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34部分

大秦帝师-第134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这是右贤王地大营,必然是匈奴大军的集结处,肯定有些军队还没有赶到,我们打败了已经集结的匈奴军队。对那些没有赶到的匈奴军队要不要追击?残兵败将要不要追击?”
    “有理,有理,还是将军高明!”众将再次叹服蒙恬的细心。
    命令一传下,全军下马,马嘴里衔枚,就地休息。
    深夜时分,蒙恬抬头望天,月近中天,猛地站起,飞身上马。拔刀出鞘,在大军中飞驰,大声训话。鼓舞斗志,道:“兄弟们:你们是不是饿了?”
    “是!”将士们齐声回答。
    蒙恬接着道:“我和你们一样我也饿了。要是在以前,我会命令你们啃锅盔,但这一次我不会。因为有人请我们去吃大餐,一顿丰盛的早餐!你们知道是谁在请我们吗?”
    “不知道!”将士们高声作答。
    蒙恬挥动右手里的马刀,道:“是匈奴地右贤王!他给我们准备了烤全羊,马奶酒!兄弟们,我们这就去赴宴,用我们的马刀杀光匈奴!”
    “杀光匈奴!杀光匈奴!”将士们齐声欢呼。
    蒙恬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喝道:“出发!”大军随后跟进,如雷般的蹄声回荡在草原上,打破了宁静的夜空。
    五十里地对于两条腿的人来说是很远,对于四条腿的马来说,一个冲锋的路程,一口气的功夫就赶到了。
    当蒙恬他们赶到时,见识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匈奴人酒足饭饱,歪倒在火堆旁,呼呼大睡,哪里是军队,和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在冒顿统一匈奴各部之前,匈奴地组织性比较差,史书上形容匈奴象强盗,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有利则勇,无利则怯,实际上是匈奴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其实,不要说匈奴,游牧民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法律很粗疏,组织纪律性差也是正常地。
    这是天赐良机,秦军哪会客气,呐喊着杀将进去,匈奴毫无准备,哪里能够抵挡,只有哭爹叫娘,抱头鼠蹿的份。
    被称为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被称为弓马娴熟的大漠雄鹰,一点也雄不起来,只有任由秦军宰割的份。
    一通厮杀,直到天明之际方才结束。蒙恬驱马来到右贤王的帐中,只见那些匈奴将领死伤不少,有些怀里还抱着年轻的女人,脸上是满足加上惊恐之色,也不知道他们是满足女人带给他们的欢乐,还是秦军没有长眼的利刃,也不知道他们是恐惧可以掏空身子的女人,还是秦军的刀箭?
    “匈奴地雄心都在这里了!”蒙恬用手里滴血的马刀指着那些死状离奇的匈奴将领,问道:“右贤王呢?”
    “回将军,右贤王逃走了,左大都尉战死。”一个将领回答。
    蒙恬淡淡地道:“一个只顾着逃命地统帅也做不出什么事!杀死左大都尉,收获也不错。传我令:全军出发,追击匈奴!给李将军,王将军送去消息,告诉他们:右贤王的大营被昨晚的夜空吞噬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李牧和王贲那里,到达高阙的李牧和赶到阴山脚下的王贲堵住了匈奴的退路,十五万秦军全线进攻。右贤王大营被端,河套之地的匈奴军队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不能协调,很快就给秦军歼灭。
    被匈奴趁华夏内乱之际占领的河套这块富饶的土地重新回到华夏!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五章 张良挂帅(一)
    更新时间:2008…6…1 14:21:03 本章字数:2341

    哎哟,周先生,你可算是回来了。”秦王大步而来,下来的周冲笑道:“你这个周冲,是免子腿吧?跑得真够快的,寡人派人送信给你,居然追到岭南才追上你,你要不是兔子腿咋这么能跑?”
    内史腾也曾以兔子腿抱怨周冲,没想到一见面秦王也是这样说,周冲觉得有点好笑,道:“王上,不是周冲腿快,是敌人不经我们打,周冲想不快都行。”
    秦王呵呵一笑,然后脸一沉,指着周冲道:“好你个周冲,就开始自大了?天下还没有太平哦。”
    周冲笑道:“王上,周冲说的是实话,这一仗名为灭楚,实为行军,就没有遇到过象样的抵抗,要将士们慢下来都不行。”
    楚国一灭,山东全为秦国所有,这是盘古开天地以来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缔造者就是秦王,秦王的心情可想而知,非常非常高兴,玩笑开个不停,又拿周冲说事,道:“周先生,听你的话你的意思是说不打仗不流血就不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的最高境界,难道孙子写错了?”
    周冲忙分辨道:“王上,周冲不是那个意思。周冲的意思是说灭楚之战没有什么仗打,行军自然是快点,这是好事,这是好事。”
    “今天寡人的心情很好,跟你开个小玩笑,看你忙着分辨,好象寡人是不明事非的王上似的,你对寡人也太没有信心了。”秦王脸一沉。
    周冲笑道:“王上,周冲知道了。”
    “好了,不跟你说笑了。”秦王在周冲肩头一拍,对跟在周冲身后的张良道:“这位就是张子房吧?”
    张良施礼道:“草民张良见过王上!”秦王是他心仪的人。早就想见到了,现在梦想成真,尽管他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地可贵品质,仍是不免几分激动,言来很是兴奋。
    秦王一把拉住张良,仔细打量一番,哈哈一笑,道:“子房真奇士也!灭楚这一战,若不是子房从中出力,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流多少血呢,子房之功寡人知道。寡人早就盼着能早日见到子房,今日方才成真,寡人心慰!”
    张良谦道:“王上过奖了,灭楚之战之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周先生从中运筹得当,张良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哪里有功了。”
    秦王看着张良笑道:“子房不必谦逊了。你说得没错,灭楚之战远超寡人预期,以寡人想来灭楚之战非出动数十万大军,没有一两年苦战不会成功,没想到经过周先生和子房从中一运筹,这战打得很容易,正如周先生所说是一场行军,周先生固然有功,子房之功也不可没。”在张良胸口轻拍两下道:“周先生请你去是为了稳定楚国的局势。可没有要你说服李园向大秦搬兵,这是你的主意,你还有什么说词?”
    张良躬身道:“王上,草民无话可说。”
    秦王笑道:“寡人把你们请来是为了商议大事。楚地新定,事情很多,你们很忙,可这事关系甚大,不能不劳动你们。王翦蒙武他们都到了,就你们两位没到,现在你们两位到了,我们就去商议吧。你们鞍马劳顿,很是辛苦,按理寡人应该让你们先休息一下。但是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就辛苦两位了。”
    周冲和张良一齐道:“为国出力。我等所愿。”
    尉缭向周冲施礼道:“缭子见过周先生。”
    周冲回礼道:“周冲见过缭子先生。”他们两人是知交,略一寒暄即可。
    尉缭向张良施礼道:“缭子见过子房。缭子听周先生说起子房人中豪杰,怀不世之才,灭楚之战出自子房之手,果是不凡,缭子钦佩。”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而张良也是杰出的谋略家,张良第一次出手把最让人头疼的楚国给灭了,可以说是不世奇计,能够见到张良是尉缭的心愿,这话说得很是真诚。
    张良回礼,道:“缭子先生之名张良闻之久也,如雷贯耳,早想见先生一面,没想到总是缘一面,今日方才得偿夙愿,张良心甚慰。”两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善长谋略,相见甚欢,顿生莫逆,惺惺相惜。
    “好了好了,不要在这里说了,进屋去吧。”秦王左手拉着周冲,右手拉着张良,带领众人进屋。
    进了屋,秦王道:“都坐下,都坐下。”坐在宝座上,扫视一眼众人,未语先笑,道:“寡人把你们每个人都看了一遍,个个喜色满脸,看来灭楚这一仗的确是长人的心气,让人高兴。”
    “王上,历来楚国是大秦最强悍地对手,天下虽大半入于楚,楚国一日不灭,则统一大业一日不成,现在楚国已灭,六国已不复存在,王上拥有万里江山,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为从未有过之大事,缭子不才,恭逢盛事,实是万幸。”尉缭接过话头,直抒胸臆。
    他的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齐道:“是呀,缭子先生说得太好了。”
    秦王站起来,扫视众人一眼,道:“楚国一灭,六国不存,天下归一,统一大业已成。但是,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要以为天下从此就太平无事了,百越还飘摇在外,不入大秦版图,不听大秦号令,此是南患;北方匈奴蠢蠢欲动,此是北害,此二患不除,寡人之心不宁。今天,寡人把你们请到这里来,不是来听你们的好话,不是要你来拍寡人的马屁,而是要听听你们的看法,如何除此二害。”
    秦王的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地,他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业,然而他的事业并没有止步在扫灭六国,而是把他的辉煌推向一个新的巅峰,这话就是最好的明证,周冲在心里大呼痛快。
    秦王接着道:“当然呐,能够扫灭六国,一统海内,寡人也高兴,这么大的功业,谁能不高兴呢?寡人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懂得享受功成之喜。但是,功业是属于过去,寡人以为应该看着将来,寡人一直在想在扫六国的过程中,寡人还有你们肯定犯有不可避免的错失,我们先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然后再来讨论如何除二害。缭子先生,还是你先说。”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五章 张良挂帅(二)
    更新时间:2008…6…1 14:21:12 本章字数:2286

    缭应一声是,道:“王上,以缭子之见,王上数年间国,一是在于王上圣明,运筹得法;二是王上任贤举能,启用了周先生,王翦、蒙将、蒙恬、王贲、内史腾、章这些良将;三是内部稳定,有韩非李斯甘罗他们张理内务,筹集粮草;四是根据六国形势灵活采取打法,有的是以力战而胜,有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法多变,敌人难以捉摸。王上,缭子以为这就是王上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
    秦王点头道:“是实话,寡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寡人身边有一批良将贤士,缭子先生、周先生、韩非、张良、李斯、王、蒙武、蒙恬、王贲、王敖、章、李牧、内史腾、甘罗,正是有了你们这些良将贤士寡人才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一条历史规律:一个国家的兴盛必然有很多人才为之奔走,一个国家的没落必然是人才不在其位!秦王能够聚集到如此之多的贤人,完成统一大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上圣明!”众人齐道。
    秦王接着道:“缭子先生说的是实话,也是好话,很好听,不过,寡人还是想听到刺耳的,缭子先生指点一下过失。”
    历史上的秦王在统一战争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轻信李信之言,发二十万大军伐楚,其结果是全军覆没,而历史重来,在周冲的辅佐下这一过失没有再犯,整个统一过程不是完美,也接近于完美,要想找到大的过失很难。不是没有过失。只是那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也上不得台面。
    他这个问题还真的难住了尉缭,尉缭沉思了一下,道:“王上,缭子以为王上圣明,将士用命,没有什么大地过失,缭子实在是不知。”
    秦王指着尉缭,道:“缭子先生啊,你也只顾着说好。不说坏,这不好。”
    尉缭分辨道:“王上,不是尉缭只顾着说好,实是没有大的过失,尉缭想说坏的也没法说,还请王上明察。”
    “行行行了。”秦王笑道:“能得你缭子先生如此评价,寡人这心里很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问题还是要找,韩非你说。”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韩非以为扫灭六国的过程中实是没有什么大的过失,要韩非说也说不上。”
    “是呀,王上!”李斯他们附和。
    秦王扫视众人一眼,道:“你们都这么认为,寡人也高兴。不过,寡人相信周先生总会有不同看法吧。周先生你来说。”
    说实在的周冲还真难挑出毛病,不过念头一转,立时有了主意,就要说话。任冲大步进来,满脸喜色,道:“启奏王上,河套大捷!”
    这话语惊四座,众人的注意一下子从挑毛病转过来,秦王浓眉一轩,虎目中精光四射,道:“河套大捷了?”
    “是呀,王上!”任冲很是兴奋地道:“王上,这是李牧将军的捷报!”
    秦王很是兴奋地道:“快快。给寡人看看。”几乎是从任冲手里抢过战报,展开一阅,哈哈大笑道:“打得好。打得好!李牧将军打出了华夏的威风!赵武灵王击胡,拓地千里,堪称华夏反击异族的盛事,可也不能和河套大捷相比,此战是华夏反击异族以来取得地最大胜利,了不起啊,了不起!”
    都知道万里长城是为防止匈奴而修的,这话其实不完全对。因为秦始皇修的长城是在秦赵燕三国原先修建的长城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赵燕三国修的长城不仅仅是防止匈奴,还有东胡以及西北地方的游牧民族。
    为了反击这些异族地侵扰,涌现出了一批击胡的名将,比如秦开、李牧、蒙恬。在反击异族过程中取得第一个重大成功的帝王无疑是赵武灵王,随后就是秦始皇,最成功的要算汉武大帝了,硬是把一个处于全盛时期的匈奴给打垮了。
    河套大捷的确是有史以来华夏反击异族取得的最重大胜利,很能长人心气,秦王话音一落,众人忍不住欢呼:“河套大捷啦!”秦王在跟前,如此欢呼,很是失礼,但是这事实在太美妙了,要想不嚷上几句都不行。
    众人高兴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秦王看着众人,道:“从此以后,关中之地,咸阳再不受匈奴威胁,对付匈奴寡人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高兴,高兴,寡人也很高兴。不过,寡人身为王上,不能光顾着高兴就什么事都不做,按事先商议好的,马上筑城,寡人一定要把河套之地打造成战略屏障。韩非,李斯,这事你们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