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帝国-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耐蛴嗥铮秩烦龌鞅毙倥氡毙倥ビ谡接诨渖剑ń衩晒盼鞅辈浚笃浦灯渲诙嗤蛉恕5ビ诙萏樱枷芎凸⒈斓茄嗳簧剑ń衩晒藕及剑淌枪Χ埂
经过东汉王朝的多次打击,加上内部阶级矛盾和控制下的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北匈奴的势力日益衰落。公元90年、91年,又连续遭到东汉军队的进攻,损失惨重,北匈奴单于率部分人众逃往乌孙西北,后来又西迁征服康居(约在今阿姆河、锡尔河一带),逐渐与中原王朝失去联系。
拓跋鲜卑在大泽呆得一百多年,正是北匈奴远遁西方,漠北空虚的时候。漠南依旧控制在南匈奴的手里,到公元150年,漠南的形势为之一变,东部鲜卑崛起了。
拓跋部是鲜卑,但鲜卑并不只有拓跋部一支,“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落集团,最初的鲜卑部落源于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等,根据各部落发源地区和同其它部落融合情况,大致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后又在两者基础上演化出西部鲜卑。北部鲜卑在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就是我们所要介绍的北魏王朝的主人拓跋部。东部鲜卑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
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公元105年),北匈奴为汉朝与乌孙、丁零、乌桓、鲜卑(指东部鲜卑)等击败,被迫西迁,于是鲜卑大规模成扇形南迁西徙,进至匈奴故地。东部鲜卑人檀石槐被推为部落大人,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河北张家口尚义县南)设立大帐,建起鲜卑庭,基本统一了众多的鲜卑部落,结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大联盟。在他的领导下,东部鲜卑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一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
将土地分成东、中、西三部,分置鲜卑大人。苍茫大漠,万里草原,全部成为鲜卑联盟牧羊纵马之地,檀石槐的声势威震塞外,南匈奴和乌桓只有避其锋芒而已了。漠南亦是鲜卑人的天下,做为鲜卑之一的拓跋部似乎也看到漠南大草原在向他们招手。可汗邻的遗嘱便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完成的,年青的洁汾汗正式受命南迁。拓跋部的南迁还有另外一个好机会,东部鲜卑部落联盟首领檀石槐正在准备与东汉帝国的大决战。
第二章 天女相思 2
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檀石槐亲率鲜卑骑兵三四千骑寇云中郡,正式与东汉王朝叫板。战争接二连三的展开,鲜卑骑兵学习匈奴人的战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展开大规模的抄掠,东汉朝廷屡次出击没有收获,准备封檀石槐为王,把公主嫁给他。檀石槐拒不接受,陶醉在他强大的铁骑之下,不满足于称王,要与南面的东汉王朝一较高下,颇有昔年冒顿单于的气势。东汉朝廷动用了和亲的政策也打动不了檀石槐的雄心,终于恼羞成怒,汉灵帝下令反击,公元177年(汉熹平六年),汉将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忙于攻击东汉朝廷,正好给了年轻的洁汾汗一个大大的机会。
洁汾的南迁也是历尽艰辛,魏书序记中载:“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匈奴故地,即大漠南北,不论从呼伦湖西迁或是南下,都将经历沼泽地、沙漠、山川,最终他们到达了漠南。至于神兽一说,如同许多王朝初期的神话一样,为创业抹上神秘的色彩,其实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才是最值得歌颂的。
北匈奴主力西去之后,不肯离开故地的许多匈奴部落仍旧生活在大漠南北,在东部鲜卑强盛的那些日子里,他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也打起了鲜卑的旗号,“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
按照老可汗的遗令,本部落不准通婚,只许与外族通婚来增加人口,使部落强大,洁汾严格的遵照施行,鲜卑与匈奴的融合,造就了一个崭新的部落…北魏的统治者拓跋部。拓跋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鲜卑联盟后,与之杂居共处,相互通婚,逐渐被鲜卑化。“拓跋”的含义,就是北方人称呼鲜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魏书?序纪》中有段非常神秘的记载,一个非常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洁汾率几万人的部众在原野山泽间围猎,突然,漫天的彩云间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从天而降,帷幔彩带随风舞动,车上坐着一个丽人,云髻修眉,唇齿鲜润,明眸善睐,容光照人,罗衣灿烂,雍荣华贵,随行的侍女、卫兵众多。洁汾望之动心,大为诧异,迎上前去问道:“你们哪人?干什么呀?”美女凝眸一笑,略带羞涩道:“我是上天的女儿,奉命许配给你。”天女的美丽与高贵激发洁汾炽热的爱情,两人来到一处幽静的谷中,在女神转盼流动、含情脉脉的目光中,急促的喘息呻吟声透过嫩草、绿叶的缝隙慢慢地消失了。两位情人只渡过一个良宵,第二天,天女要走了,两情依依之时,约定明年此时再相见。第二年此时此刻,天女果不食言,不仅与洁汾见面,还给他带来一个儿子,预言说,他会成为帝王,而且子子孙孙永为帝王。他们的这个儿子日后果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开拓了大片的领土,他就是被北魏朝廷尊称为始祖神元皇帝的拓跋力微。后人演绎了这段美丽的神话,给天女起个动人的名字叫“相思”,并把他们相会的地方叫做“相思谷”,搁孩子有块大名,冠名为“相思石”。
当然,这个故事乍一看,荒涎不经,纯属编造,一派胡言。但我们结合历史,可以从中看到不少端倪,我们知道匈奴自称天之骄子,他们的女人自然是天女,仪卫甚众,一定是贵族女人,说不定是单于或者左右贤王的女儿。北魏先人为什么要掩盖他们与匈奴的联姻呢?编个故事?他们给谁看呢?当然不给鲜卑人自己看,也不是给匈奴人看,因为拓跋人知道他们本身是怎么一回事,匈奴人也知道。拓跋力微时的75个异姓部落中,属于匈奴的就有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这个神话其实给汉人看的,从而来显示拓跋人高贵的血统。匈奴人在汉族眼里是胡族,拓跋人自诩黄帝之后,怎么会是和胡人结合的产物呢?他们是天的儿子,是天女后裔。
第二章 天女相思 3
公元174年力微出生,并且有了真正的姓氏…拓跋,他的部落也正式叫做鲜卑拓跋部。洁汾、力微父子依旧在努力寻找他们理想中的土地,他们在匈奴故地辗转迁徙,终于一片美丽的土地印入他们的眼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曲雄浑豪放的敕勒歌唱出天野相接、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辽阔大草原的美丽。所有的人都会为她美丽富饶而震撼,当年的拓跋人也不例外,历经九难八阻的拓跋鲜卑人终于找到他们的归宿,当时这个美丽的地方叫做长川。
大草原永远是弱肉强食,拓跋人没过上多少年太平的日子,诘汾死后,对长川虎视眈眈的西部鲜卑打上门来,拓跋人战败,部众逃散,拓跋力微投靠五原郡(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没鹿回部大人窦宾。投靠之始,拓跋力微虽有雄杰之度,但窦宾并未发现。没鹿回部与西部鲜卑发生战争,窦宾战败,坐骑弄丢了,力微把自己骑的骏马给他逃命。窦宾回到部落,四下寻找赠马之人,意欲重报,可是拓跋力微不是擎功邀赏之徒,“隐而不言”。过了很久,窦宾才知道赠马之人是力微,惊讶于他的人品准备裂土分封。力微固辞,窦宾那里肯依,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再三询问他有什么要求?拓跋力微泣道:“长川,祖宗千辛万苦得来的土地,愿居长川。”窦宾同意,在没鹿回部的庇护下,拓跋部在长川定居下来,失散的部落纷纷回来依附,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拓跋部实力大振。
公元248年,窦宾死了,临死之前让他的两个儿子奉拓跋力微为首领,谁知他的两个儿子不肯居人下,合谋欲杀掉拓跋力微。之后的大草原上流传着一句谚语:“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皇帝二字肯定是后来加上去的,诘汾无妇家倒也可以理解,他的妻子是天女嘛。力微怎么可以没有舅家呢?当然有,不过被其杀光了。《魏书皇后列传》中详细记载了此次屠杀,极其残忍,拓跋力微预先知道窦宾儿子们的阴谋,先杀死妻子窦氏,再告诉他们,你们的姐姐突然死了,速来,然后设伏兵围杀窦氏兄弟。拓跋力微吞并没鹿回部众,更加强大,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大人悉皆畏服,拓跋部人多马壮,威震草原。史称“控弦上马二十余万。”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八十五岁的时候,拓跋部来到云中郡盛乐城。战国时,赵武灵王励精图治,胡服骑射,沿阴山山脉筑长城1000公里,并在塞上建造城池。先于河西筑一大城,未就即有一厢崩塌,终不能成,于是改筑于阴山河曲。占卜选址时,昼见群鹄游于云中,遂于其下筑城,取名“云中”(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云中有成乐城,拓跋力微将成乐更名为盛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都城,直到公元386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复兴代国,正式把盛乐定为都城。后来尽管北魏朝廷几易都城,迁都洛阳之前,北魏历代皇帝都被埋藏在云中盛乐。
拓跋部的强盛让拓跋力微开始图谋草原上的霸权,他要建立一个更大的部落联盟,象檀石槐那样的鲜卑联盟。迁到盛乐的同年四月,拓跋部举行祭天大典,要求草原诸部大人皆往助祭。盛乐祭天是拓跋力微向草原诸部宣示自己权力的一种手段,他效仿大禹演了一出“涂山之会”,将观望不至的白部大人召而戮之,由是远近震慑,相继归附。拓跋部确立自己部落联盟的主导地位,力微将各部私有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当起了他的世袭部落联盟首领。
拓跋部占有大漠南北,和匈奴人一样也必须与中原王朝打交道,此时东汉已经灭亡,曹丕称帝,魏蜀吴三分天下。拓跋力微吸取前代匈奴和东部鲜卑的教训,一力主张与中原王朝通好,他在部落联盟会议中说:“匈奴为什么和汉人打仗?无非是贪财好利,抓些奴隶,抢点财物,你抢人家就得付出代价,还会遭到人家的报复性的打击,不是长远之计。”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力微采取与中原王朝和亲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他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代国被前秦灭亡的百余年间,拓跋部很少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使其得到平稳发展,逐渐强大,可由于软弱不思进取的态度注定日后一度被灭亡的命运。
第二章 天女相思 4
公元261年(曹魏景元二年),拓跋力微派儿子沙漠汗到魏国学习先进的文明,在此其间,司马氏篡魏建立晋朝,两国之间依旧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两者不会是平等的,拓跋部只是晋王朝的藩属而已。而且不管力微表现得多么诚恳;晋王朝当权的士族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抱有很深的戒备之心,沙漠汗在洛阳一呆就是十六年,从这一点看,拓跋部是个勇于嬗变的民族。由一个野蛮的林地民族到接受匈奴的草原文明再到虚心向农耕文明学习,拓跋人向往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极其迫切。然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必不可免,力微日渐衰老,有意让沙漠汗回国执政。为了大晋国的长治久安,征北将军卫瓘认为沙漠汗为人雄异,又熟悉中原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加之对汉文化十六年的学习研究,经国之道造诣颇深,怕他继承鲜卑联盟首领后成为另一个冒顿。为杜绝后患,卫瓘请求晋武帝留住沙漠汗,不让他回到大草原。晋武帝不肯失信于邻邦,不许,这是晋武帝一惯的民族政策。
卫瓘见晋武帝不采纳他的意见,便又献了一条反间计,用金子锦缎离间鲜卑联盟诸部大人与沙漠汗的关系。这一次晋武帝听从他的意见,把沙漠汗留了两年,使卫瓘有充分的时间实施他的反间之计,直接导致沙漠汗之死。
魏书夸大了卫瓘反间计的作用,其实一个团结的民族是不会遭受离间的,鲜卑联盟称不上一个国家,仅仅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各部大人只是摄于拓跋部首领力微的武力暂时俯首,在力微老迈,首领位置变更的当口,用不着卫瓘的那些“金锦”诸部大人也会有异图的。
公元277年,沙漠汗回国了,力微大悦,把沙漠汗当做部落继承人来对待,派诸部大人到阴馆迎接。诸部大人迎接的不再是一个草原之子,而是一个中原英才。酒席之上,沙漠汗用弹弓射落飞鸟取乐引起诸部大人哗然,弹弓是中原流传很久的一种娱乐工具,春秋时晋灵公就曾以弹弓射人取乐。但当时交通不发达,塞内塞外风俗各异,草原上没有弹弓,人们对于这种没有箭的弓大为震惊。其实诸部大人震惊的不是沙漠汗的弓而是他所具有的文化,部落大人相当清楚,一旦这位经受汉文化熏陶出来的王子继承汗位,必定会变易草原的各种制度,让他们既得权利受到损害,于是乎相互达成默契,各部首领纷纷对力微说,“太子才艺非常,引空弓而落飞鸟,似得晋人异法怪术,乱国害民之兆。”汉文明排斥草原文明,草原文明也排斥汉文明,相互排斥而不是吸收,又怎能缔造一种更为先进的文明呢?力微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人,一听之下,马上明白诸部大人的意思,为诸部反对的人是不可以做上首领位置的,所以他冷酷地下令说:“不可容者,便当除之。”诸大人怕力微反悔,马上飞驰塞南,沙漠汗人头落地。沙漠汗是拓跋部第一个因为汉化被杀的人。
史书称拓跋力微杀掉沙漠汗后“甚悔”,违背自己的意愿杀死亲生儿子怎么会不后悔,为了部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