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

第12部分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12部分

小说: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乾隆修《四库》,经过审定删削之后的历代兵书只剩下二十部,一百五十三卷,审查之严,删削之重,为世所罕见。(3)编制兵书目录。西汉杨仆、任宏首先把整理成果编成兵书目录。自东汉班固修《汉书·艺文志》以来,历代史家也把编制兵书目录作为整理兵书的一种方式,在他们的史志书目中大都包含有兵书目录,如《隋书·经籍志·兵书类》、《旧唐书·经籍志·兵书类》、《宋史·艺文志·兵书类》、《明史·艺文志·兵书类》等等。(4)编辑校正。如宋曾公亮、丁度等采集古代兵法编入《武经总要》,郭固编校兵书,郭逢源等集校并分类解释《李靖兵法》,朱服、何去非等校定《武经七书》等。
  (5)颁定兵书为〃武经〃,雕版刊行。如宋神宗将《孙子》等七部兵书颁行天下,定为〃武经〃,并雕版印行。
  历代整理兵书的特点。兵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兵书,因此,历代王朝都使用专家整理兵书。如西汉三次整理兵书,第一次用的两个人,一个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家张良,一个是叱咤战场的战术家韩信。他们都是著名的军事家。第二次用的是军政官杨仆。他以能征善战受到汉武帝的赏识,拜为楼船将军,封将梁侯,精通军事。第三次用的是任宏。任宏为当时的步兵校尉,不仅有实际军事经验,而且熟悉兵书,早在命他整理兵书之前,他就开始了对兵书的校理。再如宋代校《七书》用何去非。何去非是右班殿值武学博士,博览群书,精通兵法,始以对策论兵得官,后又撰兵书《何博士备论》二十八篇。所以他在校正《七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兵书和其他图书有所不同,有些兵书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机密性,因此,兵书往往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整理,而整理的成果也往往不予公开,如宋代郭固编校兵书就是秘密进行的,其成果也没有流传。再如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兵书的成果,密藏宫中,〃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中国历代王朝虽然都比较重视对兵书的整理,也确实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按照封建阶级的政治标准和政治需要,往往一边整理,一边禁毁;在整理方式上也仅限于搜集、编目、校正、刊印颁行等,因此,还谈不上是科学整理。

  第二节兵书的厄运

  中国兵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既受过〃恩宠〃,有过〃盛世〃;也受过贬斥,遭受过种种劫难。
  封建统治阶级对兵书是重视的,因为它能帮助他们夺取天下,开疆拓土,靖边〃戡乱〃。正因为兵书对指导战争有重要作用,所以统治者对兵书又是非常惧怕的,担心人民群众掌握了它会起来造反,推翻他们的统治。因此,统治者又想千方百计地把兵书垄断起来,对兵书实行禁毁。与此同时,还对兵书横加贬斥和诬蔑。贬斥兵书的最典型代表要属宋代封建文人陈师道。他在《拟御试武举策》中说:〃夫兵,非圣人之学。〃〃孙吴之书,盗术也,不足陈于王者之前。〃〃臣愿陛下循大禹之事,服下惠之言,而却兵家之图书。〃(《后山居士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这种陈腐的论调,实际是对兵书的惧怕。〃却兵家之图书〃是假,禁止在民众间流传是真。兵书的命运既和统治者的好恶有关,也和历史上的水、火、兵燹相联系。概括起来兵书在历史上有五厄。
  一厄于焚。图书遭受的第一次大劫难,就是秦始皇焚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一些儒生以《诗》、《书》、百家语为论据,主张复辟殷周分封制。秦始皇为反对儒生复辟活动,采纳李斯建议,令收天下图书,除了博士收藏的图书,以及《秦记》、医药等方面的图书外,全部烧掉。秦始皇为防止民众起来造反,把民间的兵器全部收缴,这还不放心,又用炉熔化掉,铸成金属人。由此看来,兵书不会不在焚毁之列。焚书起于秦始皇,但不独秦始皇。南北朝时期,西魏大将于谨、杨忠进攻梁朝江陵。梁元帝见城将要陷落,命令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他一边烧书,还一边振振有词地说:〃读书万卷,尚有今日,是以焚之。〃实际上他是怕图书落入西魏之手。梁元帝这次焚书,是对南朝图书的一次根本性大破坏。南北朝时期几乎没有流传下来什么兵书,与这次焚书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二厄于禁。所谓禁就是禁毁。禁有暗禁,有明禁,有〃寓禁于征〃。汉初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应该说既是第一次整理兵书,也是第一次禁毁兵书。因为他们第一次按照封建阶级的政治标准,对兵书进行了极其严格地审查,将一百八十二家中的一百四十七家全部剔除,只保留了三十五家,可见他们的条件之苛刻。使兵书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就是他们保留的这三十五家,也只藏在宫中,没有公诸于世。后被皇族吕氏盗用。这种深藏不露的作法,也可以说是暗禁的开始。明禁兵书见于记载的一是建安初,〃科禁内学及兵书〃(《三国志·常林传》注),但语焉不详。二是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武臣夺取他的皇位,对将帅、军队、兵书等采取了严加控制的措施。因此,兵书被列为禁书,不许校勘,不许刊行。到仁宗朝时,才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秘而不与大臣〃。这次校书成果和以后王震、郭逢源等人校的《李卫公兵法》都因禁书政策没能流传下来。〃寓禁于征〃的典型代表是清乾隆。乾隆执政时,正逢康、乾盛世。但是,乾隆认为,要想长治久安,还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一次大清洗,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化典籍全部消灭掉。然而,他的这个文化专制政策是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幌子下进行的。公元1772年下诏,为〃彰千古同文之盛〃,令各直省都抚购访遗书,把所有民间藏书,汇送京师。次年又下诏催督。
  1774年,当万余种图书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时,乾隆撕去伪装,下达禁书令,告谕满汉官员,见到诋毁本朝的图书,应〃共知切齿〃,对搜集到的图书,要〃细加核查〃,对有违碍字句的图书要坚决查办,〃尽行销毁〃。他们查禁的标准是有无影响清朝统治的言论。清朝是灭亡明朝建立的政权,明朝人或明朝遗民著的兵书中,充满着反清思想或对清的不敬之语,因此,明代兵书成为禁毁的重点,如茅元仪的《武备志》、曹飞的《筹兵药言》、邹复的《历朝将传》、龚居中的《秘书兵衡》、吴若礼的《兵镜》、江杏的《戎政先知》、孙汝澄的《戎事类占》、周钟的《古今将略》等都在禁毁之列。另一种禁毁办法是篡改、抽毁,如已被收入《四库全书》的《武经总要》中的〃北虏〃、〃匈奴〃等都被篡改。据有人统计,乾隆修《四库全书》,禁毁的书几乎与收入《四库全书》的数量相等,而兵书禁毁的比例更大。仅以明代兵书为例,据《中国兵书知见录》统计,明代兵书有一千零二十三部,一万零七百一十六卷,而《四库全书》只收五种,五十五卷,仅占明代兵书的千分之五。这是历史上对兵书的最大一次浩劫。
  三厄于兵。中国古代战乱频繁,是使兵书毁坏散佚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东汉经过光武、明、章等几代皇帝的努力,使政府有了丰富的藏书,最盛时,书增三倍,可以装六千余辆车。汉末,天下大乱。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行前纵兵大肆烧掠,典策剖散,乱兵把用绢帛抄写的图书拆开,做成车顶盖、帷幔和口袋。运抵长安的图书只有七十余载。公元195年,董卓部属在长安城中混战,符策典籍,〃扫地皆尽〃。东汉政府藏书毁灭殆尽。东汉没有流传下来一部兵书,而且见诸书目著录的也仅有九种,恐怕与这次空前劫难不无关系。
  四厄于火。火为藏书的大敌。历史上许多图书葬送于大火之中。唐太宗时,以千金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史到江南寻访图书。唐文宗时,搜访遗书,并令书手抄写。到公元836年,聚书又达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但四年后,一场大火,〃内库烧为锦秀灰〃。
  五厄于水。水火无情,有些图书被洪水所吞没。如唐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攻占洛阳,获图书八万卷,派司农少卿宋遵贵用船押运去长安。满载图书的船只沿黄河西上,行经底柱,被洪水冲没。其中兵书也荡然无存。
  兵书遭受的种种厄运,严重影响了兵书的流传。但是先进思想的传播是不可能被禁止的。我国许多优秀兵书如《孙子》等,历经多次劫难,仍然流传到了今天。

  第三节兵书在国外的传播

  中国兵书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它很早就流传到国外,而且广泛传播,经久不衰,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各种版本。
  中国兵书早期在国外的流传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亚洲,一个是欧洲。
  亚洲方向,首先是日本。兵书流传日本的时间最早。奈良时代(中国唐代)就传到了日本,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第一个将兵书带到日本的是留唐学生吉备真备。据《续日本纪》记载,吉备真备于公元717年3月随日本第八次遣唐使来中国留学。他年方20岁左右,出自军人家庭,自幼养成了热爱军事的习惯。因此,他出众的才华,集中表现在对军事等方面的研究上。他没有进太学,而是拜赵玄默为师,单独受业十七年。赵玄默知识很渊博,曾奉诏校文籍谬阙,吉备真备在他的教授下,不仅精通六艺,而且熟谙兵法,尤其对《孙子》、《吴子》钻研最深。他把从唐朝所得的全部钱款,都用来购置各种书籍,〃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5341页)公元734年,吉备真备带着在唐留学期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回国。他把从唐朝所学、所购和受赠的大量图籍和物品奉献给了本国朝廷。从《续日本纪》上的物品清单中可以看出,他带的物品中有许多兵器,如弦缠漆角弓,马上饮水漆角弓、露面漆四节角弓、射甲箭、平射箭等。他带回的图籍详细目录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不知具体带回去了哪几部兵书。但是,吉备真备回国后,任太宰少贰和太宰大贰期间,向工役人员讲授《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和诸葛亮八阵,却有明文记载。所以,我们说,把中国兵书传到国外的第一个人是吉备真备。
  继吉备真备以后,许多留唐学生归国时都带有大量中国图籍。到唐朝末年,我国当时存世的大多数兵书几乎都传到了日本。据史书记载,公元875年,日本皇家藏书处冷泉院失火,皇家藏书几乎全部化为灰烬。为补救这一巨大损失,日本宽平年间(公元889--897年),日皇敕命藤原佐世搜集图书,撰成《日本国见在书目》,其中著录中国兵书就有五十九部,比《唐书·经籍志》著录的兵书还多十四部,可见当时中国兵书在日本流传已经非常广泛。
  中国兵书在日本流传,开始靠汉文本。因为早期的日本文人大都能阅读汉籍。起初传抄传读从中国带去的兵书,但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又以带回去的兵书为底本进行翻刻。从数千言的《孙子兵法》到二百万言的兵学巨著《武备志》,日本都有翻刻本。日本主要汉籍目录上,几乎都著录有翻刻的中国兵书,例如《国书总目录》、《图书寮汉籍善本书目》、《小田切文库目录》、《佚存书目》、《目录大成》、《东京琳琅阁古书目录》、《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东洋文库汉籍分类目录》等都有许多关于日本翻刻的中国兵书的著录。日本翻刻的兵书流传很广,有的甚至又反销到我国,如日本松山堂刊《(校订)七书》、日本宽文4年(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须原屋茂兵卫等据明本覆刻的《武备志》、日本文久3年(1863年)刊《施氏七书讲义》、《赵注孙子》等在我国有广泛流传。日本对有的兵书并一再翻刻再版,有的一部兵书接连翻印几次到十几次,如《校正孙子十家注》有宽永6年官版重刊本、嘉永6年活字重印本、大正元年富山房《汉文大系》排印本、官版《昌平丛书》本、昭和4年东京文术堂影印本、昭和18年五版影印本等6种版本,《武经七书》则有日本庆长2年伏见古活字本、日本江户覆刊古活字本、日本万治2年刊本、日本江户刊本、日本元和刊活字本、日本元禄2年刊本、日本文久3年官板刊本、日本明治重印本、日本元和6年写本、日本宽永20年刊本、日本宽文8年刊本、日本延宝刊本等12种版本。
  随着中国兵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日人也开始研究中国兵书。起初主要局限于作些训点、注释之类的工作,后来逐渐发展到从哲学、政治、外交、建军、作战,以及思想史等各个方面探讨中国兵书的底蕴。现在所能见到的较早研究中国兵书的著作有曾元佶于公元1600年著《校定训点武经七书》,以宋施子美《七书讲义》本校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本,删去《讲义》、《直解》,只留《孙子》本文,并加日文假名训点。林道春于公元1615年著《孙吴摘语》,摘录《孙子》、《吴子》原文,低一格以日文解说;于公元1626年著《孙子谚解》、《吴子谚解》,以宋施子美《七书讲义》为依据,录《孙子》、《吴子》汉文原文,用日语解说。山鹿高祐于公元1657年著《武经七书谚义》,分段录汉文原文,用日语解义,以日文假名断句,并录汉文诸家之说。日人研究中国兵书的著作有汉文和日文两种。一些精通汉语的学者往往直接用汉语著述,如三上致之的《孙子集说》、关重秀的《七书正义》、阿田孝成的《孙子解》、梯隆恭的《孙子提要》等。这些学者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大都理解原意较深,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如关重秀《孙子正义》,顺文解说,双行夹注,多出己意,很少抄袭他说。当然,用日文著述的也有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