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俄三国商人。
中国陆军从葱岭、南藏、缅甸三个方向攻入印度境内,在初期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东路军团渐渐逼近加尔各答,这个英国在印度最重要的城市。
新加坡则在安曼达海战爆发的第二日被中国军队占领,随即新加坡宣布独立,成立新加坡自治行政区并选举产生了议院和政府总理,按照独立日通过的宪法,新加坡为君主立宪政体,中华帝国皇帝为新加坡元首,新加坡人独立选举产生议会和政府成员。
就这样,战事开始的两个月,以中国、德国、奥匈帝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一路凯歌,势不可挡,然而渐渐的,坏消息一条条传来,局面开始逆转。
坏消息都是来自海上,中国三大舰队中最庞大的中国海舰队与英国太平洋舰队较量中屡屡受挫,6月中旬,中国舰队在檀香山的补给站被英国舰队摧毁,夏威夷王国投降,中国在檀香山经营二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在欧洲,英法舰队完全控制了海疆,英国本土舰队封锁了北海,令德国海军成为了摆设,法国舰队则巡弋在地中海,同盟国中西班牙的多个沿海城市被炮击或占领,本来宣布中立的葡萄牙,随时可能倒向协约国。
英国地中海舰队则穿过茫茫大洋与印度舰队汇合,中国南洋舰队的处境越发艰难。
在非洲海峡,中国舰队同英国大西洋舰队的较量也不容乐观。
显然,就算中国人技术上略微领先,但有着数百年底蕴的英国海军还是比这个新兴强国更胜一筹,7月份以来的战事都在向全世界传达着这个信息。
英国白金汉宫,华丽堂皇。
“干杯!”
几个月来,维多利亚女王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她象牙色的脸庞隐藏在高高竖起的蕾丝领中,螺旋纹的斗篷镶满了珠宝和金丝,已经64岁的女王还是优雅的能令人很快忘记她的年纪。
站在宝座下,与女王轻轻碰杯的是英国首相格莱斯顿,这位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首相之一,与保守党领袖本杰明。迪斯雷利上演的一幕幕政治大戏也令日不落帝国充满活力和生机。
此时格莱斯顿首相也是面露笑容,“陛下,威特勋爵已经抵达了罗马,我相信他能说服意大利人与我们一起对抗邪恶的德奥联盟。”
前几日从东方传来了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第一个好消息就是奥斯曼帝国对保加利亚宣战,这代表土耳其人正式倒向了协约国,显然土耳其人希望从协约国的胜利中重新恢复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而接下来伊朗对奥斯曼宣战则彻底将土耳其人和中国人间仅有的一点温情也击打的粉碎。
女王和他的臣子们讨论过,都认为伊朗对奥斯曼宣战事先未得到中国人同意,伊朗国王纳赛丁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伊朗一直与奥斯曼土耳其不和,只是迫于实力不济不敢启衅,现今对土耳其人宣战,则是趁着乱局,令中国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并站到他一边。
好消息来自缅甸,在两大集团交战中一直没表态的缅甸终于宣布中立,退出东南国家集团,并且不再允许东南联军通过他的国境。
显然随着英国地中海舰队与印度舰队对中国南洋舰队形成压倒性优势,缅甸认为只有脱离东南联盟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
而这样一来,中国陆军在印度的行动便失去了缅甸补给线,这几乎是致命的,甚至可以令中国人不战自溃。
如果意大利人再倒向协约国,甚至已经可以预见胜利的曙光。
也难怪女王和首相几个月来,都是第一次露出笑容。
维多利亚女王轻轻摇动酒杯,琥珀色的液体在华丽的吊灯下泛出璀璨光泽。
她看向了东方,琢磨着东方那个年青的君主,这个小伙子,是她执政以来遇到的最危险的人,哦,或许不该称为小伙子,好像,也快五十岁了,只是印象中,他和他的帝国有用不完的充沛精力,总是那么生机勃勃,同时,也危险的就好像毒蛇。
他是永远对权力不满足吗?征服了东方,又想征服世界?有时候,真想和他面对面聊聊天,想来,对力量的追逐和占有,令他有着无穷的魅力。
帝国大厦顶层异常宽阔的2号房,这里是叶昭的战时指挥部,哒哒的电报声和电话铃声不时响起,进进出出的年青军官、女话务员尽显帝国这二十年来的变化。
在悬挂的一幅幅地图旁踱着步,叶昭思索着什么。
委实,同大英帝国较量令帝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海外贸易停滞,各路坏消息频频传来。
三大舰队中最庞大的中国海舰队,本来在帝国初期作战蓝图中,可以用压倒性优势击溃英国太平洋舰队,占领澳大利亚,令帝国东部海疆一片坦途,如此便可以腾出手来同西线英国海军作战,谁知道,英国海军比想象中更难以对付,其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温斯特上将更是老狐狸般狡猾,数次海战中都令中国海舰队吃了亏,现今攻陷了夏威夷后,其一支分舰队去了美国西海岸休整。
美国人虽然自英国统治下独立,但其早期国民均为英国移民,两国同宗同源,实则极为亲近,二十年前英法俄克里米亚战争中,那时澳大利亚刚刚开发,尚不成气候,英国舰队对俄作战,便用了美国人西海岸的港口补给。
今日同样如是,多多少少,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同情和支持英国。
三大舰队,都面临着自己的难题,而且,困境短时间内还会持续下去。
要尽快帮助海军摆脱困境,就要寄希望于陆军。
叶昭又看向了地图,现今陆军战区分为三大战场,俄国战场、印度战场和南非战场。
实际上,帝国对英国宣战后,英国人已经开始从南非撤军,帝国与布尔人联军已经进入英国开普海外省,乐观估计,一个月内,便可以攻克开普敦,但若海军失利,失去了补给线,这些战果便会荡然无存,因为失去补给线后,这些年在马普托囤积的战略物资早晚会消耗殆尽,以马普托海外省的资源,是不足支撑联军长年累月之补给的,更莫说武器弹药了。
俄国战线最不用费心,但却也最费心,因为俄国战场最为惨烈,帝国集结了10个集团军超过五十万兵力,加之东俄主力军团,共约六十万人与西俄鏖战,虽节节胜利,但却也步步艰难,毕竟这不是当年西伯利亚战场,而是进入了俄国腹地,面对的是极为敌视中国人的俄国民众。
印度战场,帝国三路进攻,其中主力军团为四个集团军,辅以藏人武装、廓尔喀、越南、柬埔寨武装等共有二十万军事力量进入印度,到目前为止,还未遇到真正的抵抗,不过帝国军队忙于安抚印度诸族,寻找对抗英国的同盟,所以行军速度不是很快,而现今看,这步棋算走对了,若不能拉拢一些印度当地人为己所用,失去补给线后,帝国军队便会陷入孤军深入的险境。
琢磨着,叶昭缓声道:“关键点,还是在印度啊,这是英人的死穴,点到了,就好像仙侠传说里讲的,英人的经脉从此不通。”
侧立在叶昭身旁,赵三宝微微颔首,委实,一旦攻克加尔各答及英国在印度经营的各港口城市,他英国人地中海舰队来了又如何?没了这些海港船坞和补给点,英国人便在印度洋无立足之地,如果仅仅依靠锡兰(斯里兰卡)孤岛,其庞大的舰队也不能持久。
赵三宝冷哼道:“缅甸人忘恩负义,皇上,它怕招惹英人亡国,我现今就发电,抓了他的国王。”
叶昭微微摆手,虽然出兵缅甸可用其背信弃义的借口,但毕竟是侵略,何况如此一来就算打开了缅甸通路,可没有当地缅甸人尽心尽力的帮你,而是给你捣乱破坏,终究不是最好的选择。
“我再琢磨琢磨。”叶昭又看向了地图。
“那美国人那边?”赵三宝提起美国人脸色极为阴沉。
叶昭笑笑道:“同根同种,怪不得他们,不是抗议了么?措辞严厉些即可。”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女王的红衣守夜人军团
“同胞们,四十多年前,前清暴政,英国鬼子趁机侵我中华,卖我砒霜,害我国民积弱不堪,四十多年后,我们有了工作,有了食物,有了书读,我们有了自由和尊严!现在,他们又回来了!英国鬼子又回来了!他们要抢走我们的粮食、土地,将我们的自由和尊严践踏在脚下,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打跑他们!”“赶走他们!”
这里是北京街头,在台上演讲的是一名穿着淡青帝国学生服的秀气女学生,台下,是群情激昂的民众。
“同胞们,为了我们的自由和尊严,我们要踊跃参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英国鬼子赶出东方去!保卫我们的帝国!帝国万岁!皇帝万岁!”
“帝国万岁!皇帝万岁!”
台下嘈乱的喊声很快整齐统一,在女学生挥动手臂带领下,激动的口号声声震云霄。
隔得不远处,都穿着便装的朱琪琪和秦婉君看着这一幕,现今宫中裁减用度,众位妃子更都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实她们倒都求之不得。
朱琪琪和秦婉君便都在慈善总会觅的差事,倒是能时常出来走走。
”妹妹,你说咱不会打输了吧?”秦婉君隐隐约约知道,海上有点吃紧。
朱琪琪诧异道:“怎么会?姐夫皇上他怎么会输?”
秦婉君点点头,道:“是啊,不会输的”看着不远处募兵站踊跃的人群,秦婉君心中那丝不安渐渐消散。
自帝国与英国开战以来,帝国预备役部队纷纷编入常备军,而多年来的义务兵制展现了其恐怖的造血机能,到1883年7月底,帝国陆军已经扩充到四百万之数,紧急动员随时可能奔赴战场的预备役更是个天文数字。
邓汉杰便是从预备役刚刚补充进正规军之一员,他去年刚刚服完兵役,脱下军装没多久,便再次应征入伍,被编入帝国皇家陆军第29独立师,29师是帝国印度远征军东路军主力部队,也是前锋部队。
此时29师就挺进在进军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三角洲平原上,距离加尔各答已不到两百公里。
邓汉杰中等师范学院毕业,修习的是南亚语系,毕业后便服兵役,但退伍后却发现凭着自己爱好选择的学科换不来心仪的工作,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教师的梦想进了一家在印度有生意的英国贸易公司。
而现在他却要感谢自己当年鬼使神差选择的学科,因为他熟悉当地语言,才得以补充进29师,经参谋部面试后被调入师部与几名专业的通译组成顾问团队,为师部领导介绍当地习俗,出谋划策。
邓汉杰也得以有幸见到了威名赫赫的29师师长邓天培少将,邓天培将军虽然刚刚三十多岁,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传奇经历,皇家近卫军骁骑团出身,少年时便追随大皇帝征战中亚和俄国,军校毕业后进入皇家陆军,累军功迁升,在东南亚数次小规模军事行动中都有他的传奇故事。
29师,更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劲旅,这些年一支驻扎在东南亚地区,为维护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稳定和彻底驱逐法国人势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能被抽调入29师,邓汉杰受宠若惊,他现在只希望这场战争之后,如果他还没有为国捐躯,能立下战功转为军士官,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再不用退伍去过那没有色彩的生活。
此时,邓汉杰就在一个印度小镇官邸临时师部中,为邓天培将军做翻译官,帮助邓天培将军和当地人沟通,了解本地的情形。
邓天培将军浓眉大眼,生的极为正气,自有凛然之威,站在他身边,邓汉杰实在有些拘束,而且听闻邓天培将军极受大皇帝爱护,大皇帝还时常亲自写信给邓将军,这份圣眷可是谁也比不了的。
“你是我的本家,不要拘束。”邓天培看出了邓汉杰的不安,笑着对他说。
这座房间摆设布局异域色彩浓厚,面前的老者是面孔黑黝黝的孟加拉人,本地部落长老,唤作穆吉布,邓汉杰勉强能同他沟通。
同所有当地乡下人一样,穆吉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他只听说,中国人来之前,那些高傲的英国商人一窝蜂似的逃离了这片土地,甚至听闻几百里外的达卡,这个被英国人统治了两百年的孟加拉人的圣城,那些英国士兵和官员也已经走得一干二净,在中国人来之前,到处都在流传有一只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的东方魔鬼会来吞噬所有孟加拉人,所以那些高傲的英国人才会逃的一干二净。
中国士兵未进入村子前,村里人已经跑的差不多了,大多数都躲入了丛林,尤其是女性和儿童,还是穆吉布亲自帮她们选的藏匿地点,又委托了族里青壮年照看,他却留了下来,准备同来自东方的军队谈判,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怎么才能避免自己的族人遭受苦难。
邓天培问了些关于加尔各答的问题,见这位孟加拉老者语焉不详,都是道听途说的消息,还不如内务机构发下来的内参资料准确详尽,知道现今消息闭塞,这等小村镇的居民自然对外面的世界所知不多,还不济前清时的国人。
按照军中内参资料,邓天培知道加尔各答是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同时也是英国海军最重要的补给和维护港口,加尔各答人口数十万,船坞极多,造船业发达,市区分割为2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一个英国人区和一个印度人区。
由于拥有壮观的宫中建筑,加尔各答白人区被描绘成“宫殿之城”,印度人区则称为“黑镇”,到处都是贫困的棚户区,加尔各答的印度人按职业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比如陶工之区和贝壳制作者之区等等。
不过这些年来,英国和印度文化的融合还在城市中产生了新的巴布阶层——印度最早的中产阶级,其成员通常是专业人士,阅读报纸,亲英,并且属于上等种姓的印度教团体,前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印度的第一个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协会。
加尔各答市政当局成立于1870年,负责加尔各答的市政和基础设施。
交通方面,加尔各答也极为发达,甚至早在1853年起,就修建了从加尔各答到巴基斯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