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追忆似水年华 >

第132部分

追忆似水年华-第132部分

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提炼出来超越这一切的某些东西。”
  这时我们早已走到他家门口。没有结识那些少女,我很失望。但是现在终于有了可在生
活中再次找到她们的一线希望。她们已不再象从前那样只从天际闪过,我想再不会望见她们
从那里出现了。在她们周围,那将我们隔绝的巨大漩涡已不再漂浮。这大漩涡不过是她们可
能永远可望而不可即,永远溜掉而在我心中唤起的欲望的表现而已。这种欲望时时在心中活
动,游移不定,迫不及待,惴惴不安。我对她们的渴望,现在可以放下歇一歇了,可与其它
许多欲望一起储备起来。一旦知道这些欲望可以实现,我便将实现的时刻推迟下去。
  我离开埃尔斯蒂尔,又是独自一人了。这时,骤然间,尽管我很失望,仍在头脑中看到
了所有这一切巧合。这些巧合的出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埃尔斯蒂尔正好与这些少女关系
密切。这些少女,就在当天早上,对我仍是一幅以大海为背景的油画上的人物,现在她们看
见了我,看见了我与一位大画家过从甚密。这位画家现在也了解我有与她们结识的欲望,一
定会助我一臂之力。所有这一切都在我心中唤起无比的快乐。但是这快乐对我仍藏而不露。
有的客人来到,也叫人禀报过了。但是他们要等别的客人离开,没有别人在场时才走出来。
于是我们看见了他们,我们可以对他们说:“我们就来见你”,并且听他们谈话。这种快乐
即属于这样的客人之列。有时,在这快乐走进我们心中的时刻与我们自己可以走进这快乐之
中的时刻之间,又过去了许多时刻,我们在这个空隙里又见了那么多人,以致我们担心,这
快乐大概不等待我们了。但是,它们很耐心,并不厌烦,一旦所有的人都离去,这快乐立即
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有时,是我们自己太疲劳了,以致觉得我们头脑衰竭已经精神不够,无
法将这些回忆、这些印象牢记心中了。而对这些回忆、这些印象来说,我们那个脆弱的自我
是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是唯一的成型方式。我们也许会为此感到遗憾,因为只有在现实的
灰尘与神奇的沙土混在一起的日子里,在某个平平常常的变故成了传奇的契机的日子里,生
活才有趣味。这时,不可企及的世界的整个岬角突然从梦幻的光照中涌现出来,进入我们的
生活。我们则象一觉醒来便见到了我们日夜热切向往的人一样,本来以为只有在梦幻中才会
见到他们呢!
  后来的几天,时间都被圣卢离去的准备工作占去,我无法继续窥视这些少女。现在,很
有可能在我希望的时刻与她们结识,这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平静。这种平静尤其可贵。我的朋
友对外祖母和我那样殷勤倍加,外祖母很想向他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心情。我告诉过外祖
母,说圣卢对普鲁东极为钦佩。这倒叫她有了一个主意,便吩咐将她从前购买的这位哲学家
的许多亲笔书信送来。这些东西到的那天,正是圣卢动身的前夕,他前来旅馆观看。他贪婪
地阅读了这些书信,恭恭敬敬地用手抚摸每一页纸,极力将每一个句子牢记在心。然后他起
身告辞,请我外祖母原谅呆了这么久。就在这时,他听到外祖母回答他道:
  “用不着,拿走吧,这是给你的。我吩咐人送到这里来,为的就是要送给你。”
  他不禁喜形于色,并不比对一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身体状况更能控制自己。他满面通
红,好像刚刚受了处罚的一个孩子。他一再道谢,并极力(并未做到)控制激荡全身的喜悦
心情。我外祖母见他如此这般控制自己,更为感动。可是圣卢一直担心自己没有表达出应有
的感激之情,第二天,他乘坐当地的小火车返回他所在的部队驻地时,还将身子探出车窗
外,请求我原谅。实际上,他的驻地并不远。他本来想坐马车去。他晚上还要回来,并不是
一去不复返时,常常坐马车。但是这一次,必须将许多行李放进车厢。他觉得坐火车走更简
单些。在这件事上,他采纳了站长的意见。他征求站长意见时,那站长说,马车或者小火
车,“几乎意义不清。”可他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乎相当”(总而言之,这与弗朗索瓦
丝说“这差不多是一回事”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好吧,”圣卢作出结论说,“我就坐
这九曲十八弯的小铁路火车走吧!”
  我若不是病魔缠身,也会坐上小火车,一直把我的朋友送到东锡埃尔的。我们呆在巴尔
贝克车站的时间里——小火车的司机不紧不慢地等一些姗姗来迟的朋友,他们不来,他是不
想开车的。同时他也不紧不慢地喝着清凉饮料——我答应每周至少去看他数次。布洛克也到
车站来送行——圣卢很讨厌。圣卢见我们这位同学听见了他要我到东锡埃尔去吃午饭,吃晚
饭,去住,最后也对他说:
  “如果你哪天下午凑巧路过东锡埃尔,我又有空,你可到司令部来找我。不过,要说有
空嘛,我几乎从来就没空。”口气极为冷淡,使命是纠正发出邀请时那迫不得已的热情,防
止布洛克对邀请认真对待。可能罗贝尔也担心,如果我一个人,我不会去。他以为我与布洛
克的交情要胜过我自己之所言,这样就叫我能有一个同路的伙伴,一个带动人。
  我真怕这种口气、这种一面邀请一面又劝人家不要来的邀请方式会使布洛克不快,觉得
圣卢干脆什么都不说也许还更好些。可是我错了。火车开走以后,我和布洛克一起离开车
站,一直走到我们必须分手的两条大街交叉处。一条大街通旅馆,另一条通向布洛克家别
墅。整个这段路上,布洛克一直不停地问我,我们哪一天到东锡埃尔去,因为“圣卢对我那
么好”,如果不应邀前去,他未免“太感情粗糙”。我很高兴,他竟然没有发现,那邀请是
用怎样毫不迫切、勉强算得上彬彬有礼的口气发出的。或许他还没有不高兴到那种程度,还
愿意装作没有发现。不过我还是为他着想,希望他不要立刻去东锡埃尔,以免成为笑柄。但
我又不敢向他表明圣卢远不如他那样追不及待,也不敢给他出个主意。那主意只会使他不
快。他真是太迫不及待了。虽然他这类缺点完全可以由一些杰出的优点来补救,换上更内向
的别人,是不会有这些缺点的。但他这样的冒昧,确实叫人恼火。照他说,我们这个星期之
内非去东锡埃尔不可(他说“我们”,我想,他有点指望我去,好给他去当借口)。整整这
一路,走到绿树掩映的体育场前,走到网球场前,走到市政府前,走到卖海鲜的小贩前,他
都停下来,求我定一个日子。我不干。他离开我时,生气了,对我说:“请便吧,先生。不
管怎么样,我不得不去,既然他请了我。”
  圣卢特别担心对我外祖母感谢得不够。第三天我收到他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再次委
托我向外祖母致谢。这封信是从他驻防的城市寄来的,在信封上邮局盖上了邮戳,上有那个
城市的名称。这封信似乎向我飞奔过来,对我说,在路易十六骑兵团军营的四堵墙内,他思
念着我。信纸上印着马桑特的家徽,我从上面分辨出一头雄狮高踞于一花环之上,花环下方
由一顶法兰西元老帽构成圆形。
  “旅途顺利,”他在信中告诉我,“一路阅读在车站上购买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叫
阿费德·巴丽纳①(我估计这位作者是俄国人,一个外国人能写得这么好,我觉得真了不
起。告诉我,你对此书如何评价吧!大概你很熟悉,你是无书不读的渊博学者)。我现在又
回到这粗俗的生活中。唉!我觉得在这里自己简直是被流放。我留在巴尔贝克的一切,在这
里是没有的。在这种生活中,我找不到任何温馨的回忆,任何智慧的魅力。你一定会蔑视这
样的生活环境,不过这种生活也并非没有任何动人之处。自我上次离开这里以来,我好像觉
得一切都变了样。因为在这期间,开始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我们的友谊所
开始的时代。我希望这个时代永远不要结束。我只向一个人谈到这个时代,谈到你,这个人
就是我的女友。她出我意料地来到我身边,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小时。她很希望与你结识,我
想你们一定会谈得很融洽,因为她也非常爱好文学。相反,为了回忆咱们的交谈,为了重温
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那些时刻,我倒躲开我的同伴。他们是些很好的小伙子,但是我对他们说
这些,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对于与你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第一天,我几乎更喜欢自己单独
回忆,不给你写信。可是,你思维细致,性情极为敏感,又怕你收不到我的信胡思乱想。你
肯于俯就这个粗野的骑兵,但是要把他改造得文雅一些,更细腻一些,更与你相称一些,你
可要下大功夫。”
  ①阿费德·巴丽纳是露意丝·塞西尔·万桑(1840—1908)的笔名,她是《辩论
报》的撰稿人,著有研究贝尔纳丁·德·圣-彼埃尔、缪塞的书籍,也是向法国读者介绍易
卜生、斯宾塞和托尔斯泰的人。

  这封信,从充满柔情来说,与我自己凭空想象的他给我写的信基本上很相像。我那时尚
未结识圣卢。后来,他第一次的接待非常冷淡,使我从幻想中清醒过来,让我面对冰冷的现
实。这冰冷的现实倒没有永远那般一成不变。
  我收此信以后,每当午餐时刻信件送到时,哪一封信如果是他来的,我立即会认出来,
因为这信总具有一个人不在时所显示出来的第二张面孔。从这张面孔的线条上(笔迹的特
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我们抓不住一个人的心灵,正象我们从鼻子的线条或声音的抑
扬顿挫上能抓住人的内心一样。
  现在,撤掉餐桌上的杯盘碗盏时,我心甘情愿地坐在桌旁了。如果不是那群少女可能经
过的时刻,我也不只是朝大海那边凝望了。依然料放着的刀叉那中断了的动作,凌乱的餐巾
那鼓起的圆形,阳光又在上面增添了一块黄色的丝绒,半空的酒杯更加显示出其形状上那美
妙的下小上阔,在半透明玻璃而又似乎凝聚着目光的杯底,残酒颜色很深却熠熠生辉;移动
容器,光照引起液体饮料的嬗变;在已经半空的高脚水果盘里,李子从绿到蓝,从蓝又变成
金色;已老旧的椅子移来移去、每天两次来到桌布四周落坐;桌布铺放停当,好比在祭坛上
铺放停当,在这里举行美食庆典一般。桌布上,牡蛎壳底还残留着水晶般清澈的几滴汁,如
同石雕的小小圣水缸中的几滴水。自从在埃尔斯蒂尔绘的水彩画上看见了一些这样的东西之
后,我极力在现实中重新找到这些东西。我喜欢这些东西,正如我喜欢具有诗情画意的某些
东西一样。在我从未设想过有美的地方,从最常用的物件中,从“静物”的深沉生命中,我
极力寻找美。
  圣卢走了几天之后,我终于促成埃尔斯蒂尔举办一次小小的招待会。招待会上,我将会
遇到阿尔贝蒂娜。我走出大旅社时,人们感到我魅力无穷,风度翩翩。这完全是一时性的
(而且由于经过长时间的休息和精心的打扮),未能将这魅力与风度保留下来(也未能将埃
尔斯蒂尔的信任保留下来)去征服某一更有意义的他人,我深以为憾。花费那么多心血,就
是为了得到与阿尔贝蒂娜相识的快乐,我也深以为憾。自从这一快乐有了保证以后,我的理
智就认为这一快乐并不珍贵了。但是在我内心,意愿无时无刻不在分享这一幻觉。意愿是我
们不断变幻、接踵而至的个性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的奴仆,他躲在暗处,受人蔑视,不倦地
忠诚,不顾我们的自我千变万化,不断地为使我们永不缺少必需之物而辛劳。一次向往已久
的旅行即将变为现实的时候,理智和感性开始自忖这次旅行是否确实值得一去。意愿知道,
如果这趟旅行无法成行,这些无所事事的主人立刻又会觉得这次旅行一定妙不可言,便任凭
这二位主人在车站前无止无休地说下去,更加踌躇不决。但是,他负责买票,并按开车时间
将我们安顿在车厢里。正如理智和感性变化无常一样,意愿则是永恒不变的。但是,由于他
默默无言,并不道出自己的原由,看上去他似乎不存在。我们自我的其它部份清清楚楚地辨
别出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地遵循着意愿坚定的决心。当我从大穿衣镜中望着毫
无用处、不堪一击的各种装饰物时,我的感性和理智便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是结识阿尔
贝蒂娜的快乐究竟有什么价值,说不定感性和理智希望将这些东西完好无损地保留起来,为
另一场合所用。但是我的意愿不允许应该出门的时刻过去,他将埃尔斯蒂尔的地址交给了车
夫。既然抽签已经完毕,我的理智和感性便有了闲工夫感到这很遗憾。如果我的意愿给的是
另一个地址,我的理智和感性很可能就上当受骗了。
  过了一会,我到了埃尔斯蒂尔家。最初我以为西莫内小姐不在画室内。确实有一位少女
坐在那里,身穿丝绸长裙,头上没戴帽子。但是,她那秀发,那鼻子,那面色,我都不认
识。我从一个漫步海滩、头戴马球帽的骑自行车少女身上归纳出的那个实体,在这些地方我
没有找到。可是,她确是阿尔贝蒂娜。甚至得悉了这一点之后,我也没有顾及她。一个年轻
人,走进一处社交聚会时,这个人的自我就已经死亡,他变成了迥然不同的另一个人。整个
沙龙是一个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中,人们受着另外一种精神环境规律的制约,将注意力完
全集中在跳舞、牌局上以及一些人上,似乎这些人和事对我们永远至关重要,实际上,到了
第二天便忘个一干二净。
  为了向与阿尔贝蒂娜交谈几句这个目的地走去,我不得不走一条根本不是由我开辟出来
的路线。这条路首先停在埃尔斯蒂尔面前,然后又经过其他好几群客人。有人向这些客人报
出我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