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04部分

大秦帝师-第104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ひ簿驮谝饬现辛恕!�
    这话说得还是很好听,却说出了一条历史规律,说到底一个国家地兴衰和君王有很大的关系,说得极端一点君王决定了国家地存亡,对于这点谁也不能反驳,众人点头赞同,秦王道:“那倒也是。”
    尉缭接着往下说,道:“二是我大秦准备充分,军队的调动部署,后勤保证都很充分,使得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敌。”
    秦王赞同道:“这点寡人同意,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军的保障之所以如此充分,一是有韩非李斯甘罗他们在咸阳的运筹,二是周先生治理韩地打下了基础,屯积了很多粮食武器。仗打赢了,也不能只记着将军们的功劳,还要把他们的功劳也要记上,才不失赏罚分明。”
    这话很有道理,一支军队要是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再强的军队恐怕都难以打胜仗。好多人懂得这种道理,在论功行赏地时候却忘了这点,失去公允,诚让人叹息。
    周冲谦道:“王上,周冲有幸,得遇王上,王上不嫌周冲愚钝,委以重任,周冲不过是执行王上的意思,何敢言功。”
    秦王摇头道:“周先生过谦了,你在韩地地治理之道让寡人耳目一新,依寡人看三代之治,近世之法皆不在其中,而韩地百姓因此而得安。寡人依先生策划,在邯郸推行新政,去除苛暴,百姓无不欢呼,无不赞我大秦仁德,这都是先生之功。现在,赵国没了,寡人决定把先生的施政方式推行到赵地,将来再推行到天下。”
    周冲一番努力,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听了秦王这话,心头大慰,道:“若不是王上圣明,委周冲以重任,放手让周冲去做,何来此政,周冲不敢居功。”
    秦王摇手道:“周先生,不要说了,缭子先生,接着讲。”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二章 再商大计(二)
    更新时间:2008…3…17 15:04:36 本章字数:2313

    尉缭接着道:“赵国的军队分成三个部分,相距遥远,互不呼应,没有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一起。以缭子所见,若是赵国把所有的军队集中起来,由李牧统帅,大秦虽可行反间计而胜之,但也胜得很艰难,死伤会大很多,这是其三。”
    秦王很是赞同这种说法,道:“李牧将军之才实是非同小可,若不是周先生出一奇计,要赵迁去灭燕,从而把赵国的兵力分散了,那么现在我们现在还在血水里打滚,不会在这里总结经验教训,这都是周先生之功啊。”
    周冲忙谦道:“王上,周冲虽有是言,可是给李牧将军将计就计,给我们下了一个大套,要不是赖天之幸,给章将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周冲实是有罪,还请王上责罚。”
    秦王分析道:“周先生言重了。周先生的本意是要把李牧调离郸,让他和燕国去纠缠,我大秦在第一时间不碰上李牧,这目的是达到了。要赵国与燕国开战,把赵国的兵力分散,不使赵国兵力集中一处,便于我军各个击破,这目的也达到了,这实是周先生之功。
    “寡人一直在想,要是我军一开始就和李牧对上,一开始就对上所有赵军,那后果非常严重,胜利哪会来得这么快,不经年累月不可能达到目的。
    “至于李牧将计就计给我们下套。想利以司马尚为饵,以代兵为奇兵,前后夹击我们,一举击溃,乍看之下是很高明,其实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李牧之所以如此做,那不过是不得已地举措。我们可以这么想,要是李牧能够把所有的赵军集中起来。他用得着出此下策吗?他如此做还不如集中兵力与我们大战一场。
    “退一步来讲,就算章没有发现,就算李牧真的率领代兵来到前线,与司马尚前后夹击我军,他就一定能得逞吗?要知道,我们的侦搜范围是两百里。难道就不会发现他?再说了,我大秦的军队也不是只会吃饭,任由他李牧来杀不还手。只要我们顶住他初期的冲锋,稳住阵脚,再张开两翼,反包围他,李牧还能做什么?
    “寡人相信我军能够抵挡得住李牧的突然攻击!”
    这结论一点也不夸大,代兵虽是赵国最精锐的军队,就算突然攻击,也未必就能得志。众人连连点头。
    秦王得出结论道:“以寡人看,周先生那一计最大地好处就在于从战略上分散了赵兵。给我们以有利机会。”
    “对,正是这样。王也这么看。”王脱口赞同。
    力聚则强,力分则弱,这是兵家的基本道理,蒙武他们一齐称是。
    秦王示意尉缭再说下去,尉缭道:“第四嘛,缭子以为是我们在战前利用一切手段迷惑赵国,赵国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会灭赵,天下都以为大秦要灭的是魏国。”
    蒙武接着道:“是啊。在开战之前,我们大张旗鼓准备攻魏。要齐燕赵三国出兵,还把赵军派入了魏境,让他们来了一个窝里斗。等到开战之际,才来个突然调头,直接攻入赵境。赵国是一点防备也没有,给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好多赵军兵士给刀架在脖子上还不信是真的。”
    正如他所说,战争的初期,他们遇到这种事情太多了,最让他们好笑的是,被俘虏地赵军还会问一句:“兄弟,你们真是秦军?你们不是去灭魏,怎么打起赵国来了?”
    内史腾大着嗓门,道:“那些赵军兵士也真是的,那眼睛瞪得象铜铃,根本就不信。这都是王上圣明,很好地迷惑了赵国。”
    秦王笑道:“内史将军,别乱拍马屁,寡人只不过是推助澜罢了,真正的兴风起浪者是周先生。是周先生向寡人建策,从西南方向进攻,迷惑赵国。”
    这一总结下来,真不得了,除了第一条外条条都和周冲有关,周冲是越听越心惊,如此大的功劳固然是好事,但背后却有危机:功劳太大可是犯忌的事,周冲不会不明白这个理,忙道:“周冲不过是奉王上之命行事,何敢言功。要是真有功劳,那也只是跑跑腿,动动嘴。”
    秦王明了周冲的心思,笑道:“周先生不必多虑,寡人不是那种怕臣子立功的王上。寡人相信,只要寡人在,无论你们立多大的功,没有人反得了天。”
    这话气魄宏大,对于别的君王来说可能是假话,安抚人心的,对于秦王来说却是真话,他是中国历史上、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地帝王之一,雄材伟略难以有其匹,根本就不怕臣子立功,即使最桀骜不驯的人在他面前都得老老实实。因而“功大震主”地说法只能适用于那些才情不高的君王,对于秦王一点用处也没有。
    “王上圣明,必成大秦伟业!”众人齐声赞叹。
    秦王摆摆手,道:“缭子先生,说下去。”
    尉缭应一声,道:“缭子以为这第五嘛,是出了奇兵,周先生率领地骑兵轻装简从,秘密行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兵不血刃攻占郸,生擒赵王,给赵国军心士气民情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打乱了李牧整个计划,让他不得不匆促应变。”
    秦王一下从宝座上站起来,走了几步,这才道:“缭子先生这话可以是说到寡人心里去了,周先生这一招从好里说高明,从坏里说是够阴的。大秦数十万大军摆在西线,任谁也不会想到周先生会突然出现在郸城下,这种战法可是以前所没有过的,也没有人实施过。
    “兵书上的奇兵不外是奇正相生配合正面的奇兵,顶多就是埋伏起来,等到正面交战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从背后杀出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脱离主力,在敌国境内纵横千里,攻占敌国都城的事情就没有过。古之大兵家,太公、孙武、吴起、田穰、孙都没有做过。这种战法风险很大,可一旦成功,收获也大,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来,你们都建言献策,我们今后如何使用这种战法。”
    一道灵光从周冲脑海闪过,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政令闪现在头脑里,周冲很是兴奋地在心里叫道:“骑兵地新时代到来了!”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二章 再商大计(三)
    更新时间:2008…3…17 15:05:24 本章字数:2401

    说起这次骑兵所起的作用,那一定当得起“漂亮”二字的赞誉,蒙恬和王贲两人只率一万骑兵就阻挡住了司马尚的突围,周冲仅*五千骑兵长途奔袭,成功地攻占,活着赵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大兵家如尉缭,名将如王翦、蒙武也是大感惊讶,秦王一提议,众人无不是热烈响应。
    内史腾的性格比较急,第一个发言,道:“王上,没说的,这骑兵真的是太神奇了。骑兵的运用,在大秦国是有成功的先例,长平大战时白起将军就曾用骑兵扎口子,可那也是有有营寨、有补给的情况下完成的。周先生率领的这支骑兵敢于脱离主力,不需要补给,纵横赵国境内千余里,直下,真的是一个奇迹。王上,臣以为,我大秦应该大力发展骑兵,要是有十万,二十万精锐骑兵,那该多好啊。”想说眼睛越亮。
    王翦可比内史腾务实得多,道:“王上,内史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是臣以为要骑兵就要有马,没有马哪来的骑兵,我大秦虽想拥有大量的骑兵,可这马匹限制骑兵的大发展。”
    蒙武叹息道:“以前,我们把骑兵主要是用在突击上,在敌人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方,以想不到的方式发起进攻,达到战术目的。就是没有如这次攻打战略目标的先例。此战骑兵地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大秦将来治军指明了一个方向,骑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该下大力气发展骑兵。”
    个人认为西汉是中国历史上骑兵的黄金时期,汉武大帝为了击破匈奴组建了大量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纵深穿插、迂回、包抄,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击败匈奴。
    骑兵在后世的作用非常巨大。但在战国时期其作用还不太明显,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了这次大规模运用骑兵作战的范例,王翦蒙武这些名将眼前豁然一亮,把骑兵上升到方向性的兵种,其眼光真地是很独到,周冲在心里很是钦佩。
    王贲也忍不住了。道:“王上,臣有幸与骑兵一起行动,臣以为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我们这次的行动很好地发挥了这种优势。臣想,要是大秦拥有十万精锐骑兵,那么在将来的战争中将占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可以根据战机打击敌人的某些要害。”
    蒙恬点头赞同道:“王将所言有理,蒙恬也是这样认为。四条腿地马是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而且耐力悠远长,便于长途机动作战。是该大力发展。”
    秦王给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很是兴奋,道:“这一仗。要是大秦拥有数万这样的精锐骑兵,那么这仗就好打多了。只是。寡人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马?”
    这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一下子难倒了众人,原本的高兴一下子不见了。
    周冲笑道:“王上不必烦恼,周冲有一策,可使大秦拥有用不完的马匹。”
    众人很是懊恼,一听这话,无不是惊喜地看着周冲,好象周冲是救星似的。秦王不免几许兴奋。道:“周先生,快讲。”
    周冲说出早就构思成熟的方案。道:“王上,周冲以为可以在大秦推行马政。”
    “马政?”秦王双手一拍,道:“主意不错,具体如何实施,还请周先生说得具体点。”
    周冲接着道:“王上,周冲以为马匹的来源莫过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官马,一部分是私马。官马当然是由官府出钱,在水草丰茂之地设立马场,派人专管,把那些种性优良的母马和种马放养其间,不出数年,就可以育出为数不少地良马。”
    秦王点头道:“设置马场,我大秦已经在做了。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骑兵的作用是如此重要,这马场就有点让寡人寒心了。寡人马上给韩非下旨,要他再增设一些大型马场。周先生,私马又如何?”
    周冲回答道:“王上,要大秦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马匹,光凭官府难以做到,这就要鼓励民间养马。养马的农户可以获得减免税赋或者徭役或者官府给钱地奖励,如此一来,不出十年,民间将是马匹充盈,王上要组建多少骑兵就有多少马匹。”
    秦王击掌赞道:“真是好主意,马上实行。对了,农户有了马匹,还可以减轻很多负担,不用再肩挑人扛,用马匹驮运不是更好吗?只是,这马匹的种性要齐一,不能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寡人着人选出优良马种送到民间,周先生,你以为这主意可好?”
    他这是锦上添花,非常好的一个想法,周冲不得不服他的灵活心思,道:“王上圣明,正该如此,周冲除了钦佩,别无他言。”
    秦王指着周冲,道:“周先生,少说好听的,要不是你呀,寡人还想不到这一点。将来,大秦骑兵驰骋天下,周先生之力也!”
    周冲这提议并不是他的创议,而是西汉著名的马政翻版。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武大帝组建了规模巨大地骑兵军团,这些骑兵军团取得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战果,比如说卫青以一万骑兵攻入匈奴圣地龙城,卫青用三万精锐骑兵实施大迂回、奔袭一千多里攻占河套平原,霍去病用三万骑兵就打通了河西走廊、击溃了匈奴二十四万军队。
    最让人神往地就是“漠北决战”,汉武大帝一举投入了十万精锐骑兵,十四万匹官马,加上私马,总计出动了三十多万匹战马,最终重创了匈奴,匈奴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假设没有西汉著名的马政,汉武大帝怎能组建得起这么多的骑兵军团,那么“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样的史诗壮歌就不可能出现。
    周冲熟知史实,对这些自然是熟知极矣,抓住机会给秦王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为后来大规模组建骑兵,革新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
    “缭子先生,还有吗?”秦王问道。
    尉缭回答道:“第六嘛,缭子以为是使用了新式武器,投石机、周公弩在这一仗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秦王笑道:“知寡人者,缭子先生也,寡人也是这样认为。总结经验教训是寡人把你们请来的一个目的。打了胜仗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六国才灭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