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 作者:费正清 >

第47部分

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 作者:费正清-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不仅仅看见“朝代循环”的残迹,而更多看一看进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看到1800年以来的中国,不仅在物质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方面,而且在底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成长和变化。清朝帝国的专制统治,因个人私有制的广泛扩展而被冲淡。这不是指西方的那种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而是我现在要特别强调的一种有特定意味的集体主义的中国式的自由经营。中国从一个粗犷的群众和俪雅的知识分子二者分离的社会,经历了一个普通农民生活的解放,到上层阶级中又分为官僚和专业人物二者相区分的过程。
本书第三章用稍稍不同的词句把物质和文化的现代化同价值观的缓慢变化区别开来。在当前四个现代化的时期,我们认为晚清末期中国的发展就是因为迟迟不愿接受外洋思想、外国贸易和技术,以致落后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反对偶像论者可以声辩说,在中国,金融资本的帝国主义根本没有什么发展。这种看法也可以引日本明治维新之迅速向西方开放以及比较近期的南朝鲜与台湾表现的事例加以论证。
此外,我也可以说,中国在19 世纪没有实行门户开放、积极发展而守旧不改,保持了一种泊的阶级结构,就是80%脱离政治的农民习惯于由一部分站在武装队伍前面、绷住一副排外面孔、看不起一切外国事物的上层人士统治着。从这个透视角度来说,倾向美国的中国自由派(现在看来,他们似乎又一次时髦起来)正在促使上层人士现代化,而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却开始在群众中做现代化工作。但是一旦农村群众开始参与政治,他们就会像攻击旧的上层阶级那样攻击外国事物和知识分子了。
自1800年以来,中国革命是一种打破旧枷锁的斗争。虽然说世界上大多数革命差不多都是如此,但在中国,由于历史的连续性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之故,(如我上述几章所强调的),它却成了一个重大问题。举例说,文化大革命把“反四旧”(旧文化,旧思想,旧习惯,旧风俗)揭示出来,大书而特书。这些根深蒂固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很受到毛的重视,他认为它们是拖住中国不能前进的重大因素。
打破历史栓桔的努力可从对知识分子和官吏― 上层阶级分子的报复性和残酷打击中看出来。有几种设想可以解释:第一,千百年积蓄下来的农民对于少数特权阶层的愤恨。农民群众有一种本能的极端主义观念,却世世代代地受孔孟之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阶级歧视的压抑。对于个别上层阶级分子的毒打、折磨、破坏,本来是农村地方械斗的野蛮传统。不错,红卫兵不是农民,而是城市青年,但是他们的行动是出于毛所鼓励的农民舆论气氛。1949 年以后群众参与政治,打开了地狱炼火之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一放手,就像“总算账”似的无所顾忌了。
除开这些暴力行为的说明外,中国悠久的历史影响仍是在环境中不可磨灭的:语言,文字,民间传说,政治惯例,商业的以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个实在情况却也说明现代化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就需要创制一套法律体系。专家在他们业务部门内有了自主权,文艺作家在他们自己范围内也有了自主权,但仍然都受政府的限制。法律、教育和中国的自由主义,肯定会有一个伟大的前途,但不大会像西方的形式。2O 世纪80 年代中国的生活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是在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对人际关系的依靠上,都可以看得见过去的瓜葛。这些看起来似乎是逃避官僚主义纠缠的惟一出路,可是亲朋故旧,加上腐败,也会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掣肘。
每一个世代的历史学家都有一个任务,就是把过去和我们当前有关联的事呈现出来。人权和法律程序在美国已变成重大问题。如果我们以此作为现代化的标准并且发现中国比我们的缺点还多些―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我们会产生一种记忆错觉。我们以前对一个不大熟悉的国家做出过判断。
没有注释的话
这本书怎么没有注释呢?答案很简单:这里写注释,会引起误解、讨厌和不适当。会引起误解是因为我的话几乎没有一个特定的来源。列出一二部参考书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反而会漏掉其他的参考书。开出一个长长的参考书单,就等于抄一大堆目录,例是适合于做一篇博士论文。不仅如此,如果遗漏了一种主要著作,那就很令人讨厌,对于没有罗列出来的作者,显得不公道。总之,注释对于专家不适当,对于非专家又没有必要。
最后,拼凑这篇故事的乐趣是借便做出推测和也许不大恰当的比较。我不愿意让这种意想天开的话,叫人看起来似乎是根据一些无辜和认真的单行本作者以注释的形式列举出来的。泛泛而谈的著作总是不大精确;谈论的内容越广泛就越不精确。人们可以回顾一下,汤因比教授的《历史研究》 (十二卷)使多少读者着迷呀,但他论及专业的部分另当别论。
这部关于中国长期灾难、斗争和再生的个人记述,是我自己的“家酿”,虽然配料是从几百部别人的著作中提炼出来的。我特别感谢《中国剑桥史》 第十至十五卷(论述1800年至19800年间事)的50 多位撰稿人。我钻研了这些高水平的精湛的研究成果,深受裨益。我是这些卷的编辑和撰稿人之一,但本书却决不是企图总结这6 卷4500页的巨著。在另一方面,本书之所以能够写成,主要归功于这些学者的成就。我自己不能枝查原材料,也不能精通它们的文字,但每遇关键处,我就求教于这些学者。
我要特别感谢的是卓安? 希尔,她在《 中国剑桥史》 和本书的出版工作中,经常给以机敏的帮助。在书稿的文字方面,给了我很多助益的是劳埃德伊斯特曼、艾伯特? 佛尔韦克、默尔葛德曼、菲利普? 库恩、麦克法尔古哈尔和卢西思,派伊。我对他们都特别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