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拿过来一个,是这个带板的最后一块,叫铊尾。这个字非常难写,有时候写水塔的〃塔〃,有时候写一个〃金〃字边一个〃宅〃。当时他拿过来这个铊尾给我看的时候,他问:〃你看这上面是什么?〃我说:〃这上面就是当时唐代的歌舞伎。〃
唐代的社会对外交流频繁,很多西域音乐、舞蹈传进来,使唐代歌舞非常发达。比如梨园这个词就是唐代开始兴起的。唐代的歌舞伎非常发达,影响到日本。今天日本还有很多歌舞伎,保留了浓重的唐代遗风。但在中国,文化不停地演变,我们反而看不到了。
【玛瑙兽首杯】
何家村当时出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当时是引起轰动的。是什么呢?玛瑙兽首杯。这个玛瑙兽首杯呈羚羊状,明显受波斯萨珊文化的影响。
玛瑙一词非常有意思,我们今天一说珍珠玛瑙,说得都很流利。但这个词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它源自于佛经,是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才有玛瑙一词。还有一种说法,说它的纹理特像马的脑子,所以叫玛瑙。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
玛瑙也是一种玉,但它的硬度高于一般的玉,质地是半透明状,色彩丰富。它不追求单色,追求千样玛瑙,讲究纹理不同。由于早期看到很多玛瑙是红色,所以玛瑙有琼玉、赤玉之说。
玛瑙兽首杯的样子是个羚羊头,嘴部有个盖,可以打开。这种采用动物头像的造型应该不是中国传统的造型,学者一致认为它来自于西方,希腊人叫它〃来通〃, 这个名字是译音。所以有学者认为尽管是在唐代的遗存中发现的,但这东西不是唐代制造的,而是在公元2世纪到4世纪由西方人制造的。也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是唐代的人仿制的。也有证据,当时跟这个兽首杯一块儿出土的还有一个玛瑙杯,那个玛瑙杯的造型跟我们中国的造型就非常接近,而且材质一样,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块儿制造的。再有,我们唐三彩当中有类似这样的杯子。
玛瑙兽首杯身上有一个谜团,令我们想不通。羚羊的嘴部是个口,有一个塞。这事儿有点麻烦。怎么喝酒呀?今天除了小孩拿奶瓶这么喝,成年人不可能对着它嘬。你想,如果今天弄一宴会,一人拿一这杯子,都在那儿打开了嘬,这成什么样了?这是它的问题所在。再有这种杯里边到底盛什么?如果里头是比较浓稠的饮料,比如说像酸奶一样的饮料,我想还可以承受,打开以后但如果是水或酒,一拔开塞子,肯定就滋出来了。不至于喷出来。在宴会上,大家一拔开就滋脸上了,也说不过去呀!正因为这种饮的方式跟中国人不同,所以大部分学者还是倾向于这东西不是中国的,是中外交流的产物。但是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作为国宝,在陕西博物馆收藏。
【飞天】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佛教文化逐渐影响到世俗生活,比如唐代玉器中有飞天的图案。飞天在佛教中普遍存在,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在云彩上以优美的姿势飞舞。为什么中国人很容易接受这个形象呢?因为我们传统神话中,也有仙人升天的情节。人类从很早就希望能够飞起来,能够升天,所以对飞天就非常推崇。
唐代的玉飞天,选材严格,全部用洁白的羊脂玉雕成,表示纯洁;动作非常优美,体现出飞翔感。玉飞天的面部都非常温柔安逸,呈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
飞天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特点,我们的想像有广阔的空间,很形象。西方人一说要飞到天上,得骑个扫帚,怎么也得有个工具;而我们飞天只要摆个优美的姿势,就能飞起来。
【环璧瑗】
唐代最有名美女,非杨玉环莫属。我们都知道杨贵妃,知道她那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我们先从她的名字谈起,玉环,跟玉有关。
环是一种玉器。什么是环呢?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古书上是这样记载,《尔雅释器》它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是指璧的实地部分,好指中间圆孔。肉倍好,就是实地部分比孔大一倍,就称为玉璧。如果好特别大,肉非常小,就称为瑗。肉的部分和孔的部分差不多大,称为环。古书上就这么记载,我们今天没必要这么往死了掰扯这个事,说起来也比较绕嘴。一般说来,就是孔比较小的视为璧,孔比较大的视为环,至于瑗,如果你不是学者,就可以忽略。
为什么叫杨玉环呢?据说她生下来的时候,手腕上有一个环状的白色胎记,这是据说了。我想这都是后人给文学添加的。〃父母恐其不祥,才取环套之意〃所以取名〃玉环〃。《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沃肺也。〃 〃素有肉体〃, 说得比较婉转,就是说她胖。胖子都怕热,这是个规律。所以杨贵妃一到夏天,热得不行,常常肺热,觉得渴。于是就每天找一个玉鱼儿含在嘴里,借其凉来润肺。我不知道这招灵不灵,反正提醒大家如果要含玉解热,最好含个大一点儿的,小的弄不好就吞下去了。
【收藏秘诀――偏门】
我早年逛地摊的时候,碰见过一个玉环。这个玉环很有意思,跟常见的战国到汉的完全不一样。上面雕着一条大龙,这龙是典型的唐代龙的形象。我们当时喜欢玉的时候,一说就找汉玉。一说唐玉,说这东西是什么时候的都不知道。当时就没有人认为这个玉环是唐的,就认为可能是明清仿的,不值什么钱。我当时注意一下龙纹,我一下就想起了上海博物馆有这么一块璧,曾经在很多书上专门介绍过。我一看这个龙纹就是唐代的,所以当时很便宜就买了。
我觉得收藏当中,可以注重一些偏门。有时候死盯着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很难获得一个很好的收藏。就是你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汉璧好,我们都去追赶汉璧,你买的机会就相对很少。唐朝的璧尽管很少,但是一旦出现,很多人都不认识,反而会价格低廉。所以收藏中注重偏门,比注重热门要好很多。
06 世俗风情 温故知新
--宋代玉器
中国古代工艺一般到了宋代,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内因引起的,反映到工艺品本身,变得十分实际,一反唐以前的张扬与浪漫,显得收敛而含蓄。
【疙瘩件】
宋代开始,有一种玉器开始悄悄流行,就是我们常说的玉坠。什么是玉坠呢?就是一块玉疙瘩,穿一个孔,可以攥在手中,俗称疙瘩件。过去古玩行里常说:那儿有一疙瘩件,指的就是玉坠。一般的情况下,玉坠都是用籽玉来雕刻的,它随形。不管是雕动物,还是雕植物,看上去就是一个玉疙瘩。也有特好的材料,根本不雕,就是一疙瘩玉,所谓良玉不雕。
电影《夜宴》中,葛优扮演的皇上,一开始手里就攥着一个玉疙瘩。这件玉器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包括皇上发现被投毒以后,玉坠从他手中掉下来的细节描述。电影中还有这样的情节,皇上拿着玉坠给皇后按摩,暗示一种暧昧的色情。中国历史上确实在按摩中使用过玉器,比如乾隆时期的有一些按摩器就是用玉器做成的。玉器在预热的情况下,比如你拿手攥一会儿,它跟身体上的接触感受很舒适。所以玉坠这个道具在按摩的功能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电影中的这个玉坠出现行过早。前面说了,宋代开始有玉坠。而《夜宴》描写的时间有点混乱,但大致是五代时期,时间要早一点儿。我们当然不能说,五代就比宋代早一点,那个时候就肯定没有玉坠。但不幸的是,皇上手中拿的这个玉坠是一个明代的典型器物,那么这个时间就大大的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文学作品,以及文艺作品当中,应该多注重一些历史的基本常识。专业上没有错误,作品会更吸引人。
【玉坠与玉佩】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著名的主持人,他很喜欢玉器。有一次,他拿着一个玉器来找我,让我给他判定一下。他在电话里说:〃马先生,我买了一个玉佩。明天拿给你看。〃他一来,我问:〃你的玉佩呢?〃他就拿出来给我看。我告诉他:〃你这个不是玉佩,是个玉坠。〃他说:〃怎么就不是玉佩呢?这上面有一个眼,可以穿过绳去,挂在身上,这不就是玉佩吗?〃我说:这是个圆疙瘩,过去不一定是在身上悬挂的,有时候是手中拿的,攥在手里,分量比较重。玉坠的 〃坠〃字,就有下坠的意思。
我们随身携带的玉佩,尤其是胸前携带的,一般要求分量尽可能轻,体积尽可能小,形状尽可能薄,才能贴身佩带。如果你想一想一个圆的疙瘩件在胸前,这老鼓着一块。人家隔着衣服不知道的话,还以为你长了什么东西了。所以一般来讲玉坠不挂在身上,即便戴在身上,也都是搁在腰带上,在腰带外头悬挂,或者别在腰带里侧。
玉坠跟玉佩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就是形状。玉坠是圆形或异形,一定是一个比较立体的形象。玉佩一定是个扁片状的形象。第二,玉坠主要作为手里的把玩件,而不是悬挂件。玉佩肯定要用来悬挂。第三,玉坠在宋代开始有,玉佩则很早就有,战国到汉有大量的组佩在身上悬挂了。到了清代以后,单个的玉佩非常流行。
为什么宋代开始流行这种玉坠呢?跟今天有点相像,就是收藏之风大兴。收藏之风兴的时候体现不仅仅在是你家里多一个摆设。很多时候,在游走的时候,在交友的时候会拿起这个东西给人家看。那么,玉坠恰恰适合拿出来给别人看。我手里攥着一个东西,说:〃马先生,我这儿买了一个东西,您给掌一眼。〃拿出来看,一方面有一种炫耀,心中的满足。另一方面有一种交流。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玉坠就开始流行了。宋代以后,世俗的东西在开始增加。所谓的世俗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拿这个玉坠开始炫耀,你看我这个玉质多好,我这个雕工多好。跟今天一样。
玉坠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攥在手里会使你安心。很多人会忽略这种精神层面的一个安慰。我们在慌乱不安的时候,往往容易手中去抓东西,非常正常。你在恐惧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有不安的时候,从心理学角度,这个人一定要顺手抓住一个东西。哪怕抓住一支笔,他也要抓住一个东西。那么攥住一个玉坠的时候,很大程度是给你内心的增加一个安定的感受。
【写实之风】
宋代的时候,它的工艺品很多时候是趋向一致的。我们对绘画有所了解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宋代的绘画比较写实。宋徽宗的花鸟图,我们都看过,那东西画得跟照片一样。那么玉器也追求这种写实,比如台北故宫有一个玉鸭子,非常地写实,跟真的一样。所有的细节以及肌体的表现都非常地逼真。
由于宋代是一个务实的朝代,它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朝代,所以它就追求这种写实。唐代是一个比较务虚的朝代,它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一种飞扬,不注重这种很写实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唐代的艺术品,飞天就比较多,比较虚,我们人其实是飞不起来的。所以唐代的艺术品中比较张扬的那一面,不管是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宋代比较收敛的一面,也不管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
我曾经买过一个玉鸭,这个鸭子跟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是站立姿态,鸭头冲前。我买的这个鸭子是回头卧姿,但它身上所有的体现以及玉质都表明它是一个时代。我们怎么去类推呢?文物鉴定切忌必须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标准器。古人不会按照今人的要求给你生产所谓的文物,对吧?当时它的每个人的感受,工匠的感受,使用者、欣赏者的感受都有差异,所以它在千变万化的文物中都有所体现。那么,我们这两个鸭子的共通之处是什么呢?写实。鸭子的那个收敛状,这些都是宋代精神层面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当时我看到这个小鸭子的时候,是在一个玉器交流会的摊上,很多玉器堆在那儿。我一眼看件这件东西,一下就想起台北故宫那件。但卖玉的人恰恰不知。这些年开始流行带有皮色的玉,但是十年前,所有带有皮色的,大家都认为不值钱。玉器的收藏是风水轮流转的,一会儿追求白,一会儿追求带有皮色。像这种带有皮色的玉在十年前是没有人追求的,所以我很便宜就买了。
【摩侯罗】
宋代的疙瘩件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就是小玉人。最多的形象就是执莲童子。何谓执莲呢?就是手里拿一个莲花,或者拿一个荷叶,这种执莲童子。这是世俗倾向的一个具体体现。为什么要把执莲童子的形象单独提出来推广呢?就是宋代的人口增殖。宋代的整体社会我们是知道的,宋代人都是以土地换和平的,他不期望打仗,所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大家都愿意生孩子。人口增殖是所有国家寻求的一个目标。我们今天不是,我们今天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衣食问题解决,我们要计划生育。可是历史上不是,历史上所有的民族,不光是中华民族都在追求人口的增殖。为什么?在残酷的历史竞争中,人力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所以国家一定希望多生孩子。那么,玉雕童子为什么都拿着莲花或者荷叶呢?在宋代,以莲花、荷叶充当玩物的风气极盛,非常流行。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武林旧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执荷叶,效颦摩侯罗。〃这个〃磨喝乐〃〃 摩侯罗〃不论写法如何,它都是梵语的一个译音。有一说摩侯罗就是佛子的意思,形象为执莲童子。还有一说,宋代人认为摩侯罗是个特别灵巧的小孩,号称天下第一巧儿,聪明伶俐会给人带来欢乐。那么,在七夕乞巧的时候呢,让孩子就装扮成摩侯罗的形象,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灵巧,也有祈求吉祥如意的含义。
摩侯罗不仅仅是在宋代玉器中流行,也在当时大量的玩具中流行。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