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

第6部分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第6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着大战的结束,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到战后的世界上来。
  此时的杜鲁门不停地注视着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猖撅一时的法西斯主义和势力没落了,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新的全球性政治格局里,美国从战前有实力而无名分转为战后的既有名分又有实力的霸主地位,它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的庞大国家无论在欧洲或者是在亚洲都形成了两大国际势力的对峙局面。
  在中国这块最关键而又最敏感的土地上,内战正迫在眉睫。复杂的是,经过二次大战,中国国内的民主力量增长,社会主义力量得到壮大和发展,中国内战的结局不仅有一个政治领导权转移的问题,而且有一个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交替的问题,因而也是这一地区今后国际政治力量的较量和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美国而言是关系到其战后在亚洲确立霸主地位的大问题,杜鲁门当然不会掉以轻心。然而,如果由美国明目张胆地卷入中国内战,帮助蒋介石消灭共产党、消灭毛泽东,这是冒天下之大不违的事。同时二战刚结束,立即武力干涉别国,也与美国的国际形象所不合。因此,如果直接出兵中国,美国会在国内外遇到太多的麻烦,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眼睁睁看着这位昔日的盟友由于专制而被共产党和人民一步步推倒垮台,那也是杜鲁门所不愿看到的。此时的杜鲁门一直在搜索枯肠,思考着如何在中国实现一个“伟大的美国梦想”。
  杜鲁门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其历史知识并不缺乏。他记住了先贤们的“中国梦”。自美西战争开始,美国十字军就扛着代表了“最广泛的自由、最纯洁的基督教和最先进的文明”的星条旗,踏上了向西扩张的征途;正当美国兴冲冲地准备跳上中国大陆大干一场时,却迎头碰上了列强在中国掀起的割地狂潮。在这场弱肉强食的混战中,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以便在无力参与瓜分的条件下,从列强向中国的勒索中分得一杯羹)然而,自日俄战争结束后,美国被沙俄和日本携手排挤出中国东北大门之外。到了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更是把美国苦心经营的华盛顿体系搅得七零八落。此后,美国的绥靖幻想,又使美国在亚太地区形成不死不活的局面达10年之久。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才庄严地对这个弹丸小国宣战了,并大幅度地调整了远东政策,决心最终打败日本,取得对远东的支配权,以保证美国在这里的繁荣发展的前景。
  杜鲁门一直牢记着他的前任罗斯福的对华策略。罗斯福在致力于粉碎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同时,一方面时刻警惕苏联势力在战后“从亚洲东北部向外扩张”,另一方面,又对犹如蓄势欲发的火山一样的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忧心忡忡。
  这是当时美国处理亚洲事务中的两大难题。
  1943年罗斯福把先人“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发展为“使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的新对华政策,以便使中国成为支撑美国在远东的主导地位的台柱子,成为抵消苏联力量的有用的平衡力量。这一决策既然定下来了,罗斯福便不遗余力地在国际上把中国塑造成美国想象中的形象。1942年1 月,在莫斯科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不断向苏联外长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承认美国赐给蒋介石的头衔,使中国政府得以在四国宣言中签名。11月下旬,罗斯福、邱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召开三国首脑会议。罗斯福又接待了“四强”大厦的第四块“基石”。自然,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确定了双方在远东的战略关系。
  问题在于,当罗斯福头脑形成“使中国成为强大国家”幻想时,美国正面对着蒋介石统治中的中国既不统一,也不民主,更谈不上强大的问题。就在罗斯福拼命树立蒋介石国际地位时,中国的国内国共两大党的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蒋介石政权由于腐败无能及其专制独裁,也正面临极度困难。然而,由于美蒋战略关系的确立,使美国与蒋介石政权的关系逐渐失去了可供选择的余地。罗斯福认为:蒋介石虽然有缺点,但却不能取代他;而中共方面则控制着许多地区并集合着一批愿意抗日的爱国者。因此,美国的对华政策应是维持蒋介石的领导地位,通过民主的方式推动国共联合,在中国实现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
  自1944年10月,美国政府召回了对蒋介石政府失去信心,同时又对中共延安政权寄予较大希望的美国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中印缅美国空军总司令、中印空运补给司令史迪威上将,而改派美国前陆军部部长赫尔利少将赴华后,情况又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那就是在对待中国共产党问题上。在罗斯福眼中,赫尔利是忠实于他的好老头。1944年9 月,罗任命赫为总统私人代表赴华,不久又任命他为驻华大使,全权代表总统推动上述对华政策。
  可惜的是,赫尔利在执行罗斯福的调整后的对华政策时,可以说并没有完全忠实于罗斯福,他过多地偏向了蒋介石,赫氏一到中国的第二天,就对蒋介石表示,总统给他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民政府的巩固和拥护您做中国的领袖”。随后,一方面推动国共接触,企图找到一个“以中共交出军队”为条件,给其。“合法”地位的途径。另一方面,则坚决反对向国民党以外的军事集团提供美援,赫尔利的赴华,使美国在华的主要工作目标,变得遥遥无期了。
  赫尔利在1944年12月24日致美国国务卿的电报中明确提到自己来华的目的是:(一)防止国民政府崩溃;(二)支持蒋介石任共和国总统和军队统帅;(三)协调委员长与美军指挥官的关系;(四)促进中国战争物资的生产和防止经济崩溃;(五)为打败日本统一所有中国军队。
  赫尔利的赴华说明美国的对华政策的重点已放在支持蒋介石来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上了。此种人事更迭,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由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积极加强中国抗战力量而转变为扶蒋反共政策,或者用一些美国人自己的话说扶蒋抑共政策。
  赫尔利于1945年4 月2 日还发表声明明确宣称:“美国只同蒋介石合作,不同中共合作。”随着中国抗战胜利的到来,美国所持的这一对华政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进一步加剧。
  日本的如此迅速投降,美国人也根本没有料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战后中国局势,对杜鲁门是一个措手不及。而赫尔利则采取“授蒋内战”的政策,认为大力加强国民党,支持蒋介石,才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和避免内战。中共会因为蒋介石力量的增强而避免与国民党打仗。显然,赫尔利的举动与美国对华的主要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
  1945年10月2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宣称: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合作解决其种种问题,鼓励并协助其发展为统一、强大、合作与民主之国家。
  11月19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表题为《中国:什么是和平的代价??社论,内称:“美国应全力支持国民政府,协助中国完成统一独立,”第二天,美国纽约《太阳报》刊载了赫尔利对《生活》杂志社论的评论文章,在这一评论中赫尔利再次重申了全力支持国民政府的立场。
  美国政府的此种扶蒋抑共政策的危害性,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
  在对蒋介石政权援助方面,美国政府并没有因为抗日战争的结束而停滞。翻开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日程表,对于美国援蒋反共的既定政策就一目了然了。
  在军援方面:8 月28日美国政府送给国民党政府租借舰艇8 艘,是日,中国接舰军官在美国迈阿密正式接收赠舰8 艘,计有护航驱逐视2 艘、驱潜舰2 艘、布雷扫雷舰4 艘,分别命名为:“太康”、“太平”、“永兴”、“永泰”、“永胜”、“永顺”、“永定”、“永宁。
  9 月5 日杜鲁门根据美国军方的建议,批准继续向国民政府提供6 个月的租借物资。其中包括:利用美海空军为国民党政府运兵、继续运送已经贮存在印度和缅甸的准备供应中国的物资,以及将中国西部贮存的美军物资转交国民党政府。
  9 月22日美海军部宣布赠中国驱逐舰20艘。
  11月5 日周至柔在南京对记者称:美驻华空军所有器材,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将全部移交中国使用。中国战区美空军飞机(含飞驼峰空运总队),总数在300 架左右。
  11月10日美军移赠国民党军飞机200 余架,并协助国民党军建立空军。
  12月2 日美国国外清理委员会在沪设办事处,处理在华剩余物资;印缅战区剩余军用飞机700 架开始移交中国。
  1946年2 月5 日美国众议院海军委员会一致通过授权总统以美国过剩之海军战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及驱逐舰271 艘移交中国政府之议案,该议案并授权总统派遣海军顾问团援华,并将运用并保养上述舰艇以及训练舰只上人员所需之物资同时移交中国(其中包括弹药、零件、修理厂中机器及保养并运用此项舰只所必需之一切物件在内)。
  同年5 月27日,美海军部就决定将200 余艘舰艇移交中国,英国亦拟赠中国各式舰艇并在上海成立舰队指挥部,陈诚任指挥官。
  在经济上,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也没有停止。
  8 月30日,当租借法案停止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商订3 年计划,获贷款20亿美元。时隔一个来月的10月18日,第一批海运来华的美国黄金已抵达上海。
  1946年1 月8 日宋子文与美军总部签订购买美剩余物资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将以美金2500万元及国币61。6亿元购买美国在华剩余物资及全部美国留于中国西部之器具。
  1 月16日,美进出口银行宣布:美国向中国发放贷款3500万美元,以购买美棉。此贷款将于货物抵达两年后偿还。该款可购美棉27。5万——30万包,足敷60万枚纱锭一年之用。
  2 月1 日,国民党政府为购置留印美军剩余物资,成立上海接转处,将布匹、机械、卡车等3 万吨货物经海路运沪。16日,美军海外剩余资产清理委员会委员马克贝宣称:中国政府购买堆积在加尔各答全部美军剩余物资,计值2500万美元,此项物资计有载重3 吨之卡车5700辆,此外尚有纺织品约值500 万美元。
  2 月6 日,美国技术团炼油、制糖、化肥专家爱格洛夫、罗比、胜雷、司马尔等7 人应资源委员会聘请飞抵台湾,就任技术顾问。
  3 月14日,中美在华盛顿签订《美棉贷款合同》,美方提供3300万美元贷款。
  3 月19日,美进出口银行与中国签订5 种借款合同,共计借款3379。375万美元,作为购买船只铁路及煤矿之修理材料设备及辅助动力厂之用。同日,美国国外物资清理委员会宣布,将价值1 亿美元之陆海军剩余船只、药品、食物售予总署,以供“救济”中国之用。出售物品中,有价值4000万美元之船只及港口设备。此外尚有干粮4。5 万吨及大量医药品。
  4 月4 日驱美大使魏道明致电外交部,报告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关于美国对华贷款之声明,略谓:美国“进出口银行董事会决定,准备1947年6 月30日以前,贷给中国政府机关及私人企业信用贷款总数5 亿美元”。
  1946年6 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关于执行租借法案的二十二次报告)中披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日本投降后,美国对各国都已停止租借,但仍继续援助中国军队,为空运华军赴中国各处,美国已用去了3 亿美元,并由美军供应品中供给华军价值6800万美元的车辆及价值5000万美元的军火。抗战胜利后给中国的援助(给国民党政府)等于胜利前向中国租借物资总量的两倍。自1945年12月31日迄今,美国向中国(指国民党政府)租借物资价值13。36 亿美元。
  在帮助蒋介石抢占抗战胜利果实过程中,美国打着帮助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是不遗余力的。这是其战后在华乃至整个亚洲的战略使然。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一幕幕历史情景:1945年9 月2 日美军开始空运国民党军汤恩伯部至南京。上海,每日各100 架次飞机分别运输3000人进入南京和上海。
  9 月5 日,新6 军廖耀湘部自芷江由美空军运抵南京。
  为了支持蒋介石的所谓“统一”,加紧调运蒋介石部队,1945年9 月19日,美国第7 舰队第一支舰队60艘军舰由海军上将金凯德率领驶入上海港。
  9 月30日,美海军陆战队第1 师1。8 万人,在天津塘沽。大沽登陆。其先头一部。1200人于同日6 时进入天津,另有一部在秦皇岛登陆。
  10月4 日,美第7 舰队进入烟台解放区,并派代表上岸要求接收烟台,遭到中共抗日军队理所当然地拒绝。
  10月11日,美海军陆战队第6 师在青岛登陆。
  10月14日,国民党第8 军由美舰自九龙运抵青岛。
  10月25日,杜幸明以内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身份在上海与美第7 舰队指挥官金凯德达成协议,由美第7 舰队负责运送国民党军队到营口和葫芦岛。
  10月27日,美海军陆战队开始在华北各铁路沿线布防,并在货车上担任护卫。
  10月31日,美军与国民党军各一部,由秦皇岛犯北戴河,八路军被迫撤出北戴河。
  11月1 日,美舰到达营口、葫芦岛,发现港口已被中共军队占领,决定折回秦皇岛。
  同日,美舰将国民党军第13军全部运抵秦皇岛。在8 月至9 月间,美空军已运送国民党军14万余人至华北地区。至10月上旬,美海军开始大量运送国民党军到内战前线。关于这一点,美国驻华总司令毫不隐讳。
  11月8 日,魏德迈在上海对记者说:已决定派5。3 万名海军陆战队代替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执行任务。
  11月11日,美舰31艘载运国民党军4 个师在秦皇岛登陆。
  11月12日,美陆军部长柏德逊在华盛顿发表言论称:在华美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