纵和地方领导都没有在冀东这样的平原和浅山区创建根据地的经验,遂又开赴燕山第二主峰都山地区,拟在那里创建根据地,可是刚刚到了长城线上,触动了伪满洲国“西南国境线”这根敏感的神经,又遇到了日伪军的重兵堵击而返回。建不成根据地怎么能坚持敌后游击战争?遂错误决定四纵和抗联队伍都撤回平西根据地,致使抗联队伍受到严重损失。
  不平静的热南山区
  八路军第四纵队撤走后,留下了三个游击支队就地坚持。除第一支队和起义队伍余部坚持在冀东基本区迁安、丰润、滦县一带外,第二支队和第三支队都活动在热南山区和长城沿线。第二支队大部活动在遵化、蓟县与兴隆交界的长城线上,赖邦率一个大队坚持在五指山区。第三支队大部坚持在兴隆、平谷、密云交界的长城线上,李满盈分队则坚持在雾灵山区。
  1939年,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处于低谷,而在长城线上和热南山区却渐渐显出勃勃生机。这些游击小支队,总兵力200多人,每支队伍不过几十人,然而他们极为活跃,机动灵活,主动出击,先后袭击了兴隆县佛爷来、柳河口、北双洞、五道河、六道河、三道河、猫耳洞、狗背岭等据点,并连续在寿王坟、罗圈沟等地伏击敌人,打得日伪军日夜不得安宁。伪满洲国的“国境线”仍然不平静。
  这些小游击队实际上都是小股的武装工作队,合兵打击日伪军,分兵发动群众。他们常常高度分散成十几股,以至几十股,三三俩俩潜伏到群众中去隐蔽活动,片片有堡垒村,村村有堡垒户。他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以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心,老百姓由衷地称颂说:“开天辟地,盘古至今,没有见到过这样好的军队啊!”




第二章大出击小集家(3)



  经过半年多的隐蔽发展,各股游击队都得到壮大发展,到1939年6月,正式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主力部队,成立了冀东军分区。更主要的是,这阶段隐蔽而又深入的群众工作,为嗣后热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1939年第一次小集家
  姚依林于1940年写的《冀东游击战争是怎样坚持的》《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29页。一文中记载;“开始实行并村办法(我×队活动的热河南部承德附近,并村的办法已开始实行),企图减少甚至消灭山沟小道中三五户的小村庄,便于其军事政治的控制,增多我游击队活动的困难。”
  这是关于热南地区日伪集家并村最早的记载。
  实际上,日伪在热南地区第一次小规模集家并村,是从1939年10月开始的。集家并村的范围,包括兴隆县黑河川和横河川以及杨树台以北几个山村,都是八路军第二支队活动的中心地区。
  提起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来,人们就会回忆起这一带的一段特殊历史。这一带曾有过250年的“封禁”史,也可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无人区”,但对自然生态是有益的。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王朝选定遵化马兰峪为帝王陵寝(即清东陵)。在营造陵区的同时,划定马兰峪以北长城以外广大山区为“后龙风水禁地”。南迄马兰关,北抵雾灵山(亦称五龙山),西迄曹家路、墙子路长城线,东至窄道子、石庙子一线,包括兴隆县大部地区,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据《遵化州志》记载:风水区周围屯兵把守,风水区内不准居住、耕种、埋坟、采矿、砍伐、狩猎等等。几百年的封禁,使这里草木丛生,古树参天,虎、豹、熊、鹿成群,灰鹤、白鹭等鸟兽聚居繁衍,成了一个天然的动植物保护区。由于这一带山区保持了良好的生态平衡,使冀东及平津一带雨量充沛,水流清澈,气候宜人,受益不少。清王朝覆亡后,“禁区”于1915年开禁,军阀、官僚、豪绅、巨贾蜂拥而至。伐木热、采金热盛极一时,森林开始遭到破坏。1933年日本入侵后,连年“扫荡”作战,特别是1939年开始制造“无人区”以后连年疯狂纵火烧毁森林,使得几百年封育而成的森林几乎全部毁于战火。
  第一次集家并村最大的一片是横河川安子岭北部山区。据当地老人们回忆,那是1939年冬11月间的一天下午,佛爷来伪警察署来了命令,天桥峪、羊羔峪、厂沟等3条山川14条山沟里的34个村落760余户人家,都集并到安子岭、双炉台。
  故土难离。中国的农民最依恋故乡,依恋土地。而这一带山区的农民,都是在“风水禁区”开禁后,由异地他乡逃荒进山的穷苦人,已经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进得山来,住窝棚,开生荒,十多年惨淡经营,总算安顿下一个可赖以生存的家。而这一道集家并村的命令,对他们来说是大难临头。搬走了,丢下土地怎么活?房子没有了住在哪里?冰天雪地,离开这冬烘的暖房热屋,岂不冻死。而指定集家的地点双炉台、安子岭,一切毫无准备,既没有给定居建房的地址,又没有任何建房的材料。就是有,已经滴水成冰的隆冬,又怎么能破土动工。面临着这倾家荡产的绝境,家家呼天抢地,人人如五雷轰顶。




第二章大出击小集家(4)



  打开日本的有关史著,对集家并村则有着奇妙的记载,说“并非强迫收容,而是喜于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与自家经济的更生发展”,“居民自主奋发和警察的指导相一致”伪满洲国治安部编:《满洲国警察史》下卷,朝鲜印刷株式会社出版,康德九年(1942年)版,第385页。的。
  好一个“居民自主奋发和警察的指导相一致”。下达命令的第二天,来了十几个警察,吆三喝四,催逼群众搬家,顺手抢掠了一通,扬长而去。第三天,大部分群众正在犹豫,一部分刚刚动手要搬,500余名日伪军闯进山来,将34个村落的760户人家抢掠一空,大火弥漫了山川,哭喊叫骂声震撼着峡谷。一场浩劫过后,3300间房屋趴了架,抢走骡马620头,羊4800只,粮食衣物不是被抢走,就是被烧毁。家家破产户户断炊,更无安身之处。一部分人被驱赶到集家点,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去投亲靠友,大部分仍在山里坚持,躲进深山搭个窝棚,在饥寒交迫中度日。
  身受毁灭性摧残的广大群众,面对着家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