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18部分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18部分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队亲兵持图接引张飞部循此路而来。
  王道统兵追赶张飞部,见敌军行程往西南方向,布置重兵分成三路堵截张飞骑兵。到达西海岸百里范围,因为人迹已无,只能从蹄印上判断张飞部逃往何方。
  张飞得到陆逊部下接引,顺利寻到水师驻扎之处,与部下登上大舰,这才得以休歇片刻。张飞部近日被王道衔尾紧追,不敢攻打城池,只能沿路劫掠村镇百姓粮食,因此粮草补给早又不继,如今陆逊船上粮草充裕,因此先与部下士兵饱食一顿。
  陆逊陪同张飞吃过午饭,取出地图,对张飞道:“此地地形甚好用兵,我欲要在此大败安军,但是部下兵力太少,需要将军协助。”
  张飞不待陆逊讲完,大声道:“近日被王道追在后面,吃了一肚子鸟气,将军既然有破敌良策,我自然会全力以赴。”
  陆逊指着地图道:“此处海岸周边,有处山脉,将军从陆路进入的山谷,是唯一入口,山谷内宽阔,不宜埋伏,但是其最狭处共有两处,一处离海边较近,宽仅有十余米,将军可以派兵在此处两侧设伏,待安国军队到达时,用大量滚石堵住其山口。两侧山上回声巨大,将军在堵住安国兵马前进道路后,可以打出云长、公谨等将旗号,命令部下大声呐喊,因为回声巨大,王道必然以为中了埋伏,火速往后撤军。其余之事,皆由我办理即可。”
  张飞道:“埋伏之事易办,但是二哥等人的军旗我却没有。”陆逊笑道:“些许小事我早已准备完毕,将军可以和部下好好歇息一夜,我估计最早明日近午之时,安国追兵才能到达此地。”
  王道引领重兵沿张飞去路追赶,已经进入山谷,王道见此处山谷地形,心中也起嘀咕,等到转过山峦,见山谷内广阔,顿时放下心来。
  因为中国水师行踪诡秘,王道料定张飞部来到此处,必有水师接应,但是大军主力悉数在此,也不畏惧,催促兵马前进。
  又往行了一段路程,前军将到达狭窄地带,突然听到前方山石轰轰落下无数滚石,前军兵马伤折几千余众。两侧山上林立起无数中国兵马,齐声呐喊道:“你等已中我军之计,赶快受死。”
  喊声响亮,王道判断设伏兵力至少有五六十万,又见其两侧旗号,判断关羽、周瑜等十余位中国重要将领皆在此处,心思形势不妙,连忙传令大军火速回军。
  此时张飞部使用滚石、投石车、巨驽等利用地势,击杀安国前军,安国前军顿时乱成一团,又闻大军后撤军令,不自禁的自相践踏。
  王道引领大军急匆匆的往后返回,退到这边山谷狭窄处时,正是人多拥挤,只听几声震天巨响,陆逊部埋设在两侧山上的火药爆炸,炸塌了两侧山崖,无数巨石瞬息落下,顿时将安国拥挤在一起的士兵埋葬其中。
  王道见前后路口皆被堵截,连忙寻找军中当地籍士兵,让其引路,弃了马匹辎重,在中国兵马巨大的呐喊中,从山势平坦处逃了出来。张飞、陆逊两军在安国士兵匆匆逃离时,搬开西边入口处滚石,将安国的无数军马辎重,搬运上船。
  王道出得谷后,计点士兵,共损折十余万人,马匹辎重皆失,不由垂头丧气。因为粮草缺少,王道不敢再在此地纠缠,只得引军退到内地城池驻扎。
  张飞战后兴高采烈,拍着陆逊的肩膀,大笑道:“果然妙计,实在让人解气。看着王道灰溜溜步行逃走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
  张飞说完后,又转出一个话题,道:“不过这次我部参战兵力多,前面被王道追在屁股后面,没有机会去攻打城池,这次的战利品,一定要多分给我们一些。”
  陆逊不由大笑,说道:“这些战利品太多,这些军马将军用得完吗?此地又不是北胡,随时随地有草料可以饲养。欲要饲养这些军马,还要将其运到海内几处岛上放养。至于辎重粮草等物,皆随将军取用就是。”
  两人欢欢喜喜耍笑了一会,各自写明军报,用军鸽传给联络点,然后分别传给各军。
  王道此时尝到了粮草不继的苦头,除了中部几个城池,南部和北部城池,被马超、张合两军从西海岸打到东海岸,城中粮草尽数被夺。王道百余万大军的军粮供应,将在不久以后出现问题。
  所幸安国地产丰富,百姓在粮草被抢以后,或上山打猎,或到湖河打鱼,倒不至于饿死。但是百万大军以战事为主,那能与百姓那样打猎捕鱼?最终王道没有别法,在十余日后,决定在安湖旁边扎营,分兵捕鱼,以补充军用。
  而中国军队在劫获安国的大批粮草物资后,再不需要后方转运。安国大军军马被中国获得后,配与轻骑兵军团,每位轻骑兵平均拥有军马两匹以上,轻骑兵的机动灵活性更强,纵横安国国境之内,安国再无抗衡反击之力。
  本书由电子书网提供下载

第二百六十四回 征服安国(五)
更新时间2009…12…10 11:58:06  字数:2224

 王道也并非是无谋之辈,在失去众多战马以后,王道索性任由中国轻骑兵在国内胡为,悄悄布置圈套,以小股兵马为诱饵,准备引诱张合部入伏。
  此时关羽大军从安国东海岸登陆,分路攻占安国各城,对安国主力形成战略包围,欲将其歼灭于安湖之畔。张合部按照关羽军令,正从南往北,在攻占一处小镇后,暂时驻于此地。
  张合部下哨探得知万余安国士兵,在附近山林中捕猎,回报张合。张合闻讯大喜,丝毫没有觉察到安国大军的意图,集合部下往东北方向进发,准备歼灭此路安国兵马。
  王道此时派出细作,密切关注张合部动态,在闻知张合大军行动之后,近八十万精兵迅速行动起来,准备将张合部会歼。
  中国间谍获得安国大军行动的消息,迅速飞报关羽,关羽听闻安国大军如此大的动作,觉察一定有所图谋,根据安国军队方向,发现其目的地离张合部驻地较近,命人火速通知张合,并询问张合近日有何军事行动。
  张合在路上得知关羽军令,命令其小心行事,并且得知安国八十万精兵正往此处移动,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这万余安南士兵是钓饵,命令大军暂时停止行进,与行军参谋、政委等紧急协商应对之策。
  关羽因为安国大军这次大动作,此时正与周瑜商议对策,周瑜道:“王道欲要一举将张合部歼灭,张合部多为西域和高丽籍士兵,跟随我军作战已久,战斗力非常强悍,彼处又有山地地势可以依仗,因此即便身陷重围,也能支撑几日。我等可以让张合按原计划行动,在歼灭敌军小股兵力后,立即据山立寨防御,吸引安国主力精兵。我军可以集合优势兵力,对驻守安湖兵营的敌军予以围歼。待安湖大胜以后,再去支援张合。这次确实为难得良机,但是张合部有全军覆灭之危。”
  关羽道:“张合性格坚毅,部下悍不畏死,必然不会畏惧,军中行军参谋配置到位,都是军校毕业学员,担任诱敌任务,足以胜任。我决意让张合引兵诱敌,其余兵马集歼安湖兵营敌军之后,然后集歼王道部主力。”
  关羽又与周瑜商议细节,待诸事基本停当之后,飞鸽传书,让张合部按照计划进行,在完成对万余敌军的集歼后,迅速依托山形建立营寨,集中力量防御敌军进攻,若是能支撑三日,中国大量援兵便可到达,此时里应外合,全歼敌军主力。
  张合闻令,深知身上重担,命令大军即刻启行,按照原前行程上路。因为将要遭到敌军围困,张合在行程之上,召集行军参谋和政委,将关羽军令传达下去,让他们适时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
  王道指挥大军行进的同时,派出细作密切关注张合部动向,张合部停下驻留时,王道以为自己部队在安排上出现了漏洞,张合部察觉了他们的图谋。后来细作又来汇报,说张合部又开始行军,王道不由长吁一口长气,指挥兵马按照预定方案行进。
  担任诱敌任务的安国的一名副将,名叫安也,以前曾是王道身边的一名侍卫,因为安也有胆有识,因此被王道委以重任,提任此次诱敌任务。
  安也统领的一万士兵都是军中的老弱病残,士兵们遵从军令入山,并不知道他们此次任务非常凶险。安也因为知道实情,因此脸色显得非常难看,在士兵们说说笑笑的开始捕猎之时,安也派出几小队士兵在上山要路上布岗,欲在中国军队上山围剿之前,尽可能的率领士兵从后山逃离。
  张合在行进路上心情非常沉重,这些士兵跟随他时间已长,兵将之间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这次他们担任的是一件异常危险的任务,随时有全军覆灭的可能。如何出色的完成这次任务,如何让部下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是作为主将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各军的政委闻知此次任务重大,纷纷建言献策,汇总意见后汇报到张合处。张合看着这份详尽的计划,心中不由感慨万分,这批政委确实是全军最优秀的士兵,不亏是中国军校培养出的高才生。在短短的两个时辰内,合军九十名政委起草出了一份从围剿敌军诱敌兵力,到如何短时间完成防御建设,分成几个梯队进行防御的计划,以及各兵种如何配合等等,最后,他们详细列出了如何在重困中做好战士思想工作问题的策略和办法。
  张合看完这份详尽的计划后,对副将说道:“政委就是我们军队的军魂,他们才是我军真正的顶梁柱,当年陛下设置政委一职,许多将领甚为不解,若是他们见到这份计划,他们将会觉得陛下对于军队建设方面的见识,比我们不知高出多少。”
  张合部队马上就要入山,安国哨兵火速向安也汇报,安也召集部下人马,迅速往后山撤去。张合部聚歼此部兵马,早已经有万全之计,在大部队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副将统领三万兵马早已绕路堵住后山出路。
  一万名老弱病残与中国十万精兵抗衡,自然没有抗衡资本,不到一个时辰,这场小规模战役结束。安也被张合副将劈死,所部全军覆灭。
  在部下短暂欢庆胜利之后,按照政委预先制定的方案,张合下达军令,因为此处位置重要,按照远征军元帅要求,部队就地驻防。张合部下多为北胡和高丽籍士兵,随军征战多年,闻令后并无异言,当即按照所属兵种,各就各位,利用山势,很快依照地势搭成一座坚固的山寨。
  张合部攻克城池较多,战利品丰厚,粮草器械无数,每位士兵平均拥有战马两匹,若非兵力相差悬殊,固守多日应当没有问题。
  夜色如墨,月亮还没有升起来,大地宁静而肃然。张合站在高丘上了望山下,虽然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张合心知安国重兵正在对此山实行重重围困,明天凌晨,这里将开始遭到无数次的攻击。
  中国各军的军帐中,政委正召集士兵谈笑风生,给士兵讲述中国战斗英雄的故事,在大家心情放松的时候,对士兵们讲述此处山地的战略位置如何重要,敌军肯定会有重兵前来攻击,但是我远征军将士,所向无敌,所以各位士兵们不必过于担心等等。这些,都是根据政委们提前商议的方案,分层次告诉士兵真相,让他们在倍感压力的同时,树立必胜的信心。
  本书由电子书网提供下载

第二百六十五回 征服安国(六)
更新时间2009…12…10 11:58:22  字数:2378

 这座小山张合为其取名为加山,为何取名为加山,张合并没有解释,后来姜维戏言,道:“张合之所以起名为加山,是因为那场战役除了士兵出力,关键是政委的嘴起了关键作用。士兵出力和政委动员工作得力,因此大获成功。‘力’‘口’配合,因此为‘加’。”姜维分析的基本不错,张合取此山名为加山的时候,的确有这层含义。
  张合为此山取名的时候,看到军报上有“加”这个字,他琢磨了半天,看着这个汉字,越看越是有趣,结合如今这个形势,这个“加”字就像是一位力士在咬着牙,闭着嘴在与对手较力。加山的由来就是如此简单,但是被姜维演义成为另一种说法。
  加山山势陡峭,北边山坡无路可能,唯一一条上山大路,是从东往西沿半山腰穿过,因此防守此山的重点,就是这条山路的两端通道。此外,从南山坡小路也有攻入的可能性,因此张合在南山坡上也布置了不少防御兵力。
  士兵们各守职责,并没有感受张合等面临的巨大压力,他们执勤的认真值勤,未值勤的安然睡觉,并没有感觉到战前窒息的气氛。
  士兵感受到有些窒息的时候,是在第二天的凌晨,当安国兵分三路,黑压压的兵马将三处入口重重围困之时,中国士兵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根据经验推断,每一路大军都不少于二十万兵马,而山上防守的兵力总和只有十万。
  艰苦的防御战开始了,王道下达绝令,务必在此日攻下此山,全歼此路大军。安国士兵的家乡大多为中国士兵攻克,有不少城池因为反抗的缘故,被中国大军屠城,因此安国士兵对中国士兵深恶痛绝。
  中国军队以前游击安国境内,骑兵行动迅速,机动性远远超过安国军队,因此安国士兵即使咬牙紧追,但是每次都让中国军队轻易逸出包围圈。每次望着中国军队渐渐远去的背影,安国兵将感到有心无力。
  如今十万中国士兵被安国成功包围在山上,安国士兵意气奋发,士气高涨,他们报仇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王道总攻的命令下达后,安国士兵奋勇争先,往山上猛攻。
  王道本以为中国士兵猝不及防,定然不堪一击,到中午时,王道为这支队伍顽强的战斗力深深的撼服。在数倍于己军的敌军面前,中国军队的火炮炮筒已经发红了,各种器械的运用到了极限,驽箭无穷无尽的发射,投石车的起投频率达到了上限。
  中国士兵似乎永无疲劳之时,安国分兵轮番攻击,中国士兵的反击并没有丝毫疲软。炮兵营的汉族士兵未曾经过政委的思想工作,包括政委在内的合军将士眼中,他们都是中国军队的精英,他们引以为傲。汉族精兵征战时间已经很长,很多都是金旋最初起兵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